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论雅俗共赏》是朱自清先生抗战胜利后所作部分文章的结集。在自序中,作者解释题目说,他企图从现代的立场上来了解传”,而所谓的现代立场,按作者的理解可以说是偏重俗人和常人的立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雅俗共赏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论雅俗共赏》教案

《论雅俗共赏》——解读文化现象的视角: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整理分析阅读理解的题型,明确解题思路。

二. 学习目标:

积累文章中的词语;领略文章风味,感受文章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解读内涵;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有效信息。

三. 知识归纳总结:

演讲: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大众场合的宣传形式,特别讲究现实针对性。它要求演讲者根据听众的特点设置演讲内容,回答听众关心的问题。试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作者对听众的定位(作者认为听众是怎样一群美国人),并梳理出听众关心的问题。

比较文学: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浪漫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古典主义: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的一种崇尚理性和自然的文艺思潮。它的代表人物在创作实践和文艺理论上,把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艺视为必须仿效的崇高典范,从中吸取题材、情节、形象和创作经验,并赋予它们新的历史内容。

诗心:文中指诗歌表达的内容,跟“诗体”(诗歌的艺术形式)相对。

四. 课文分析:

(一)作者与作品

1.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幼年在私塾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二)作品简析

第一单元的总标题是“沿波而讨源”,意为通过文学现象来研讨文学的本质。

《论雅俗共赏》一文中,朱自清先生提出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见解——从士人文化走向市民文化的过程。文章分析了雅与俗的特质,指出中国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由“俗”到“雅”再到“雅俗共赏”的变化。文章纵向梳理了文学的发展过程,以史带论,史论结合,语言充满趣味性。在根据文章内容整理课后练习中“‘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的表格,了解其发展的脉络及原因之前,我们应该对作者谈到的雅与俗在文化方面呈现的特质有个整体的认识。首先,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雅人”指“士”,“也就是士大夫”,包括统治者;而“俗人”指的则是“民”,“小市民和农家子弟”,现代的“农工大众”。其次,所谓的“俗”,体现在文艺方面,表现为“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俗士的趣味”,更具体地体现为“口语化”,“做诗如说话”,“记述有趣味的杂事”。以这样的内涵来看待今天的文化,雅与俗呈现出来的对立与融合,的确对我们有很多的启发。

考点分析及典型例题:

(一)阅读题常见题型: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2.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3.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4.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5.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1. 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子。

(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

(4)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 常见题目类型

(1)(福建)14.“我每回看到人们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2)(重庆)15.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3)(全国1)15.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辽宁)19.“最能象征春的神意的,只有垂杨。”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

(5)(天津)19.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6)(福建)13.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答题思路

①“为什么”

例:(全2)15.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一踏上大沙漠,就“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

位置特征:小结句

内容特征:关键词“重逢”

题干特征:“从全文看”

参考答案:(1)作者诞生在绵绵土上,他认为大沙漠是绵绵土的发祥地。

(2)作者年轻时就有一个“沙漠梦”,大沙漠再现了他失落多年的“梦境”。

(3)绵绵土有如生命的故乡(母体),而大沙漠又是绵绵土的故乡(母体)。

练习:(广东)17.⑴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苏格拉底小雕像却“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位置特征:材料(论据)句

内容特征:运用修辞,与分论点相关联

联系上下文,结合分论点及修辞手法

【答案】(1)作者托物言志,借书籍的特性和雕像的外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作者认为文字记忆的思想和精神比物质更持久,能够真正“永存”,而《傅雷文集》正是这种“永存”的代表。所以,作者让《傅雷文集》说:“我可以永存。”

(2)面对“紧闭着嘴巴”的苏格拉底雕像,作者为了表达“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一观点,所以才让它“一声不吭”,以反思在当今商品世界中真正的“失语”者是谁这一问题。

②“含意”“内涵”“如何理解”

例1:(重庆)15.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位置特征:总起句

内容特征:关键词——“符号”,与主旨相关联

参考答案: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例2:(年全1)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位置特征:结束句

内容特征:运用修辞,关键词——“阴”“状”,与主旨相关联

含意——表层含义与深层内涵

参考答案: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论雅俗共赏》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说地位:《 论雅俗共赏》是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作为文艺评论章节的第一课,要求掌握文艺评论性文体的特征、写作 方法以及阅读技巧。

(二)说联系:众所周知,朱自清是散文大家,但是对它的文艺评 论性文章,我们几乎没有接触过。因此,本文的学习会为今后再阅读 此类文章打下基础,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面。

(三) 说课标: 对于本课内容课标要求: 兼顾审美标准与语言标准, 务求语言优美、富于典范性,以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学习。

(四)说内容:《论雅俗共赏》这一课以审美趣味的雅化与俗化从 而走向雅俗共赏的历史线索为经,以不同时代雅俗文化现实为纬,对 “雅俗共赏” 这一论题做了旁征博引的论述。 鲜明地阐述了雅俗共存、 雅俗共赏是文化的基本特质,指出“雅俗共赏”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 势和选择。

二、说学情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的学生, 由于已经有了高一一年对阅读知识 的积累和掌握,包括: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对课外文章 的充实等等,都是对这篇文艺评论性文章学习的一种良好的铺垫。另 外, 《论雅俗共赏》所涉及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等,应作为同学们的阅读准备。这种阅读,一是为学习课 文做热身,二是培养欣赏艺术的习惯。

三、 说教材处理: 本文的写作顺序遵循的是: “雅俗共赏”每一个特点在历史中的 发展过程,即:将每个朝代,每个时期分散于每个段落中,不便于第 一次接触这种文体的同学们的整理和分析。

《论雅俗共赏》同步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

A.jiāo 姣好 蛟龙 绞架 皎皎明月

B.shēn 绅士 妊娠 伸展 莘莘学子

C.tuì 蜕变 颓废 褪色 退步

D.gé 阁楼 格调 炮烙 恪守不渝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音近字和习惯误读字的读音。A.“绞”应读“jiǎo”,“皎”应读“jiǎo”;C.“颓”应读“tuí”;D.“恪”应读“kè”。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犀利 鉴诫 峰拥而上 寥寥无几 B.讥诮 赈济 错落有致 附庸风雅

C.教诲 缜密 流连忘返 面授机意 D.震撼 幅射 一切就绪 出奇治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似字和同音字的正确书写。A.鉴诫—鉴戒,峰拥而上—蜂拥而上;C.面授机意—面授机宜;D.幅射—辐射,出奇治胜—出奇制胜。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引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安史之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著述体了。

B.“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

C.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地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

D.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引号的几种用法。A.表特定称谓;B.表着重指出(强调);C.引号中内容被作为作者的话的组成部分时,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D.表否定可看作反语。

答案:C

4.运用列数字、引用的说明方法扩展下面的语句。

黄河是大河,令人赞美。

解析:引用既是一种说明方法,也是一种论证方法。引用说明就是引出有关的科学道理、文献资料、故事传说、诗文名句。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

参考答案: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唐朝诗人李白对黄河的赞美。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5.“安史之乱”后,“士”和“民”这两个等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这个阶段“士”有哪些特点?

7.概述本段“雅俗共赏”是“自然而然的趋势”的社会原因。

5.解析: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是指两个等级之间发生的变化;然后找到答案区间,是文段的第二句话;最后,留主去次,用简洁的文字把答案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没有先前严格和清楚,两者互相流通,其中士人流落民间的少,而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多起来了。

6.解析: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题有两个条件,一是“这个阶段”,二是指“士”;然后根据这个条件找到答案区间,在文段的倒数第四、五句;最后,把士人作为陈述对象,稍微改换一下原文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这些士人多数来自民间,他们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

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充分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条找出产生“雅俗共赏”的社会原因,注意不能漏点,最后用通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门第垮台,社会等级不再固定,“士”和“民”互相流通,因多数来自民间的士人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所以雅士必须理会或迁就俗士的趣味,最后“大家打成一片”,“雅俗共赏”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趋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①看了《中华读书报》中《看法》栏目中的一篇读者来信《丰一吟注的襟怀》,不禁引起我对新月还是残月讨论的兴趣。我从小就喜欢读丰子恺先生的书与画,觉得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总有一股雅趣渗透于其中。“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画我也看过,也很喜欢。虽然丰先生画的是残月,而标题却是新月,文与题似有不同。有人还建议把残月改画成新月。然而,细考察起来,其实这残月似不能轻易地改为新月。

②月相每日不同,一个月循环一次。我们一般能看到月亮的日子大都为阴历初三至廿八左右。如果划分一下,每月望日(阴历十五)夜半子时,圆月正在我们的头顶,而每月朔日(初一),月亮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上,谁也看不见,在夜半子时,月亮应在我们的脚下(即地球另一面的天空中)。这样算起来,每月初七八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西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每月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的月亮应在我们东边的地平线的位置上,而这时的月亮并不成钩状,而是半圆状。成为钩状的月亮只是初三至初六,或廿四至廿八。我们看到钩状的上弦月(新月)的时间一般为晚六点(夏季会更晚些)至晚九点,晚九点的月亮已近地平线。

③再回到丰先生的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人们何时散去?是晚九点以前吗?这似乎不太符合人们晚间聚会的习惯。即使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的夜生活远没有今天丰富,但似乎晚九点以前就散去,总觉得好像没有尽兴。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只是到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还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吗?

④如果丰先生画的不是新月,而是残月,要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就要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了。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只是不大可能经常出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丰先生画的并不错,只是题目中的“新月”就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新月的意义,而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如果是这样的话,丰先生的画与题就都没有什么错。

⑤再说回来,文学艺术不是科学,没有必要那么严谨。《红楼梦》中少爷小姐们的年龄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过,也总对不上茬,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爱和它本身的价值。丰先生的画也是一样。画的意境让人喜欢就够了,别的事有必要特别较真吗?

注:丰一吟:丰子恺的女儿。

8.下列不能支持“残月似不能轻易地改为新月”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不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

B.新月的意义,如果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丰先生的画与题就没有错。

C.参加聚会的人们在晚九点以前散去,所见到的只能是钩状的上弦月。

D.人们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看到的“新月”其实就是残月。

9.对文中画线词所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的月亮”(②段)中的“这时”指的是每月初七八日和廿二廿三日夜半子时。

B.“这种可能性也存在”(③段)中的“可能性”指的是晚上九点以前聚会散去。

C.“这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④段)中的“可能性”指的是在夜里两三点或者四点左右看见一钩新月。

D.“如果是这样的话”(④段)中的“这样”指的是:题目中的“新月”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新月的意义,而是新升起的月亮之意。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朔日(阴历初一)夜半子时,在地球的另一面,月亮正运行到人的头顶。

B.过去文人创作都不注意自然科学方面的常识,这是受他们认识水平的局限。

C.丰子恺画中的“一钩新月”可能是“刚刚升起来的月亮”的意思。

D.即使是世界名著,有时也难免会出现无关宏旨的细微的疏失和错误。

11.文章最后一句“别的事有必要特别较真吗”中“别的事”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作者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8.解析:题干中的观点在原文第①段最后一句,原因是第③段的最后一句:“当然,这种可能性也存在,只是到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还能看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吗?”这是一个反问句,答案在其中。意味着九点散后,新月已近地平线,是看不到“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景象的。可知A项是正确的;B、D两项均在第④段中,仔细阅读比较,弄懂三个假设,就不难看出这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的其实是对“这种”指代内容的正确把握。见第④段的第一、二两句话。

答案:C

10.解析:此题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答案:B

11.解析:第二问答“文学艺术不是科学,没有必要那么严谨”亦可。

参考答案:①“别的事”指丰先生画中的月亮到底是新月还是残月。②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对其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必苛求。

二、语言运用

12.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人_________很多,大家是这样,_________就不觉其寒尘;_________不觉其寒尘,_________要重新估定价值,_________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

解析:方法,做此类题目,先揣摩整个语段内容,理解其意思,再分析句间关系,从而判断选用正确关联词

参考答案:既然 也 不但 还 至少

我创新 我超越

13.近年来,暴力、武侠、言情小说广泛流行,市场上随处可见;一些流行歌手的个人演唱会的门票价格不菲,但却很快被抢购一空,而诸如交响乐、歌剧演唱会的门票一降再降,也免不了场面冷清、门可罗雀的情景。有人说这是“百花齐放”,一切由市场决定,无须担忧;有人向社会呼吁,认为应该提倡和振兴严肃文学和高雅艺术(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古典文学名著以及西方交响乐与我国民族器乐及传统戏曲如昆曲、京剧等)。当然所谓“严肃”和“高雅”,自是对“通俗”和“低级”而言,这就涉及到“雅俗共赏”一语究竟该怎样正确理解的问题。

你是怎样看待“雅俗共赏”的,又是怎样看待当今的这些文化现象的?

答案:略


论雅俗共赏高三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论快乐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2021年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优秀教案范本五篇

初一下学期语文知识点必看的2021

语文古诗词默写备考2021中考指导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范文

高分高考语文满分精品作文5篇

初一语文课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对1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语文必看

中考语文初中语文作文标题高分方法

高二语文2021年人教版新编教案汇总五篇

    228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