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10篇

宇洋4039分享

一、什么是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 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二、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10篇

《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组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下面给您带来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最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10篇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1

《战争与和平》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著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著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的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

我把娜塔莎比做皎洁的明月,因为她美得像神话,有大美之形,像天赐。

当安德烈公爵遭受丧妻之痛和在惨败的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惨败之后,感慨于他之前一直所追求的名誉荣耀情感只是大梦一场,感觉受到了命运的欺骗和遗弃。安德烈的感情世界曾象是古拙的老橡树:“唯独它不欲屈从于春日的魅力,不欲目睹春季,亦不欲目睹旭日。”但他的难以言寓的绝望和痛苦敌不过少女的快乐。当饱经沧桑的安德烈到罗斯托夫家的庄园时,不是被清脆的少女的笑声吸引的吗?少女娜塔莎是多么快乐啊!

娜塔莎用她那强大和青春的生命力顽强的抵抗住了命运的挑战,忍受住了美的背后那巨大的担当;没有一遇苦痛,便忧怨、乞怜、颓伤,呈现败像,变成丑陋。在莫斯科即将沦陷之时,娜塔莎肯于舍弃家财,以救治、运送伤员为第一要务,谱出一曲高尚、美好人性的千古绝唱。

经历风雨屈辱、苦难煎熬之后,还能典雅迷人、唇齿留香,便是不朽。

书中总不乏悲惨而凄凉的场景,对于生活在那个战火连绵的时代的人,对死亡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刚毅而有英勇的安得烈就几次触摸到死亡的底线。虽然他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死亡之神,但他的死伟大而令人敬佩。死亡对与这本书中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并不遥远的,也许今天躲过了明天还会在来,若又躲过了明天,总有一天死亡也会临近。但他们面对死亡的做法却可以深深启发我,也许这本书中还有太多的启迪,但对于我来说这的确是启发我最深的。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2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发现,这本书是我永远也读不完的。

有人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的契机是为了探寻俄国社会的出路,我却始终觉得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我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当是包罗万象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目的。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我的个性来。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当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期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争与和平》。

应当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十分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我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并且,托尔斯泰似乎异常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能够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坚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一样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比起莎士比亚的雕章琢句来,要强出许多。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3

我们常常认为狡猾可恶的人总会恶有恶报,下场十分凄惨,而单纯善良的人最后总是得到最美好的生活,最感人的幸福,可是每当我们揭开社会真实的面纱,就会发现社会本不是这样的,人善被人欺。

娜塔莎是一个任性热情却十分善良的人,她与安德烈公爵是未婚夫,娜塔莎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姑娘,小流氓阿纳托尔是个专门招引姑娘的小伙子,虽然已经有妻室了,但不过整天靠着英俊的头颅沾花惹草,无恶不作,一次偶然的聚会,他认识了娜塔莎,并用花言巧语和千亿伏特的微笑征服了娜塔莎的心,并异想天开的准备和娜塔莎私奔。娜塔莎的伙伴索尼娅和德米特里耶夫娜夫人偶然间从阿纳托尔给娜塔莎的信间得知了秘密,她们都知道阿纳托尔的为人,于是疯狂的劝阻娜塔莎,可娜塔莎已经昏了头,丝毫不听劝阻,单纯的认为阿纳托尔是个内心跟他表面一样美丽的小伙子。劝说未果后,索尼娅和德米特里耶夫娜夫人成功的破坏了阿纳托尔的计划,阻止了两人的私奔。可是娜塔莎就万分可怜了,感情被欺骗的感觉是不好受的,最后娜塔莎好几天都不吃不喝,等待着阿纳托尔,差点崩溃。

最近同学们的博客里一直流传着“13岁小女孩不忍家暴跳楼自杀”的新闻,还不怕手发麻把整篇遗书一字不漏的全发在博客上。我也很震惊,这简直就是后妈中的后妈,残暴中的残暴!!不少同学义正言辞,疯狂的批评这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我也同意同学们的看法,但是这女孩未免也太傻了!!父母对她所实施的暴行已经构成家暴,却仍然容忍下去,不向任何人求助,也不拿起法律的武器,恐怕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惹得祸吧,不实施任何劝阻,也没有任何的反抗,暴力只会越来越升级,善良单纯是好,但是也得适时行动,事情竟然已经发展到把人打昏的状态,你善良下去会有用吗?像这样的“忍者”法最后只能成为暴力的牺牲品。而小女孩最后只是做了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结束了自己悲惨的生命,这跟娜塔莎一样,不愿面对现实,而是选择了逃避。

同学们,社会上千变万化,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遇到了别人的'攻击要学会反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一度的容忍下去只会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悲惨。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4

十九世纪初,历史在俄罗斯掀起了滔天巨浪;在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伦,开始把他征服的目标指向这里,于是一场残酷的战争爆发了。我读的这本书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利用这样的历史背景些出的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安德莱公爵之“死”是我认为全书中最感人的一幕。这段内容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使我从此一改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而升华到人类的良心上来感觉世事了。庄严、蔚蓝色的、宁静而悠远的天空,超脱于人类所有痛苦、欢乐之上的永恒和安宁,只有它才是我内心深处真正的精神寄托。作者在小说中也认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以外的庄园贵族罗斯托夫一家和包尔康斯基一家,指出在这些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们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

《战争与和平》不愧是一部宏伟壮丽的史诗,它不仅描写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场战争,它还唤起我们对民族和世界历史的浓厚兴趣,唤起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切关怀。这是任何专门描写和研究战争的论著代替不了的。而作为一部伟大而深刻的文学作品,它还是任何学术论著代替不了的,因为它还是一部人们心灵史诗,一部生命的史诗。我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战争和民族的历史,还看到了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心灵,看到了他们深深的渴望、痛苦、欢乐和追求。今天几乎所有学术的论著都是题目有限的、分析的,因而也是片段的;而它是综合的、完整的。战争构成了历史的突出节点,而历史则不过是人的生命的展现。三者的核心是人的生命:肉体的和精神的生命。下面我仅就战争行为的伦理、历史的法则与责任,以及面临死亡对生命的认识来思考其中提出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在最后一点上我不可遏止地被其吸引。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5

托尔斯泰曾说:“它不是传奇,不是长诗,尤其不是历史记事”。的确,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我们置身其中,似乎可以掌控大局,但又感觉如沙砾般渺小。因而,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理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在我看来,它是一群年轻人在时代的大格局下对人生的不同选择,或喜或悲,引人深思。

性格决定选择,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自己的选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随着时代或多或少改变着。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产生一些新的思想,并不知不觉中完成改变。

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到放手,甚至死亡。相对于皮埃‘而言,他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性格有关。他冷静,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少皮埃尔的那种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死在战场,深感可惜,但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开安排他,毕竟他在临死时彻悟了。

娜塔莎很可爱,不过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爱情。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成熟多了,沉静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快乐。以至,杰尼索夫再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

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格是永远不会变的,他们的选择是俄国青年的代表,在战争的洗礼下,他们又使俄国充满让世界战栗的力量。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6

最近阅读了《战争与和平》其中有句经典的语句深深的吸引了我:“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终于来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婚礼举办,生儿育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真正的和平时代了.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触颇多: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个十五岁的瘦削少年所说的话.是的,既然已经和平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7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了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战争与和平有不少耐人寻味、引人深思的语句。

安德烈公爵想:“云朵是多么的宁静、镇定啊,哪里像我们这里的慌张,恐惧与混乱啊!那云朵无忧无虑地飘荡在空中,从来不必像那个法国兵和炮兵似的为争夺探帚而愤怒。为什么我从前没有注意到它呢?现在我看到它了,我是多么幸福啊!只有天空是纯洁的,没有虚伪、没有欺骗、没有什么能够和它相比。天空之中只有安静、柔和。谢谢上帝……”

这是他被打在地上后心中的感想。这一感想与他原先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安德烈是有钱的老公爵的儿子,他性格内向,意志坚定。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他是个有地位的人物,并且非常热衷于帮助年轻人进入上流社会,所以安德烈与上流社会的人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他的家族中,有着爱他的父亲和妹妹马丽娅公爵小姐,还有一个不愿他离开去参军的妻子。

在打仗来临之前,他认为自己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名声和荣誉。为了追求他人的尊敬,他多么希望能成为战场上的英雄,以施展他的才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若要他放弃他的亲人都无所谓,我们去想一想吧,这是多么冷酷无情的想法啊!在他看来,荣誉和地位是他最珍爱的东西,也许许多上流社会的人也会有同样的观念。

不过,当他战败躺倒在地上后,当他看到蓝天、白云时他清醒了,他认识到了一切。那是一种宁静、安逸、辽远。在看到那样的情景后,他的心是如此的平静。天上的云朵是那般镇定自若,安宁自得,一片和平景象,完全没有陆地上的杀戮,闻不到一丝的血腥味。在他明白这一切后,他感觉到无数人崇拜的英雄—拿破仑,也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根本不能与胸怀博大的天空相比。

蓝天和浮云是安德烈从未注意到的,他所见的是上流社会中一张张虚伪的面孔,而今见到了他一直忽略的却很纯洁的东西,看到了永恒!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8

利用寒假的空闲,我读完了世界名著《战争与和平》,如果说当我手捧《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是怀着崇敬的心情的话,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时,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在此之前,关于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我已经听说不少,今天,当我完整地学习了《战争与和平》这部小说后,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认识。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我觉得,《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虽然有点深奥而新鲜,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样的世界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欲望。这部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恢宏巨制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并以一八一二年的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一系列的大事件。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

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战争中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还有贵族家庭的带头充军和捐钱给俄国,使军民们士气大增和老百姓同仇敌气,浴血奋战。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才知道武装的强大是可以打败的,打不败全国人们同仇敌气,团结不屈的精神。这本书中给我影响最大的人是别祖霍夫—彼埃尔,他心直口快,易动感情,见义勇为,出手大方,他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但他却不重视钱财,在最后他为了帮助俄国的胜利变卖了自己的所有的家产,并鼓励人民投入到战争中去,还带头参军,为俄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最后世界名城——莫斯科落入拿破仑手中时,他坚持不走,准备为了国家的胜败,牺牲自我去刺杀拿破仑,我对他十分敬佩,我要学习他这种牺牲自我,完成大我的牺牲精神!

看完整本书,脑海里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位如此真实和鲜活角色让我无法忘怀。这几个人物贯穿整本书的情节,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中,都经历了一场身心战争与和平的洗礼。

我忍不住想说说皮埃尔这个人,他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以前,我曾很天真的想,战争多好呀!战争既可以掠夺国土,又可以增加威名,真是一举两得!《战争与和平》使我明白了战争的残酷,和平的美好,和平是最可贵的,当和平的土地上硝烟袅袅升起时,也就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孩子眼中也都流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人们断水断粮,食不裹腹,一切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和平,多么神圣的名词!

我愿是一名和平使者,使各国都建立起友谊和信任;我愿是一只洁白无暇的和平鸽,带着和平的使命飞向四面八方!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9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体质。——题记

在拜读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著作——《战争与和平》,我觉得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只是一位作家,从书中我仿佛也看到他对军事、哲学、历史等也有高度的透彻,对他的喜爱与崇拜使我对这本家喻户晓的著作有点感想。

小说从1805年奥斯特利茨战役写到1821年俄国专制加强潜伏危机的时刻,以法国和俄国之间关系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为主线。但内容并不全是以战争为话题。故事的主人公青年公爵安德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投身到“硝烟四起”的战争中去,把怀孕的妻子交给父亲与妹妹玛丽亚照顾,在军中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他期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而主人公二彼埃尔,他是安德烈留学归来的好友,身份高贵,由于继承了伯爵身后的全部遗产,也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居心叵测的监护人拉金公爵看上了彼埃尔的这一点,便计划把相貌美丽但品行不端的小姐爱仑嫁给了他。而同一时间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战败的安德烈不幸受了重伤,身心也受到重创的他只好静静养伤。另一边的新婚后的彼埃尔,在不久后就发现妻子爱仑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若有若无的暧昧关系,他为了卫护自己的名誉最终与爱仑分居,内心陷入了纠结当中,直到认识了互助会的领导后慢慢开始找到了新的信仰。而在战场上的安德烈回到家的那一晚,妻子正好产下一名男婴后逝世,这让安德烈顿时感到人生已走到尽头,直到遇到活泼漂亮,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可父亲的强烈反对,使得安德烈出国和娜塔莎无奈分开一年,娜塔莎最终奈不住寂寞与爱仑的哥哥阿那托尔私奔。后直到1812年的一次战争,娜塔看到了将死的安德烈,她向他谢罪并热诚地照顾他,可安德烈最终还是和死亡一起走了。彼埃尔化为农夫刺杀拿破仑却反被俘虏,其妻爱仑在这战火连连的环境下依旧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几番奋战后,俄国最取得胜利。像每个故事完美结局一样,大家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战争,充满着杀戮,为了所信仰的去战争,不去管生命的高贵。的确,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我记得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就是战争,我想大概没有人喜欢战争吧,它不能与一切美好的事物相提,战场不过是洒满鲜血的修罗场。帝王永远是冷漠无情的,战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事关国家利益和荣辱的“打架”。

我厌恶战争,帝王永远是历史的奴隶。但在战争中我看到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战争,必定会有牺牲者,为了和平,他们甘愿为保卫国家、人民流血。书中也有多处描写在战争这样的环境下,人丑陋的欲望是多么令人厌恶,像放荡的爱仑,示财权如命的拉金公爵,他们的时代终将过去,迎来的只会是和平。

和平的到来,是用铺满鲜血的花朵迎接,战争不会永远,因为正义存在。在这本书中,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从生下的啼哭婴儿到白发老人的一生阶段,这本书中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曾这样评价。我喜欢安德烈的单纯坚忍,娜塔莎的活泼善良,彼埃尔的温和并不懦弱……他们都不完美,各有各的人性欲望,但上帝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人。

结局,和平的年代真正来临,婚礼,生育,就像小尼古拉说的: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的人都感到幸福。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作文10

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宏伟的史诗,是现代的《伊利亚特》,汇聚了无数的人物和感情。在这片波澜壮阔的人类海洋上,翱翔着一个凌驾一切的灵魂,从容地掀起又平息一阵阵暴风雨。

高尔斯华绥说:如果要举出一部符合“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个定义的小说,我就要选择《战争与和平》。

他俩都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对《战争与和平》的评价无疑出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赞叹。

我青少年时期很不喜欢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觉得太罗嗦太艰涩,看起来太累。所以他的《战争与和平》直到20x年秋天才第一次读完。非常意外的是,我竟然读得很享受,感悟也不少。托尔斯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文学家,《战争与和平》的深度和广度其他作家很难超越。

读《战争与和平》,宛如看一场大戏,从起幕到慢慢地热场,一点一点地,直到高潮到最后,又重新变成一团星星点点的亮在黑暗之中。有太多的生命之花在这个过程中绽放又凋零,人们死去,有新生。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迷失在那盛世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有的人则用无穷无尽的经历换来痛苦,折磨,徘徊与选择,而更有所感触的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你心有所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最终必定会有所获。

感情,生命,经历与徘徊,不知自己会有多少日子了,而这些时候,又将投身何处呢?而真正的活过,是相对于死而言的吧。他要靠更多人准确堆砌而出我也不明白,那些能够活下来品尝果实的人是幸福的,也无疑是幸运的。而有更多更多的人,被埋葬在那抔黄土上,被埋葬在那堆金山银山之中。


战争与和平名著读后感10篇相关文章: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高中生读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

500字读书心得6篇优秀作文

4年级作文名著读后感500字左右6篇

经典名著读书心得600字5篇初中生

四世同堂读后感六年级话题作文500字10篇

复活读书心得范文10篇

读后感六年级作文650字5篇

世界十大名著书籍介绍

    26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