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中考 > 中考考点 > 地理 >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

舒淇0分享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经常进行总结并归纳,能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 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后习题

1.全部位于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江苏 B.内蒙古

C.山东  D.河北

2.关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全区降水量都很大,故有“水乡泽国”之称

C.全区光热充足,都能生产天然橡胶、甘蔗等

D.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地区分布着酸性红壤

3.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D.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有关北方地区农村生活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

B.民居的墙壁体较厚

C.农作物两年一熟

D.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5.下列平原中,耕地类型为旱地的是( )

A.台湾西部平原 B.渭河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鄱阳湖平原

答案:

1.A 2.D 3.C 4.B 5.B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基础知识点

1、我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②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顺口溜):印尼马文菲日韩。

②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我国领海的宽度是12海里。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③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曾母暗沙;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南北跨近50个纬度,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60多个纬度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000千米,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3、40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其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壮族。

12、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维吾尔自治区。

16、_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19、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

20、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2、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3、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4、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25、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26、开以利用山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

27、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8、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29、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30、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31、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

32、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

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2、季风气候的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

43、我国的内河流塔里木河,河水主要来自于昆仑山、天山的冰雪融水。外流河如长江,河水主要来自于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运河。

45、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

47、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是桃花峪。

48、黄河下游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9、黄河在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经的地形是黄土高原

50、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51、长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宜宾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是荆江,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弯取直。

5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

第三章

55、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56、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7、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58、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59、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60、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归纳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初二人教版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动物在生态系统

①维持生态平衡

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4、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如“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分泌出人们需要的某种物质”。可节省建厂房和买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6、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例如::宇航员穿的“抗荷服”(模仿长颈鹿)、冷光灯(模仿萤火虫)、雷达(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薄壳建筑(模仿乌龟的背甲)、智能机器人。

    8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