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作文要怎么写 优秀作文的写作过程

洋洋 1172分享

  生搬硬套惹出笑料

  有一次,我们班上要写中秋月亮的作文。为了让大家的语言生动一些,我印发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好词、好句、好段”,供学生使用。为了防止不动脑子的死搬硬套,我特意提醒了一句:里边的好词好句并非全部都能用,一定要注意辨别。后来,果然在一篇作文里看到了这样的“优美的句子”:“今晚,残月如弓,新月如眉……”这只能惹出笑话。

  寻找具体的语言环境

  这样的“常识”,一直以来被以讹传讹地“正确”着,以至于头撞南墙了,还是浑浑噩噩地不知什么原因。其实,什么是“好词好句”呢?绝对的“好词好句”是不存在的。别人的语言之所以成为“好词好句”,不是因为这个“词语”和“句子”本来就“好”,而是因为这个“词语”、这个“句子”在这里运用得好。

  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们根本不能算是“好词语”、“好句子”。以老少皆知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例,这个诗句一拆开,哪一个算是“好词语”?这就好比一件衣服,小女孩穿在身上是很漂亮的。如果一个老男人把它穿上呢?简直就是精神病一个!所以,衣服漂亮不漂亮,关键是穿在谁的身上。用词造句也是一样,用得妥当,才是“好词好句”;用得不妥当,就是“坏词坏句”。

  巧妙转化他人的“好词好句”,为自己所用

  既然这样,那么,别人的“好词好句”从何而来呢?我的“好词好句”又从何而来呢?怎样把别人的“好词好句”转化为自己的“好词好句”呢?

  别人的“好词好句”来源于别人的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和奇特想象,来源于他为词语和词语之间创造的各种巧妙关系。首先,他要对事物有非常细致的观察,能用独到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特征,然后他还产生深刻独特的感受或者丰富奇丽的想象。接着,他要寻找一些词语,这些词语能够最准确地表达他的观察、他的感受、他的想象。

  学习观察的角度和方法

  那些优美的描写,来自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作者不可能闭门造车。巴金写《海上日出》,常常早起,在观看了很多次之后才完成这么一篇短文;鲁迅为了写赌场的情况,虚心地向赌徒请教。我们在背诵这些优美的句段的时候,就要关注:作者观察了那些内容?怎样观察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是不是展开了奇特的想象?我现在该观察哪些内容?怎样观察呢?我观察的时候,我的独特感受是什么?我能不能展开奇特的想象?把观察的方法学到手,然后自己也做细致的观察,才会写出自己的“好词好句”。否则,你只能吃一些别人的残羹冷炙,还要被别人笑话。

  学习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有些精彩的语言,是作者认真思考的结果。这是人家的智慧。比如对于“书”的评价,有人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是一种治疗愚昧的“良药”,还有人说是“面包”、“阳光”等。当你读到这些句子,你就要问自己:我会思考吗?我是不是人云亦云,像一只学舌的鹦鹉?对于生活中的某个现象,我是怎么看的?别人的思考方法是什么?平时养成多问“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问题,可以加深自己的思考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智慧。这样一来,你的语句也会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学习表达的形式和技巧

  写句子是很讲究形式的。有些句子的内容本来很平凡,用的词语也非常平实。但是,由于作者按照表情达意的需要,运用了一些表达的技巧,使句子或者段落呈现出特定的形式,从而产生了非常好的表达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透过文字的内容,抽取它的形式和技巧。它可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而让句子熠熠生辉;也可能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句式,而让句子别出心裁;或者在一段甚至几段话中,采用一些特殊的写作手法,从而让句段文采飞扬、情真意切。到底是什么呢?我能学习和模仿吗?我也试一试!

    36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