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李金0分享

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建立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新闻两则》

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3、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

地点:九江—安庆

人物:人民解放军

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横渡”一词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5、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

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

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含义是什么?

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喜悦之情。

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

生字生词:鄂(è) 豫(yù) 绥(suí)靖(jìnɡ)

《芦花荡》

9、“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

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答: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

生字生词:寒噤(jìn)仄(zè)歪 张皇失措

《蜡烛》

11、本文是一篇 战地通讯。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

12、“蜡烛”在这篇文章中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13、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那黑色的围巾,这是为什么?

答:“黑色”表示沉痛、严肃。在此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表达老妇人深深哀悼之情。

14、本文为什么要对这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答:补充说明这对蜡烛的来历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为红军烈士现出的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1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扎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问: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答: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也表现了两国军民感情很好,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生字生词:瓦砾(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ɡōn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6、联系全文,说说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行径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用反语尖锐地讽刺,同时也对信中上尉的征求意见作出回答,有首尾呼应的作用。

17、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

生字生词:赃(zāng)物 箱箧(qiè)

《亲爱的爸爸妈妈》

18、(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答: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是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这样开篇让读者立即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2)“他们杀老师、孩子,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市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同情,对屠杀无辜百姓的法西斯的愤怒控诉。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种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你怎么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答: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

(4)“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的内涵。

答:作者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和平。

(5)“明赫白仍然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跟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大家的宽恕和尊重?

答: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非常深刻,感情非常真挚,态度非常诚恳。

生字生词:肃穆 荒谬(miù)

关于战争的成语: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中五十个名句

1.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

——苏轼《放鹤亭记》

2.天地为愁,草木凄悲。

——李华《吊古战场文》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4.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6.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袁宏道《虎丘记》

7.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欧阳修《秋声赋》

8.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9.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0.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

11.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13.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李孝光《大龙湫记》

14.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曹植《洛神赋》

15.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欧阳修《醉翁亭记》

16.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

17.明月浮空,石光如练。

——袁宏道《虎丘记》

18.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20.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欧阳修《丰乐亭记》

21.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2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3.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4.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

26.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27.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沈复《童趣》

28.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苏轼《后赤壁赋》

29.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

30.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江淹《别赋》

31.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32.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

——孔稚珪《北山移文》

3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吴均《与朱元思书》

34.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欧阳修《秋声赋》

3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柳宗元《小石潭记》

36.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苏轼《放鹤亭记》

3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3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

39.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4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41.如一幅绢,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盛弘之《荆州记》

42.喜怒哀乐,动人必深。

——欧阳修《送杨寘序》

43.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

4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45.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江淹《别赋》

46.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苏轼《后赤壁赋》

47.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李华《吊古战场文》

4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49.寒雁一影,飘零天末。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50.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姚鼐《登泰山记》

初中语文必看知识点归纳

《狼》知识要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

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是他的书房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郭沫若盛赞蒲氏的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特殊字词

1.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2、古今异义:

①股:古义为大腿,身已半入,只露尻尾;今为屁股。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古义:多少,这里是能有几何的意思。 今义:数学中的一个分支。

③耳:古文言文中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只增笑耳。今为耳朵。3、词语活用: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④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4、特殊句式

投以骨 :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5、虚词:

①之:(1)助词,无实在意义,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起凑足音节。久之。 (2)代词,它。例:又数刀毙之(代狼)(3)助词,的。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 :代指积薪(4)一狼洞其中:代指积薪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代指屠夫。(6)屠自后断其股:代狼

③以:(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2)以刀劈狼首:介词,表示工具,用。

④于:介词,在。例:其一犬坐于前。

⑤而:连词,表转折,但,可是。 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6、一词多义:

(1)意: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意暇甚:神情。

(2)敌:恐前后受其敌 : 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 敌方 。

(3)前:狼不敢前:向前 前后受其敌:前面

三、全文翻译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四、用原文回答。

1、表现屠夫害怕,对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协退让的词语是:屠惧,投以骨;复投之。

2、恰当表现狼贪得无厌(贪婪凶恶)的语句是:

(1)缀行甚远。⑵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4)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恰当表现狼狡诈阴险:(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⑵目似瞑,意暇甚。(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狼 “眈眈相向”不敢前的原因的句子是: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表明屠户不失时机奋起反击的词语是:“暴起”“劈”“毙”

5、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五、内容理解

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整理故事情节.

答:第一自然段:开端:遇狼 第二、三自然段是:发展:惧狼;御狼。第四自然段是:高潮和结局:杀狼。

2、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答:前 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3.结尾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5.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6.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叙两只狡诈的狼想要吃掉屠夫,但最终双双被屠夫毙命的故事,讽喻像狼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并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抱有幻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初中语文知识点最新整理

《寓言四则》

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3、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4、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爱慕虚荣、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兵必败,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听途说,要通过调查研究,自己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列子》,相传战国郑国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列子》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内有很多脍炙人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如《儿童辩日》、《歧路亡羊》、《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都是很有价值的文学遗产。

《杞人忧天》寓意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杞人忧天》翻译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天回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果真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

初中语文必备学习方法

1、合理分割时间。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人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意识的训练自己缩短所用的时间。

2、一心不能二用。有许多同学喜欢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但这样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而且长此以往,你将在安静的环境下反而静不下心来学习,所以还是在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再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科学复习功课。实践证明,千万不要将整晚的时间用于复习某一门学科。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可专注于记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4、劳逸要结合。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学习时则要全神贯注。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课余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

    85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