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原创散文作品:中秋夜谈方圆

映卿 1172分享

  编者按:我们知道天圆才能包容万物,万物才能欣欣向荣,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如此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的心胸才能更加开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中秋夜谈方圆》。

  这几天,特别多地接触到一些圆的东西。昨天与家人一起漫游湘湖三期花海,看到了不少圆圆的花朵,特别是寻找好久的向日葵似乎更有一种感情在里头;今天是八月十五,圆圆的月饼供请月婆婆之后吃起,虽然吃得不多,但吃到嘴里的那份团圆的感觉还在,尽管家人都在身边。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圆圆的月亮,七八点的时候还能看见一点点月亮,半夜时分月儿则悄悄地躲在云朵后面去了,似乎很有点害羞的样子。当然我们知道月亮婆婆的存在,所以在敲打文字的时候也不显得寂寞,虽然见不到但能想得到也是美美的心情。再看微信朋友圈,几乎所有的好友都是在刷中秋、月亮、祝福,也收到了不少好友的图文祝福,也在微信圈上看到来自中国各地的甚至于外国的月亮。后来在微信上听见有人说“月亮婆婆半夜才出来”,于是赶紧到窗口去找,找了半天结果还是只看到一些稍微有点亮光的云彩。

  说到圆这个字,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丽的是圆形”。而在我这个纯粹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来看,首先想到的是数学意义上的圆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从定义出发,也让我们浮想联翩,比如组成圆的无数的点就是我们人的一生,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回头看或者往前看总能看到一点点,但就是看不到所有,这里的每一个点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比如人生到头来也可以看成都是一个圆,我们一直在走向圆的高处,但似乎也一直在走向低处,有时会明白人最终一定是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虽然有点悲观的措词,但也许终究都是如此而已。比如不管挂在天上还是落在人间的大小不一的圆,其实都没有很本性的差异,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始终都是π。因此也就没有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样的道理了。

  说起圆,很多人会想起圆滑。对于这个词我很不喜欢,我喜欢说成灵活。在平时给赴考的一些大学生们,我经常会提到这个词,我说灵活是可以的,但不能圆滑,这是做人的底线。灵活就是一个人智慧的表达,比如“心灵手巧,得心应手”,比如“大智如愚”。而圆滑则是小聪明罢了,有多多贬义的成分在里面。

  说起圆势必想到方。在数学中正方形、长方形等,在语文用字上则有方正、四方。虽然方与圆有很多不同,但是方与圆也存在一些相通之处,比如都是封闭的图形。如果纯粹从计算上来讲,还是方形的面积周长要好算些呢。来到生活中,古代的官鞋就是方方正正,我想寓意也可能是做官要清正廉明,做人要堂堂正正吧。在古书《论语》中还指出“仁者可谓方也矣”, 古人海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做“方者”。

  说起方和圆,自然而然想到“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这样的道理。也让我们想到古代的铜钱。古代先贤将这小小的钱币渗透了许多的哲理:“外圆内方,天圆地方”“圆中有方,方中有圆”。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人生道德和智慧的最高境界。我想作为现代人,我们其实有时真不能忘记这些处世之道、治世法则。

  我们知道天圆才能包容万物,万物才能欣欣向荣。 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如此才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的心胸才能更加开阔。而我们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就犹如方,必须要有,名利面前不失去原则才能走得更远。那好吧!就让我们懂得“天圆地方,有容乃大”!就让我们知道“做人要方,处世要圆!”

作者:丁丁老师

  公众号:丁丁老师有话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8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