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干将莫邪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最早出自出汉朝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中,此一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文字的神采和少年的壮烈,批判了楚国国君的残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干将莫邪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干将莫邪》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理解课文所反映的古代劳动人民反抗专制暴君的斗争精神。

二、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寄托人民的美好愿望。

三、分析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想象奇特,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学生阅读兴趣浓厚。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后,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至于文章情节中的怪异成分,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教学理念:

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言文,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帮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进而分析“赤”、“侠客”两个人物形象,探究本课的主旨。

教学思路与辅助手段

建议按照“熟读感知——疏通文意——理清情节——分析人物——挖掘中心”的步骤组织教学。

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与本课情节类似的音像资料。

教学实施

导入建议

1、 方法一:由鲁迅的《铸剑》导入

2、 方法二:由播放相关音像资料导入

3、 方法三:由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导入

4、 方法四:由古人崇尚的英雄品质导入

互动流程

教学方案设计之一(1课时)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你们都很熟悉,荆轲作为侠义英雄一直为人们赞颂,就此,你们以为古人崇尚的侠客精神是什么呢?

学生一:智勇双全。

学生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学生三:重承诺,轻生死。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干将莫邪》(板书)记述的就是侠义英雄复仇的故事。

二、介绍作者及其作品

教师:下面我先请同学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资料。

学生甲:这篇课文的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写出了文字简洁质朴,有魏晋史家之文特征的《搜神记》。

学生乙:作者干宝在《搜神记》序中,自称作此书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同时亦有保存遗闻和供人“游心寓目”(赏玩娱乐)的意思。此书原已散佚,由明人重新辑录而成,现为二十卷,四百多则,其中偶有误辑。

学生丙:《搜神记》的内容,一是“承于前载”,但并不都是照旧抄录,有些文字上作了加工;二是“采访近世之事”,出于作者手笔。其中大部分只是简略记录各种神仙、方术、

灵异等事迹。也有不少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在虚幻的形态中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思想感情。

三、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自由诵读课文,注意校正字音;勾画出不认识或拿不准的字词。

学生:我勾画出了这些字:

莫邪(yé) 重身(chónɡ) 自刎(wěn) 汤镬(huò) 踔(chuō) 踬目(zhì)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边读边翻译课文。

学生:应注意的字词解释有:

使相之(仔细察看) 比后壮(等到)(成年) 亡去(逃亡) 行歌(从事) 奉之(尽献) 汤镬(开水、热水) 王如其言(按照)

学生:文中有几个句子应注意:

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译: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译:(赤的)头煮了三天三夜都没烂,(并)从开水里跳出来,瞪着眼睛十分生气。

教师:疏通了文意后,理清故事情节。

学生:

一(①) 起因:干将为楚王铸剑被杀。

二(②③)发展:赤成人后以头剑奉客,欲报仇。

三(④)高潮、结局:客为赤报仇成功。

教师:请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故事梗概。

学生:这篇课文记叙了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而干将遭杀身之祸,后其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

五、合作探究课文

教师:这篇课文涉及了哪几个人物?

学生:楚王,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侠客。

教师: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剑,干将却反遭杀身之祸。楚王为什么这样残忍?请你结合文中语句谈一谈。

学生:从第一段楚王的“四次发怒”——作剑三年乃成,王怒;王怒,往必杀我;将雌剑,王大怒;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可以看出:楚王因干将、莫邪铸剑时间太长,心中不能容忍;而剑铸好后只把雌剑呈给楚王,更加剧了楚王的疑心;但最可怕的是楚王为了使干将、莫邪不再为别人炼剑而杀了他。当时是暴君横行的时代,故楚王的残暴也在情理之中。

教师:通读全文,你认为楚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

学生:楚王是一个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的君王。

教师:干将、莫邪的儿子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他们的行为该如何看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

学生:赤舍弃自己的生命为父报仇的行为,现在看来有点迂。但自古提倡孝义为先,讲究“百行孝为先”,因此赤的行为在当时是孝的典范。但现在我们应当辨证的对待“孝”,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学生:由于当时暴君横行,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官逼民反,因此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层出不穷,更何况这么一个欲为父报仇的孝子,“客”当然义不容辞,担当了如此重任。

学生:“客”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然诺、轻生死,智勇双全,有着侠义心肠的英雄。

教师: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课文写楚国巧匠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剑成反而被杀,其子赤长大以后替父报仇的悲壮故事,揭露了统制者的残暴罪行,表现了人民对暴君的憎恨和对狭义英雄的赞颂。尤其是赤为了复仇,毫不迟疑的献出自己的头颅的悲壮举动和山中客拔刀相助的豪侠气概,具有感人的力量。

学生:这个故事中表现了人民对于残暴统治者的强烈的复仇精神。

六、写作特色

教师:本文想象奇特,主要表现在:干将莫邪之子以双手持头与剑交与“客”,他的头在镬中跃出,犹“瞋目大怒”。更激射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学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简洁,叙事清楚。

学生:本文语言鲜明,塑造了生动的人物性形象。

七、布置作业

1、 读完《干将莫邪》的故事,请你就其中感触最深的一个人物,用一段文字进行评价。

2、 根据这个故事,进行合理的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白话文。

教学小结

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分析、探究文章主旨、以及本文的艺术特色方面小结。

教学方案设计之二(2课时)

“方案设计之二”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用1课时让学生完成对课文本身的学习:正音,疏通文意,重点字词句的掌握,理清文章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本文的艺术特色,在课堂上交流。

《干将莫邪》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⒈本文节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东晋(朝代)史学家,文学家(评价)。字令升,新蔡人。

⒉《搜神记》系志怪小说集,志怪小说是记述神奇怪异故事的文学体裁。

⒊鲁迅的《铸剑》是根据本文中的故事编写的。

二、字音字形

干将(ɡān jiànɡ) 莫邪(yé) 重(chóng)身 夫语(yù)妻曰使相(xiànɡ)之 亡(wánɡ)去

自刎(wěn) 前仆(pū)后继(倒下) 汤镬(huò) 踔(chuō) 踬(zhì) 堕(duò)

三、一词多义

⒈是 汝若生子是男(是,判断动词) ⒉子 汝若生子是男(孩子)

是必烂也(这,代词) 将子头与剑来(你的)

⒊大 王大怒(非常) ⒋即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就)

汝若生子是男大而告之曰(长大) 王怒,即杀之(立刻)

⒌乃 三年乃成(才) ⒍当 其妻重身当产(将)

乃问其母(于是,就) 当于汤镬煮之(应当)

此乃勇士头也(上)

四、古今异义

⒈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即将 古义:即,就;将,带着 今义:将要

⒉王即购之千金 购 古义:重赏捉拿 今义:买

⒊当于汤镬煮之 汤 古义:热水,开水(赴汤蹈火,固若金汤)

今义:煮东西的汁水(米汤,鸡汤)

五、阅读理解

⒈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巧匠干将给楚王铸成雌雄二剑后被楚王杀死,其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不仅揭露了封建暴君残害人民的血腥罪行,而且突出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英雄行为。山中侠客见义勇为,自我牺牲为他人复仇的豪侠气概,也体现了劳动人民在反抗压迫的斗争中的团结友爱。书中情节虽似离奇荒诞,却深刻地表现了暴君统治下被迫害人民反抗的决心。

⒉人物形象

赤:具有果敢刚毅,不屈不挠,至死不渝的复仇精神,是个反抗压迫的典型形象。

侠客:具有侠肝义胆、见义勇为、重诺守信、沉着勇敢、以身殉义、自我牺牲的豪侠气概。

楚王:脾气暴躁、凶残野蛮、多疑之君。

⒊细节描写:如“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赤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干将莫邪》练习题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使相之(      )

(2)比后壮(      )

(3)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

(4)购之千金(      )

(5)入山行歌(      )

(6)儿闻之,亡去(      )

(7)不负子也(      )

(8)当于汤镬煮之(      )

(9)王如其言(      )

(10)愿王自往临视之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五篇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详案人教版五篇

七年级上语文教案模板五篇

七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教案样本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人教版新修订范文五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质范本五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五篇

语文七年级上册精编授课教案五篇

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分享五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设计五篇

    23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