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

福萍21141分享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范文

《中国通史》是从远古社会到封建帝国的败落,为我们展现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那《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篇一

这个假期我看了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是一部百集纪录片从第一集中华道路,第二集中华祖先,第三集农业起源,一直到第一百集帝制的终结。从远古社会到封建帝国的败落,一集集,一段段,为我们展现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这部纪录片堪称一本完整的中国历史。

看了这部纪录片完全改变了我内心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偏见,或者说,终于满足了我内心对于历史的需求。以前我认为历史十分乏味,无趣,但现在《中国通史》这部纪录片让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历史,一个生动的中国。

在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十六集“孝文帝改革”,从拓跋鲜卑的改革努力,到首次尝试失败,进而回溯为什么要入主中原,再忽而转到今日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大郡一家。而后,由孝文帝与冯太后的亲民之举,带出春耕传统、大同附近保存至今的黄糕习俗、秦汉以来的籍田活动等。因而有了横纵大背景与个体人物事件交织的逻辑,让用“穿越”去了解历史不再只是无厘头恶搞,而变成了一种精彩的叙事手法。

逻辑线索的另一个好处,是提供给观众更多自修的可能性。看完第三十三集“魏晋风度”,我第二天就去搜出了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看完第三十九集“魏晋佛教”,忍不住查了查慧远和尚的《沙门不敬王者论》。这些史料,除非专业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想起去研看。

在看到《中国通史》的最后几集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人评论,观看量也很少。但其实每一段历史都会给人们带来一份独特的感受,一份别样的体会,所以让我们珍惜每一段历史,别让它被埋没,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中国历史的辉煌。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篇二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假期中,我怀揣敬畏之心看了《中国通史》一书。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到春秋诸侯争霸,秦始皇一统九州,分合离析的三国两晋、盛世大唐再到宋元明清王朝更迭……悠悠历史长河在我心中呈现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画卷:有王道霸业、文治武功;有血雨腥风、悲凉杀戮;更有鼎盛荣耀、痛惜耻辱!掩卷沉思,不禁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浩如烟海的上下五千年岁月,饱含了华夏民族的兴衰成败。当我看到鸦片战争、1860年6月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那段历史,耳畔似乎回荡着强盗们肆无忌惮烧杀抢掠的狂笑声,我内心悲愤之情无以复加。圆明园里数不清的亭台楼阁、奇珍异宝、花草树木堪称世界级杰作,是何等的精美罕见啊!他们凝聚了多少中国人的智慧与汗水啊!当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看见珍贵的文物和无数的金银珠宝时,仿佛饿兽见到了猎物,疯狂的抢夺、疯狂的打砸烧,庄严华贵的宫殿在三天三夜滚滚浓烟中被吞噬,遮天蔽日的火光下昔日华美的圆明园化作一片废墟!

愤恨之余,我想:就当时的中国而言,这场“一把火”的浩劫恐难躲避,英法国土面积不如我们,人口数量不如我们,为什么他们敢肆意践踏我们的国土?因为我们当时太弱了!清政府软弱、无能、怕事,一味求和真能如愿以偿?落后怎能不挨打?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去英国的研学活动,在大英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中国精美绝伦的文物,高达2万多件,这些文物从何而来,不言自明,它们静静的用自己无言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这就是我们那段耻辱历史的见证!

我又想到,2019年3月23日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在习近平主席和意大利总理的共同见证下,796套中国流失文物由意大利归还中国,长达12年的追索,这条“流失文物”回家之路走的并不容易。但是,我们终是成功了,因为我们不一样了,如今,我们每个中国人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我坚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文物踏上“回家”之路!这个“中国梦”必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一名中国少年,我定将牢记历史,不忘初心,发奋看书,勇往直前!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篇三

清朝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界线。今天,既让我认识了清朝的盛世,同时又认识到清朝与西方的差距。总之,看《中国通史故事——清》有感让我明白了许多。

清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第一个以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谁也沒想到他们将改写中国的历史,决定中国在未来几百年的命运。清朝当时是由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努尔哈赤在十三副兵甲起事,发动战争,后因病去世,由他儿子皇太极继承,皇太极即位后,面对宁远新败,满明对立,于是釆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本族名称改为满族,昭告天下,登基为王,建立清王朝,取代了明朝,就这样,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迎来了它的时代。

由于清朝初期的统治者釆取了极端的统治政策,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来认识到弊端,逐步改正。随着新行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兴起,许多国家由传统的手工业变为机械业。英国开始了他们的殖民侵略。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国力,军事,使中国与西方国家拉开差距。虎门销烟后,大大地减少了英国的输出,因此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64年八月,英国从香港北上,攻占福建厦门,占据鼓浪屿,后进攻浙江,次年六月,英军进昊淞,攻占东炮台,英缓军想继到达长江口外,此时,清军已无力抵抗,被迫在南京与英国政府议约,签订了《南京条约》。近代以来,中国与侵略者签订的条约多达五百条,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清朝的建立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演变的历程,古代建筑(长城)让后人感叹不已,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从鸦片战争的教训中我们可知,落后就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殖民者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教训,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今天,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通过鸦片战争,中国人必须要强大、坚持改革开放,要以鸦片战争为耻,让中华民族铭记历史。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篇四

最近,我到图书馆借了《中国通史》,它讲了很多朝代,其中,我觉得唐朝和明朝都很了不起,差不多都统治了三百多年。

还讲了其他朝代的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物故事,有文字,有图片,内容简短,通俗易懂,我喜欢看。

中国通史共有十本,是从史前一直到清代的一些故事和文物。

第一本先概括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又说了想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和尧舜禅让等史前神话故事。接下来是夏、商和西周中的一些事,我感触最深的是残暴的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商纣王为了一个爱妃不理国家大事,还心胸狭窄,连别人为自己叹口气都要坐牢。还有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爱妃)笑一笑,就戏弄各个诸侯,让诸侯不相信他,最后还是百姓遭殃。

第二本和第一本很相似,讲了春秋、战国和秦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自称是个仁义之师,根本就不知道兵不厌诈,还屡次丢掉胜利的机会,说自己不能用卑鄙的手段取胜。在春秋时期还出了不少名作,比如孙武的《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老子的《道德经》。春秋后是战国,秦魏楚燕赵齐韩七国展开了一场和长达254年的大战,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商鞅变法讲了商鞅在南门竖一根三长高的木头,说谁能把它抬到南门,就赏金10两,过了一会儿,又改成了赏金50两,有个汉子抬到了,真的得到了五十两,后来人们都相信官府,秦国就变强了。

第三本也差不多,不过是汉代很三国。汉高祖刘邦能大败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要比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要比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要比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而我只是善用这些人。刘邦宽容守信,可他的妻子吕雉却卑鄙狡诈,在刘邦死后擅自纂权,杀了刘邦的四个儿子,还立最无能的刘盈为太子。还有三国时代的董卓专制、曹操起兵、桃园结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

后面还有七本,讲的分别是隋、南北、晋、唐、宋、五代、辽、金、西夏、元、明和清的故事、我就不一一给大家讲了。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篇五

《中国通史》讲的比较浅,也比较官方。

我国土地上有几种势力,农民,地主,士族,皇族,军队。

没有考证,信口一说。 经过两汉发展,地主群体发展壮大,出现了一批受良好教育的士族。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朝廷无力镇压,允许地方州郡招兵买马,一个个割据势力形成。而割据势力又需要扩充人马,士族大量被任用。也许当时讲的乱世枭雄们讲的仁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拉拢士族支持。

割据集团和依附他的士族集团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当时还没有科举,由士族提供人才,统治者则反馈优厚的社会资源。随着国家的统一,依附的士族集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形成了门阀。门阀把持朝政,左右决策,和皇权产生矛盾。又由于门阀需要千方百计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得不打击进步改革,不断压榨百姓。加上门阀的后代生活条件优越,上进的动力不足,门阀势力很快会陷入奢侈享乐,门阀势力为国家提供的人才质量也就大不如前。这导致国家开始走下坡路。

不同的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内耗国力,外引胡兵。导致北方大地剧烈动荡,从这开始到宋朝,可以说是“武人之乱”,只要武将手里有兵,就能砍了上司做领导,然后被下属砍了,轮回不止。 在这动荡的时期有许多人试图结束乱世,恢复平静,比如南梁萧衍推在全国范围佛推孝收拢民心,使国家在精神领域达成共识,可终究是昙花一现,断送于武将叛变。

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大的门阀被打散了,门阀又变成士族集团。隋唐两朝,我认为是特例,在“武人之乱”没解决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大治的局面。情况是这样的:开国皇帝武将出身,可以控制将领,打下江山,然后励精图治实现大治。后世的继任者们如果可以维持盛世,则天下太平。如果不行,则很快有武将叛乱,叛乱成功的武将如果不能实现天下大治,就会被新兵变的武将斩杀。兵变之风愈演愈烈,简直一锅粥。

由于隋唐的科举制度,寒门子弟有机会实现阶层跃迁,士族由以前的地主属性转向看书人属性过度。战争由阶级战争例如农民阶级向地主阶级冲击,过度到势力间内部战争,势力间的内部战争损耗了整体的国力,导致外敌入侵。又引入了民族矛盾。

虽然有隋唐的强盛,但是由于几位统治者翻了车,“武人之乱”带来的兵变继续上演。持续到五代十国,直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武人之乱”的祸根才算差不多的解决了。纵观历史,其实由百姓发起且主导的,反压迫反剥削的正义战争还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是上层阶级争权夺势内耗战,引来外族,所以说兴亡百姓苦。

宋朝虽然比较有效的处理了“武人之乱”,却带来了“文人之祸”,废了武人虽然阻止了兵变的发生,却给已经染指中原的外族提供了绝佳的征服机会。至此,大厦倾。

历史车轮滚滚,同样的问题来到了明朝,我们看明朝如何解决文武的问题。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一作文600字以上相关文章:

2021历史专题片《中国通史》观后感600字

中国通史观后感初中作文

中国通史400字观后感作文6篇

《中国通史》观后感学习心得500字范文2021

2021《中国通史》观后感作文800字

《中国通史》观后感300字作文大全

《中国通史》观后感个人心得1000字2021

中国通史400字有感最新范文7篇

100集的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400字

中国通史六百字初三观后感优秀范文

    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