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八年级 >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梦荧0分享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可打印

关于八年级语文的期末试卷怎么做呢?期末考试是一个学期的知识所经受的考验,那么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仅供参考。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缄(jiān)默 干涸(hé) 畸(jī)形 歼(jiān)灭

B、玷(zhān)污 驿(yì)站 凝(níng)视 逊(xùn)色

C、搪(tāng)塞 卑劣(liè) 哀悼(dào) 鄙(bǐ)视

D、匿(nì)名 溺(nì)水 诘(jí)责 叱(chì)骂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3分)

A、蕴藏 出类拔萃 生脱死拽 B、欧打 水汇不通 浅尝辄止

C、筛选 梦寐以求 张冠李带 D、赊欠 源远流长 直截了当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教育厅要求各高校实行阳光招生。(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

B、为将物资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

C、“明星学院”吸引了不少的阳光少年。(指活泼、富有生气的少年)

D、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纷纷推出了绿色食品。(指绿颜色蔬菜)

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目前水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 的挑战之一。水危机严重 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已经向人类敲响了警钟。

A、严肃 制约 B、 严峻 制约 C、严峻 控制 D、 严肃 控制

5、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B )(3分)

A、我们在火车上写标语。 B、小王买了一本精装的《红楼梦》。

C、孩子们看着他们在哈哈大笑。 D、船行二日即到。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齐策一》,该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末刘向编订。

B、《细柳营》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特点。

C、《桃花源记》写于兵连祸结的晋宋交替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当时陶渊明退隐农村已达10年以上,对广大农民的苦难深有感受,所以文中桃花源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D、李清照《渔家傲》这首词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梦幻和真实、理想和现实融为一体

7、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10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⑴柳条折尽花飞尽, 。(无名氏《送别》)

⑵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九卷)

⑶《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十五从军征》中反映我国古代兵役制度极不合理的句子是 ,   。

⑸在《诗经?采薇》一诗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

⑹“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朱自清的《匆匆》中的句子,看到这一句,我们也许会有感而发,要抓紧时间,奋发努力,否则就会“ , 。”

(用《长歌行》中诗句回答。)

二、诗歌赏析(37分)

(一)赏析诗歌《清平乐?村居》,完成1~2小题。(4分)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怎样理解?(2分)

答: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4小题。(10分)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臣之妻私臣(偏爱)

B、能谤讥于市朝(指责)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C、今齐地方千里(指齐国的地方) 时时而间进(偶而)

D、邹忌修八尺有余(指身高) 群臣吏民,有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B、吾孰与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C、王之蔽甚矣 蔽林见窥之 D、自以为不如 以为妙绝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他也“窥镜而自视”,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之中,于是,就“入朝见威王”,劝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B、邹忌的讽谏是从生活小事出发,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

C、邹忌在听到妻妾客的赞美之后的反应是“忌不自信、暮寝而思之”说明了邹忌是一个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人。

D、本文记叙的是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

大治的故事。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

⑵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译:

四、现代文阅读

(三)(13分)

①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②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③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1、选文中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 ,

我们可以揣测出当时母亲 的心理。(2分)

2、第②段中说“看到了母亲的棺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足见“我” 之深。《三国演义》中也有在棺材旁掉泪的一幕,那是 (人名)悼念 (人名),死者的死因是 ,可见三国之争情势复杂。(3分)

3、作者在文中写到:“这就是我‘永久的悔’”。那么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呢?(用选文的原句回答),划波浪线的文末句在文中从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着什么作用?(3分)

答:(1)作者永久的悔是:

(2)作用:内容上

结构上

4、作者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即使整天吃红的。”你同意作者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认识。(2分)

答:

5、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天,儿女们要送康乃馨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那么今年的母亲节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写出你心中最想表达的话。

答:

(3分)

(四)冬天过去了(10分)

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半百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⑵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块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

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给我以鼓舞,教我对未来充满期望。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

1、全文详细写了哪两件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2分)

⑴ ;⑵ 。

2、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3、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我国传统有效的读书法。请按要求勾画圈点。

⑴用“~~~”在选文⑤⑥段中画出一处概括父亲朴素的语言对我影响至深的句子。(1分)

⑵在第③段中,用“○”圈出表现“我”要向父亲要钱时矛盾心理的一个词语。(1分)

4、短文描写细腻,情真意切,读来令人感动。选择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写出你的感想。(2分)

答:

5、根据你对短文主旨的理解,依照下面画线的句式,续写句子。(2分)

父爱如山,造就我一种坚韧刚毅的性格;父爱如 ,

三、作文(50分)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也可能会有许多你想知道的奥秘。请以《谁能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现你的疑惑、好奇、幻想或探索等。要求:①文体自定,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或童话、科幻小说等等,但要注意文体的规范和内容的统一;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一、1、A 2、D 3、D 4、B 5、B 6、A

7、⑴借问行人归不归 ⑵子欲养而亲不待 ⑶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⑷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⑸我心伤悲,莫知我哀。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一)1、抓住“卧”“最喜”“无赖”分析,表达出喜爱、童贞、童趣即可。

2、描绘出一派清新、恬淡、闲适、温馨、美好、和谐的田园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欣赏)之情。

(二)1、C 2、D 3、A 4、(1)你美极了,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你呢?

(2)我的确知道没有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

(三)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麽也不会放他走的!”无尽的思念和后悔

2、悔恨;诸葛亮;周瑜;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3、⑴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⑵在内容上,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在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

4、示例:同意;我们要做一个有孝心的人。不同意;从“忠孝”两难全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5、(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18、(1)父亲背弟弟去看病;(2)父亲为我送米。

19、(1)父亲触景生情而引起的自言自语。(2)父亲对我的安慰、激励(或父亲教导我藐视困难、憧憬未来。)(表达基本正确即可。)

20、(每小题1分)(1)例:①“但那句……充满期望”②“父亲的话一下子让我生出万千感慨”③“但父亲教给……一种力量啊。” (2)磨蹭。

21、(答案略) 22、(能体现比喻的修辞方法和前后句的连带关系,扣住父爱的温暖、博大写即可。)(答案略)

三、作文(略)


    87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