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改编为题的优秀故事作文:反复推敲

丰羽 1172分享

  反复推敲这个成语用来改编成故事作文的话应该怎么写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成语改编为题的优秀故事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反复推敲

  ——成语故事我来编

  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五班 张瑀函

  (反复推敲)贾岛推敲和荆公改字

  从前,(在唐代,)有个(诗)人叫贾岛,他骑着驴(千里迢迢)走到京城,来参加科举(考试。)比赛(考试)比赛的内容(其中)是写一首诗。贾岛(当堂发挥,)写了一首《题李凝幽居》(五言律诗)。【评:可以说这首诗是贾岛考试时当堂写成的。】

  当他离开(考场,骑着毛驴,行走在回旅店)的(路上)时候,(还在低吟着他在试卷上写的)叹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忽然,贾岛想:如果把“敲”字换成“推”字,不是更好吗?【评:离开考场,骑着毛驴,在去旅店的路上,这样写比较合理。】

  想了很久,但始终没有定下来、边走边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还用心体会着,看)看哪个(字)好。(路上的行人)看见(他那怪异的样子,都)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评:不但有动作,心里还要体会才对。人们为什么惊讶?因为样子怪异。】

  这时,临时代理京城地方长官的韩愈,(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马车和仪仗队,走去(出)军营,出来巡逻。【评:后面说韩愈和贾岛一起骑行,因而这里就该写他是骑着马出来巡逻。】

  (按当时规定,官员来了,行人都要让路,否则是要问罪的。可是贾岛仍然在低着头吟诗,)贾岛走呀走呀,不知不觉走到了仪仗队(里)的第三节,(可他没觉察,)还一直不停地(做着)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这时,被韩愈的左右侍从将贾岛从驴子上拉了下来,带到了韩愈的面前。【评:前面要交代官员来了,行人要让路,为下文做好铺垫。】

  贾岛对韩愈说:“我吟得了两句诗,(其中一个字,)不知用“推”和“敲”哪个好,精神都(注意)在诗句上,(反复斟酌,)所以才没有回避大人的仪仗队。”【评:讲述不让路的理由。】

  韩愈(从马上下来,)站了一会儿,思考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静中有动。)”【评:韩愈很感兴趣,指点贾岛。】

  两人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马(前行)回家,一同谈论着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他俩)不舍得离开,因此,(韩愈)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评:成为了一字之友。】

  就像诗中写的(那样:)“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意思就是: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的,我一定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去隐居。【评:分离是暂时的,后会有期。】

  (从古至今,大文学家对一个字反复斟酌,精心修改文章的佳话有很多,比如:)王安石有吟一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评:用上过渡句,自然引出下文。】

  在吴中,有个读书人的家中(曾)收藏着(王安石这首)他的草稿。(王安石)初稿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把“到”字圈去了,写上了“不好”,(并)改为“过”,再改为“入”,又改为“满”……一直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评:一个字有十几次的修改,垂炼字句,认真写作。】

  这(两则小)几个故事告诉我们:改字是一次刻苦的选择,一定要有耐心。(只有对文字反复推敲斟酌,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通榆县第二实验小学六年五班 张瑀函)

  评语

  文题改为“反复推敲”,既符合文章的内容,又达到了本次作文的要求。本文讲述了古代的两位诗人分别锤炼字句的故事。生动具体的故事告诉我们:写文章要句斟字酌、反复推敲,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两个小故事的内容叙述清楚,文章的层次清晰。不足:细节上想得还不够周到,上下文的照应还不够严谨。

  公众号:我教孩子们写作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737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