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别离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别离》教案

【学习目标】

1、 把握意象的内涵,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阅读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的特征和感情表达的基本方法。

【学法建议】

这首诗没有具体的叙事情节,应从意象入手,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昨日之歌》、《山水》等。他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由27首诗组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其《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征候,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虽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暖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索。

(2)名句分享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李白

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王昌龄

友谊是美德之手段,并且本身就是美德,是共同的美德。 ——费尔巴哈

所谓友情,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离开了利益关系的交易。——哥尔斯

友情为人生之酒。——杨格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显得像朋友。——德谟克里特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苏霍姆林斯基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马克思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

②这首诗揭示了友情怎样的内涵?

③这首诗是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讴歌真挚的友情的?

(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自学评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降生( ) 耘耕( ) 晤面( ) 轮替( )

2、“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个比喻句的意思是什么?

二、文本研习

1、层次结构

全诗共四个小节:

第一节先具体描写“ ”,诗人感到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了两半。于是,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但是,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分别使他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感受。

第二节承上把别离看成是“ ”,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

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那么,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2、艺术特色

(1)新颖的形式

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这种形式充分表达了 。

(2)严谨的结构

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3)内在的情绪 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 ”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是“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三、问题探讨

1、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吗?为什么?

2、这首诗是一首“沉思的诗”,诗人抒写友情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请谈谈你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别离》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别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别离》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版主题中的一篇诗歌,它是中国著名诗人冯至的一首赞颂友情的十四行诗。本单元所选文学作品都语言动人感情真挚,能够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本篇更是感情真挚、构思巧妙。《别离》是一篇现代诗歌,新课程标准的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鉴赏分析诗歌的能力”。结合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再根据新课标“知,过,情”三个维度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十四行诗的特点;诵读全文并掌握一些朗诵诗歌的技巧。

2) 从语言入手品读意象,准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

3)感受诗歌中的友情,充实自己的心灵世界,获得精神成长。

3、 本着课程标准,根据本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结合高二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能力不强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诗歌意象选用的特点,通过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可结合生活经验和想象。

二、说教法学法

(一) 说教法

本着“因材施教,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再结合高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有了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够自主学习的学情,本文教学,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点拨法,诵读法”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学法上,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问题导引、讨论交流和合作探究,勾画圈点,反复诵读。

三、教学程序

这首诗以别离这一独特的视角展开想象,语言温暖有力,发人深思。拟采用讲读法对文章进行赏析,教师带领学生对诗歌的层次以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美好健康的感情。以《别离》为点,由点到面,让学生课后收集友情诗、散文、小说、歌曲等,组织诗歌朗诵会。

(一) 导入新课

高中学生已经对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本课创设情境导入可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

上课后,请同学回忆古今中外描写别离的名篇名句,并举出柳永的《雨霖铃》、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做示范,渲染氛围,进而提出问题“那么近代诗人、学者冯至笔下的别离又是怎样呢”,进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疏通文意

介绍作者、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十四行诗的结构特点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为学生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分组朗读,指导节奏感情的把握,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三)精读课文 文本探究

1、由于诗歌题材的特殊性,本篇课文意象选用的深刻性和构思的精巧性,学生对于意象间的关联的把握存在困难,我会请同学在朗读的过程中划出理解有困难的句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向教师质疑,带领同学对文章进行分段赏析,赏析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总结。(可以发挥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全诗共四个小节:第一节先具体描写“降生”,诗人感到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了两半。于是,一股悲凉的情绪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但是,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分别使他获得了全新的生命感受。第二节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第三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第四节,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只要怀着感恩的心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那么,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2、介绍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1)新颖的形式: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借这种形式充分表达了人生别离做的思索。(2)严谨的结构: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3)内在的情绪: 浓郁的感情,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是“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

补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思考:1、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吗?为什么?2、这首诗是一首“沉思的诗”,诗人抒写友情并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能力运用到时践中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以下步骤:请学生根据学到的方法赏析一首现代诗。分析其中的意向运用,形式结构和感情。

(五)作业:1、反复诵读本诗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歌颂友情的诗作,准备诗歌分组朗诵会

《别离》备课参考

〖学习引导〗

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昨日之歌》、《山水》等。他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是“由27首诗组成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关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着影响,也有平行思考。另一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与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因素。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而冯至《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征候,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

这首《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原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虽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暖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索。

〖语句透视〗

[语句]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透视] 这三句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语句]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透视] 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语句] 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透视] 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

〖片段扫描〗

片段一: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赏析:这一节诗人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片段二: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赏析:这一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

〖文章赏析〗

友疽常青 人生不老

这首诗是冯至《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九首。它通过朋友别离这一特定视角,展开奇特的想像,讴歌了真挚的友情。也揭示了友情的意义和价值。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离别的痛苦电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

新颖的形式

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闻一多译为“商籁体”)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形式上分四、四、三、三行,或叫、四、四、二行。这样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的特点,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说:“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只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恰当的安排”,“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充分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友情的感悟。

内在的情绪 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比如别离的地点、“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老同学,还是老同事),都不明确。彼此间担负的是什么工作,这次相聚谈了些什么,也不清楚。这种情节的淡化,造成了主题明确性的减弱和诗意的艨胧。由身边感到冷忽然又感受到眼前辽阔,这种跳跃也是造成此诗难懂的一个因素。然而难懂不等于不可解。只要我们抓住此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是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严谨的结构

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全诗运用十四行诗的结构,段与段,句与句,或断或连,表现诗意的关联或转折,加上全诗“abba cddc efg efg”的韵式,及以十音节为主而又伸缩变化的诗句,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理性体验。

〖练习指要〗

1、友情是说不尽的话题,唱不完的歌。反复诵读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并对它们的意象和语言运用进行分析。

[审题提示] 设题意图在于引导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意象和语言运用有特色。运用“挥手”、“辽阔”、“工作”、“相逢”等意象,以具体描写始,以抽象的感悟终,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和过程,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2、《别离》是一首抒写友情并融人了生命体验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对作者深刻情感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对最后一节的感悟。

[审题提示] 设题意图在于引导我们通过具体诗句来领会作者的感情。

[答题要点] 冯至十四行诗,受德国现代主义作家里尔克的影响,表现了对于永恒,对于自然,对于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冯至说,里尔克“使我‘看’植物,不卑不亢忍受风雪,享受阳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没有急躁,担当风雨,忍受艰苦,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各人的世界耘耕”等,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勇敢地立于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怕后边没有夏天来到。”生长、死亡,独立不移,以感恩的心情,与万物融为一体,获得永恒。冯至把这样的人生体验融化在诗歌的后两节诗境中,表现静默深邃的情怀。“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到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别离苏教版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编文本五篇

2021归去来兮辞人教版语文高三上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文本五篇

高三语文必备教案电子版案例五篇

2021最新的高三语文教案

2021高三语文教案五篇

苏教版教材九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五篇

2021年份高三的必修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2021年高三语文备课精选教案案例五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详案文档

    2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