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

小黄 1172分享

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同学们真正走入文本,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促成学生在文本、作者、读者三者中形成有效联结。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教案最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命是美丽的,当我们在教室里快乐地学习、在操场上欢快地游戏时,或者当我们在山野间奔跑、在田地里和爸妈一起劳作时,我们无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赐。但是对于因疾病而不能走动的作家史铁生来说,生命又是那样的残酷。然而就在这不幸的境遇中,却有一个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此刻,就让我们跟着史铁生一起走进那充满怀念的秋天。(板书课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瘫痪(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

侍弄(shì)诀别(jué)整宿(xiǔ)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丧失活动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诀别:不再相见的分别。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3.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欣赏。

2.学生诵读: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读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二)整体感知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文章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借助表格,理清文路。

“我”的

情况

母亲的表现

母亲

的话

“我”的

表现

母亲的表

第一次

 

 

 

暴怒

无常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狠命捶打两条腿。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3.课文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

【交流点拨】主要体现在四件小事上:

(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母亲的临终嘱托。

4.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交流点拨】“我可活什么劲儿”(绝望)——“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再生希望)

(三)语言品味

1.品味细节描写的魅力。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交流点拨】一系列关于母亲的细节、动作描写都体现了深沉伟大又毫不张扬的母爱: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儿子受折磨;听动静是担心儿子想不开;一切沉寂后再进来眼边红红的,是为儿子所承受的苦难而痛心;一直没有劝解是怕说错话伤及儿子的自尊。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儿子心里的苦闷,知道要给他一个静静地平息暴怒的空间。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交流点拨】看似平淡无奇好像多余之笔的一句话,却写出了母亲为了儿子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颗心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深感动。

(3)“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为什么“挡”在窗前?

【交流点拨】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4)“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交流点拨】她为自己出语不慎引起了儿子的伤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伤。她把儿子的自尊看得比什么都重,甚至在这一点上比儿子自己都敏感。所以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儿子。

2.文中有哪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并理解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交流点拨】第一处景物描写: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这里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第二处景物描写: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过程。

四、领悟主题

理解末段中包含的题旨: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交流点拨】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对“我”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了我怀念母亲永远的寄托。

五、板书设计

六、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史铁生的两段文字,体会他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病隙碎笔》

【交流】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

2.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

【交流】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着,活得热烈而辉煌。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爱,还能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活才是!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沉浸式教学运用

一、沉浸式阅读教学的特点

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同学们真正走入文本,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促成学生在文本、作者、读者三者中形成有效联结。在《“沉浸式”教学研究》一书中,详细提出了沉浸式语文教学所包括的七个特征。具体到沉浸式阅读教学,笔者认为其具备了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共生性。从课堂主体来看,沉浸式阅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沉浸,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一个深刻的了解,沉浸文本当中,才能有效带动学生沉浸。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沉浸文本中,以自己的情绪带动学生走进文本,一同沉浸。第二,共情性。从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沉浸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途径,透过文本与文章作者产生共情,理解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感。第三,整体性。从文本的角度看,沉浸式阅读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沉浸式阅读教学课堂中,应当重视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不单独单段地理解文章,不断章取义,而是结合全文感知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沉浸式阅读教学的教学手段

(一)虚心涵泳,打破学生共情壁垒虚心涵泳是宋代儒学家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虚心”即为面对新文本时,不可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经验排斥文本,须以公允客观的态度面对新文本。“涵泳”是指鉴赏文本时须沉浸文本中,反复赏读。学生面对新的文本往往会带着主观的情绪,特别是一些抒情性的散文,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同学,本能抵触打开内心,进入文本中。因而使得学生与文本产生了一层厚厚的共情壁垒,学生无法走进文本,就很难达到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笔者认为,打破这层共情壁垒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放弃一味追求答案的功利追求,不满足把文章主旨、内涵灌输给学生。教师应当给足学生时间,让学生打破与文本的“共情壁垒”真正走入文本当中。比如我们来看程翔老师在《背影》这篇文章时的一个教学片段:师:读完这篇文章后,内心受到触动的举手。(有几位同学举手)师:没有触动的举手。(也有几位同学举手)师(问一生):为何没有触动。生a:作者太夸张了。短短一篇文章,作者哭了好几回。太夸张了!师:和他一样感觉的举手?(有同学举手)师:“有不同意见的举手。”学生b:“我觉得语言很质朴。”师黑板板书“夸张、质朴”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学生在面对《背影》这篇文章中是有距离,若不能带领学生虚心沉浸入文本中,学生就很难真正与作者产生共情。程翔老师非常智慧地抓住了学生的阅读的第一感受,让学生a将他认为夸张的流泪部分找出,再一一回到文本中,通过反复地阅读上下文,引导学生们自己说出流泪的合理性,一步一步把“夸张”击碎,打破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壁垒。引领同学们触摸到朱自清文字下那份质朴的父子情,使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阅读中。

(二)情境还原,引导学生沉浸文本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所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式。”由于教材中很多选择的文本材料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学生很难准确把握到作者写下文本时真实的情感体验,更无论与作者产生共情。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情境,还原作者的心境,如此可以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走入文本,读懂作者。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看电影事件”对鲁迅先生的影响,杭州建兰中学的李春波教师在执教《藤野先生》时,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师:下面我将找一位同学扮演鲁迅,在场剩下的同学模拟其他学生“拍掌欢呼”喊万岁的场景。众学生:哄闹,拍掌(教室一片喧闹)学生a(教室安静后):读课文“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一教学片段模拟了当时鲁迅先生在看纪录片时的真实情境,能够快速地由文及境,让读者走入真实情境中,与作者产生共情。这一教学片段笔者在自己的课堂上采用过,在众学生的一片喧闹过后,留下的是安静,是扮演鲁迅那位学生铿锵有力的阅读,在这一静一闹中间,学生对鲁迅在文章中所说的“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有了更为确切的理解。在学生读完之后,老师适时地引导,让他们回想一下刚刚那片嘈杂的喧闹,如果落在每一个人学生头上,一个身在异乡没有同伴的人的身上,那么同学们,你们又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对鲁迅当时的心境还原越来越深刻。通过情景还原,学生能够与作者共情,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沉浸式阅读,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驱遣想象,帮助学生走进意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驱遣我们的想象》中谈到,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鉴赏文艺,接受美感经验。诚然,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没有温度的,只有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联想与想象在我们脑海中建立形象,这些文字才会一点点具有温度,读者和作者之间才能获得真正的沟通。因而在沉浸式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驱遣他们的想象很有必要。比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有一段作者从赵庄归来路上的一段月夜水乡的环境描写。这一篇写得很美,但是真正让学生走进鲁迅文本中描述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却是有难度的。笔者在进行这一段教学过程中,尝试先为学生出示一张朦朦胧胧的月夜江南水乡图,让同学们记住此图,闭上眼睛,教师配上配乐朗读这这段月夜之景,让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画面,帮助学生沉浸到作者营造的意境中来。需要注意的是,在帮助学生驱遣想象走进意境时,教师也必须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想象,只有师生共同的沉浸阅读中,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总之,沉浸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把握作者情感,获得审美感受,唤醒学生的主体体验。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桥梁,帮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其能从中收获情的熏陶、美的享受。

    223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