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知识百科 > 植物知识 > 水稻青枯病怎么办

水稻青枯病怎么办

小龙0分享

水稻青枯病怎么办

水稻青枯病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疾病,本文通过介绍水稻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和处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稻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单季晚稻在生长后期常发生早衰青枯,影响水稻正常灌浆结实。水稻青枯根据发生原因可分为生理性青枯和病理性青枯两种,病理性青枯根据病原分小球菌核病青枯和细菌性基腐青枯,生理性青枯与气温突变、水稻抗逆能力差、水稻品种等因素有关。

一、水稻青枯病几种类型及症状

1、生理性青枯:主要发生在晚稻灌浆期,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1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该病发病迅速,发病前病、健株并无异样,往往在1~2天内大面积成片发生。

2、小球菌核病青枯:田间常成丛发生,也有一穴中几株发病。稻株基部组织软腐,有黑褐色病斑。最易识别特征:剥开基部叶鞘和茎秆,可见有许多比苋菜籽还小的黑色菌核。

3、细菌性基腐青枯:田间零星发生,1穴中1~3株发病,病株基部呈鼠灰色腐烂。特征:剥开基部茎秆,充满臭水,无菌核。

二、发生原因

水稻生理性青枯主要是稻田长时间淹水,水稻根系活力差,吸水能力下降,遇天晴和干热风影响,叶片蒸腾量加大,水分供求失调,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前期长期深水灌溉,未适时适度搁田的田块,根系较浅的田块青枯发生重、土层浅、偏重氮肥、缺少有机肥和钾肥或施氮过迟的田块也易发生青枯。同时因种传病害和水稻后期断水过早引发的小球菌核病、基腐病等也会引起早衰,加重青枯病的发生。

三、防范措施

青枯一旦发生、表现出症状即无法挽回。对未发病的田块应加强田间水浆管理,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延缓早衰,提高产量,改善米质。

1、加强水浆管理,做好前期搁田,促进根系发育,后期干干湿湿,防止断水过早,一般以保持田面湿润至水稻黄熟期为宜。

2、合理肥料运筹,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前期增施复合肥,后期进行叶面追肥,以维持根系活力,增强稻株抗逆力。

水稻立枯病药剂防治技术

水稻立枯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是土传病害,防治立枯病必须做床土消毒。目前防治立枯病最有效的药剂是噁霉灵与甲霜灵混用或甲霜·噁霉灵复配制剂。

1、播种前床土消毒:30%清茬(噁霉灵)200毫升+35%甲霜灵40克或30%瑞秧青(甲霜·噁霉灵)200毫升或30%长双圣瑞(甲霜·噁霉灵)200毫升,兑水喷200平方米苗床。

2、水稻一叶一心期或发病初期用药:(1)30%噁霉灵+35%甲霜灵+碧护+海藻生根剂四合一组合套装,一套用180-200平方米。以上套装是由特效杀菌剂,德国进口高端植物生长调节剂,纯天然海藻生根剂组成,可同时起到防病、治病、生根、壮苗、抗逆、增产的作用,是目前预防、治疗水稻立枯、青枯病,培育壮苗的顶级配方。(2)30%清茬(噁霉灵)200毫升+35%甲霜灵40克或30%瑞秧青(甲霜·噁霉灵)200毫升或30%长双圣瑞(甲霜·噁霉灵)200毫升+碧护3克或天丰素20毫升或硕丰481可溶粉8克,兑水喷200平方米苗床。

水稻田免耕栽培 节水耐旱增产增收

冬干春旱,久未降雨。日前,记者在内江市市中区史家镇吊钟村看到,村民们在镇科技特派员指导下,学习“省时省力,增产增收”的无水稻田免耕栽培技术。

余建生技术员介绍,无水稻田免耕不是绝对的无水,是指厢面和厢沟内无蓄水,土壤有一定的湿润,足量施肥后,厢面上直接覆膜、打孔栽培,与水稻覆膜有异曲同工之妙。无水稻田免耕技术适用于离水源偏远更为干旱的地区,好处多。

省钱

看似覆膜多了一笔开支,其实不然。地膜由镇农业服务中心集中采购,采取政府补贴一点,农民出一点的办法,算下来农民购买地膜只需要35元/亩。其次,每年抗旱镇上组织抽水、调水、引水较困难,需要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人工、电费、维修机器等。

农民之间因争水出现矛盾层出不穷,而无水稻田免耕栽培技术则避免了这些繁杂程序和不必要的矛盾,更节约了财政支出。无水稻田免耕栽培采取的是合理施肥,配方施肥,一亩能节约20%的肥料,且不易流失,肥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省力

覆膜前就足量施肥,无需重复施肥;覆膜后能减少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与常规淹水栽培技术相比,不用花太多人力看护和管理。

早收

覆膜后厢内温度偏高,保持了水分,水稻能提前10天左右成熟。

增产

无水稻田免耕栽培,一般产量为1400斤/亩,高出常规淹水栽培产量约300斤/亩,除去耕地、喷灌、施肥等环节节省的钱,每亩还能增收400元以上。

据悉,去年史家镇吊钟村试点种植了20余亩,今年全镇已推广种植200亩,涉及石梯村、干田湾村、牛桥村,预计今年达300亩,占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的10%。
 

看了“水稻青枯病怎么办”

    78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