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师说》知识点梳理

《师说》知识点梳理

李金0分享

《师说》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师说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师说》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师说》知识点梳理

《师说》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二、古今异义词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2.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他)并且......;今:表因果的连词。

3.无贵无贱

古:无论;今:没有。

4、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今:许多人。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今:道路,道德。

6、.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今: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7.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结合,相当于“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重点实词

1、.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授)

2、师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③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④吾从而师之 (意动用法,以……为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3、从

①惑而不从师(跟随)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四、重点虚词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代词,有四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D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四、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中“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

不耻相师(名词“师”表自动:学习)

君子不齿(齿:提及)

②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用作意动:以……为耻。下文“则耻相师”中“耻”同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名词“师”带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以……为师)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疑 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则足羞”,是“以位卑者为师足羞”的意思。形容词“盛”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势盛位高的人。“官盛则近谀”是“以官盛者为师近谀”的意思)

小学而大遗(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六、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判断格式为:“……者,……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句判断格式为:“……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②被动句

不拘于时(用“于”介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表示被动,“于”相当于“被”)

③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惑”分别是“不知”、“不解”的宾语,其均借助“之”字提前。这里的“之”,是宾语提前的一个标志)

④介词结构后置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师”、“于余”均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词“贤”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比”)

(5)省略句

问之,(士大夫)则曰:“……”

(6)固定句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君子的天资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固定句式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聚细流,就不能成为江海。)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饮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介词结构后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省略句

1..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骐骥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

2..蟹(有)六跪而二螯: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蟹钳

3.. 輮(之) 以(之)为轮: 用火烤它把它做成车轮

七、1.D(A项为“接受”;B项为“因”;C项为“引荐”。)

2.B(①③⑤均为连词,于是,就;②为副词,只,仅仅;④为副词,才;⑥为连词,却。)

3.B(①②④⑤均为动词,担任,做;③为介词,替;⑥为动词,成为)

4.B(A项,①②都表现郑玄志于治学。C项,①是说因郑玄才高而被袁绍请到上座,没表现志于治学。D项,①陈述的是袁绍宾客对郑玄的印象,不表现郑玄志于治学)

5.C(“郑玄因为大将军何进是当权者的外戚,不敢违意”错,应为州郡长官因为不敢违背何进的意旨,就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

6.(1)郑玄认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3分。以:以为,认为,翻译成“因为”也可;无足:不值得;西:往西,向西。每处1分)

(2)郑玄趁机向马融请教各种疑难问题,问完之后就告辞回家。(3分。质:询问,请教;疑义:疑难问题;辞:告别。每处1分)

(3)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4分。辩对:答辩应对;出:超出;表:外,这里指比问题本身更深广的内容;嗟服:慨叹佩服。每处1分)

《师说》读后感

通过阅读文言课文《师说》,并且通过译文的理解,我有了很多感触,也深受启发。

《师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就连圣人也有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不懂的时候,就应该不耻下问,不要觉得问别人好像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师说》当中的一个核心句子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就是说,但凡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的存在。按照最新的翻译来说,就是只有一定领域空间的地方,就有这个领域的能手。

是的,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奥秘无穷,领域繁多的。尽管一些人在一定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可是在其他领域毕竟存在生疏不懂的地方。当面临了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候,就要懂得去请教其他领域的能手。而那些士大夫非常保守昏庸,而且好面子,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可是他们正因为耻于下问正一步步成为废材庸才,他们最终难逃遭淘汰的命运。

总的来说,《师说》绝对是一篇经典的文言课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悟其中真意。

《师说》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师说》作者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师说》的中心思想

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

    87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