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目的要求:

1. 了解孔子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 了解本文采取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使文章生动活泼、富有雄辩力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通过辩论,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进入新课:

1. 导入: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文言文单元。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2.

本文出自《论语》。《论语》主要是孔门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名丘,字仲尼。让我们同孔子见见面(出示孔子肖像图)。传说孔子身材矮小,面目丑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并创立了儒家学派。

3. 瞻仰了先圣的面容,接下来让我们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一下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4. 首先,让我们跟随课文录音,一起来浏览一下课文,注意把握句读。(播放录音)

5. 分析课文。

⑴.季氏将伐颛臾(板书)。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第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2)第一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 们的老师。

“有事于”:对……采取军事行动。

(3)对于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

明确:“求!无乃尔是这与(板书)?”(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批评完后,孔子又阐明了三点不赞成的理由(板书):

先王封国 不可伐

邦域之中 不必伐

社稷之臣 不当伐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板书),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我们那主公要攻打它,我们两人都不主张这样做呀!)

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任一份职就要尽一份力;拿一份钱做一份事嘛。即使用我们今天并不那么先进的话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那“钟”也得撞得响啊!

接下来,“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抱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同学们说谁的过失?

明确:管理者的过失。

(5)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不料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

(6)批评了他们,孔子觉得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当然不同于共产主义,而具有平均主义色彩。因为他“不患贫”,而共产主义却要消灭“贫穷”。当然,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至少,它成为后世不少农民起义的口号和目标。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今由与求也……谋动干戈于邦内”(翻译)

(8)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6. 根据刚才所讲的内容,请一生翻译全文。

三、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若时间允许,再听一遍录音,加强印象)

《季氏将伐颛臾》课堂实录

【思路】

《季氏将伐颛臾》被选入《语文读本》第一册。读本中的文章如何教学?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既不能对之大包大揽,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于是,我尝试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进行讨论。但是选择什么内容作为学生进入文本的抓手呢?我绞尽脑汁想寻找一个恰当的角度。最后,一个个孤零零的“曰”字触发了我的灵感:每一个人说话的情态、心态都各不相同,而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发言其心理、表情也多有差异。我何不利用让学生为“曰”加修饰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和文章脉络呢?事实证明,这一方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

【实录】

师:《季氏将伐颛臾》是《论语》中的名篇,全文均由一组对话连缀而成。这些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大致可分为三个回合。大家能根据人物说话内容体会出说话人当时的情态吗?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回合】

生:我在第一个“曰”前加“恭敬地”。因为冉有、季路是在和他们的老师说话,他们对老师一定是尊敬的。

生:我在第一个“曰”字前加“含糊其辞地”。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

生:我在第一个“曰”字前加“悄悄地”。因为这事属于军事机密。

师:大家最赞成哪一种?

经过讨论,学生大多赞同添加“含糊其辞地”,认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而“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辞”既表现了冉有等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板书:含糊其辞、试探)

那么,且看孔子怎样“曰”。

生:我加“旗帜鲜明地”。因为冉有、季路想试探一下孔子的口气,而孔子则明确地表示反对。

生:前面用“含糊其辞地”,我就在这里用“毫不含糊地”,前后照应,使人物的性格互相映衬。

生:我加“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生:我用“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插话):标点是今人加的,古文没有标点。不过,此处加感叹号确实符合孔子的心理。

生:我用“义正辞严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对学生的指责也是很严厉的,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的理由也是无可争辩、大义凛然的。

师:大家最赞赏哪种添加?

生:(齐声)同意“义正辞严地”。

师: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与两个学生谈话一开始就展开了矛盾冲突。

【第二回合】

生:我在第三个“曰”前加“颇感委屈地”。因为主张伐颛臾的主谋是季氏,孔子不指责他,却指责作为家臣的两个学生,所以,我想,这两个学生心里感受到委屈,他们为自己辩解也是理所当然的。

生:我在第三个“曰”字前加“口是心非地”。冉有、季路是参与了“将伐颛臾”事件的策谋,他们对季氏的这一主张,不仅没有反对,而且是赞同的。(师:何以见得?)如果他们表示强烈的反对,季氏也可能不会贸然作出伐颛臾的决定,他们是季氏的支持者;从后面冉有继续为季氏辩护来看,他俩是认同了季氏伐颛臾的理由。他们缺乏孔子那样的正义感。他们说“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实是口是心非,只不过是想逃避老师的责备而已。

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添加吗?

生:我加“不负责任地”。他们在强权面前不敢说“不”字,在舆论面前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们把责任全推给了季氏,忘了自己肩上的责任,缺乏一种敢于承担责任的勇气,这是很自私的。

生:我用“言不由衷地”。(师:与“口是心非地”一样?)(生略一思考:是。)

生:我用“遮遮掩掩地”。他们想掩饰自己的过失,结果是欲盖弥彰,所以孔子接着毫不客气给他们指出来。

师:还有其他见解吗?这些词语中,大家喜欢哪一个?

(大多数学生表示喜欢“口是心非”)

生:我为第四个“曰”加“晓以大义地”。孔子以一个引用和两个比喻论证方法来讲道理,大义凛然,指出了季氏将伐颛臾,作为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我用“掷地有声地”。孔子的话,言之凿凿,令两位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我用“语重心长地”。孔子对学生的表现是不满的,孔子对他们的批评还是以理服人,这也体现了孔子大教育家的风范。用比喻和引用的方法,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的形象。

师:(插话)比喻句中,“虎兕”“龟玉”各指什么?

生:“虎兕”指季氏,“龟玉”指颛臾。

生:我用“义愤填膺地”。孔子没想到自己的学生说话这样不负责任,我感到孔子对学生的批评是很严厉的。

生:我用“大义凛然地”。孔子坚持原则,决不姑息,语气非常严厉。

(经讨论,学生大多认为“大义凛然”较好)

生:(补充)我还有一个词语,我用“不依不饶地”。对冉有、季路为自己推脱责任的做法,孔子是十分不满的,孔子坚持原则,对他们的批评指责也是十分严厉的,这又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很多学生点头认同)

【第三回合】

生:第五个“曰”字前,我用“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生:我用“无中生有地”。颛臾的城墙坚固,应是出于自卫的需要;虽“近于费”也不会对季氏构成威胁,因为它只是一个附庸的小国,势力强大的季氏说它“后必为子孙忧”,完全是在找借口。

生:我用“固执己见地”。我觉得,经孔子的批评之后,冉有、季路可能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但他们没有识破季氏的阴谋;他们在师长面前是不敢强词夺理的,他们也不是那种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的人,他们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骗;当然,也说明他们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来看问题,没有孔子那样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生: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师:那最后一个“曰”呢?

生:我用“一针见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学生对于这一回合中添加的各类词语看法不一,争论激烈。教师要求学生暂停争论,课后通过小作文发表自己的观点。接着,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最后一个环节。

【总结】

师:三个回合分析完了,请大家对全文主要内容和体会最深的一点做一小结。

生:谈话是由“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而引起,内容是围绕着孔子的仁政主张而展开的。

生:人物对话的矛盾冲突推动了谈话情节的发展,起伏有致。

生: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了人物性格,人物刻画个性突出,栩栩如生。

生: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情节生动。

……

师:今天的课上得很好,同学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发言也很精彩。(下课)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题

1. 给加点字注音。

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

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

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为:


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文注解|翻译在线看

高考必背古诗文大全2021

高考名句默写整理2021

2021高考语文文言句式及其用法全归纳

成人高考语文进行复习的两大禁忌2021

2021答司马谏议书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成人高考语文复习的两大禁忌事情2021

对口高考语文文言文教案五篇

高三语文必备复习资料

2021最新大学语文学习方法

    2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