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高二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

学俊21252分享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2模板

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写作教学设计,使全班的教学内容清晰,教学任务更加集中,教学的重点难点更加突出,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避免全班乱成一团的窘境。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1模板1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的能力和习惯。

2、探究学习,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主题。

教学重点:

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学习概括内容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苏武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检查课前自主合作预习课文情况

(一)由学生介绍作者及《汉书》。

1.作者简介: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二)由学生介绍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落实有关文言语言知识问题。

1.注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

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

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附:课本注音“yún”错误)

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⑨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2.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3.古今异义

①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②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③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④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⑤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⑥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⑦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⑧稍迁至栘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⑨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⑩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4.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_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_。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5.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四)检查特殊句子的翻译

题目即是上一题中的倒置句、判断句和被动句。

三、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各自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小组进行讨论,归纳文意。

【参考答案】文章大致分为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四、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一2.3.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_,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班固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才华绝不逊于司马迁,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探究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问题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_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_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_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1模板2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昆()邪()浞()野()侯阏()氏()左伊秩訾()旃()羝()去()辇()雍()棫()阳宫斧钺()汤镬()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体,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和。

班固,东汉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司马迁与班固并称。班固又是东汉最的的辞赋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

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_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_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_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四、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瞭望高考]

(2011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严祺先文集序归庄

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之文,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遗书,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①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文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_,文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

(选自《陶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病:批评

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拔除

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绍:继承

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加:超过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_,成五采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C】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A】

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

答:因为严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②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_”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

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

(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课后延伸]

(一)关于苏武

苏武年轻时凭著父苏建的庇荫,与兄苏嘉、弟苏贤皆为郎,后升为栘中厩监。时汉朝不断讨伐匈奴,多次派使节互相侦察。匈奴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

(苏武出使匈奴略)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苏武回到长安。昭帝下令苏武带一份祭品拜谒武帝园庙。官拜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上官谋反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左将军上官桀、骠骑将军上官安父子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刘旦、鄂邑公主谋反,苏武之子苏元因参与阴谋,而被处死。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记下霍光的过失交给燕王刘旦,使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肯降。但回到汉朝后,只为典属国。然而霍光属下长史并无功劳,却被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直到刘旦等人被处死,追查同谋者。苏武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其子又参与谋反。廷尉上书请求逮捕苏武。霍光把奏章搁置,只将苏武免官。

宣帝时期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宣帝即位。宣帝赐爵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后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苏武通悉典章制度、出使持节不降。于是宣帝召苏武在宦者署听候宣召,多次进见。拜右曹典属国。因苏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称为“祭酒”。苏武把所得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家中不留一点财物。恭哀皇后父平恩侯许广汉、宣帝舅平昌侯王无故和乐昌侯王武、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

此时苏武年事已高,宣帝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宣帝许之。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又让苏贤之子做了右曹。

苏武活到八十余岁,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

苏武牧羊歌曲的歌词据说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北京一位中学教师所撰写。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能使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1模板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篇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体会三篇短文各自不同的写法。

3.掌握三篇短文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1.难句译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然后,这以后。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是马也,虽有……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外见:表现在外面。常马:普通的马。安:怎么,哪里。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额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而入无之,又倍其力焉。

而,连词,表示并列;之,代词,代上文老虎锋利的爪牙;其,代词,它,指老虎。焉,语气助词,可不择。倍其力:使虎的力量成倍地增加。“虽猛必不胜”:虽,即使;必,一定;胜,取胜。即使勇猛无比,也一定不能取胜。

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其,代词,指上文说的“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可译为“他们”;为人获,被人捕获,这里指被对手打败,他们被人抓获杀掉,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江而下,直到现在还没有去成,你凭什么能去!”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干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3.老虎为什么能够吃人?

分析:第一是力气大,第二是有锋利的爪牙。

从这两个条件看,老虎吃人或者人被老虎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根据常理推断情况,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

4.人又为什么能征服老虎?

分析:用对比手法写出老虎吃人的事不大见,人倒是常常能征服老虎。因为:①人能动脑筋,亦即能用智慧;②人能运用工具。把人具有的两个条件跟老虎相比,那是一百比一的事,人怎么能不征服老虎呢?

5.有了以上两段,文章的主题大体明确,又为什么有第3段呢?

分析:先把第1段中人被老虎吃的事加以解释;同时由此推演开去对那种只肯用力不肯用脑、只肯用爪牙不会用工具的人加以抨击,他们最终只能像老虎一样被人控制。

6.《说虎》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发?

分析:要多动脑,不能死做;要多掌握科学技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竞争能力,不能因循保守,苦做死做。当然,在进行艰苦探索时做些必不可少的具体工作也是应该的,——那跟死做有本质的不同。

7.《为学》可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分析:分为三段(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看法,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是“为”。

第二部分(“蜀之鄙有二僧”到“富者有惭色”),运用具体事例证明上述观点。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强调立志。

8.(为学)作者对“为学”是怎样看的?又是怎样提出看法的?

“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作者通过两间两答(设问句)提出看法: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于“为”。每设问中都是先提出总说,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这样,对比鲜明,突出了“为”对于“学”的作用,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

9.《为学》说的主要是关于做学问的道理,为什么开头却从“天下事”写起?

因为“为学”是“天下事”之一,先写“天下事”,强调“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普遍性,这就决定了“为学”也不例外。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用“天下事”陪衬“为学”,目的是论“人之为学”。

10.富和尚说了两次“子何情而往”,语气和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富者第一次说“子何情而往”,用问号表示他是不知而问,探询之中带有惊讶的语气。第二次说“子何情而往”,用的是感叹号,富和尚不相信究和尚“吾一瓶一钵足矣”,就可以去南海。他说这句话,是表达轻视和奚落的语气,富和尚前后说了两次“子何恃而往”,意思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他只迷信物质条件不相信精神力量。

提问:“贫僧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的故事结尾,说明了什么?它与说明作者的看法有什么关系?

从“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可知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把愿望变成了现实;就有力地说明了“事在人为”。富僧虽然条件优越,“犹未能也”,证明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故事虽未直接写“为学”,但与“人之为学……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相通。这个故事是一个例证,作者用它来生动形象地证明作者看法的正确。

三、教学过程设计

(马说)

(一)介绍作者、解题。

板书课文标题《马说》及作者韩愈的名字。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在文学上,他反对六朝以来华而不实的骄偶文风,主张复古,即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务去陈言,提倡散体。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的散文气势雄健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他是我国文学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三)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并且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提问: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回答后,明确:比喻人才。问:伯乐指的是什么?回答后,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指导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2.请同学们合上课本以后,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出示小黑板)

相马抵骈死槽枥

指名学生把注音写到黑板上,然后请大家打开课文订正。请一位同学领着大家拼读上述拼音各三遍。

3.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呢?学生回答后,明确:察看,仔细地看。“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抵,仅仅,只。骄死,骄,饼,并列。骄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沥,是系马、拴马的马拥、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流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

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如同上一课中“臣是以无情也”的“以”字一样。

4.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5.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全班齐读第1段。

(五)讲读课文第2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段。

2.展示小黑板(背面)正音、析义(或辨形):

粟sù下从米,小米;栗lì下从“木”,栗子、栗树。

食shí吃,食同饲,喂。见xiàn,同“现”。

是,此,这。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3.指名学生逐句读、译、再请其他学生补充或订正。

4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干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名日行千里呢?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回答后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全班齐读第2段。

(六)指导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3段。

2.指名学生读、译第3段。

3.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呜之”是什么句式?学生回答后,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学生回答后,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手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育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下面,执“策”的“策”是马鞭子,名词。“临之”,面对着它(千里马)。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其,……其……”,难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手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全班齐读第3段。

(七)归纳课文。

问:根据3段的大意,大家能写出中心思想么?学生自己写,交换看。

教师归纳: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问:本文的想法全是对的么?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的局限性:文章流露了个人的感叹,作者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文章抨击的锋芒虽然并不是指向那些自己并不拥有千里马的“奴隶人”,却也因此暴露了作者作为地主阶级文人瞧不起下层劳动人民的心情。他不懂得这些从事养马实践的“奴隶人”正是最了解能识别千里马的。作者也不懂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最能识别人才的道理。

问: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学生讨论,明确: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_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了献身“四化”建设,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但是我们一般不能随便把自己比作“千里马”。

(八)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委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九)课堂练习:

1.教师领读全文。

2.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出色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一个接一个地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素质不能表现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驾驭它,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也不理会它的意思,却拿着鞭子站在它的面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的确不能识别千里马啊!

++++++++++++++++

(说虎)

(-)自读提示。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朝末年进土,一度做官,因事罢官,归隐,发愤著书,作《郁离子》(寓言集)。后辅佐朱元潭创立明朝,谋划策略,建立制度,官至御史中丞啪当于副宰相),封诚意伯。

刘基的诗文雄浑奔放,寓言寄意深刻丰富。《说虎》一篇,短短153言,内容精练,寓意深刻,从中可以看到其“力”大大超过人的老虎为什么会败于人手,落得个其皮为人“寝处”的下场,其中给后世留有深刻的教训。阅读本文,要注意文章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显现其寓意的;注意文中虚词“之、于、也、而、哉”的不同用法。

(二)重点分析。

第一段(“虎之力……无怪矣”)。

这段写老虎的力量大大超过人,因而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之”,的;“于”,比;“啻”,xhì,只;“不啻”,不只

;“也”,表肯定,这句的意思是:老虎的力量比人不只大一倍。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而”,但是,却;“无”,没有;“之”,代锋利的爪牙;“其”,指老虎;“焉”,语气助词;“则”一连接词,那么;“之”,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人食于虎”原是句子,现在是土语;“于”,被;“也”,表句中停顿;“无”,不。这句的意思是: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人却没有锋利的爪牙,这样一来,老虎的力量又增大了一倍,那么,其力量远不及老虎的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这段说明人为什么会被老虎吃掉,这是因为人的力量大大弱于虎。老虎自身有比_得多的“力”,又有锋利的“爪牙”,这两方面人都远不如虎,这样,人就要被老虎吃了。

这段文章简洁具体,材料有力,对比鲜明,通俗易晓,寓意寄焉;力量小者,处于弱势者要被力量强者,处于优势者吞食。

第二段(“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虽猛必不胜”)。

这段写其力大过人的老虎为什么却敌不过人,落了个其皮为人“寝处”,其身任人处置摆布的下场。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然”,然而;“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恒”,经常;“而”,但是,却;“之”,的;“寝处”,意为坐卧;“之”,代虎皮;“哉”,表疑问,呢。这句的意思是:然而,老虎吃人这个事不常见,老虎的皮却倒是常常被人用来垫着坐卧,这是什么缘故呢?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而”,但是,却;“物”,外物,人自身以外的东西,这里指捕捉老虎的器韧工具。这句的意思是:老虎使用的是力量,人使用的是智慧,老虎只能利用自己的爪牙,人却能利用捕虎的工具。

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所以;“之”,的;“用”,功用,作用;“而”,但是,却;“以”,用,凭借;“敌”,对抗;“必”,一定。这句的意思是:所以,力量所起的作用仅只是一分,智慧所起的作用却较之大百倍,爪牙的作用各是一分,而捕虎工具的作用却要大得多,凭借一分之力来对抗百倍于己之力,老虎虽然凶猛也是一定不能得胜的。

这段说明老虎为什么会敌不过人,而受制于人。老虎只会利用它自身所有的那点力量,而人却能运用智慧,利用外物,借助工具,这时,人的力量变得比老虎要强得多,于是,老虎只能败在人手下,受制于人,任人处置,其皮也就“人常客必之”了。

这段文章开头以设问突出论题:“……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接着说理,对比以折之,夸张以明之,说服力极强地言明只会“用力”,只会依凭自身那点力量的老虎是必然要败在能“用智”,“用物”的人的手下。

这段的寓意含有两个内容:一是力量弱者要受制于力量强者,这点与上段相同。一是“用智”与“用物”能使人增加力量,使原先的弱者变为强者。

这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很重要。它是后一段论说的依据,更是全文寓旨以出的导引。

第三段

这段直写寓旨,昭示教训。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故”,所以;“之”,取消句子独立性:“为”,被;“者”,代被老虎吃的人;“而”,但是,却;“者”,代不能用智、用物的人;“也”表原因。这句的意思是:所以,那些被老虎吃的人,乃是因为有着智慧和工具却不能够加以利用。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是故”,所以;“之”,的;“而”,却;“与”,和;“者”,代人;“之”,代词,这;“也”,表肯定判断;“其”,代上句所言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为”,被;“人”,指别的人,对手;“而”,顺接连词;“寝处其皮”,意为任意处置摆布;“也”,表句中停顿;“足”,值得;“哉”,表反话,呢。这句的意思是:所以,世上那些只会使用武力却不能运用智慧的人,以及那些只会师心自用却不能用人的人,都和老虎相类似而有同样的下场,他们到头来被对手俘获,任意处置摆布,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这段紧承上段而言。上段言人因“用智”,“用物”而制胜虎,这段以此为立论根据,始作反面推论,得出人如果“有智与物而不能用”,那就要被虎吃掉的结论,接着,据之顺势出论,直言寓旨,昭示教训:“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老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这番话是对创建功业者,对得治者说的,告诫他们千万不要“有智与物而不能用”,如果只是“用力而不用智”,“自用而不用人”,那将落个和老虎同样的下场,“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受制于人,任人处置摆布。做到能够“用智”,善于“用人”,警戒专恃“用力”,师心自用,这是关系到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问题。刘基的这篇寓言生动有趣,发人深思地写了这个内容。

(三)几个虚词的用法。

“之”

1.的。“虎之力,于人不啻信也”,“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2.取消句子独立性。“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故人之为虎

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3.代词

(1)它。“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2)这。“……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于”

1.比。“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被。“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也”

1.表判断。“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2.表原因。“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3.句中停顿。“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而”

1.顺接连词。“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但是,却。“虎利其爪,而人无之”,“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哉”

1.表疑问。“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2表反法。“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译文:

老虎的力量,比人不只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人却没有锋利的爪牙,(这样)老虎

又增加一倍力量,那么人被老虎吃掉这个事就不奇怪了。

然而,老虎吃人的事不常见,老虎的皮却被人常常用来垫着坐卧,(这)是什么缘故呢?

老虎使用的是力量,人使用的是智慧,老虎只能利用自己的爪牙,人却能利用捕虎工具。所以,力量所起的作用仅只是一分,智慧所起的作用却较之要大百倍,爪牙的作用仅是一分,捕虎工具的作用比之要大得多,凭借一分之力来对抗百倍于己之力,老虎虽然凶猛也是一定不能得胜的。

所以,那些被老虎吃的人,是因为有着智慧与工具却不能够加以利用。因而世上那些只

知使用武力却不能运用智慧的人,以及那些只会师心自用却不能用人的人,都和老虎类似而

遭到同样下场,他们被对手俘获,任意处置摆布,(这)有什么值得奇怪呢?

++++++++++++++++++

(为学)

(-)自读提示。

彭端淑(1699~1779),清代四川人。著作有《白鹤堂诗文集》。

《为学》,从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看,是作者写给晚辈,勉励他们立定志向,刻苦学习的。为了生动有力地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用了说故事讲道理的写法,用一半以上的篇幅,详写蜀之鄙二僧的故事。这充分证明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的道理。“为学”是“天下事”的一部分,自然也一样。所以下文并不再举为学方面的故事.仅用“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作全文结句,引导“子侄”去领悟“为学”成功的关键。

本文首、尾两段,用精心提炼的精辟的句子表达论点;中间部分,用对比的手法和生动的对话写贫僧、富僧的故事以证明论点。全篇文字精练,文气活泼。学习时可以多朗读几遍,了解词义、理解内容之后,争取背出来。

(二)重点分析。

本文从论述事之难易引申到“人之为学”,说明了难易的关键在于“为”,强调了主观努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说明为学难易的转化,关键在“为”。

作者的这个主要论点不是直接提出的,而是从大处着眼,用设问手法,先提出“天下事有难易乎”的问题,作者认为天下事有难易之分,这种难易是可以转化的,转化的关键在于“为”与“不为”。接着,作者把视点从“天下事”集中到“天下事”中的“学”上,仍用设问的手法,提出“人之为学,有难易乎”的问题,并用与上句相对应的句法,提出“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看法,这样,连用两个设问句,四个条件复句,从一般到个别,由泛指到具体,十分明确地揭示出文章论述的主旨。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运用具体事例,即蜀地边境两个和尚到南海去的事,论证上述观点。

1.文章论述的是“为学”,难易转化的问题,作者却引用了一个与学习无关的“两个和尚的故事”,这是为什么?

作者写这则故事的目的是论证“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道理。到南海去,在富僧看来是件难事,贫僧经过努力却办到了。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为之,难者亦易”的观点,在贫僧看来是件易事,富僧却未能做到,这证明了“不为,易者则难”的论点。这样,既照应了文章开篇的发问,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为学”化难为易的关键在于“立志”,在于“为”。

2作者叙述蜀僧到南海去的故事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①对比鲜明。

人物

贫僧

富僧

行动

道路数千里,不以为远;一瓶一钵,不以为苦;富僧嘲设,不计较。

雇船而下,犹未能。

结果

逾年而归

面对归来的贫僧,“有惭色”

②详略得当。

作者在叙述蜀僧去南海的故事时,用大量笔墨写了两个和尚的对话,却没有一句写穷和尚如何克服旅途中的困难。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不仅使文章结构更紧凑、集中,所要论述的主旨更突出、鲜明,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穷和尚只一瓶一钵,可以说条件极差,但他却说“足矣”,可见其决心之大。

富和尚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去南海,却“犹未能也”。只凭一瓶一钵,哪能去成?一句“子何恃而往”,既写出了富和尚对穷和尚的怀疑和嘲讽,也写出了他贪图安逸的性格和无心去南海的畏难情绪。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是对故事结果的总结。以反问句引出结论,点明故事的深意,以达到激励人们立志为学的目的。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1模板4

三维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通过研读三篇短文,了解蒙田、帕斯卡尔、富尔格姆等作家的思想以及人文主义观念,并能结合自身的感悟表达自己对生命•思想•信条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从行文思路入手,着重讨论难解的语句,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探讨的重点,略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以之过渡到《信条》,并以动笔的方式来自行解读《信条》。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用“质疑—联系”的方法深入解读文本,要求学生动口动笔来表达自己个性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让他们能从生活体验出发,对生命、思想、信条作一个自我反思、深入思考。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三篇短文作为一个整体,导入的同时板书):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三篇》。老师在同学们这么大的时候啊,也有少年维特的烦恼,也有青春不能承受之轻,在烦恼的时候常常不自觉要思索人生问题,是啊,人——一个多么复杂的字眼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人是有思想的动物,那么思想对于人又意味着什么呢?时代瞬息万变,有没有不变的信条呢?让我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短文三篇》,听听哲人们给予我们的人生箴谏。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

一、研讨《热爱生命》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老师:有没有哪一位同学愿意为我们朗读一下这篇短文。其他同学在听朗读的过程中,试着把握一下作者的行文思路。

2、一位同学说一说行文思路。

学生:短文从度日说起,进而阐述对生命的态度,最后阐述热爱生命的办法就是关注生活,珍惜时间,只有这样生命才有乐趣,也不会感到死之苦恼。

老师(板书):度日——生命——生活。

3、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讨论

老师(过渡语):西方哲学随笔有很强的哲学有很思辨特色,加上我们距蒙恬时空久远,

势必有不少难以理解的语句,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之中已经提出来了(老师展示幻灯片)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表述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两个句子上。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关心的程度而定的

这两个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联系你自己生活体验去想一想。然后呢我请几个同学来谈一谈,现在开始………好,下面请同学说一说………

句①学生1:我认为如果真正乐于生,那么那应该留恋生命,而害怕死亡。(老师点评:你的想法完全符合心理学的逻辑,然而,我想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死亡,你害怕也罢,不害怕也罢,它都是我们要坦然面对的,而死是生命的极限和终点,用保尔柯察金的话说: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学生2:我认为生的本质不在于死(点评:你的生活态度很积极,然而你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呢?死是生的必然结局,每个人都会死去,有生必有死。我想在本篇短文中,“生之本质在于死”也可以作如是观,正是因为蒙田认识到人生而有限,所以要珍惜时间,热爱生命。这是热爱生命的一个充分理由。)

学生3:我认为活得不好,不如死了算了(点评:你很坦率,单为了这份难能可贵的坦率,你就应该好好活着)我认为蒙田就是怕死(点评:你可让蒙田的在天之灵有些不安了,要是有可能它也许要做起来与你展开辩论了,但也许他还是躺着说,这个孩子真可爱。)

句②学生1:我们对生活越用心,就越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老师:在生活中你的乐趣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好的,哦,谈的不错,我有同感,如果是不好的,你的乐趣可是建立在人家的痛苦之上的呀,如果反过来,你就无乐趣可言了,做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2:当生活带给我们烦恼的时候,我们如果将之看淡些,少关注一些,不是可以获得心理的宁静安乐吗?(点评:我发现你特别擅长于质疑,逆向思维很发达,你能举例说说吗?其实,你所说的是我们面对生活的策略,你对生活如此用心,这不正是关注生活吗?)

老师:老师对这些问题也有一些思考,我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参考参考(展示幻灯片,并讲述),生是死之开始,而死是生的极限;生命的价值是在具体的生活中实现的,生活中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做的有意义的事情越多,那么,我们生活的价值就越大,我们生命的价值就越大,那么,死的价值也就,因为死是生的极限,这个时候,生命是最充实的时候。

二、研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老师(过渡语):法国人蒙田认为生命优越无比,李白在人生屡遭挫折后,却吟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句子,面对横亘古今,绵延万里的长江,生命仿佛只在朝暮之间,渺小脆弱,幸而李白又对我们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几个世纪过去了,法国的帕斯卡尔又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是苇草,思想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我为同学们朗读这篇课文(同时点开幻灯片音画),读完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领悟。

1、老师与全体同学合作朗读短文(老师读1—4,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2、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人)。

学生:说人是苇草,是与浩渺无边的宇宙相比,说明人从生理上是脆弱的,但人因为思想而伟大,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老师可以追问:思想对于人意味着什么呢?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让学生朗读第四段)

老师:说得不错,说明你一下子就把握了短文的精神,是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就把握了这篇短文的总体精神。老师在这里也想多说几句。帕斯卡尔这根苇草在他39岁的时候就枯萎了,然而几何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定理”,以及数学、哲学上的诸多成就使他在人类思想的银河中熠熠生辉!同学们,我们的身体可以不高,然而我们应该追求思想的高度;我们的眼睛也许近视,但我们可以让思想纵横今古!面对幽冥浩荡的天地鸿蒙,人类不过是栖迟在银汉滩涂的苇草,然而思想的电光可以洞开希夷混沌,在洪荒宇宙之中构建起人类文明的高塔,从而昭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是宇宙中一个伟大的存在!同学们,提升思想也是热爱生命,因为思想可以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书写永恒!

三、研习《信条》

1、学生浏览《信条》,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主张。

老师明确:儿时所学的简单道理是适用于家庭、社会、国家的“信条”

2、学生通过“旁批”的方式,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对16条常识的理解。

老师的话:富尔格姆列举了16条常识,认为金规矩、爱和起码的卫生等任何东西都在这些条条里,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生活体验,把自己对它的理解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老师举两个例子:

老师示例①“在那杯皿里的金鱼、老鼠……他们会死去,我们也会”——跟世界上任何生命一样,我们也有离开的一天。贪生怕死也罢,视死如归也罢。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们不如记住东坡的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②“要承认奇迹。别忘了……”——我以前相信“眼见为实”,殊不知有些东西司空见惯,我们却未必真知。当匆匆走过花园的时候,请留意观察一下那些不起眼的小草吧。

3、学生旁批展示。

学生1有东西大家分享,这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要建设和谐社会,分配就应该公平

学生2公平游戏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尤为重要,如果_,以权谋私,那就会丧失竞争的积极性。

学生3惹了别人就说声对不起,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但彼此的尊重对于文明社会来讲十分重要。

学生4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身体和心理如果不平衡就会产生破坏力,这是养生的原则。

老师点评:同学们的旁批融入了自己生活体验,也显示出了相当不错的文字表达水平。其实啊,真理往往是最朴实的话语,我们在慢慢长大,但无论什么时候,千万别忘记儿时,父母师长的语重心长。正如孟子所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结束语(并总结《信条》):这节课,我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短文三篇》,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生命是人的自然基础,思想体现人的人格追求,而信条是人的生活原则,三者构成了稳固的三角结构,共同支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学了三篇短文,我相信同学们各有所思,各有所得。老师也将自己的体会写了几句话,与同学们共勉——

苇草因为有思想而强悍

在时光隧道中行走

别让那颗赤子之心

遗失在儿时的沙滩板书设计:短文三篇

让生命的种子

于似水流年中(自然基础)生命思想(人格追求)

变得充盈饱满

将生命•思想•信条构筑成人

人生图画里一座伟岸的青山

谢谢!下课!信条

(生活原则)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2021模板5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解题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答: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

2.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看,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古代的老学究,穿着灰色长袍,正襟危坐,拖着长腔,讲着一堆枯燥、乏味、单调的大道理时的情形。这篇文章是这样吗?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学生回答:五个)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却比蓼蓝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温度低得多)经过提取的过程,靛青不再是蓼蓝的颜色,经过凝结的过程,冰的寒冷也不同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第一句已发展成固定的成语。(学生回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里是说明事物可以有所提高。我们还记得孟子用了“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吗?(答: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那么就此看来,这两个比喻是为了说明什么呢?(答:因为荀子提出的“性恶论”,说明人经过一定的学习,本性就会发生变化,知识就会丰富,能力就会提高。)

2.那么通过学习改变了的本性是否又可以回复到过去的特性呢?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回答了这个问题,那个比喻是什么?(答: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为然也。并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3.略讲: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4.请同学们概括本段所讲的内容。(答:学习的意义)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三)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使…..快;致,达到。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这些比喻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显的,易懂的,好似信手拈来的,但它却是作者细心安排的,是为了说明一定道理的。我们思考:“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是由于人的本身固有条件发生了变化吗?(答:不是。)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这种效果呢?(答:是善于借助外物“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凭借外界条件,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条件,都能帮助我们弥补不足。)自然导出本段最后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罢了。

请一位同学概括本段的内容: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

(四)导入下一段:学习能够改变、提高自己,能够弥补不足,那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大家齐读第四段。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先分析前四个比喻句。(学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由土到山,是一个由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这是哲学上的一个量变过程,堆积成高山,那里的气候条件就发生了变化,请大家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答:迎风坡降雨等),是哲学上讲的质变,是一个飞跃。(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相反“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不积累就将一事无成。找一位同学概括这四句话所强调的内容是什么。(生答:学习要善于积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积累的好处,学生说及:我们的读书笔记,成语,名言警句等的积累是一种量变过程,伴着积累,伴着成长,气质就发生了变化,是质变过程。)

2.要想做到长期积累,我们该如何做呢?让我们分析下两组比喻句。第一组比喻: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优劣不是成功的条件,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为了活跃气氛,更易于理解,举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二组比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生举铁杵磨针的故事,滴水石穿的事实,说明做事要坚持不懈。)

3.做到坚持不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做什么呢,请看最后一组比喻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学生译出两个定语后置的句子,说出“上”与“下”的用法以及实词“强”的用法)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_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学生说出“寄托”的古今异义)通过蚓与蟹对比,说明学习要专心。

四、略析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五、分析语言特色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并不是开始我们所想象的老学究那枯燥、乏味的说教。

六、总结

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好文章,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会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推想荀子写此文的初衷,是针对自己提出的“性恶论”中的“恶”采取的一种措施,要加强后天的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修养,去除恶的本性,改变自己不良的天性,成为有学问、有修养的谦谦君子。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超越古人,上升到我们这个时代的高度:我们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学习能开阔人的视野,学习能增长人的学识,学习能改善人的生活,学习能提高人的品位,学习能改变人的命运。请学生举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

七、作业

1.写一篇一二百字劝学文字。

2.背诵课文。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电子版高效教案参考模板五篇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高二语文备课教案推荐模板五篇

高二必修课语文教案授课模板范文五篇

最新高二下学期高中语文教案模板

2021中职高二语文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模板五篇

人教版语文高中二年级上册教案指南模板五篇

最新中职学校高二语文教案范文

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指南模板设计

    13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