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七年级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梦荧0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免费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与在平时做好每份语文试题是离不开的!那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 4 分)

一、 语文知识 ( 8 小题,共 20 分)

1.下列加点字 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 )( 2 分)

A. 赏 赐 ( cì ) 炫 耀( xuàn ) 称 职( chèn) 滑 稽 ( jī )

B. 陛 下( bì ) 袍 子( b áo) 焚 烧 ( f én ) 缥缈 ( piāo miǎo )

C. 庇 护( p ì ) 掺 和( chān ) 收 敛 (liǎn) 镀 金( dù)

D. 爱慕( mù ) 虚 荣( xū ) 凯 歌 ( kǎi ) 澄澈 ( d éng chè )

2.下列词语中 书写 没有 错 误 的一组是(  )( 2 分)

A.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蓬勃

B.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泥 谭

C. 杞人忧天 兴高 彩 烈 踉踉 跄 跄 寂 莫

D. 力不 暇 供 赫 赫有名 莽莽蓁蓁 棉 延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 运用不恰当 的一项( )( 2 分)

A.父母 含辛茹苦 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需要牺牲休息时间, 处心积虑 地给他们辅导。

C.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 再接再厉 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 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4.下面 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2 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

保守行事。

5.下列的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2 分)

A.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B.李芳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

D.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

6 .下列关于《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悟空为救唐僧打杀了强盗,却被唐僧赶走。悟空去后,一只六耳猕猴变成悟空来害唐僧,悟空知道后,去找假悟空算账。后来,如来识破真相,真悟空打杀了假悟空。

B.孙悟空具有高超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迷人的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

C.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孙行者——弼马温——齐天大圣——孙悟空——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D.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牛魔王斗智斗勇,在众神的帮助下,取得芭蕉扇,师徒顺利通过了火焰山。

7. 下列文学知识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

B、《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法国作家---童话

C、《杞人忧天》---《列子.天瑞》----寓言

D、《女娲造人》 — 袁珂----神话

8 . 语言情景运用( 6 分)

(1)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 2 分)

生命因追求而美丽。生命中如果没有追求, 就好像天空中没有了太阳 , 就好像大地上没有了群峰 , , 。

(2) 同学们在课外肯定读过不少你喜欢的书籍,现在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本 书,和大家分享,请注意写出推荐这本书的理由。(2分) 如 :

《西游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各有特 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下面寓言,指出其寓意。( 2 分)

运盐的驴子

驴子背盐过河,滑了一下,跌倒在水中。背上的盐溶化了一些,它站起来时感到轻了许多,心里很高兴。

后来有一回,它背着海绵走到河边时 ,以为在水里打个滚又会使负担减轻,便故意一滑。可是海绵吸足了水, 它 再也站不起来,便淹死在河里了。

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诗文积累( 2 小题,共 1 4 分)

9 . 诗文默写( 8 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 刘禹锡《秋词》 )

(2)君问归期未有期,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3) 夜阑卧听风吹雨, _________ _________ 。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4) 河流大野犹嫌束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

( 5 )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6 ) 寓言四则中《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告诉我们 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 , 《 蚊子和狮子》 告诉我们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6 分)

(1)家无井而出溉 汲 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国 人道之 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 亡 所寄 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其人 舍 然大喜 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地积块耳,充塞 四虚 四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6 )亦不能有所 中伤 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共 3 6 分)

三 、 现代文阅读 与鉴赏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共 2 4 分)

《皇帝的新装》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得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1. 按照故事发展情 节的安排,这段文字在 结构上是故事的 ( ) ( 2 分)

A . 开端和结局 B . 发展和高潮 C . 高潮和结局 D . 发展和结局

12. 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对皇帝的 ( ) 描写 ? ( 2 分)

A . 语言和动作 B . 心理和动作 C . 心理和神态 D . 语言和神态

13.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2 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段中画﹏﹏的句子,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地神气”?( 2 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段中“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一转一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皇帝( )的丑态,表现出皇帝( )的形象。(2分 )

16.课文中,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2 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父子的母校 》

韦如辉

(1)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2)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 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3)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4)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 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 。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5)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6)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7)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8)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9)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10)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

(11)父亲夸,好儿子!

(12)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

(13)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14)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 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

(15)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

(16)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17)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

(18)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

(19)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

(20)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

(21)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

(22)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

(23)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24)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25)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26)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

(27)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个门,看见了没有?

(28)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29)父亲嘴里还在说, 信不信?那家伙!

(30)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

(31)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

(32)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

(33)儿子什么都搞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心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

(34)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17 .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 “ 母校 ”

18 . ( 8 )~( 12 )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 “ 父子的母校 ” 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9 . 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小说中 “ 父亲 ” 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写出两点 ,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阅读下面 古诗文 ,完成后面小题。( 共 14 分)

( 一 )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 “ 吾穿井得一人。 ” 有闻而传之者曰: “ 丁氏穿井得一人。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1 . 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2 分)

A. 国人道 之 B. 闻 之 于宋君

C. 宋君令人问 之 于丁氏 D. 得一 人 之使

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

( 1 ) 国人道之 , 闻之于宋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 对本文的寓言说法有误的一项(  )( 2 分)

A.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 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

C .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 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二)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

2 4 、 用原文填空。 ( 3 分)

(1)失马之福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得马之祸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 ) 跛腿之福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5、 作者通过这则故事,揭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这则寓言被后人概括成 了 成语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分)

第三部分 写作

五、作文 ( 50 分)

十三四岁正是多梦的季节,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大胆的想象都是美好的 。

请以“我的梦想” 为话题 ,写一篇 作文 。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复习提要

1、语言积累和运用。

2、现代文阅读。

3、文言文、古诗词阅读。

4、作文复习。

5、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重点

1、注意辨别字形、正字音、释词义,理解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言文,生在朗读、背诵。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会翻译文言文。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作文,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课时划分:

1、积累与运用(5课时)。

A、拼音汉字、改正错别字。

B、古诗、名句的默写。

C、仿写句子、广告标语、综合性学习。

D、对对子、名著导读。

2、现代文阅读(5课时)。

A、课内阅读(2课时)。

B、课外阅读(3课时)

3、文言文阅读(4课时)。

4、作文(4课时)。


    85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