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

志煜0分享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1

龟虽寿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诵读、赏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

(二)文学常识了解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20岁时举孝廉,除洛阳北部都尉,后迁顿丘令。据《曹瞒传》云:“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任济南相,辖十余县。其时“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到任后立即“奏免其八”,并“禁断淫祀”,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35岁时被征为典军校尉,次年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当时全国处于大分裂局面,各地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攻打不停。从这时起他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2)作品简介;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三)诗歌赏析

1、多种形式朗读

2、赏析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传说中的一种长寿龟 竟时:终了的时候

腾蛇: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驾雾的蛇

神龟,语出《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腾蛇,语出《韩非子•势难》:“腾蛇游雾。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

这两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借神龟腾蛇起兴,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烈士:这里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这正如三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__。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但,只。

养怡,调养身心使之和乐。永,长、久。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的,曹操曾自称他“性不信天命”,这句话其实也是对“天命”的否定,说明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下文接着就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认为身心修养得法,就可以延年益寿。但养治之福不是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要有永不停息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3、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2

龟 虽 寿

曹 操

东坡区悦兴初中 李勤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朗读并背诵古诗,注意节奏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含义。

2、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前面,我们学习了曹操的《观沧海》,了解了曹操要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更全面的了解他和他的事业。(板书标题、作者)(ppt)

2、作者回忆(ppt)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二十岁举孝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十数年间,先后击败了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集团,统一北方。建安二十一年封魏王,四年后病死洛阳,死后尊称魏武帝。其诗今存二十首,都是乐府歌辞。风格悲凉慷慨,气韵沉雄,古直悲凉。四言诗成就尤其突出,今有《曹操集》问世。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3、写作背景介绍(ppt)

东汉末年,居住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奴隶主贵族,乘中原一带大乱之机,经常入塞掳掠汉民。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安定东北边境,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率军征伐乌桓,取得了胜利。这首诗是他凯旋归来的时候写的。曹操当时击败袁绍父子,平定北方乌桓,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这一组诗,抒写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此时曹操已经53岁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3

二 龟虽寿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回忆汉乐府的相关知识。

2、朗读并了解诗文大意,背诵诗歌。

3、尝试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背诵诗歌,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诵读法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导读:

回顾曹操简介以及《观沧海》背诵

二、课堂探究导学:

1、诗中表现作者人老智仍在的诗句是?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2、《龟虽寿》中强调了人的主观作用,表现出自己积极进取的旷达

胸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龟虽寿》中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4、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句诗用比喻修辞写出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壮志。

三、当堂反思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4

龟虽寿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诵读、赏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大赋和没完没了地注释儒家经书,真正有感情,有个性的文学得不到发展。直到东汉末年天下分崩,风云扰攘,政治思想文化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世之雄而雅爱诗章的曹操,带头叛经离道,给文坛带来了自由活跃的空气。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身边聚集了“建安七子”等 一大批文人,他们都是天下才志之士,生活在久经战乱的时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慷慨激昂。这种充满激情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爽朗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曹操是最突出的代表。千百年来,曹操的诗就是以这种“梗慨多气”风骨及其内在的积极进取精神,震荡着天下英雄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可贵特质,使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闪灼着夺目光彩。

(二)文学常识了解

(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游县(今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位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他20岁时举孝廉,除洛阳北部都尉,后迁顿丘令。据《曹瞒传》云:“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任济南相,辖十余县。其时“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到任后立即“奏免其八”,并“禁断淫祀”,使社会风气大大好转。35岁时被征为典军校尉,次年参加讨伐董卓的斗争。建安元年(196)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为大将军兼丞相,开始掌握中央大权。当时全国处于大分裂局面,各地军阀拥兵自立,互相攻打不停。从这时起他用了整整11年时间,逐步消灭了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这首诗即写在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

(2)作品简介;

本首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复门行》中最后一章。《步出夏门行》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三)诗歌赏析

1、多种形式朗读

2、赏析

(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传说中的一种长寿龟 竟时:终了的时候

腾蛇: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驾雾的蛇

神龟,语出《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腾蛇,语出《韩非子•势难》:“腾蛇游雾。

意思是神灵的龟虽然是长寿的动物,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虽能兴云驾雾,最终也会死亡后化为灰尘。

这两句以神龟和腾蛇为喻,借神龟腾蛇起兴,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说明作者明知人的寿命终有期限,而任何英雄也难免要死,但他丝毫不因此而颓丧。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烈士:这里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意思是千里马老了,伏在马槽里,但它仍旧有驰聘千里的雄心。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更应该“老当益壮”,不放弃自己的理想。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这正如三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__。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治之福,可得永年。

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但,只。

养怡,调养身心使之和乐。永,长、久。

意思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保持长寿。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是针对一般人的观点说的,曹操曾自称他“性不信天命”,这句话其实也是对“天命”的否定,说明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下文接着就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认为身心修养得法,就可以延年益寿。但养治之福不是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要有永不停息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这首诗指出生命是有限而宝贵的,所以人们应当不断地发扬积极进取的朝气建立功业。在结语中,作者还指出事在人为,命运可以改变。这种积极奋发、老当益壮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3、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5

教材分析:

教学设想:

关于曹操,学生们并不陌生,因为在此之前刚学过曹操的另一首诗《观沧海》。因此学习本课要从旧有的知识入手,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同时也把各个独立的知识点串连起来,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形成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目标:

1.巩固有关古典诗歌的知识;

2.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把握古典诗歌作品的形象、思想内容;

3.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接受人生价值教育。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对诗人、诗作的影响,把握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与社会内涵

课后反思:

学习此古诗,我坚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直至背诵”的一贯主张。此诗为二组,先充分朗读,然后在讨论的基础上,交流经验、理解诗意,接着再读,直至背诵。这样学生在课堂里真正活跃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参与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不足主要是读不到位。

七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龟虽寿》教案最新

2021龟虽寿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优质公开课教案五篇

中考初中作文精彩结尾20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模板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复习辅导资料整理

初一上册语文考试期中复习指导资料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短歌行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七年级常见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34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