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金凤1871分享

物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中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学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化解学生的疑难问题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拨和指引作用尤其重要,恰到好处的引导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突破问题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物理教学的活动中,对于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点,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而对于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亲自完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自信心和解题能力。教师在引导的时候,需要做到收放自如,切不可凡事都为学生指点和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新课程学习的目标,让学生了解这节课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明确学习目的。并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目的来自学,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千方百计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将书本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初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跳出教材限制,拓展研究范围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法变革,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使学生主动地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例如,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一实验,我们还可以提出新的课题,如:为什么玻璃在水中下沉,而玻璃瓶却能漂浮在水面上?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和研究,跳出教材的限制,拓展思维空间。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任何一堂课的实际教学方法都是上述几个基本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其组合取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程序和心理方面的协调一致。

1、制定教学策略应注意到:(a)对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的验明、启动或补偿;(b)激起学生学习动机;(c)目标范例;(d)把教学内容按逻辑层次和心理程序组织起来,考虑到个别差异;(e)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f)给予适当指导和适当练习。

2、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须将直观方法与抽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讲授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一方面要采用直观法和操作法,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必须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思维。

3、教师的指导与学生活动相结合。这方面主要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现代教学主张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要掌握好“度”。一般高年级宜间接控制,低年级采取直接控制,高水平的学生控制强度要低,低水平的学生控制强度要高。

四、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由于影响物理研究对象的因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共同起作用的。所以要想精确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各种特性,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人为的制造一些条件,便于问题的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或规律的探索过程,都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如影响声音的音调、响度等的因素有哪些?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动能或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研究物体吸引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五、对学生的感情要真诚输出

课堂教学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充满尊重、关心和期待的爱心。物理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其中情感的和谐渗透对认识智能目标的达到起着催化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物理的喜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保持学生高昂情绪,挖掘学生物爱学因素,陶冶学生爱美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以促使学生智能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在教师充满爱心的教育和引导下,学生就会产生感情的迁移,从而 “亲其师,信其道”,又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正确形成。

六、课后练习,强化释疑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例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物理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大、很深、很广的题目,这里是本人很肤浅的见解。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我们应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物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快乐的回忆。

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是普遍适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些归纳梳理,这样既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也有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

(一) 实验教学课

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 演示实验 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二) 知识教学课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 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 习题教学课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教学、知识教学和习题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师必须熟悉这三种课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正确对待学困生,实行分层教学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很多不同的学习个体。其中,有很多同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较差,他们和学优生在学习过程中相比,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转化不了,有些知识接受起来困难,有些能力比较欠缺。并且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定了目标也常常达不到目标,在学习上是被动的、痛苦的。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实行分层教学的策略。

分层教学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承认不同学习个体的差异性,正确对待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教学任务上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学优生的要求要高一些,而对待学困生则要相对低一些。在我们的物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公式、定理需要知道它的推导过程,这些推导过程对于学优生来讲可能不是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来讲则要难得多,这时,我们就要降低难度,不必强迫学生记住这样的推导过程,而是只要记住这些公式、定理就行了,只要会用这些公式、定理解决一些问题就行了。当这些学生达到这样的目标后,我们可以再提高学习目标,使得我们的学困生也能够做到学有所得,不会对学习丧失信心。

二、物理教学要注意评价的方式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评价得好,可以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评价得不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笔者特别注意评价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笔者布置的物理作业,有个平时学习成绩非常不错的学生没有完成,当然这个学生平时的作业都完成得相当好。那么,这次这个学生是什么情况呢?笔者没有随便给予他一个差评,而是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话:亲爱的同学,平时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为什么这次的作业这样潦草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了?随后,在下课时笔者收到了该生的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好,作业做来做去都是重复的题目,我觉得没有什么意思。”笔者明白了学生的意思,于是接着写道:“那好,我们来做个约定吧,以后的作业你可以自己选择来做,但必须要保证答题的正确率。”学生在回复中给了笔者一个笑脸。果然,以后的作业,这个学生完成得都非常好,并且正答率非常高,这个学生的物理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这就是教学评价的作业。如果当初笔者不分青红皂白给他一个差评,很可能会打击这个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失去一棵学好物理的好苗子。

三、物理教学要注重学习过程,而不要过多地计较学习结果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培养学生长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而不要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成败得失。本来学习是充满幸福和快乐的过程,结果长期以来由于在我们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得学习毫无快乐和幸福而言。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是学生一到假期,就会把学习完全抛在一边,痛痛快快地玩,电脑、手机、各种各样的小游戏依次登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孩子们被学习的痛苦压抑得太久了。试想,如果孩子们在假期仍然有计划地学习的话,这不仅是学习习惯的问题,更是学习乐趣的问题。有同学就对假期仍在坚持学习的同学的行为感到不理解:莫非他们学习有瘾吗?二是我们的大学生,看看他们的大学生活,学习只是占他们生活的一小部分。很多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认为自己在中学学得太苦了,等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放松了,这样的现象正好和国外的教育相反。笔者始终认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要远比追求不断变化的学习结果重要的多。

因此,笔者在教学时就特别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人文色彩,而不是冷冰冰地看重一个个被当做学习好坏的分数。笔者常常对学生说,当我们多年以后,回想起我们的初中生活,我们不会只简单地记住一个考试分数,而是能够回想起我们曾经丰富多彩的生活,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结果重要吗?当然重要,但是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如果我们的过程是丰富的、是多彩的,我们的结果还会差吗?有时候,恰恰相反,由于我们过多地计较、过多地在意我们所谓的教育结果,却忽略了我们本来应该精彩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就可以改变学生的畏难心理,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中考中能获得满意的成绩!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初中常用物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三物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最新资料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案大全

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方法及措施

初中物理情景教学方法最新资料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方法整理

    329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