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声现象的考点

世平1372分享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是声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理声现象的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①钢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的;

②笛子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③哺乳动物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④蝉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发声;

⑤鸟靠鸣膜振动发声;

⑥蟋蟀靠翅膀相互摩擦发声;

⑦蜜蜂、蚊子、苍蝇在飞行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3)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4)常见的发声体及发声原因时才有声音,是因为它们飞行时翅膀在振动

概念的理解:

1. 不同发声体的发声部位一般不同。

2.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存在并继续传播。

转换放大法理解振动发生:

将不易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现象,通过某种方式把它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方法叫转换放大法,是我们探究问题经常采用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解析发声体都在振动。音叉的振动幅度很小不易觉察,可用丝线悬吊轻质小球靠近音叉,这样通过轻质小球的跳动,反映出音叉的振动,即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答案B

初中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介质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任何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状态固体隔墙有耳
液体说话声吓跑游鱼
气体人与人相互交谈

◎ 声音的传播的知识扩展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和水波类比)

◎ 声音的传播的知识对比

声波水波类比

水波(铅笔轻点水面)声波(击鼓)
振动源铅笔鼓面
传播介质空气
现象形成一圈一圈的波动向外传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外传播

◎ 声音的传播的知识点拨

理想化实验法研究声的传播:

理想化实验法就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物理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直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的物理规律。应用这种科学方法探究和认识物理规律时往往分两步:

(1)根据实验目的尽量创造条件.设计并操作实验,为探究或验证某一物理规律取得可靠的实验事实;

(2)在获取可靠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假想在理想状态下进行实验,并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实验结果(或结论)。如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还是能听到声音,主要原因是实验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以及周围的固体还能传声。这时推理就显得很重要了,它能够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结论。

例 关于下面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入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解析 在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空气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里面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如果玻璃罩里面的空气被抽光,我们就无法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进一步研究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B是用转换法表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C项实验表明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D项中蝙蝠利用回声定位,故A正确。

答案 A

初中物理知识点:声速

声速:

定义声音存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v表示
计算公式s=vt,其中 #FormatImgID_3#    
单位米/秒(m/s),读做米每秒
常数v=340m/s(15℃的空气中)
影响因素介质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介质温度。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增加约0.6m。当空气中不同Ⅸ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方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高处的人容易听到低处的声音

◎ 声速的知识扩展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2)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的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3)声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声音在常见物质里的传播速度

◎ 声速的知识对比

在常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

物质名称传播速度v/m﹒s-1
空气340
1500
钢铁5200
松木3320
玻璃5000-6000

◎ 声速的知识拓展

声速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小,所以声速较大,因此声音由声源发出后不一定沿直线传播。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比上一层气温高,声音在地表的传播比上层快,于是在地面上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的物理声现象的考点相关文章: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总结3篇

初中物理声现象所有知识点全整理

声现象必考知识点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21年

声现象易错知识点中考物理备考复习2021

声现象知识归纳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21年

声现象知识归纳专题初中物理复习2021年

光现象必考知识点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021年

中考物理考点归纳大全

    10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