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件 > 四年级 >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

开鹏0分享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5篇

一年级语文的课件如何写。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场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词的用法,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并尝试用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精选篇1

一、揭示课题

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本文的要求。

2.布置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③课文几处写到了课题——万年牢,想想是什么意思?

3.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

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4.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哪两件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请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并想想这“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2.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做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①为什么叫万年牢?

②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通过找重点词句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③齐读出示的句子后,教师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工艺高,质量好,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3.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齐读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①什么叫正道?

②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③说说这里的“万年牢”又是什么意思呢?

4.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读句子:“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怎样的人?

5.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为什

么?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

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拓展延伸,深入体验

1.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2.读读下面的故事,补充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

信誉

从前,有一对夫 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病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收集“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不怕………不怕………不怕………(质量好)

万年牢买卖走正通(生意好)

无论……都……(人品好)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精选篇2

课前播放歌曲《冰糖葫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孩子们,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预设: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芦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以前我也吃过,可后来大人不让买,说是不卫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如果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愿意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读课文。)

2、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有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这几个句子会读了,说明你真的会读了。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同桌两人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3、句子会读了,这几个词语对你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出示词语)

走街串巷天津耽误甩出赚钱掉皮损伤晾晒竹签

自己试一试,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齐读词语2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掌握了词语和句子,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万年牢”,把这几个句子划出来。

2、学生读,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读三个句子。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1、出示句子。(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2、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

学生交流。(一个学生交流,让他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3、这种“万年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料严工具好工艺好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正因为父亲的这份精细,这份认真,这份细致,正因为父亲用心选料,用心做事,才有这种品质上乘的万年牢。你是从哪些词儿中体会出来的?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

读这个句子。

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透过这个“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怪不得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齐读句子。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读了父亲的这句话,你对父亲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结合理解“做买卖走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

3、再现对话情景。

师讲述:“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掺点儿假,他不听。”

孩子们,父亲和老板之间一定会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他们的这场对话再现出来。不过张老师有个小小的提示,要想写好对话,读课文是前提。

4、出示对话句式(孩子每人一张):在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老板()地对父亲说:“”

父亲()地说:“”

老板()地说:“”

父亲()地说:“”

(写一组对话也可以,有时间的小朋友可以写两组。)

5、汇报展示。(交流一个学生,全班一起回读第二句万年牢。)

6、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为,父亲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孩子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孩子们,父亲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心里苦吗?

(三)、出示第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其实也在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相信,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精选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识5个字;

2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3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4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查阅资料

死海的补充内容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识5个字;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死海是个神秘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秘的死海》

你看到题目有什么想知道的?(质疑)带问题来走进这个神秘的死海。

二、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培养自学能力

1读准字音:

教师要注意引导:“细菌”的“菌”字读“jūn”,不读“jǔn”;“俘虏”的“虏”字读“lǔ”,不读“luǒ”;“浸泡”的“浸”字读

“jìn”,不读“qǐn”。

2形近字:

溃()俘()虏()

馈()浮()虚()

侵()涂()校()

浸()途()效()

3理解字词义:

远征军--去远方征伐的军队。

细菌--用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细小的单细胞生物。有球形、杆形、旋形等多种形状。

击溃--打垮,打得四处逃散。

安然无恙(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4练读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三、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死海地地理状况、神奇现象,以及神秘死海至今仍存在的不解之谜,激发人们的想象,激励人们去进行无尽的探索。

2分析课文结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能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1-2)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3-6)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三部分:(7-8)介绍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四、默读课文:提出不懂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再阅读《语文读本》中的《中国的死海——察尔汗盐湖》;找一找有关死海的资料。

板书设计:

31神秘的死海

第一部分:(1-2)特征

第二部分:(3-6)成因

第三部分:(7-8)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2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3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

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的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课文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死海?人为什么不会沉下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死海的神秘面纱。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死海有哪些神秘的地方呢?为了帮助大家揭开死海神秘的面纱,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自学提示:(指名读)

默读3-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你从哪感受到死海的神秘,用---画出

试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并结合课外资料理解

自学后,小组交流完成表格。(5分钟)

(二)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漂浮

1.为什么能漂浮?读4段

出示文字: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死海的比重是(1.17-1.227),

人的比重是(1.02-1.097),

一般情况下水的比重是1

2.为什么在死海中人就能漂浮呢?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现在这有2个烧杯,1号是清水,它就是游泳池;2号老师给放了很多盐,它现在就是死海。

这个鸡蛋是人,现在他来到游泳池:扔、沉。死海:浮

为什么人会浮起来?(海水里含盐量高)

结合课外资料---------含盐量30亿吨

3.想象:如果你在死海上你会干什么?(随机采访:这位游客你在干什么?)

4.小结:我们头上是一望无垠的蓝天,身下是碧波万顷的死海,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这是多么惬意呀!读出这神奇的感受吧!

指名读----评读

治病

为什么?(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

美容

为什么?(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出示文字: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

1.“抢手”换词“受欢迎”?

2.用泥作为美容产品,与生活中有什么不同?

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这样看是不美,可洗过之后皮肤一定是白皙有弹性,你们说是不是神奇?带着你的感受读6段

3.海水能治病,海泥能美容,海里还有什么?(嗜盐细菌和藻类)

我们当一回科学家,说说死海里为什么会有”嗜盐细菌”?

它喜欢盐----从哪看出”嗜”

4.老师现在有个问题还想考考大家,这条大湖为什么叫“死海”呢?快速读2段

原因:含盐量高

动植物难生存

5.为什么是“海”因为“大”。从哪知道(数字)

出示文字:它南北长是80千米,东西宽为5-6千米,最宽的地方18

千米,它的海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最深处为395米。

从这些文字你知道什么?(又大又深)

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三、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扑朔迷离,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想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需要我们干什么?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勤思考。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有选择的写一写。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

2.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3.读课文,体会数字在表达上的作用。

4.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

2.积累词语。有选择地写一写。

3.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教学重点:

学会13个生字及新词,认读10个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一、导入。3’

齐读课题(31.神秘的死海),你看到题目有什么想知道的?__(质疑)

带问题来走进这个神秘的死海。

二、初读课文,正确读文。15’

1.自由读课文。

2.检测预习情况。

读生字,组词领读

音:细菌俘虏浸泡

形:虏菌

义:击溃:打垮,打得四处逃散。

练读课文注意正确

小组检测读文

三、默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20’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用比较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死海地地理状况、神奇现象,以及神秘死海至今仍存在的不解之谜,激发人们的想象,激励人们去进行无尽的探索。

分析课文结构: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能分几部分?

三部分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三部分:(7-8)

提出不懂问题。

四、作业。2’

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2.学习利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难点:

利用课内外资料,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

一、从题目入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

今天我们学习31神秘的死海,那么死海有哪些神秘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读课文,说一说。

二、学习生字新词10’

三、指读课文10’

四、默读课文,填写表格,了解课文介绍死海的神奇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产生对死海进行探索的兴趣。15’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139页表格

2.给时间填写表格。

3.交流学习成果。

有哪些神奇的现象呢?

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各个都浮在水面之上。这是为什么呢?请用书上的句子告诉大家。

(1)(这是因为死海中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注意比重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很不好理解,但是又必须说清楚。

(2)如果我们来到死海旅游,你想象一下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享受呢?(引导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去想象)

__水中除细菌外,水生植物和鱼类很难生存,沿岸树木也极少,因此被命名为“死海”

出示死海的图片,感受死海的神奇。

你知道死海为什么含盐量那么高吗?(从地形特点几气候特点两方面来谈)

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海底黑泥能够健身美容。

根据以上两句话来谈谈这是什么原因。出示:死海的海水中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

死海的两个特点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不但……而且……)这两个特点哪个更新鲜?所以说这是一种递进关系。

死海有这些特点,你还对死海有什么了解?

它南北长是80千米,东西宽为5-6千米,最宽的地方18千米。它的海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千米,最深处为395米。

把这些数字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体会死海的狭长,以及特殊之处。

你说说这些数字在表达中有什么作用。(使表达的更清楚,更严谨)

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五、阅读《中国的死海——察尔汗盐湖》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简短精选篇5

一、读题质疑。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

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注意提醒学生读准下面字音:巢、踌、躇都是翘舌音,“颓”的韵母是uí,“鸥”是零声母。“吁(xū)”不要读成“yū”,“啄”不要少写一点。

(2)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注意:“孵”“嘲”字可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穴”字的最后一笔是捺,“餐”字要着重指导写准、写好上半部。

三、学习“救幼龟”

1、“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欲出又止)

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焦急

(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五、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1)同学们,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学生充分交流课外知识:如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六、总结拓展,升华“道”

(一)如果幼龟会说话,它会如何谴责人类?

(二)为了保护加拉巴哥群岛上的幼龟,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你给岛上游客写一份“旅游须知”。

师: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通过学习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也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的规律。

七、拓展延伸------小辩论。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八、启示。

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79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