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孔孟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孔孟》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每段的要点,明确孔孟二者的差异。

2.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3.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4.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5.感悟文化与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作者是如何看待孔孟的,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2.学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

3.孔孟思想的具体特点。

[教学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成语的用法。

[教学设想]

由孔孟之说引出话题的历史原因,领悟作者的思想方法。思考孔孟的思想言行有哪些不同。并从文中找比较他们的不同之处,进而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

[媒体设计]

运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本课属于自读篇目,课文结构清楚,层次清晰,阐述的观点也并不深奥,再加上高三学生此时对孔孟已有不少的接触和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也比较熟识,因此本文比较适合于自学。自学并不等于放羊,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在45分钟内尽可能收到吸收文化和培养能力的最大益处。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比较适合于作为边阅读边思考的激发点使用,应该充分运用,这样学习本课的效果似乎更加切实些。

在教材处理上,这一课时把教学内容切分成三大板块,先是整合课文内容,其次是晶词味句重点突破,然后适当扩展,温故知新。课后提供一篇逆向思考类文章,为的是能让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得以有效的训练。

一、导入语

上一篇课文我们了解了庄子,其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不是道家而是儒家,孔子、孟子、颜渊、子路我们如雷贯耳。同时,我们还通常把孔孟并举。提到大成至圣,我们就会想到亚圣,这两个人总是如影随形,有时孟子的光辉甚至还会把孔子遮掩着。其实,孟子与孔子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大家都知道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时期,孟子生活的是战国时代。据《史记》,孟子是孔子的门人于思的学生,这两人真的能够如出一辙吗?让我们一同来阅读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孔孟》。

二、整体初读,归纳提要,整合课文内容。

快速阅读课文,把每一节当中的重点语句划出来,然后对本文内容作一个提要。这个工作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训练学生的速渎能力,速读要讲求质量,所以第二个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快速阅读当中迅速抓住每一节中的关键信息。之所以分解到每一节,是因为段节的层次性不很复杂,而它又是一篇课文骨架,学生思考问题的难度会相对小一些。

(明确:本文的内容提要: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于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对“礼”非常重视,而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孔盂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局势起了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时期,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提倡克己复礼,正名复古。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全面动乱。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他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的约束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可以通过量化来考查学生的阅读品质:如孔孟的三个不同,主要原因在于局势起了变化。

三、品词析句,探究质疑。

1.依据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今人冯友兰,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在冯友兰看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二人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主要阐述孔孟二人的相同,而第二段的开头又有“但是”的转折,然后进而论述了二人的不同。

2.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提示:所谓“紧张”,与上文的“轻松愉快”相对,可用“沉重痛苦”来对解,但是还要结合下文来具体回答,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3.“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提示: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4.课文第四节,举了有关于孟子的一系列例子,如“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是为了说明什么?

提示:加深对论点与论据之间关系的理解。作者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孟子对“礼”不大重视,在他看来,周礼早巳不复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5.“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提示: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心态。

6.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提示:“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7.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提示: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失其本心”,所以带有强迫性。

8.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

提示: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

9.“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它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10.学习了本文,你认为应该怎样来研究古代文化现象?

提示:(1)善于同中求异。(2)要进行历史的考察,探究其精神实质象,要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并以之为依据。

四、拓展延伸

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并结合本文说说孟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研究历史文化现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洚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老百姓没有再减少,我的百姓没有再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举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饿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从本文的第一句话可以想见当时战事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由于战争,杀人盈城,杀人盈野,对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民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的灾难深重,社会矛盾的尖锐,也可以体会孟子慈悲为怀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孔孟》练习

(一)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曾皙(xī) 浴乎沂(yí) 舞雩(yú)

饿殍(piǎo) 逾矩(jǔ) 老羸(léi)

称(chēng)病 谲(jué)诈 戳(chuō)刺

乘桴(fú) 草菅(jiān)民命 经筵(yán)

2.词语理解

形影相随——像物体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极好,经常互相伴随。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语出宋释道原《洪州云居道膺禅师》。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随,听任;欲,想要,希望。

浩然之气——正气,正大刚直之气,后泛用以形容正大刚直的精神。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礼尚往来——在礼节上重视有来有往。现在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就对你怎么样。礼,礼貌,礼节;尚,重视。出自《礼记•典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不为已甚——不做过分的事情,适可而止。为,做;已甚,过火的事。语出《孟子•离娄下》。

谲诈——奸诈。

改弦更张——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变更方针、计划或办法。更,变换;张,给乐器上弦。语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琵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草菅民命——把老百姓的性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杀害。语出《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义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一针见血——比喻论断简明扼要而切中要害。

百家争鸣——原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各家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的各种争论,现在多比喻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

独一无二——形容惟一的,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

(二)资料卡片

1.黄仁宇介绍。(详见教材)

2.孔子介绍。(详见《史记•孔子世家》

3.孟子介绍。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4.关于孔子的“性善”“性恶”说

孔子没有提到性善或性恶。他学说中的核心是“仁”。“仁”可以为善,一个君子的生活目的就在合于“仁”的要求。

究竟哪些成分构成了仁,孔子没有明确直接的答复。《论语》一书中,仁字凡66见,但从来没有两处的解释相同。一般来说,仁与慈爱、温和、恻隐、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观念相通。然而在不同的场合,孔子又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言辞谨慎,按照礼仪行事,都可以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杀身以成仁”。仁是最不容易获得的品质,即在圣贤,例如孔子自己,也难能始终不断地不违反仁。

后世的读者,必须把这些互不关联的语录再三诵读,再三思索,才有可能理解它的真正内涵。综合来说,温和有礼,慷慨大方是仁的初级阶段。在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又必须把自己的思想与言行统统纳入它的规范之内,经过不断的积累而可以到达走私,最终到达无我。这样,仁就是一种强迫性的力量、行动的最高准则、超越人世间的品质,也是生活惟一意义之所在,简直和道家的“道”殊途而同归。

《论语》中这66条有关仁的语录,为孔子的学说安排了形而上的根据,成为儒家一元论宇宙观的基础。这种学说虽没有直接指责自私的不合理,但已属不言而喻。因为所谓“自己”,不过是一种观念,不能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囤积保存。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只有做到这一点,它才有永久的价值。这种理想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教义相近。印度的思想家认为“自己”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儒家的学说指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和外界接触,离开了这接触,这个人就等于一张白纸。在接触中间,他可能表现自私,也可能去绝自私而克臻于仁。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然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先天。然而另一方面,既然每个人都有其发扬保持仁的本能,则同样可认为性善出于天赋。

孔子去世以后约150年,性善说才首次被明确提出。孟子曾经斩钉截铁地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孟之间的不同论调,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孔子的目标,在于期望由像他一样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来代替当时诸侯小国中世袭的卿大夫。孟子却生活在一个更加动荡的时代里,其时齐楚之间的王国,采取了全民动员的方式互相争战。这种情形不再允许哲学家以悠闲的情调去研究个人生活的舒畅和美。孟子的迫切任务,在于找一个强者,这个强者应当具有统一全国的条件,并且能接受儒家学说作为这一大业的基础。他企图以雄辩的言辞说眼他的对象,引导他和他的廷臣回到善良的天性之中,有如引导泛滥的洪水归于大海,以避免一场杀人盈野的浩劫。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三)感知内容,剖析结构

全文13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部分(1—4):比较孔孟思想上的差异。

第二部分(5—13):分析孔孟思想存在差异的原因。

(四)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

1.比较孔孟思想言行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2.理解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原因。

明确:个性、书的记载体裁不同的原因,是明显而又易懂的,文中没有展开论述,而“此一时,彼一时”的不同是文章分析的重点。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边的世界,从一些人们已习以为常的看法、认识中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条分缕析、透彻到位的思想方法是学习和领悟的重点。

3.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明确:从作者的引文中可以探得所谓“紧张”的含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充满忧患意识,孟子意识到当时各诸侯国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他的“紧张”,是因局势的紧张而紧张,忧患意识是紧张情绪的一种。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为贫富对立如此尖锐而痛心疾首,为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而痛心疾首,这种心情也是一种紧张情绪。由此可见,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4.作者从孔子的“虽为圣贤,仍要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中,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明确: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5.“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就是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了普遍的社会心态。

6.文章第11段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明确:主要内容为:①《孟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不可估量的影响。②孟子:慈悲为怀,为民请命“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③孟子: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被奉作经典,也符合事实需要。

作者强调的重点是:

我们现在“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虑他们的历史背景”。作者含蓄的否定中,有对自己观点的肯定。

7.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怎样理解“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下面就解释为什么说是“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丧失本性,所以带有强迫性。

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这个生活水平是很低的。

此话的意思是,《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拓展延伸探究】

1.作者的论述研究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还有什么欠缺?

提示:比较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不同学派的比较研究,是人们普遍注意的,作者还能注意到同一学派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比较研浚又锌闯鲆桓鲅墒窃跹孀攀贝姆⒄贡浠⒄贡浠摹U飧颐遣簧儆幸娴钠羰尽Q芯恳桓鏊枷爰遥右岳返目疾欤又辛私馄渌匀唬骄科渚袷抵省T僭颍枷肜砺塾Ω盟孀攀贝⒄苟欢戏⒄梗庖簿褪抢硭比坏牧恕?

背景研究的方法对我们也有启发。了解孔子和孟子所处的社会情况,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那么闲雅,为什么那么重视“礼”,还提倡“克己复礼”,也能理解孟子为什么那么“紧张”,为什么主张“性善论”,为什么不拘于“礼”而要改弦更张。

意识形态应该用经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去解释思想上层建筑,如果再追问几个为什么,就觉得作者的论述还不透彻。例如,从孔子到孟子的二百年间,“礼”的约束力为什么从有到无呢?为什么战争方式大大升级了呢?要解释得更透彻些才好。

2.李白、杜甫虽都生活在唐代,但诗的题材、风格迥异。运用本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分析造成两人差异的深层原因。

提示:①李白一方面受传统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另一方面又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杜甫只受儒家思想影响,始终奉行“仁政爱民”“医时济世”的儒家信条。②李白主要活动时期是盛唐,唐帝国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已达到昌盛的顶点。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和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数量不如杜甫多。杜甫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安史之乱前后,他和人民一起流亡,亲身体验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诗作具有强烈忧国忧民色彩。③李白出身于富商,轻财好施。杜甫穷困潦倒,政治上失意、经济上的贫困,把杜甫推向了现实,推向了人民。

【课后习题解答】

(一)(题目略)

答:详见“重点、难点、能力点全解”1。

(二)1.(题目略)

答:既要观察他人之过,又要观察自身之过,观察过错之所以为过,然后反向思维,才能知道什么为“仁”。

2.(题目略)

答:为了说明孟子对“礼”不大重视,在他看来,因礼早已不复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3.(题目略)

答:西周时期。

4.(题目略)

答:以生性为善为前提,把保持这种天性视为理所当然的结论,对人的道德要求就带有强迫性。

5.(题目略)

答:意味着作者对这些解答是否定的,认为这些解答虽然都有事实根据,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问题,没有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题目略)

提示:随着阅读面的扩展,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回过头来重温过去读过的东西就会有新的领会。例如,重读《寡人之于国也》,从“王好战”一句可以想见当时战事的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言呢?从“好战”与“野有饿殍”可以看出,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战乱对民生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重读《寡人之于国也》,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可以体会孟子慈悲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孔孟》测试

一、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长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这样的话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1.“孔孟”的相似点有哪些?

2.这两段文字表现了孔孟在什么方面不相同?两人的主张有什么特点?

3.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什么?

二、阅读下文,完成4~5题。

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段距离?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为什么中国会如此早熟——在纸张都未发明,文书尚用竹简木片传抄之际,即出现至圣亚圣,而且与孟子同一世纪即出现了秦始皇,且对此后的中国有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上述诸问题的背景,前人已经说过:是因为华北黄土地带,耕耘容易,农业既盛,人口增加,交通又便利,商业开始互通有无,社会之流动性大。加以铸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间,影响到农具和兵器等等。这些解答都有根据,但是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百家争鸣,最后又以暴力完成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

4.阅读此文,请总结三条形成的原因。

5.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的巨大差距?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有四点相似:①称谓;②主张与宗旨;③序与叙;④类比。

2.生活态度上不同。孔子主张轻松愉快、悠闲;孟子主张忧以天下,紧张而忧虑。

3.表现了对贫富不均的忧虑。

二、4.①经济发展;②历史地理特点;③百家争鸣兴起。

5.一是铸铁技术;二是百家争鸣。

孔孟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2021模板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备课模板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名师教案五篇

2021年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优秀教案范本五篇

高二语文2021年人教版新编教案汇总五篇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高二语文优秀的教案设计参考五篇

高二必修课语文教案授课模板范文五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详案参考五篇

    23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