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宝宝受挫折情绪的方法

书奇 1172分享

  现在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挫折教育却被我们不经意地忽视了。挫折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孩子变成脆弱的纸娃娃,当孩子遇到挫折,我们该如何化解他们的委屈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改变宝宝受挫折的情绪

  (一)明了宝宝受挫的原因:当发现宝宝闷闷不乐时,大人可以协助宝宝找出其不快乐的原因。

  (二)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当宝宝遇有挫折的情境时,大人不必急于立即插手协助,例如:在孩子之间的争吵过程中,大人可在旁观察而不需置身于其中排解纷争,这样可让宝宝学习与友伴相处的技巧。

  (三)协助宝宝分辨及思考:当宝宝受到挫折时,其往往会使用消极的哭泣,这时大人可提醒宝宝,想想看若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形发生,他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其困境。

  (四)帮助宝宝发泄情绪:由于宝宝并不明了自己情绪的状况,自然也不知怎样才是控制及疏导情绪的好方法,所以大人可以教导宝宝一些有效处理不满情绪的方法。

  (五)大人应以身作则:大人在教导宝宝的同时,应重视自己的言行,身教绝对重于言教。

  (六)家中保持愉快的气氛: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绝对是出自于一个快乐健康的家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可让孩子在回家后,能将家当成一个避风港。让宝宝感觉到被爱、关怀与温暖,是协助孩子面对挫折的最佳法宝。

  挫折教育的四个阶段挫折

  第一阶段:培养孩子的信任感。 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

  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 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真正的挫折教育的注意事项

  1、挫折教育不可以突击进行

  有些家长会带宝宝参加一些打着“挫折教育”旗号的训练营的活动,经受所谓的“挫折教育”。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是如何解释挫折的:“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所以我认为挫折应该是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面临的各种人生难题。如果已经有了准备,那么这种挫折教育也就部分地失去了意义。这些训练营无疑是有准 备的,所以我不认为他们真能起到作用。

  生活中的许多挫折往往出现在不经意间。只有经受得住那些突然降临的挫折的考验,才能说是“挫折教育”的成功。因此宝宝的“挫折教育”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而不能通过某些活动来突击实现。

  2、挫折教育不是不提供任何帮助

  遭受一些失败和挫折,并且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就会为宝宝以后克服更大的困难奠定基础。对于宝宝来说,有些挫折可能在成人看来微乎其微,但

  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验。比如宝宝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但是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宝宝摔倒了,我们不去 扶他,也没有任何表示,那么他将来就有可能变得比较冷漠。

  因此,在遇到类似问题时,我们不一定要袖手旁观,而是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方法。

  比如,看他摔倒了,我们可以根据他摔的程度来断定是否需要去扶他一把,而不可一概冷漠待之。有的时候,他不把摔跤当回事儿,我们也就不用去强调

  他摔了这事。有的时候,他明显摔痛了,我们不妨去扶他一把,帮他摸摸摔痛的地方。但是扶他的时候不要表现的大惊小怪,表达出我们的关心就可以了。这种帮助 会带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支持,他也因此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心理能量,将来就会更加勇敢的去面对各种挫折,并学会了以同样的方式去关心他人。

  如果宝宝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些活动,积累一些经验,宝宝就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一种欲望和信心。这样,在经历挫折时,宝宝就不会被所遇到的困难所吓倒。

  3、并非让宝宝经历的挫折越多越好

  谁不希望孩子一生一帆风顺?但人生沉浮,岂能如我们所愿。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缺乏挫折——想做某件事,但是能力达不到,因此需要依赖成人的

  帮助(最简单的,孩子小的时候,他甚至连冷暖饥饿的问题都无法自己解决);与小伙伴玩耍,自己的玩具无端端被更强势的宝宝抢走;上幼儿园、上学后挨老师批

  评或者某些事情做的很好,别的同学受到表扬,而自己被老师“忽略”……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因此,挫折教育的机会比比皆是,我们再也无需人为 的给孩子制造机会去经受“磨难”。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挫折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宝宝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8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