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渗透了作者在纠结与斗争中的消极与积极情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故都的秋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故都的秋》教案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 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 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程序 教学过程

一、“学”板块---目标定向、自主学习:

1、导语设计:

师: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你能举几例么?

秋是多彩多姿的!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

2、目标定向:(多媒体展示)

3、学法指导:

散文教学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1)移情法。列举描写秋天的古典诗句,营造浓浓的秋意、秋的文化,将学生引入一个欣赏秋景,感受秋文化的情境中去。

(2)诵读法。“书读千遍,其意自见”。在散文的教学中则尤为突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反复诵读可使学生感受到文章感情之浓厚,意味之隽永,文辞之优美。

(3)设疑讨论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作者的情志与意趣,但这种抒写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疑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合作探究。

4、朗读课文、自主学习:释题,简介作者,范读课文

要求:①标出自然段的序号。②标出自己读得不准字音。

思考: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

《故都的秋》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题

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 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 ,萧索的 来的。

A.稀稀落落 严厉 感慨 B.疏疏朗朗 严厉 感触

C.疏疏落落 严厉 感触 D.疏疏落落 严肃 感叹

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4.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B.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C.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D.散文《故都的秋》、《茫茫夜》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5.“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对这一句分析不妥的一项是( )

A.蓝色、白色是冷色,能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景物特点。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切合作者当时那种落寞的情怀。

C.这是一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D.色调的选择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

课文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题

1.C 2.C 3.C(其余表比较) 4.D(《茫茫夜》是短篇小说) 5.D(分析游离原文语境)

课文语段阅读题

1.清晨静观  落蕊轻扫  秋蝉残鸣 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

《故都的秋》学习检测

一.学习要点

(一)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因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1.良好的家学与启蒙教育

郁达夫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虽早年丧父,但七岁开始入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2.反叛的时期

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后进杭州蕙兰中学,因不满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退学。

3.留学日本,投身文学创作

1913年——1922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留日期间他开始接触西洋文学,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

《沉沦》的主人公正值青春年华,在异邦文化熏染下个性意识觉醒了。但礼教和宗教的禁欲主义教育早就给他埋下了有缺陷的心理结构,弱国子民的卑怯心理又使这个结构发生更严重的倾斜,这就使他的个性意识无可逃避地蒙上感伤情调的悲剧色彩。 他的个性主义追求,只能把自己病态的生命献上反叛社会的祭坛。这部作品的难得之处在于作者大胆地描写性欲与变态心理,在新文学人士热心讨论着各类问题的时候,郁达夫坦诚地说:“问题”在于我们自身。

4、国内的创作与革命活动(1922年——1938年)

创作:

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1932年末发表小说《迟桂花》。主人公在杭州的迟桂花香中,与友人的妹妹相遇,灵魂相对,却被她“洁白得白纸似的”气质,把跃动的情欲净化了。于是以兄妹相待,在山寺中买了两株翠竹,刻上“郁翁兄妹放生之竹”以纪念这段心史。

1935年发表最后一篇小说《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

革命活动:

1923年5月,《创造周刊》创刊。同月发表《文学上的阶级斗争》。

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阳社,9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1930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2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

1938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

5.客居南洋,曝尸郊野(1938——1945)

1938年末,任新加坡《华侨周报》主编,《星州日报》副刊副主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艺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被日军胁迫做翻译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的许多秘密。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的荒野中。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此时的郁达夫刚刚举家由上海迁居杭州,与他交往密切的朋友这样回忆:“也不知道是生活比较安定的缘故呢,还是周遭的情势驱使他如此呢,总之,在我眼中的达夫,那时候和迁杭以后的一段时期中,确是由一般文人,逐渐走向中国式名士型的路上去了。其时,他喜欢游山玩水,写几段流利轻松的游记;喜欢低吟浅酌,做几首清新隽逸的诗词;收集不少地方志书;雅好各种线装古籍。从前那种桀骜不驯的露骨牢骚,也变为含蓄蕴藉,谑而不刺的言辞。”1934年7月杭州酷热,郁达夫携妻儿到青岛避暑后到北平。8月应约稿急就而成《故都的秋》。

郁达夫一生虽未在北平久住,却挚爱北平的一切,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中他写到“北平的人事物品。原是无一不可爱的”。

(二)课文讲解

1.全文可分为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

第二部分:(3——12段)记叙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集中描绘了物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为文章的第12段,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美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

2.概括大意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

(1)首尾呼应,以北国南国的对比开始,又以对比结束,但仔细品味,首尾在感情上又是递进的关系,从首段的“想饱尝一尝”秋味到末段的愿意用寿命去换取。

(2)围绕北平的秋天的特点,并列描摹了五幅画面。

(3)议论部分单独成段,将“我”之爱秋与中国文人及有情趣的人对秋的爱联系在一起,使“我”对北国的秋的爱合情合理。

3.仔细体会五幅画面,试分析作者是如何调动各种感官描摹秋景的。

文章中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来描摹秋景。

视觉:碧绿的天色  牵牛花的花色  扫帚的丝纹  秋枣的颜色……

听觉:驯鸽的飞声  脚踏落蕊的声音  蝉鸣  雨声  都市闲人的问答……

触觉:脚踏落蕊

味觉:槐树的落蕊

4、仔细体会五幅画面,试分析“清”“静”“悲凉”的特点是如何传达出来的。所谓“清”从文章里可以看到就是清闲,“静”是寂静,即是作者流露出的幽思与寂寞。

(1)画面的背景北京是皇城人海中的普通院落,避开了喧嚣与富贵。在那里“清”“静”是它的特质。

(2)精致的细节传递出“清”“静”“悲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灰土上扫帚的丝纹,秋蝉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微叹的互答……

(3)色彩的选取传递情感,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秋色也是最丰富的,但作者笔下的牵牛花却是蓝色的,都市闲人的衣服是黑色的,就连成熟的枣子也是淡绿微黄的。

二.能力训练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潭柘寺(  )  椽子(  )  驯鸽(  )  啼唱(  )  瓜熟蒂落(  )  姻缘(  )

房檩(  )  潜意识(  )  颓废(  )  情趣(  )  不能自已(  )

2.为下列各句选填正确的词语

(1)A融化  B熔化

①他把自己整个都___________在书中,随着主人公的命运而喜怒。

②科学实验证明固体的铁在l,530℃以上就会___________成液体。

(2)A悠远  B幽远

①此诗的意境__________,传递出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热爱。

②我们的思绪随着诗人优美的语言回到了____________的童年。

3.下列语句表述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陶然亭的名字取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B、“见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的意思是看见落叶就知道天要到傍晚了。

C、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都是写秋的名篇。

D、“秋士”古时是专指那些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4.体味下列语言的妙处

(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2)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

(3)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长大起来

三.参考答案

l、潭柘寺(zhì)  椽子(chuán)  驯鸽(xùn)  啼唱(tí)  瓜熟蒂落(dì)  姻缘(yuán)

房檩(lǐn)   潜意识(qián) 颓废(tuí)  情趣(qù)  不能自已(yǐ)

2、(1)①融化②熔化(2)①幽远②悠远

3、B

4、

(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注意结构)

(2)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是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品味比喻)

(3)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长大起来(注意体会“都”字的情感)

作文:

我心中的什刹海

高二(5)班  杨博

记得以前我一有时间就来什刹海欣赏这令人陶醉的景色。似乎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而那时的那个天真、无忧无虑的我,也完全融入到这无限的美景之中。

她虽然叫海,但实际上是一片湖泊。她没有大海的波涛汹涌,也没有大海的喧腾咆哮,更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但她却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我心里,永远那么宁静,永远那么清幽。

春雨飘过,滋润着河边的杨柳生出嫩嫩的枝牙。柳絮也在微风的陪伴下飘来飘去,飘忽不定,像一个个四海为家的游子。初融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金光,仿佛金粉散落在一面明镜上。再看看湖中的鱼儿,都争先恐后地到岸边,向岸上的杨柳、鸟儿和人们打招呼,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炎热的盛夏,这里却格外凉爽。下午时分,人们纷纷来到湖边,在那一棵棵茂盛的大树下乘凉。老人们切磋棋艺,中年人谈古论今,孩子们可闲不住,在那里相互追逐。想当初,我不也是这样吗?到了晚上,从下游的小岛上传出悦耳的曲声,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灯火辉煌,像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在闪耀。

站在银锭桥上观赏秋天的落日别有情趣,瞧西边,天与水一片鲜红,就连树叶也被它浸红了,像一只只飞舞着的蝴蝶。渐渐地,看不见夕阳了,晚霞中的什刹海显得更加文静。听说当年的曹雪芹也常常站在这座小桥上,望着落日的余辉,久久地沉思。宋庆龄故居和郭沫若故居分别坐落在什刹海的北岸和后海的西岸,真是人杰地灵。小时候的我常常站在这里遐想: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随着秋风的吹过,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万物沉睡,什刹海更加沉静了。大雪过后,整个大地被洁白的雪遮住了,树上也都是白色的。

现在我很少再有时间去看望什刹海了。少了些许天真,多了几分忧愁,人是会变的,但她不会变。也许有一天,我远在他乡,但我的心永远在这里。

评语:

什刹海是作者心中的蓝宝石,它的珍贵在于它的清幽、宁静。全文紧紧围绕什刹海的这一特点有序地描摹了四季的景象,其中以春季和秋季为最佳。写春季时作者抓住春风、柳絮、春水、游鱼,仅用几笔就将春天的勃勃生机勾画出来。动词的运用很见功力,柳絮是在春风的“陪伴”下“飘”来的,仔细品味,多么富有人情味。写秋季时作者选择了秋叶、落日,在这种氛围下想到曹雪芹、郭沫若等历史人物和自己的未来,景物与情感非常和谐。

不足之处是文章略显单薄,可能是急就之故吧。文中对于夏季灯光的比喻也不妥。


故都的秋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故都的秋人教版语文高一下册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2021必修二语文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备课五篇

人教版新编高一语文教案指导案例五篇

部编版高一语文课文的优质教案五篇

高一语文必修课文教案样板五篇

高一人教版语文教案教学参考范文五篇

高一语文重点课文教案五篇

2021年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

    23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