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对话作文仿写的指导教学

春燕 1172分享

  编者按:《找准契机,对话描写so easy》这篇文章讲述了宋庆龄的事例中作者引发出孩子们写作的方式,应该如何透过案例分析出作文的写作方法呢,不妨来看下。

  今天的阅读素养测试提到了对话仿写,想起了三年级上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的《我不能失信》。

  这篇文章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很喜欢去伯父家,但有一次为了信守与小伙伴一起编花篮的诺言,说服爹妈没去伯伯家的故事。文章内容非常浅显一读就懂。在上课时,我们对守信与失信的品质熏陶也没过多纠结,而把关注的重心放到了写法与表达上。课文学习处理得较为简单,效果但还不错。

  首先理清了条理,弄清宋庆龄能信守诺言,经历了说服自己、说服父亲、说服母亲几大过程。在读说服父亲的环节里,着重品味了父亲与小庆龄在说话过程中伴随的动作描写,如,拉、拽、抽等。让学生明确,人是一种鲜活的存在,为增强感染力,常常会在说话时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动作来辅助表达。生活中,我们也一样。比如,表示同意,常常会一边说,一边点头;如果不同意,则会不自觉地摇摇头;如果着急,有时还会跺跺脚;表示友好,又常常会拍拍肩、握握手等。

  而在读说服母亲的片段里,着重体味了面对难题,母亲善于给出具体的建议;而我力争反驳之时,又善于通过正反举例的方式来呈现自己坚持的种种理由。让学生明白,说话要有理有据才有说服力,而非仅凭嗓门大大的空洞苍白。

  读到这儿,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若有所悟。于是,我趁机布置了小练笔:围绕自己曾经“说服了XX”,去写出平常生活中“打口水仗”的具体经历。因为有阅读课文的相关铺垫,面对提笔作文,孩子们竟面露喜色,让人倍感惊喜。

  第二天,收上来的作文练笔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内容叙写,都相当不错。就这样,对话描写的训练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也给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特别的印迹。

  原来,找准契机,小学高段才深入学习的语言描写,在三年级上期,也能普遍掌握,so easy!

  作者|汪小红

  公众号:作文起步营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0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