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醒婷 1158分享

电影《萨利机长》再现了逼真的空难场景,电影里展现出民航人一直强调的以萨利机长为首的全部民航工作者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1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小时候看的美国电影都那么简单粗暴有力量,那种电影怎么没了呢?

是这样吧,看现在最火的美国电影,英雄都是虚构的,情绪都是黑暗的,内心都是纠结的,反派都是不可战胜的。选角政治正确,题材小心谨慎,故事蜿蜒曲巧。特效做出超爽的打斗细节,但是情绪宣泄,就是感觉没那么爽。

我们小时候,美国电影不是这样的啊!除了____让某些影人伤痕了一把,在八九十年代,最火的片子都是那么理直气壮、黑白分明。英雄从里到外透着顶天立地的自信,我就是正义!我就是不会中弹!与我做对的人天理不容,连智商都不够!我是美国精神!星条旗飘起来!

就算不能说911改变了这一切,至少911也赶在这个转变的时间节点上。

在911发生的当时,以及那之后十年,人们都没有意识到它给美国人投下多么大的心理阴影。只有从现在往回看,从外面往里看,我们才能发现,美国变了。

仍然坚信正义,不再坚信必胜。

这种虚弱的心理状态中,汤姆·汉克斯就显出来了。

说起汤姆·汉克斯这个人啊,要演技有演技,要思想有思想。可是他一出现在海报上,我就是不大想看。因为用膝盖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大好人做大好事的电影。

汤姆·汉克斯可以说演了一千种美国好人,各有千秋,个顶个的好。

举个例子,在《荒岛余生》里,他扮演的查克流落荒岛七年。好不容易回家了,却发现无家可归,因为他的未婚妻凯丽已经另嫁他人。两人毕竟是强制分开,心里还是有感情的,凯丽的丈夫也识趣地退到一边。凯丽在雨中跳上查克的车——按照好莱坞的尿性,这时候怎么样也得啃起来吧——然而这是汤姆·汉克斯电影,他默默地把车开回凯丽家,没有破坏她的婚姻……

就是这么好人!然而我们看电影就是想看点浪漫主义,这种人永远做出道德正确的判断,未免循规蹈矩,无聊透顶。

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角色不是顺应潮流的好,是普世意义上的好。不是有成长有挣扎的好,是天生的好,永远那么好。

坚定地呈现着自己的道德自信,有种90年代的乐观气息。

《萨利机长》就是一部这么乐观的电影。就像星条旗在你眼前爆炸一样,充满正能量。机长果敢坚强,同僚忠诚友爱,机组人员爱岗敬业,乘客父慈子孝,地勤和救援人员个个人性闪耀,连大反派也是些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愚直人士(现实生活中,上哪找这么一批人啊?)。

不是说正能量不好,其实不但很好,还很治愈。看完这部电影,会有助人为乐的冲动。

只是看到这么一部有古风的电影,由86岁的“美国精神”东木导演,和60岁的“美国好人”汤姆·汉克斯给我们呈现。仿佛看到一代人逐渐远去的背影。

再说说东木,本来可以好好做政治吉祥物,偏要出来拍各行各业的“感动美国”,宝刀未老,精神可嘉。

导演的自信体现在本片方方面面,对灾难部分平实内敛的刻画,反而更加真实动人。还有对正能量细节的选取,仿佛真心相信,现实中真的有、绝对有这么一批人。

他坚信着他的正义,他的美国,他的必胜。一群老人,笑得热情洋溢。

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2

____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伦伯格(萨利)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

虽然不比《荒岛余生》般的独角戏,但影片仍给了汤姆·汉克斯极大的表演空间,有望凭借这个角色第六次冲击奥斯卡影帝宝座。萨利机长如同汉克斯扮演的另一位角色菲利普船长一样,冷静、聪明、有担当,当然这也很可能就是汉克斯本身的特点,非常轻松的将这些个性转移到萨利身上。

最震撼的场景无疑就是客机撞上飞雁到迫降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仅有短短的3分半钟,因此影片更大的篇幅留给了萨利机长与其副驾驶Jeff Skiles(艾伦·艾克哈特饰)的生活在这次意外后所发生的改变,尤其是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事故调查。虽然没有太多大场面,但90分钟的片长并没有拖沓感,叙事流畅而紧凑。

不过,影片的问题出在了剧本上,包括整体结构和演员的台词。《萨利机长》有多次闪回情节,一开场就是那段震撼的水上迫降戏份,在影片中间又有一段约12分钟的戏份,集中展现了萨利机长在处理危机时的机智果敢,然后在影片结尾,两位飞行员聆听黑匣子录音时再次重现了那段迫降情节。虽然闪回并没有错,但《萨利机长》在这方面却做得有段凌乱,伊斯特伍德的拍摄习惯也加重这方面的缺陷——他拍戏时喜欢一两条就过,不喜欢反反复复的排练和复述。这些闪回的出现反而冲淡了影片的情绪引导。

同时有部分情节设置也显得不切实际和突兀:比如萨利在与妻子通电话时,妻子表示门外有很多记者,所以自己听不清萨利在说什么,请问这些记者在门外嚎得有多大声?再比如,飞机上的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在被告知请做好迫降准备后,却把自己的娃直接交给邻座的陌生人,这位母亲的心得多大?

当然,上述“不合理”的情况也可能是不同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所做出的不同反应,但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些情节时并没有给出解释,所以显得仓促和草率了些。如果,影片能将这些人在面对压力时的不安、紧张的画面与萨利机长的冷静和果敢进行对比,效果就要好很多。

同样地,影片的台词也太过直接。比如萨利对担心自己的妻子说:“我累了,我被这些关注搞得精疲力竭。”后来他又说:“我可能很难从这些情绪中找到现实。”影片通过台词非常直接的告诉了我们角色的想法和感受,而非通过演员的表演让我们去感知,萨利在面对妻子和女儿的私人状态下时,就显得很平淡和肤浅。

好在,影片的其他情节能让人忽视掉这些缺点:当萨利在医院里得知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时,他显得非常激动,这一幕很触动人心;当有人告诉萨利:“纽约很久以来都没有什么好消息了——尤其是关于航班。”这句话非常含蓄的让人回忆起____年9月11日的那次震惊全球的恐怖袭击。

总之,汤姆·汉克斯的粉丝们绝对会爱上这部影片,而普通观众也能被那震撼的水上迫降所吸引。虽然有些许缺点,但《萨利机长》依然是部质量上乘的影片。在影片结尾画面中,现实生活中的萨利机长出镜,乘客们登机的场面也放出,不免让观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力量。

其他媒体评价:

“一部充满活力的电影,是对专业性和敬业的赞颂。”——好莱坞报道者

“《萨利》是对一位平凡英雄的不平凡事迹的致敬。”——纽约邮报

“影片立意很正义,如同飞机起飞一般真实。”——Time Out New York

“这部影片并不是视觉灾难片,而是传递着在危难关头人们团结起来解决问题的正能量。”——ScreenCrush

“汤姆·汉克斯很充分的表现出了萨利机长内心的矛盾,但导演伊斯特伍德却没有深入挖掘这个人物的灵魂。”——英国卫报

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3

影片讲述了在飞机失去动力时萨利机长当机立断将飞机于河上迫降并使155人全部获救却不断遭受调查质疑,最后证明萨利机长是一个完完全全英雄的故事。

影片寓意深刻,我只想浅谈一点关于一些我所注意到的细节问题。首先是空姐,给人的印象是训练有素,在有了飞鸟撞击的猜测以后,丝毫没有显示出慌乱,而是面带微笑,镇定自若,安抚乘客,冷静的告诉乘客要怎么做,给人以信任感。不同于国内空姐是吃青春饭,挑选空姐的要求是"瘦、高、白、秀、美",美国更注重的是体贴的服务与经验老道的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所以在美国,我们在飞机上看到最多的,是空妈,而不是空姐,与美好的外表相比,作为机组成员,我想更重要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美国的救援体系,这一点十分令我感动。就是在事故发生后,可以立即、机动的调配有关力量,迅速完成救援。包括船只,军队,直升机等救援部分,红十字会等灾后后勤援助,及维持秩序的警察等,全部有效到位。不论随后的后续工作有何问题,起码在保证人的生命,即救援工作上,美国做的相当不错。当然,美国的援助体制也不是一开始就十分完善,在一开始,美国的救援体制十分拖沓,无效,机动性差,军队也是重反恐而轻赈灾,更不用说与红十字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问题了,可以说,在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的救援体制才渐驱完善,而期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有制度化的批评机制促使救灾体制不断地更新、调整,而我国我国尚缺乏这样的制度化的、有效的批评机制,网络批评也处于无序状态。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马云说过 "中国最大的危险不是GDP跑7还是跑8,跑6又怎么样?只要我们喝的水是干净的,空气是好的,食品是安全的。穷一点还能活得长一点。"同样,,我们不应纯粹注重中国人的"面子问题",更重要的是"里子",才是衣服是否舒适的关键。

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4

影片《萨利机长》讲述的是,机长萨利驾驶的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在起飞不久就遭到了群鸟的撞击,导致两架发动机全部熄火。在这危急关头,机长将飞机成功的迫降在了哈德逊河上,飞机上的人员全部生还。但是,事后相关部门对他进行了调查,认为他这个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迫降在河上实在太危险了,相关部门一致认为,这架飞机完全可以返回机场或者迫降到附近的另一个机场。在听证会上,相关部门称,当时飞机上的各种参数显示,完全可以返回机场。并且他们利用这些参数做了模拟,结果是完全可以成功降落。当时听证会场一片寂静,这时萨利机长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A、这个结果是经过多少次演练之后的;B、是否事先就知道机场的转向;C、有没有考虑当时情况下需要思考的时间。当飞机出现险情时,机长根本没有机会去演练,他需要做的是如何挽救飞机上的全部人员。经过商议,相关部门预留了35秒钟的思考时间,尽管当时机长是用了208秒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应对当时的危情。再次模拟的结果是:两个机场都迫降失败,会造成机毁人亡的结果。会场再次的安静了,片刻之后,掌场响起来了,相关部门肯定了机长当时的操作。很多时候我们都太依赖于数据了,好像这堆数据就能给我们准确无误的答案似的。比如我们很多人添加衣服并不是依靠自身的感受,而是依赖于天气预报的气温。我们太过于依赖数据,从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场的实际状况,这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发生了机械故障的飞机,可以说每一秒都在变化,当然是要根据当时的情况来见机行事,而不是依照数据按部就班的处理。

《萨利机长》这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是,就我个人而言,不管到最后结果怎样,萨利机长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靠着自己40多年积累来的经验、过人的胆识和正确的决断换来了全飞机100多人的生命。当然,工作人员正确的引导和乘客们有序的撤离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认为萨利机长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还有其中一段让我很揪心,就是萨利机长边跑步边思考那些细节,明明知道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还要那么难过,况且结果还是好的。也许,通过这个我们应该明白,永远都不要以你个人为单位来怎么怎么样,它在社会和现实面前从来都是不得不妥协的,让我们在各种不成文的条条框框下生活,这虽然确保了社会的井然有序,却也扼杀了我们个人选择生活的权利。

萨利机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5

前段时间看了《萨利机长》这部电影, 这是基于真实的哈德逊河航空事故改编的电影。近几年里总会听人提起的这起事故,并且不吝赞美之词,这起事故毫无人员伤亡的奇迹很能激发业内人士的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甚至因为这起事故,很多人才知道纽约旁边那条河叫哈德逊河。可是事故终究是事故,也许有的事故有一个不那么悲伤的结局,庆幸之余仍然应该有一些反思。很怕电影会过分的渲染情怀和悲壮然后把一起事故升华成为某种难以名状的伟大。幸好没有,看完后感觉电影拍的很真实,非常真实的描述了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机长的专业性,职业性,和人性。而正是这些普通才更值得去思考当面对事故时什么是重要的。萨利机长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毋庸置疑,专业性让他能基于当时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他能操纵飞机以正确的姿态迫降在河里。职业性让他能够坚持到最后哪怕所有人员都撤离了飞机仍然坚持着检查了一遍客舱。没有人是完美的,是人都会犯错误,这是人性,尤其当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人性的脆弱更会突出。这就是为什么要给人的因素35秒,可是为什么是35秒,不是11秒,不是5秒,不是55秒…… 我们知道,武侠小说里绝世的剑客和高手大都是些没有人性的家伙,要么人剑合一,要么绝情灭性,然后才能高手寂寞,没有人性自然也就没有了人性的脆弱。就象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模拟飞行如果是在失去双发推力的第一时间就决定返回机场是可以把飞机安全降落在跑道上的,甚至把这个人性时间缩短到5秒,11秒,也都有可能做到。会问自己,如果是自己处在这种特情下会需要多少秒,说实话如果是模拟机上也许能做到第一时间返回,可是真实飞行中,答案是不知道,因为无论谁面对那种情况,都会肾上腺激素狂飙,都会心跳加快,都会汗毛倒竖一身冷汗,都需要时间让自己冷静,让自己能够思考,能够判断,而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的专业性,你的职业性,你的经验,还有你的性格。当然这个时间越短越好,可是不到那一刻,你无从知道你的人性脆弱是几秒。你所能做的,就是平常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性,职业性,丰富自己的经验,坚韧自己的性格。 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无知,也只有自己才会了解自己可能没有那么伟大,忽视了前者往往会迷失于后者。电影没有刻意把萨利机长英雄话,萨利机长自己也没有把自己看做英雄,正象他自己所说的: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我的工作,我尽力了。不管是在赞美还是在被拷问的过程中,萨利机长都知道自己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人影响至深不是外界的赞美或者质疑,而是自我拷问,萨利机长的深度自我质疑和拷问几乎让自己信心崩溃,但幸好他知道自己尽力了。“我尽力了”可能经不起外部的赞美和质疑,但对自己就是最好的回答。被拷问是每个飞行员职业生涯里都难以避免的问题,无论这种拷问让人感觉多么恶意和充满偏见,终有一天你能够坦然面对,那也意味着你真正成熟了。

关于这次事故的赞美和讨论还将继续,不会因为一部电影而结束,正向萨利机长所说的,不是因为我,是因为所有人,我们才活下来。没有人员伤亡的奇迹有太多让各相关方学习的地方,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救助不应该只被拿来让人惊叹。 最后,荣耀和质疑终将过去,而人性常在。当从死亡中走出,你会感谢活着,可活着就意味着要继续承受,时光从不会在高潮的那一刻停止,然后,太阳照常升起,又开始新的一天。

    相关文章

    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