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教学方法有哪些

金凤1871分享

政治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是对学生良好学习素养进行培养的关键。而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好的方法的运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政治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三政治高效教学方法

一、打消顾虑 树立自信 激起兴趣

学生不想学,不愿学,首先与学校长期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学生在七八年级就没有养成学政治的良好习惯。其次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以前学的不好,对于能不能学会心里没底,特别是一些不得方法学习的学生在识记硬背一段时间以后,感觉政治比较乏味,一旦碰到稍长一点的问题,就容易泄气。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打消能不能学好的顾虑,刚入班的第一节课,我就告诉他们:“初三的一年,政治课上希望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跟着我,你一定能背得会、记得住、考得好”。天天课前喊口号“我聪明、我能行、我自信、我成功。”开学初讲课的速度放的很慢,尽可能深入浅出,提问问题也捡比较容易的提问,争取让最差的学生也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回答对了就让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慢慢儿,学生就找回了自信,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好起来。

二、“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共同富裕是政治上的一个概念,就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实际教学中,我巧妙地把这一理念用在课堂上。每讲完一个问题,给学生留出来2-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记忆,背会后采取抢答的方式,抢答采取记分制,每回答一次正确了加三分,回答不完整了加一分,只要回答就让学生给以掌声鼓励。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比较活泼的,聪明的学生回答问题,一堂课也就那么几个人,一回答问题就有学生笑他。一个星期后,我把结果统计出来,对回答问题最多的学生,我适当准备了一些小纪念品,发给学生。虽然东西很少,可是给学生树立了自信,学生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可。这样这以后的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连坐在最后排成绩最差的学生都主动回答问题。就这样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讲过去的内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当堂记住。

三、改善方法,学思结合,提高效率。

“方法不对头,简直累死牛”。我们的学生背书的过程,只是一遍又一遍不假思索的念书的过程,只是无意识的重复劳动,效率极其低下。针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问题。几千年前孔子就辩证地提出了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处理好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实践中,我总结出:“通读写关键词思考再读再思考”学习方法以。对于一个问题先让学生通读一遍,然后写下题目和答案的关键词,依据这些关键词去思考,想不起来的再去读书,然后合上书本再去思考,直到想起来为止。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功,学生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联系时政,贴近生活,化繁为简。

政治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台海局势,提起中日关系,神舟十号,蛟龙入海,学生们津津乐道。因此在课堂上,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关注生活、要关注热点、要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和人类的前途命运要引导学生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适当的时政内容一定会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无限的生机。

初中政治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要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事实说话,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系统复习,科学训练,提高能力

课讲完了,要给学生做好系统复习,这一周讲了什么,这一月讲了什么,这一学期讲了什么,要给学生理清知识框架。要精心设计习题,认真搞好习题讲评,搞好科学训练。搞好习题讲评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一环,不能简单应付,习题讲评时不能简单地给答案,而是着重讲解题方法、思路、讲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各类试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结合练习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整理解题思路、安排答题结构、答案内容、要点范围等。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们教师只要肯动脑,肯实践,肯想方法,我相信我们的教师一定是受欢迎的教师,我们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实践性的学习把政治观点的迁移与拓展到其他学科中,为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突破”教学思考

1.素质教育的障碍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2.开卷考试的弊端

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3.新课程的缺陷

新课程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新教材中的活动课。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适时安排活动课验证和巩固教学内容。但是,如何将教材中大量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实践和活动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大作用还显得薄弱。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

如对课程探究既可从宏观上把握课程的基本结构,也可以从微观上大胆取舍、合理重组教材。而“灌输”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就人的发展而言,“灌输”与探究都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倡导探究,是因为过去过多的倚重于“灌输”,把“灌输”置于中心地位;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通过“灌输”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通过探究获得的是直接经验。

因而初中政治课教学应以“灌输”为主,但应把探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三、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时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五、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

初中政治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不仅是一个传递知识信息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组织管理、调节控制的过程,存在着一定的艺术性。改变政治课目前的教学现状,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这个探索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兴趣,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良好的问题发现是决定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最重要一环。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问题是政治教学的“心脏”,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初一初二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我们创设的情境要具有吸引力、说服力、 想像力和感召力。下面我简介几个情境创设的模式:

1、设直观动情的情境

直观性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声像兼备的直观手段,渲染适宜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良好情感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足以动情的直观情境中,开始对新知的探求。

2、创设借问解疑的情境

思维因问题而发动,因问题而深化,并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想像的时空,会使学生在边思边议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3、创设典故导思的情境

选用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的故事、传说、成语、寓言、小品等形式,制造典故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调动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有联系地寻思、理解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4、创设实验求知的情境

设置既有针对性又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置身于真实可信的实验情境中,积极正确地展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概念和基本观点的本质认识。

三、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矛盾产生时,学生们就迫切地想找一个解决的办法,讨论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讨论课教学,力图通过师生及学生的活动解决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根本性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思维的广泛性(发散性)和深刻性,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生命活力。政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维模式的构建,彻底打破单向思维、定式思维的束缚;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社会现实问题,留给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以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过学生间相互合作探索,使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激发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政治观点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四、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我国的教师长期置身于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材、同一考纲、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创造性,进而又以这一框架去规范学生,漠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久而久之,我国的初中政治教学形成了对学生“娇养式”的风格:讲课细嚼慢咽,知识组织的井井有条,课程内容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详尽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告诫。这种“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大脑变成了存放知识的“容器”,导致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课堂灌输,无法体验学习方法的应用,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

初中政治教学中要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使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的政治知识水平不高,认识能力不强,对政治学习的规律也掌握不够,学习中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因此,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动,而必须通过教师的切实有效的诱导启发。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因(主要由学生的学习动机、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等),给予适宜的条件,启发学生内因发生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

五、小结知识 ,升华情感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内化,行为得到认同,这就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但在交流中,部分学生的认识就会产生模糊的现象,学生必定还是处在思想不健全的时候,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得这个同学说的正确,那个学生也说的有理,最后分辨不出哪种做法是最好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生的各种认识简单点评一下,做个正面引导。这个时候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以“读”明理,以“说”激情,只要教师稍加带动,正确的想法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定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三政治教学方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有哪些

七年级思想品德政治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与技巧

中考政治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什么

初三政治中考教学计划方案5篇

关于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方案

初三政治课程教学计划方案5篇

九年级政治教学设计5篇

初中政治优秀教学环节设计方案5篇

    27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