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乐府诗。该诗在手法上多用夸张,且往往以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既表现出诗人豪迈洒脱的情怀,又使诗作本身显得笔墨酣畅,抒情有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将进酒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将进酒》教案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探究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主动搜集占有相关资源。

2、师生共读文本,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吟咏诗韵,营造氛围,做到有感情诵读。

3、针对学情,突破难点。充分利用课外名家朗诵资源及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诵读时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兴趣,选择诗中精彩的名句仔细解读,讨论、交流、探究、质疑,整合资源,认识、感受全诗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情感。

《将进酒》解题指导

一 参考下面的提示,朗读、背诵这首诗。

提示:这首诗用长句开篇,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中间感情复杂而多变;结尾忽然振起,有如登泰山绝顶,一览天地之大。朗诵时要注意表达诗人这种开阔旷达的胸襟。

这首诗比较易懂,所以要求当堂成诵。可以分两步走:(1)练习背诵,达到基本成诵;(2)参考上文“诵读提示”,逐句指导学生诵读,能读出诗人的感情。

在前一阶段,试读之后最好大致疏通文义,指出韵脚,并划分层次。本诗韵脚依次是:①来、回;②发、雪、月;③来、杯;④生、停、听、醒(这里作平声)、名;⑤乐、谑、酌;⑥裘、愁。划分层次当以诗意的发展变化为准,不要按换韵与否。

在后一阶段,教师应作示范诵读,必要也可以逐句领读。

二 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这首诗的风格。

1.这首诗的基调是什么?试结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做一点具体分析。

2.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4.诗人好用夸张写法,这同他的浪漫气质和狂放性格有关,所以不使人感到言过其实。试从这首诗中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这道题是为鉴赏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而设计的。诗中可鉴赏的地方很多,以下四小题都是鉴赏的重点,其余如比兴的写法、用典等等,只宜略为道及。

1.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基调常常可以凭直观被感知,但只有经过分析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例如这首诗,初读一两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弄清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以后,就会看出诗人的愤激之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只是它的外壳,而内核则是愤激。因此,这道题中的两问是有密切联系的,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至于先问哪一问,教师可以灵活掌握。

第一问答案:愤激。

第二问答案要点: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借酒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到结尾更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使抒情达到了高潮点。详见“诵读提示”和“鉴赏要点”中的第1点。

2.这道题是为鉴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设计的,也有加深理解诗的基调的作用。古代长诗的主旨往往集中在一两个诗句上表现出来,但若不统观诗的全局就很难发现它们。这首诗中“钟鼓”二句就是这样的诗句,以此为题,正是为了探究诗的全局,这叫做“反其道而行之”。至于拿《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二句来比较,只是一种启发方式而已,着眼点其实不在这上面,能说出多少异同之处都无关紧要。

答案要点: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3.首先要正确理解“古来”二句的意思:“圣贤”,不是单指孔孟,也包括所有“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饮者”,决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于醉乡的人。说圣贤“寂寞”,并非贬抑,不过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意;说饮者“留名”,固属偏激之辞,表现了诗人的狂放,但既在酒宴上,自然要强调饮酒的意义,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来解释这两句,则诗人以曹植为例的意图就昭然若揭了。

答案要点:

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终不得用。李白钦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况,故用为例证。

4.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

答案(举三例,供选用):

例一;“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25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例二:“会须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详见“补充注释”),李白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法之意。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跟故意张大其辞是有区别的。

例三:“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这种夸张,也不是故意张大其辞,可以使人信服。

三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课外查找资料,写一段话表达你的看法。

李白的“痛饮狂歌”是他的局限性的表现,学生对此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见解,让他们说出来比不说好。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看几篇,做一个小结,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局限性之所在,以消除负面影响。

以下篇目可供师生选用:《月下独酌》《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襄阳歌》《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将进酒》习题精选

一、为下列粗体词语注音。

将进酒(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不足贵(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呼儿将出换美酒( ) 千斤散尽还复来( )

二、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 )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 )

③钟鼓馔玉不足贵( )


将进酒高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模板2021

高三语文总复习资料最新2021

小学五年级语文2021年新修教案文档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2021

高考高三语文重要复习知识难点深度归纳202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高考知识点语文整理2021

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修订教案五篇

大学节选高二语文教案2021范文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授课教案详案

    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