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高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石钟山记》教案

[课文说明]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当时,苏轼已经47岁,仕途之路几经波折。文中寥寥数语对环境描绘得诡谲阴森,正与《后赤壁赋》与神人相遇幻境的神秘空旷相谐,正是这些不经意的点滴记录却让我们感受到他心灵的颤动和气息。

这篇特别的游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执著的赤子情怀,而这只属于精神无比丰厚的人。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四、课文分为三段,逐段研习。

(一)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以为:认为

临:接

微风鼓浪:鼓,激荡

常:一直,时间副词

钟磬:(磬,qìng,古乐器名,曲尺状平面体,上有空,系在架上巧计发声。用玉或石头制成。 偏义复词:偏在“钟”)

访:探寻

双石:两块石壁

腾:传扬

徐:慢慢

歇:消失

1、指导朗读第一段

我觉得得重视诵读,这一段整散结合读起来很有韵致。(我喜欢把散文也按读诗的语调来读,有点唱的意味)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馀韵徐歇”每句最后的字,四声基本都全了,读起来很有顿挫感,“胡”还是轻声。

还须注意,作者质疑的反问句也要读出反问语气!

2、质疑。

(1)石钟山的地理位置(背答)

a原话:《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位置,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的。

(自圆其说即可)

(3)对石钟山命名的缘由有哪两种解释?提出这两种解释的人各持什么依据?人们对此持何种态度?作者对这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的理由是什么?

a依据事实

b人们的态度

c质疑理由

郦说

a下临深潭,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

b人常疑之

c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说

a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b余尤疑之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齐背第一段。

二、研度读第二段

(一) 1、老师边读边理解字词,句式。(通译)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2、指导诵读:

“余固笑而不答”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作者为什么笑?笑寺僧和小童,也笑李渤) ;那段景物描写也要读出作者恐怖惊惧的心理,有如临其境感。作者“因笑谓迈曰……”想想该怎样读出感情?(愉快自得的笑,反映出探得山名由来的兴奋和自豪)

(二)探疑

1、作者何年何月何由和谁一起探寻石钟山的?

用原文的话回答: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板书背诵要点)

2、在真正去之前,庙里小童沿用李渤之发做了演示(为什么要插这一笔?答曰:以讹传讹,可叹李渤谬论流毒之广。)

文中哪几句话: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3、因为作者固笑而不信,所以亲自考察。考察中作者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看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听到: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这是水上的声音) (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作者的心情怎样:余方心动欲还

( 动:惊。害怕、恐惧,精神紧张,周围的环境诡谲阴森,令人毛骨悚然。然而作者能不顾艰险这样的地方,足见他的勇气和胆量。现在不是流行探险这一运动吗?攀登珠穆朗玛,穿越荒滩戈壁,探险原始森林,不仅为了科学研究,更为了挑战自身。)

好,大家来读这一段,读出作者的感受来。

4、作者没有离开这种离开恐怖的环境,他怎么做了,发现声音从那里来的?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背答)

5“舟回至两山间”,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背他)

这是另一种声音“窾坎镗鞳之声”,形成原因:“空中而多竅,与风水相吞吐”,

所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就是这种“窾坎镗鞳之声”和“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作者把它比作什么?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可作者为什么要用“无射”“歌钟”做喻呢?

(1)为了说明山有钟声,因为“无射”“歌钟”都是钟名

(2)“无射”本来是古代很好听的乐曲的名字,那么以无射命名的大钟演奏的音乐必定也十分悦耳了,这里作者也意在表明石钟山发出的水声悦耳,不仅有深沉的旋律还有宏大的气势。

(3)衬出作者经过一番探究得到原因的喜悦和兴奋,真的那么好听吗?心理作用。

“古之人不余欺也”这是对郦道元的侧面肯定。古之人,暗指郦道元

这一段写夜间实地考察,发现了钟声和山形水势的关系,找出了始终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 枹(bāo)

B.铿然(kēng) 硿硿(kōng) 莫夜(mù)  栖鹘(hú)

C.磔磔(zhé)  鹳鹤(guàn) 穴罅(xià) 噌吰(chéng hóng):

D.窾坎(kuǎn) 镗鞳 (tāngtà)识之(zhì) 澎湃(pài)

二、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尤,更加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  适,到

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暮  汝识之乎 识,记得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鼓

(1)微风鼓浪( )

(2)噌吰如钟鼓不绝( )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当

(1)有大石当中流( )

(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3)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

(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5)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

四、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5)豫州今欲何至( )

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余固笑而不信也( )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5)吾恂恂而起( )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五、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至莫夜月明

B.汝识之乎

C.周景王之无射也

D.长乐王回深父

六、以下各句中“虽”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1、2、6/3、4、5  B.1、2、3/4、5、6

C.1、2/3、4、5、6   D.1、3/2、4、5、6

七、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1.大石倒立千尺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6.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8.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天下云集响应

A.1、3、5、7、9、10  B.l、2、3、5、8、10

C.1、2、4、5、8、10  D.2、4、6、8、9、10

八、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

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九、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十、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十一、用原文的语句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段,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所持的各是什么态度?

十二、略

十三、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

1.解释加点的词。

(1)山涵其英 涵:

(2)山仍石名 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 兹;

(4)濒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

(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 )。

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

(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一、A

二、D

三、1.鼓  (1)振动  (2)鼓  (3)弹奏  (4)击鼓  (5)击鼓

2.当  (1)挡住  (2)应当  (3)在  (4)抵挡  (5)对着

四、1.何  (1)什么  (2)怎么  (3)多么  (4)为什么  (5)哪里

2.而 (1)表承接  (2)表并列  (3)表转折 可是 (4)因而  (5)表修饰 ……地  (6)表假设 如果

五、C

六、A

七、B

八、C

九、C

十、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

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

4.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十一、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

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十二、1.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

2.解疑,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由,记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议论  记叙、描写、抒情,记叙、描写  议论,议论。因事。

十三、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

(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5.(1)“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山仍石名,旧矣。”

(2)否定。“如善长之论,则濒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

6.“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何哉?”“笑李渤之陋”。

《石钟山记》测试练习

一、填空(18分)

(注:1—6题,每空1分;7—10题,每空2分)

1.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故木受绳则直, 。

3. ,不复挺者, 。

4. ,非利足也, 。

5.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6.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8.岁寒, 。(《论语 子罕》)

9.大智若愚, 。(《老子》)

10.疏影横斜水清浅, 。(林逋《山园小梅》)

二、文学常识(10分)

11.苏轼,字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时期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苏轼的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 并称“ ”;词题材广泛,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 并称“ ”。散文汪洋恣肆,结构谨严,明白晓畅,与 并称“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他的一生最能体现“ ,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


石钟山记高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2021

高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5篇

高二语文2021年人教版新编教案汇总五篇

高二语文老师教学案例设计5篇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人教版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教案指南五篇

2021年高二语文优质名师教案人教版

寡人之于国也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课程授课的教案五篇

    24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