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生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再塑生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再塑生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梳理重塑生命的历程。

2.结合海伦战胜挫折的经历谈谈海伦重塑生命成功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结合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方法

导学法。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模式为引导激趣,感知课文,理解生命,合作探究“爱”,令主题升华——“爱让生命绽放光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7min)

播放《千手观音》。由《千手观音》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1min30s)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三、生字词(1min)

1.搓捻 cuō niǎn 繁衍 yǎn 迁徙 xǐ 觅食 mì 小憩 qì 遨游 áo 枝桠 yā

刹那 chà穿梭 suō 暖和huo 花团锦簇 cù 冥思遐想 xiá

2.①困惑:感觉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②冥思遐想:深沉、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③恩惠:给予或受到好处。

④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⑤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来不及欣赏。多指美景及艺术品。

⑥企盼:盼望。

⑦油然而生:很自然地产生(思想、感情等)

四、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0min)

•你认为沙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1min)

是一个出色的教育艺术家,有爱心、耐心的老师。

•你认为海伦是一位怎样的学生?(1min)

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学生。

•找出文中关于“爱”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min)

“爱是花的香味吗?”—— 爱是给人带来愉快而美好感受的东西。

“爱是不是太阳?”—— 爱能给人光和热,能使万物茁壮成长。

“爱有点儿……也不想玩了。”—— 有了爱,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

•你是怎样理解“再塑生命”这一题旨的?(2min)

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师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2、概括段意:(3min)

一、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

二、莎莉文老师“我”认识、了解大自然。

三、莎莉文老师逐步引导“我”认识“爱”。

3、课后练习(10min)

五、拓展性学习:(10min)

要求:

试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由学生自主发挥,教师补充):

A、奥斯特洛夫斯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贝多芬谱写《命运交响曲》;

C、民间艺人阿炳奏响《二泉映月》;

D、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史记》;

E、美国连任三届的总统、二次大战英雄罗斯福从小患小儿麻痹症;

F、张海迪自学成才;

G、孙膑受膑刑,著《孙膑兵法》;

I、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长、大作家塔哈·侯赛因是盲人。

六、课文小结:(1min)

本文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很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再塑生命》复习资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搓cuō捻niǎn 绽zhān开 臂p如繁衍yǎn 觅m食 栖qī息

小憩q 枝桠yā 期期艾艾i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ǎng) 恍然大悟 (mng)冥思(xi) 遐想 困(hu) 惑 穿(suō) 梭 迁(xǐ) 徙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2)我从每一件东西的名称慢慢学起,由期期艾艾地发音,进展到可以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进行无限美妙的想像。

4.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界限分明,完全不同。截然不同 (2)不可用言语来形容。不可名状

(3)突然醒悟过来了。恍然大悟

(4)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不求甚解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2.我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本文中这位为她“再塑生命”的老师是莎莉文老师。

2.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是《威尼斯商人》。

《再塑生命》比较阅读

《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是先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两篇文章,题目虽然不同,节选的却都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自传中的同一内容。《我的老师》选自《中华少儿阅读全书(中学卷)》(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6),2001年初被选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编者对原文有所改动。《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2002),2002年底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由于译者不同,版本不同,加上编者立意不同,致使两篇文章差异很大。正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的空间。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篇文章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引导学生从《再塑生命》中找出《我的老师》里删减的内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们会很容易发现《我的老师》中删减的内容。比如:《再塑生命》中描写安妮·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的那一刻,“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沐浴在下午的阳光里,手指搓捻着花叶,抚摸着绽开的花朵,不由生出了许多遐想。为此,“我”在回想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之后,有一段内心独白: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我的老师》中是没有这段文字的。然而,正因为有这段文字作基础,当我们阅读到“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时,才能真正体味到“我”当时那种渴求老师、渴求知识、渴求光明的心情,才能让人感受到,在“我”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光明的使者。尤其是“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一句,那是对一个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的孩子心灵历程的多么典型的写照啊!

类似的差别,文章中有许多处,如果老师在教学中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进一步去分析鉴别,会很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找出《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中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比较语句使用上的优劣。

大家都知道,将外文译成中文,其实是翻译家的一次再创作。因此,译者不同,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也会有别,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我的老师》与《再塑生命》中对相同内容的表达差异,应该是这种现象的很好例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差异,对提高学生恰当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请看两篇文章对“我”感悟“水”这个词语的不同描写:

①突然,我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我领悟了w-a-t-e-r的手势,指的正是那种奇妙的、清凉的、从我手上流过的东西。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我的老师》

②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再塑生命》

在句式和词语的选择上,例②中一个“恍然大悟”便替代了例①“努力去回想一些模糊的事情,一种朦胧的印象……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一串文字,使行文显得更简洁明了,表达也更生动流畅。另外,例①中的“就是这个字唤醒了我的心灵,并使我的心灵得到了自由,因为这个字是活生生的”这句话,在例②中则分成了两句:“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可以说,例②中这两句话在文章中算得上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简洁全面而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我”豁然开朗的学习感受,是对“我”学习过程升华的典型写照。正是由这两句话作铺垫,才使“我”在掌握了更多的词语之后,进入了“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新境界。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使用的不同,表达效果也会不同。两篇文章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类似的差异比比皆是,更多的内容可让学生去自主分析鉴赏。

第三,在充分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比较题目与选材的关系。

由于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海伦·凯勒自传中的部分内容,题目都是编者后加上去的。不同的题目,反映的正是编者不同的立意,也决定了选材上的差异。

《我的老师》一文与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编在同一单元,这一题目的确立,也就决定了该文的选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编者在《我的老师》中删除的部分基本上是文章中描写“我”的内容,有关莎莉文小姐的内容几乎没作删减。可以想见,减少了对“我”的描写,就自然加重了“我的老师”的分量,从而使文章整体上更符合题目的要求。与此同时,为增强文章的完整性,编者还特意在课文末尾补充了一段文字: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开了我的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她一来到我的身边,就给我带来爱,带来欢乐,给我的生活增添绚丽的色彩。她把一切事物的美展现在我的面前。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不难看出,这段文字是对莎莉文小姐成功教育的一次整体评价,它全方位地说出了莎莉文小姐对“我”一生的影响,“我”对老师的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到此,我的老师高大而崇高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再塑生命》一文,原是来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即《再塑生命的人》《亲近大自然》和《了解“爱”的含义》,编者将三篇文章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标题则定为《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既有“她塑”,也有“自塑”。“她塑”指的是莎莉文小姐的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了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自塑”是指海伦自我奋斗的艰难历程,海伦能成为不平凡的人,固然与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离开她的主观努力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一个“盲、聋、哑”三种缺陷集于一身的人来说,如果不能掌握人类知识和认识大自然,这个生命就是一个空壳。而正是由于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努力,才谱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生命赞歌。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编者选用“再塑生命”做标题,当然要全方位地反映出生命的塑造者——莎莉文小姐和海伦的共同生活历程,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合适。因此,与《我的老师》不同的立意,也就决定了《再塑生命》对原文没做任何删改的取舍。


再塑生命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原文及教案

再塑生命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的教案详案采集五篇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备课教案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简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优秀教案汇集五篇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详案五篇

202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优秀名师教案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集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指南汇集五篇

    25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