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岳阳楼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

2、疏通文意, 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作家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等。

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并解决生字词

指导朗读其气势之壮阔,构制之雄伟,堪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2、学生根据词语疏通文意, 理清文章结构 (共分三个部分)。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词语注释:

第一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乃:于是 增:扩大 其:指岳阳楼 予:我

作文:写(一篇)文章 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第二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夫:指示代词,那

胜:优美

衔:用嘴含,引申为包含

际涯:边际

景象:气象

大观:雄伟的景象

第三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

耀:这里指光辉,名词

潜:没于水,引申为潜藏,隐没

去国:离开国都。国,国都、京城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第五段需要补充的词语意思

嗟夫:感叹声。夫,表感叹语气

心:这里指思想感情

然则:然,这样,指上文“进亦忧,退亦忧”。则,连词,就,那么

4、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判断词,是

然则北通巫峡:连词,那么

南极潇湘:尽,直通

此乐何极:穷尽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和:

政通人和: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4、古今异义

前人之述备矣:古义 详尽;今义 准备

去国怀乡:古义 离开;今义 前往

去国怀乡:古义 国都;今义 国家

予尝求:古义 曾经;今义 品尝

沙鸥翔集:古义 鸟停在树上;今义 泛指聚集

微斯人:古义 没有;今义 微小

增其旧制:古义 规模;今义 制度

属予作文:古义 写文章;今义 文章

5、通假字

百废具兴:同“俱”,全,都

属予作文:同“嘱”,嘱托

三、合作探究

1、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2、“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3、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洞庭湖全景)

4、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7 课文三 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8 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10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

11、“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12、“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

14、“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15、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16、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17、“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 、最后一段的时间有什么作用?

19、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0、“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

22、“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话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说出好在哪里。

23、如何理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这句话?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岳阳楼、 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岳阳楼记》备课札记

一、对偶句

1、衔远山 , 吞长江

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4、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6、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进亦忧,退亦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排比句

1、衔远山 , 吞长江 ,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3、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 感极而悲者矣 。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关键句

1、乃重修岳阳楼

2、巴陵胜状(岳阳楼之大观)

3、览物之情

4、感极而悲者矣

5、其喜洋洋者矣

6、二者之为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进亦忧,退亦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登楼诗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唐)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3、登岳阳楼

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登岳阳楼

陈与义(宋)

(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二)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岳阳楼记》一词多义

夫:

1)予观夫巴陵胜状 那

2)夫环而攻之 发语词,不译

3)未几,夫鼾声起 丈夫

观:

1)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雄伟景象

极:

1)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尽

2)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穷尽

3)感极而悲者矣 十分

去:

1)去国怀乡 离开

2)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3)委而去之 逃离,逃亡

或:

1.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2.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空:

1.浊浪排空 天空

2.长烟一空 消散

通:

1.政通人和 顺利

2.北通巫峡 通向


岳阳楼记初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岳阳楼记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2021岳阳楼记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课文授课的教案设计五篇

20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师大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20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教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最新复习教案电子版资料五篇

部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授课优质模板教案五篇

部教版语文上册九年级教案电子模板五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授课的教案指南五篇

    24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