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

志豪2 1163分享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你们。

  初中历史教案篇一

  《土地改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理解改革的意义。

  2、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意义,认识土地改革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新生政权中所起到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才真正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当今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使学生更加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难点: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你听过《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这首歌吗?歌中唱道:“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烂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长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内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彻底推翻了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你知道这一过程是怎样的吗?

  学完这一课,你就会明白这些问题了。

  【学习探索】

  1.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并奸污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2.右课本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二)自学探究:

  1、 结合课文,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必须要进行土地改革?

  2、 思考:农民为什么踊跃地斗争地主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请反复阅读课本,思考并记忆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互动提高

  请同学们分组研究:

  1、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3、 阅读第14页红字阅读材料,进一步思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你看过电影《白毛女》吗?故事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佃户杨白劳与女儿喜儿相依为命,恶霸地主黄世仁在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死杨白劳,抢走并奸污了喜儿。喜儿逃入深山,过着非人的生活,头发全白。几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格村获得解放,喜儿也由过去的“鬼”变成了社会的主人。请讨论一下:在旧中国的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人间悲剧?

  2.右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他们是那么地高兴和激动?原来他们在焚烧地契。你知道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吗?在土地改革中,政府对地主占有的土地采取了什么政策?

  (二)自学探究:

  1、 结合课文,想一想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必须要进行土地改革?

  2、 思考:农民为什么踊跃地斗争地主和拥护《中华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请反复阅读课本,思考并记忆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互动提高

  请同学们分组研究:

  1、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2、 这次土地改革同过去的土改有什么不同?

  3、 阅读第14页红字阅读材料,进一步思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课后小结

  教师小结: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课后习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新解放区 B.老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土地改革法令是

  A.1950年——《中国土地法》 B.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51年——《中国土地改革法》 D.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3、云南省昆明近郊某农民分得田地三亩六分,这一史实应发生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 C.人民解放战争 D.建国时期

  4、1952年,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而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镇压了反革命 B.进行了土地改革

  C.加入了人民公社 D.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5、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6、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A.1949年——南京解放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51年——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D.1952——土地改革的完成

  7、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A.镇压反革命运动 B.抗美援朝运动 C.合作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

  初中历史教案篇二

  工业化的起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成就分布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准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一是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工业化的起步

  表格出示:建国初期完成的任务

  1、建立人民政府(1949):成立新中国

  2、统一大陆,民族团结(1951):西藏和平解放

  3、保家卫国(1950.10-1953.7):抗美援朝

  4、满足农民人民需要(1950-1952):土地改革

  新中国建立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巩固政权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

  【讲授】新课学习

  (多媒体展示资料: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

  教师提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教师: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阅读分析图表内容,并得出结论)

  学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

  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教师:图表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过渡: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发展工业。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背景。

  学生:(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目的,基本任务?

  学生:时间:1953-1957年。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教师:“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所示材料进行分析。

  (多媒体显示材料)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补充:说到底,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于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造成

  的。我国必须加强国防,以抵御外来侵略,这样就必须发展重工业。当然,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是孤立地发展重工业,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因此,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我们也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归纳,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那些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教材总结一五建设的成就。

  学生:1、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2、1956年底,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个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投产;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西藏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3、工业基地: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基地、西北和华北新工业基地形成。

  教师:你怎么看待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看问题既要历史的看,同时也要发展地看。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但在当时的中国却是“了不起”的事情。

  教师: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请同学们思考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1、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一五计划符合我国的国情

  2、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

  3、苏联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教师:思考一五计划的意义。

  课后小结

  总结: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过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

  观看视频:思考1954年宪法的时间,会议,地点,内容,性质。

  教师:为什么说这部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得出结论:这部宪法充分征求了广大人民的意见)

  课后习题

  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时间是:( )

  A.1949—1954年

  B.1950—1955年

  C.1952—1957年

  D.1953—1957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不包括:(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C.南京长江大桥

  D.沈阳第一机床厂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

  A. 中国共产党

  B. 工人阶级

  C. 农民阶级

  D. 人民

  初中历史教案篇三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布置)

  二、合作交流

  (一)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三大改造”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所以,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严重失误。党和政府自己纠正失误,调整国民经济,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组织

  (二)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2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 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三大改造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私人生产资料转变为合作社集体所有,资产阶级大多数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八大对上述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生产力,完全符合实际需要,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4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它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因大家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教师指出: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6 根据插图《“大跃进”时的壁画》和相关课文讨论: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画中诗句里,“肥猪赛大象”属于浮夸,“全社杀一口”的“社”指人民公社,“足够吃半年”是社员共同吃“大锅饭”,属于“共产”风。)

  7 根据“动脑筋”: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8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对国情分析不够细致,缺乏建设经验,存在急于求成情绪,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等。)

  9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师指出:为此,党和政府从1961年春天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缩短基建战线,保证重点工程;在农村坚决纠正“共产”风;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等。这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在这个时期的探索过程中,从群众和干部中都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取得显著的建设成就。

  三、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思考这一时期的错误带来哪些危害并讨论我们今天应接受什么教训?

  2结合课本动脑筋思考我们应学习英雄人物的哪些品质?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2.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设计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范文

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大全

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6.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范文大全

7.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大全

8.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设计

9.八年级《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历史教案

10.八年级上册革命运动历史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9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