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古诗词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集中体现,通过让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认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

  一、重视古诗“背景”的价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境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及其丰富的“背景”资源: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与古诗密切相关的创作故事;古诗涉及的相关典故、传说;诗人的相关诗作;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的创作风格等等。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古诗的“背景”,体验古诗的内容、情感、思想。学生才能够真正地走进古诗中去,去领略古诗所表达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诗,诗人柳宗元通过自己的所见,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静、凄凉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诗人为什么写一个老翁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地方垂钓呢?其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一下子领悟出来。这时就应该让学生去搜集、查询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搞清楚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达自己被贬后的那种失意寂寞的情怀和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强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教学中要采取范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和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教师对朗读的指导策略进行了研究,认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初步感受诗意的朗读。这一阶段应让学生把古诗读通读顺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理解注释,想象画面来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读时就使学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诗意。第二阶段,加深理解诗意的朗读。这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

  三、创设情境,多向体验、感悟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生动的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果。”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使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教师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直观教学,运用语言、教具直观,启发学生想象。凭借丰富的想象,用夸张、对比等手法,创造出生动感人艺术画面,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例如,古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依据诗意作画,可以由教师进行深情的范读,并配合古典名画和名曲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还可以欣赏现代作曲家的演绎的古诗词乐曲及诗朗诵来激发情趣,帮助学生去体会古诗中的诗情画意。

  (二)发挥想象,引导联想。一是发挥想象。“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象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往往配有插图,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的想象与文本、与生活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比如《春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填补“空白”。想象作者的动作:睁开惺松的双眼,伸个懒腰,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想象作者看到、听到的情景:花瓣飘落,小鸟鸣叫,空气清新宜人;想象作者的内心活动:昨夜一场风雨,打落了这么多花瓣,多么可惜啊!

  四、多元解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大胆创造

  (一)改写。

  小学阶段的古诗,大多是写景叙事之作,只要稍稍想象,都可以将其改写,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如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可以让学生将彩云、江流、船行的变化以及猿猴在山上的生动情景加以描写,将一幅长江三峡的美景跃然纸上,《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等都可以这样做,这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转换,这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现实意义。

  (二)拓展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教学不能就诗教诗,教师要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如教学《示儿》一诗时,古诗学习完了,大部分学生心存“诗人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是否实现了”的疑问。可以把这首诗的后几句告诉给学生:“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已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三)课前一分钟讲话。可以利用“课前一分钟讲话”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介绍课外所读的古诗,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式解读诗句内容,帮助自己“胸有成竹”,从而得以上台表达出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达到“自圆其说”。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主性,而且延伸拓展,加大阅读量,真正把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深植于儿童的脑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古诗教学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写作的能力。活动创新领略意境

  其实诗歌教学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的思考、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做向导,学生自然学习起来格外带劲。我在教学当中尝试过如下做法:

  ①画诗。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画画特别有兴趣。我们在教学之后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用具体的图画表现出来,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境。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种形式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把握古诗意境。如《登鹳雀楼》,让学生通过群山、大河、落日、高楼、色彩的对比在画面的铺陈,感受画面的壮阔雄浑,心旷神怡,这也比简单的读写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②演诗。古诗词语言凝练,其中故事情节强、人物形象丰富的古诗特别适合表演。如《悯农》,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扮演农民耕种的情形,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内心体验。又如在《回乡偶书》中,在学生想象画面之后,老师请一个学生做诗人贺知章,又请几个同学做村上的孩子表演当时的情形,这样就促使孩子带着角色转换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使课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同学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

  ③写诗。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而且是一种十分优美的语言,教师也可尝试让学生将古诗改写成意境优美的现代文。如《赠汪伦》,有个学生就是这样改写的: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渡口将要远行。突然岸上传来了嘹亮的歌声,诗人走出船一看,原来是汪伦一路踏歌而来。他们四目相对,无限深情。船即将远行,船头的诗人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次抱拳施礼,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这样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

  ④用诗。教学之后,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文中的绝妙佳句。创设恰当的语境,合理地运用诗句,化消极积累为积极积累。

  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住祝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春雨时,我们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冬雪时,我们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另外平常的生活当中教师也可组织合适当的诗词主题活动,带领学生更广泛的接触诗歌、积累诗歌。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开展诵读古诗词,打好学习的基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直观记忆力却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因此,以欣赏促动朗诵,以理解促进背诵,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基石。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做到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1]

  二、贴近生活,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创新,用生活化的方式展开教学,便于小学生的理解,同时又可以让小学生切身感受到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要在校园生活中融入古诗词的元素。校园是学生一天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张贴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时时学习古诗词,处处欣赏古诗词,让学生沉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可以在学校的操场围墙上、每层楼的转角处都张贴着激人奋进的古诗词;中午、傍晚的电子屏会显示互爱的古诗词;在班级里,每个班级贴有古诗词,在学习园地里有学生自创的诗词,也有摘录的古诗词,使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里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古诗词,感受到古诗词当中蕴含的意境。同时,学校和教师要多组织小学生开展一些户外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游园活动,并且适当的引导小学生将所看到的景色与古诗词的描写结合起来,真正体会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色。

  三、借诗喻景,使小学生感受到故事中所描绘的优美场景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墻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四、科学引导,帮助小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所体现的文化哲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教小,思维能力和理解力都还比较差,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更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体验方面的锻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诗词学习方法和情感共鸣,对于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涯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感知作者的情感体验是最后的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正确的感知作者的情感思想变化,有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思想,促进身心的发展,当然错误的感知作者情感体验,会将学生带入错误理解的歧途。所以,在这深层体会古诗词,感知情感的这一环节,学生要做到谨慎和细心,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了古诗词的寄寓的思想感情,才算真正到读懂了、学会了整首古诗,这考验着学生的感知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过程。学生要化身为作者,去感受作者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与无奈,只有得到了正确的情感体验,才能对诗词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学习诗词的过程本就是一个认知和内化的过程,而对于情感的体验,更多的是认同和内化,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广泛的情感共鸣,在今后学习中就会自觉地运用相关的情感知识,从而减少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五、提高教师素质,夯实古诗词教学的基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教师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修养,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诗词内容、掌握诗词意境,然后再用优美的语言把诗意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感悟诗词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72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