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是南唐后主李煜(存疑)所写的一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该词词牌名为《 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见欢初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李煜《相见欢》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背诵积累本课的这首词,积累传统习俗中形成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揣摩词人的思想情感,品味语言,培养语言感受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体会词的意韵之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特有的文学样式的喜爱。

【学习重点】

1.以读带品,以写带品,以品促读。

2.以想象为基础设计活动,深入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

以品读的方式破译背景。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李煜( )

2、朗读指导。

3、作者、作品简介。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汉族,在位时间(961-975),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二、课堂学习研讨

1、解题: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每阙的内容。

上阕:

下阕:

3.为什么会“无言”?用排比句写出原因。

4.“独上”写出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的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行,(      ,      )。”

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步履是那样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5.“西楼”是怎样的一座楼呢?

6.由以上同学们的描写,可见李后主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7.“月如钩”,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

8.“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举头望月,往事不堪回首;低头一看,满目萧然。“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都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例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陆甫之的《清平乐》中的“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0、小组讨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三.当堂检测:

1.表达作者在亡国后,因为失去自由而寂寞忧伤的词句?

2.点明主旨,直接抒发离愁的句子是?

3.着重写悲凉寂寞之景,景物中倾注了词人强烈的主观感受,不言愁而愁自见词句是?

4.写愁绪纷乱,难以排解的词句是?

5.体现王国维的“以我观物,一切皆着我之色彩”的句子是?

6、作者把无形纷乱的愁绪具体化,进行形象生动的比喻的句子是?

3 诗中通过描写景物,表达诗人飘零的感受,寄托离情别恨的诗句是:

5 诗中移情于物来表达对友人无比关切的情怀的诗句是:

6 月亮在古诗词中作为一种特有的意象而被赋予一定的情感,《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恰能表现这一点的诗句是:

16 诗中有两句想象奇特,赋无情之月以感情,语浅情深,成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是:

18 诗中构思奇特优美,情韵悠长的诗句是:

21 诗中不着一字悲情之语,而悲痛之情却自然流露于笔端的诗句是:

27 直叙其事,既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又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的句子是:

30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的句子是:

33 本诗与张若虚“此时相望不想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35 用象征的手法唤起人们关于王昌龄漂泊远方的联想的诗句是:

四.课堂延伸。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诗和词都属于韵文的范围,但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

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词流派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相见欢》教学实录

准备:上课前指导学生鉴赏余秋雨的散文《夜雨诗意》,熟悉构成语言文字的张力的形式——排比(大排比、小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和句式对称、倒装等句式特点。

过程:

一、知人论世

二、以音乐渲染氛围,指导朗读。

三、提出写本次赏析诗词的要求

写作方法——大肆铺排

思想感情——感同身受

思维导向——前后对比

上阙:

第一句:无言独上西楼

师:为什么会“无言”?用排比句写出原因。

生:无话无说

生:无人可伴 无人相随 无人相对

生:……

师:“独上”写出怎样的步履和神情。请用对称的句式,续写两句。

“词人愁绪满怀,踽踽独行, , 。

生:步履是那样的滞缓,神情是那样的委顿。

生:步履是机械呆板,神情是那样黯然神伤。

……

师:“西楼”是怎样的一座楼呢?

生:空荡荡的楼

生:孤独冷清的楼

……

请联系李后主的身世变化,用排比把这个“空”写得生动形象些。

例:不见, , , 。

生:不见美酒佳肴。

生:不见山呼万岁。

生:不见前呼后拥。

生:不见爱妃宫娥。

……

师:由以上同学们的描写,可见李后主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是容易见时难”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

第二句:月如钩

师:明月本是惹人愁思之物,请举例说明。

生: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着思故乡”到王安石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新月如钩。

师:明月勾起了诗人什么情绪?请用排比句写出。

生:新月如钩,勾起了词人多少遐想?

生:多少回忆?

生:多少新愁旧恨?

第三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师:举头望月,往事不堪回首;低头一看,满目萧然。“梧桐”一词在古典诗词中,从来也是一个表现愁情的物象,例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陆甫之的《清平乐》中的 “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张炎的《清平乐》中的“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又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何况李后主已由君主沦为囚徒,昔日为君主之时,所居之地可用“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形容;而现在所居之地却是“寂寞梧桐深院”,陪伴他的也只有“月如钩”,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请将正常的句式与颠倒的句式比较,体会其诗意的表达效果。

“寂寞梧桐深院清秋”与“清秋锁梧桐深院寂寞”

下阙: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师:“剪不断”三 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体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人直抒胸臆,点出自己的“离愁”。他的离愁,不是一般的男女离别之愁,而是失掉故国的深愁长恨。可见他的愁要比别人怎样?用排比句式写出。

生:多得多(数量)

生:深得多(深浅)

生:浓得多(浓淡)

生:长得多(长短)

生:重得多(轻重)

生:苦得多(味道)

……

四、教师总结。

五、学生整理自己的写作赏析,并互相借鉴欣赏。

后记: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品读结合的,有知人论世的,有设身处地的……本节课侧重引导学生从写赏析的角度来进行诗词的学习,希能另辟蹊径,找到一条读写结合共同提高的诗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只要老师指导得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读写是能双轨并行的。在读读写写品品体验与创造当中,就在这快乐的氛围当中,诗词的意境,人生的体验,语文的素养,对文学的爱好,一切都在悄然地进行。

相见欢 教学反思

这首《相见欢》是后主李煜的作品,是他归宋以后所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全词36个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叙有议,叙议结合。作为五代南唐的最后一代君主,当他成了亡国之君拘于汴京之后,“日夕只以眼泪洗面”,亡国的悔恨,对江南的思念,伴随着孤独,悲凉的心境,在这首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这首词,我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亡国之痛和人生悲慨。 其 难点是对作品“愁”的内涵的准确理解。为此,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作品,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链接周子寒演唱的歌曲《相见欢》,烘托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伴随着音乐走进李煜的作品《相见欢》,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

二、借助网络,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走进文本的背景和主题。

要读懂这首词,首先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课前我就布置了学生网上搜集资料,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然后课上检查,让学生明确创作背景: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这首《相见欢》就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也正是他愁的所在,以此突破了难点“愁”的内涵,也抓住了重点即这首词的主题: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三、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词的上片,我引导学生抓住“西楼 、钩月、 梧桐、 深院、 清秋”等意象的共同点,去体会作者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自己变为囚徒孤寂愁苦的心态。词的下片,我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写作背景理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其中的“离愁”、“滋味”包含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到了这首词的主题: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四、利用简易多媒体,分享文本,增大课堂容量。

由李煜的这首《相见欢》,我又利用多媒体分享了另外两个文本,一个是李煜的同一词牌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一个是李煜的与本节课所学的《相见欢》同一主题的《虞美人》,这样的知识迁移,既加深了学生对本首词的理解,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通过课堂实践,学生突破了难点,抓住了重点,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教学时间略显紧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少。为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应做如下调整:首先,调整时间,开头的歌曲可在课间就开始循环播放,只占用课堂一两分钟即可,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就剩下了几分钟。其次是调整内容,教师应把李煜被囚禁的生活补充得再详细一点,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这一环节可以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再次是调整方法,下片放手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相信在上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一定会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次教学都会有一种新感觉,相信每一次反思,都会给我们带来新收获。愿我们每一位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相见欢初三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年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详案参考五篇

中考语文古诗词情感把握备战2021

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中考语文科备考2021年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的优质教案五篇

2021年高三语文必修课复习教案参考五篇

2021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教案免费样板五篇

2021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教案样板五篇

2021说木叶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教案

最新语文高三期末复习教案例文

    2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