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

业鸿3932分享

做题的时候,遇到错的题(粗心做错也好、不会做也罢),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错题集要归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溃退(guì)舀水(yǎ0)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

C.寒噤(jīn)拂晓(fú)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

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慌失措荡然无存永垂不朽懊丧

B.眼花缭乱名副其实响彻云宵耸立

C锐不可挡月明风清转弯抹角班白

D丢人现眼独一无二丰功伟绩管辖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3分)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______________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

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书市上展示了许多出版社新近发行的中外文学名著。

B、当今社会,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真谛。

D、参加这次网页制作培训班的学员,有来自华南师大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教科研工作者。

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A.⑤①③②④B.④⑤③①②C.②④⑤③①D.②④③①⑤

6、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

B.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

C.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

D.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7、古诗文默写(10分)

(1)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__。《长歌行》

(2)__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6)迷津欲有问,______________。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长歌行》中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壮时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们常用《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8、综合性学习(7分)

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根据所给材料,给“二维码”下定义。(3分)

【材料】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出“二维码”相对于“一维码”的两个优势。(2分)

【材料一】

类型一维码二维码

数据容量大约20字符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120—100

【材料二】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脱墨等)时,识读设备就无法读取信息,这就需要操作人员通过键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引入了错误纠正机制,使得二维码在造成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优势一:优势二:

(3)某同学要制作展板介绍二维码的应用,下列备选材料可以选用的两则是______________。(2分)

【材料一】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不用再进行复杂地输入。

【材料二】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食品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时间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产品基本实现了全程透明,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得以保障。

【材料三】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二、阅读(55分)

(一)芦花荡(20分)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

“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9、“小船又飘回来”的“飘”照应前面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中“敌人的愿望”指的是:______________。(4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老头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活动。(3分)

1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2、文中哪一句话从侧面表现了老头子对抗日队伍所起的作用?(4分)

13、用“﹏﹏”在文中标出一句属景物描写的句子,再自己仿写一句。(5分)

(二)民工父亲的幸福(20分)

李良旭

①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和缓,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生生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技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⑨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⑩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⑾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______________。

14、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3分)

15、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6分)

16、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3分)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文中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

17、民工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三个方面即可)(3分)

18、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⑾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50字以内)(5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三)桃花源记(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逐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9、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A、屋舍俨然:B、仿佛若有光:

C、便要还家: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1、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理想境界?联系作者的生平简要分析。(2分)

22、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2分)

23、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成语:______________。现在意思是:______________。(3分)

三、作文(55分)

24、步入初中一年有余,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500的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立意新颖,写出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训练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A.譬如颓唐簌簌(sù)唯利是图

B.惆怅窒息彷徨(páng)无动于衷

C.徒然狼籍混沌(hùn)虚无缥缈

D.嘉许嘱咐差使(chāi)触目伤怀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如何冲击,始终毁灭不了我的理想。

(2)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的样子。

A.汹涌抓露出B.泛滥攀显出

C.汹涌攀显出D.泛滥抓露出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看见父亲孤单离去的略带臃肿的背影,站台上的朱自清潸然泪下。

B.武汉电视台新近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传奇故事》,深受市民欢迎。

C.湖北省图书馆为营造“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良好阅读氛围,向全市征集“市民阅读好建议”。

D.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天气。

B.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

C.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的《西风颂》里写道:“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长期接收碎片化知识的弊端

你所接受的所有信息,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碎片化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却缺乏逻辑的关联,它们大量简化了推演的过程,或者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简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你表面上的东西,却不会告诉你背后的原理,以及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或“观念”),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当我们接受碎片化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这样的结果是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啊!又知道了新的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也就是我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东西”的刺激里面。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它们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难以被我们“提取”,而“提取”得越少的内容,会被提取得多的内容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我们遗忘。你以为你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的知识网络,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那么,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你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你的“网络”并没有扩大;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甚至是有害的——你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五层六层乃至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你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这里要注意一点,碎片化信息,其实跟来源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你习惯了接受“A是B”、“C是坏的”、“因为A所以B”的简单观念,那么,无论你是在刷微博、朋友圈,还是在读书,其实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知识。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较为聪明的人,会去思考这些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他们会拔高一层去看待这些内容,从而更容易找到一根线条,将它和远处的某个固有的“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网络。

所以,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就能避免碎片化认识。具体的方式是:先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把你能够说出的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联系起来,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阅读、学习的时候,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网络。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了路径,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的知识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知识点就真正属于你的了。

5.下列对文中“碎片化信息”特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碎片化信息往往是一些没有逻辑关联的事实或观念的集合体。

B.碎片化信息通过简化推演过程,减少表述路径,让复杂事物简单化。

C.碎片化信息因为降低了认知成本,所以在传播中易于习得。

D.碎片化信息往往呈现出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事物内在的原理。

6.下列对“接受碎片化信息的弊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接受碎片化信息只是在接受一堆孤立而无联系对提升思维能力没有帮助的“事实”。

B.接受碎片化信息只需付出很少的精力,就能获得大量新东西,易让人们沉浸在虚假的喜悦中。

C.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获得的新信息没有跟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因而造成大脑“提取”这些信息困难。

D.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虽然会让自己养成深入剖析的习惯,却也没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7.下列对如何避免碎片化信息带来的伤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微博、朋友圈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应多把时间用在读书上,尽量远离碎片化信息。

B.在接受碎片化信息时,应尽量思考信息产生的背景、原因、合理性、必要性、可能性等等。

C.养成拔高一个层次去看待问题的习惯,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与其他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D.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主动将接受到的碎片化知识纳人到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之中。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0小题。

严君平不仕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君何以不仕?”君平曰:“无以自发。”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吾病耳,非不足也。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冲曰:“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②,乃云有余,不亦谬乎?”君平曰:“不然。吾前宿子家,人定③而役未息,昼夜汲汲④未尝有足。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冲大惭。君平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

[注释]①卜:卜卦算命。②担石:旧时重量单位。③人定:半夜时分。④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居不仕,常卖卜。(仕:做官。)B.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具:准备。)

C.吾病耳,非不足也。(病:有疾病。)D.昼夜汲汲未尝有足。(足:满足。)

9.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

B.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

C.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

D.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严遵喜欢写书,不愿做官,靠给人算卦来维持生计。

B.富人罗冲接济严遵,为他准备车子马匹衣服粮食及钱,严遵认为不需要接济。

C.严遵不羡慕罗冲有万两黄金,虽只有几百余钱但自觉满足。

D.严遵从前夜以继日的忙碌,半夜还不能休息。

四、(14分)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12.填空。(10分,每空2分。)

(1),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重岩叠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4)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借这两句隐喻。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6小题。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⑴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⑵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__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欲望和收获施与的喜悦。

⑶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信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⑷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乞丐裹着污浊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⑸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⑹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你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你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出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⑺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⑻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了公安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乞讨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⑼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份神功。你说的那些事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疑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⑽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

⑾我说:“这却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施舍之前,难道还要雇个私人侦探,一一查访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扔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⑿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欲望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⒀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⒁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向,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⒂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13.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④自然段“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的含义。(4分)

14.第④自然段划线部分描写老乞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5.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4分)

16.联系全文,简述你对“坦然走过乞丐”这种做法的看法。(6分)

六、(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超30万中国民众在南京_中死去。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_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学校就此准备开展以“走进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7.请你围绕这次活动的主题设计四个调查问题。(4分)

18.为号召广大师生追思和祭奠南京_死难同胞,你所在的学校决定在13日前往烈士公园开展纪念活动,凭吊当年的蒙难者,警示大家勿忘国耻。你的同桌小梨却以“难得的周末,再说现在是和平年代,纪念死难者没什么意义”为由,拒绝参加纪念活动。你不认同他的做法。请写一段话说服他,令其信服。(字数100~120)(4分)

七、作文(50分)

19.越长大,越______

要求:⑴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⑵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⑶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⑷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

初二语文同步练习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

jíxuánzhìlài

狼故弄虚脍人口万俱寂

(2)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斟酌红桧摇曳踉跄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钱学森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

B.《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C.多么壮丽的河山啊,祖国!

D.苏州园林的门窗四扇,八扇,十二扇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犯了错误,不仅不承认还跟老师据理力争。

B、从小酷爱电脑的王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C、“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D、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

4.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2)毅魄归来日,。

(3)木受绳则直,。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不畏浮云遮望眼,。

(6)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变化写早春之景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写出本诗中含有色彩的诗句:,。

5.读名著(4分)

他还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

(1)文中的他是指,人物出自(国籍)的作家

的长篇小说。(2分)

(2)小说的主人公一直都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6.品汉字(5分)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汉字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初二年级开展了“汉字魅力”的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1)资料组同学提供的材料显示了汉字的巨大作用,主持人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材料一:

文化大师任继愈认为,汉字在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方面,功莫大焉。他呼吁“全民族都应推动汉字、汉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材料二:

(二)阅读文言文《赵襄主学御》,完成第8-11题。(14分)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④调:谐调。⑤诱:引导。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三易马而三后()术未尽也()

而后可以追速致远()此君之所以后也()

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后可以追速致远而子敬先亡

B.子之教我御齐之习辞者也

C.先则恐逮于臣相与步于中庭

D.何以调于马以其境过清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今君后则欲速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12.你赞成王子期的说法吗?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

(三)阅读冯云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完成第12-14题。(10分)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2.试结合文章内容,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碳中和”。(3分)

13.第3段中加点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4.请说说文章第3、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四)阅读秦牧的《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完成第16-18题。(10分)

①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力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她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他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尚的美,其他的环节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⑤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仪表美、修饰美在某种阶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16.文中作者号召追求的“真正的美”是什么?(3分)

17.第⑦段中“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3分)

18.读了本文后,你对“真正的美”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五)阅读贾平凹的《对月》,完成19-22题。(20分)

①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②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了出来,悲哀的盼你丰满,望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下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③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④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此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或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⑤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⑥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⑦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机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⑧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19.文中第二段划线句子的景象,可以用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中的

一句来描述。(2分)

20.说出文中“月”和“圆”的内在含义。(4分)

“月”喻指:

“圆”喻指:

2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怀?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6分)

22.模仿课文最后一段话,以“日”或“风”为对象,写一段体现自己思考的话,要求含有加点的词。(8分)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事业永存。

,对着你,我还能呢?你真是

让我,。但愿你

但愿我。

三、作文(60分)

23.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贾平凹说:“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读书的好处有很多,它是一种沟通、一种交流、一种思考、一种补充、一种赏析、一种超越、一种拯救……

请以“读书滋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要求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自然。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题目:读书滋味


初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习题

初二语文实用同步练习册训练题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备

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册含答案大全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人教版必备

八年级同步练习语文整理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必备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28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