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李金0分享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那么中考化学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

1.气态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

对气态物质来说,除了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其溶解性以外,还可以用“吸收系数”来表示其溶解性(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所能吸收的气体体积数)。

对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气态物质,其溶解性知识的要点是:

1.NH3、HF、HCl、HBr、HI,这几个氢化物都是极易溶的。H2S可溶。

2.单质中F2与水反应,Cl2可溶。

3.氧化物中SO2、CO2、NO2都可溶,并在溶解时会发生反应(NO2的反应特殊)。

4.单质中的稀有气体、O2、N2、H2,不成盐氧化物中的NO和CO,都是微溶或难溶的。

气态有机物的溶解性,应在有机物的部分来讨论。

气体与固体物质溶解性的一个最大不同点是,随温度的升高,所有气体物质的溶解性都会降低。

2.碱、酸、盐及固态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

1.碱的溶解性:

NH3·H2O、ⅠA族氢氧化物、ⅡA族的Ba(OH)2,都溶于水。

ⅡA族的Ca(OH)2微溶于水。其余氢氧化物大多难溶于水。

2.酸的溶解性:

H2SiO3不溶于水。其余的酸大多溶于水。

3.酸性氧化物及碱性氧化物的溶解性:

对于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可溶性酸或碱的氧化物(见上面的1与2),可以认为是可溶的。

对于不能与水反应的物质(如SiO2),或反应产物不溶于水的(如MgO),应该将其视作为“不溶”。

也就是说,氧化物的溶解性一般要由其相应的碱与酸的溶解性来决定。

4.ⅠA族阳离子的盐,及NH4+盐、NO3-盐、CH3COO-盐,多溶于水。

5.大多数Cl-盐溶于水。但AgCl、Hg2Cl2不溶于水。PbCl2、HgCl2微溶于水。

6.大多数SO42-盐溶于水。但BaSO4、PbSO4不溶于水。CaSO4、Ag2SO4微溶于水。

7.ⅠA族阳离子及NH4+离子的碳酸盐、磷酸盐都溶于水。

其余离子的碳酸盐、磷酸盐都难溶于水。而ⅡA族的HCO3-、H2PO4-盐是可溶于水的。

8.ⅠA族阳离子及NH4+离子的硫化物溶于水。

其余过渡金属的硫化物多难溶。

9.除AgNO3可溶,Ag2SO4微溶外,其余Ag+盐多难溶。

3.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基本公式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基本公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

溶质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分数

3、溶液稀释公式

m1ω1=m2ω2或ρ1V1ω1=ρ2V2ω2

(稀释前溶液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注意牢牢抓住:稀释前溶质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

(所加水的质量=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前溶液质量)

二、题型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题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题型2、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1)加水稀释

公式:m1ω1=m2ω2

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2)浓溶液和稀溶液混合

关键:浓溶液中的溶质+稀溶液中的溶质=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

例题3、50g20%的食盐水和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食盐水混合可制得15%的食盐水?

(3)溶液增浓的计算

例题4、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钙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采用什么法?并计算出具体的数值。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钙溶液

C.把溶剂蒸发掉20g

D.加入3g氯化钙晶体

题型3、含有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制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题5、将5g胆矾溶于95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溶解的概念解读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该气体(其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在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的体积数。

通常把在室温(20度)下:

溶解度在10g/100g水以上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溶解度在1~10g/100g水叫可溶物质;

溶解度在0.01g~1g/100g水的物质叫微溶物质;

溶解度小于0.01g/100g水的物质叫难溶物质.

可见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1.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 对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4.从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可以判断哪些物质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5.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析出晶体的质量。

6.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7.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液体:CH3OH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8.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氧气的来源: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加热Hg+O2↑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加热氯酸钾:2KClO3加热2KCl+3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9.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0. 实验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中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

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

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

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

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

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

中考化学实验口诀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

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

三靠两低不要忘。

解释:

1、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斗"指漏斗;"架"指漏斗架。这两句说明了过滤操作实验所需要的仪器:漏斗、漏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并且强调滤纸折叠的角度要与漏斗的角度一样(这样可以是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

2、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3、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四、氧气的制取实验

实验先查气密性,

受热均匀试管倾。

收集常用排水法,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试管倾"的意思是说,安装大试管时,应使试管略微倾斜,即要使试管口低于试管底,这样可以防止加热时药品所含有的少量水分变成水蒸气,到管口处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破裂。"受热均匀"的意思是说加热试管时必须使试管均匀受热(联想:方法是刚开始加热时,要用手拿酒精灯,来回移动,等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这样可以防止因试管局部受热而炸裂)。

2、收集常用排水法:意思是说收集氧气时要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联想:收集某气体若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气法,则一般选用排水法。因为排水法比排气法收集到的气体的纯度高。氧气比空气重,虽然可以用向上排气法,但是不如用排水法好)。

3、先撤导管后移灯。意思是说在停止制氧气时,务必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联想:如果先撤去酒精灯,则因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就会沿导管吸到热的试管里,致使试管因急剧冷却而破裂)。

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检纯试管倾,

先通氢气后点灯。

黑色变红水珠出,

熄灭灯后再停氢。

解释:

1、氢气检纯试管倾:"氢气检纯"的意思是说通入大试管的氢气必须先检查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试管倾"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回流导致试管破裂必须使试管倾斜(使管口低于管底)。

2、先通氢气后点灯:意思是说做该实验时务必先通一会氢气,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出之后,再点燃酒精灯,否则氢气和空气混合在受热的条件下将可能发生爆炸。

3、黑色变红水珠出:意思是说待黑色粉末(氧化铜)全部变成光亮的红色(铜粉),同时管口有大量的水珠出现时,说明反应已完全,至此停止实验。

4、熄灭灯后再停氢:意思是说停止实验时务必先熄灭酒精灯,过一会儿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否则,空气将进入试管,这样还原出来的铜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在受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重新生成氧化铜,于是导致实验失败。

六、氢气的制取实验

球斗容器导气管,

酸中常加硫酸铜。

关闭活塞查密性,

检纯谛听爆鸣声。

解释:

1、球斗容器导气管:"球斗"指球形漏斗。这句的意思是说明了制取氢气用启普发生器的三大主要部件: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联想:(1)在用启普发生器制气体时,药品的加入方法是:固体物质由插导气管的口子加入,液体物质由球形漏斗加入,废液从容器底部放出;(2)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条件是:不需加热,必须是一种固体同一种液体反应,反应程度要缓和且放热量少;(3)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也用启普发生器]。

2、酸中常加硫酸铜:意思是说在制取氢气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常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联想:制取氢气若只用纯锌粒,则反应速度较慢,为了加快锌粒与酸液的反应速度,在制取氢气的酸液里预先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这是因为锌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Zn + CuSO4 = ZnSO4 + Cu ,置换出来的铜疏松地附着在锌粒的表面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Cu-Zn原电池,从而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3、关闭活塞查密性:意思是说在加入药品之前,应该首先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导气管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仔细观察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即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较好,然后将水从底部放出。

4、检纯谛听爆鸣声:意思是说点燃氢气之前,务必首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若不纯即 点燃则有爆炸的危险)方法是: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然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注意管口始终要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迅速放开手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应该继续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无爆鸣声(只听到"噗"的一声)为止[联想:点燃甲烷时也必须检验纯度,方法相同。

七、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

实验室制二氧碳,

大理石与稀盐酸。

两种苏打皆不用,

速度太快控制难。

不用硫酸代盐酸,

钙盐不如镁盐廉。

硝酸见光易分解,

鉴别火柴不能燃。

解释:

1、球斗容器导气管:"球斗"指球形漏斗。这句的意思是说明了制取氢气用启普发生器的三大主要部件: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联想:(1)在用启普发生器制气体时,药品的加入方法是:固体物质由插导气管的口子加入,液体物质由球形漏斗加入,废液从容器底部放出;(2)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条件是:不需加热,必须是一种固体同一种液体反应,反应程度要缓和且放热量少;(3)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制取也用启普发生器]。

2、酸中常加硫酸铜:意思是说在制取氢气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常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联想:制取氢气若只用纯锌粒,则反应速度较慢,为了加快锌粒与酸液的反应速度,在制取氢气的酸液里预先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这是因为锌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Zn + CuSO4 = ZnSO4 + Cu ,置换出来的铜疏松地附着在锌粒的表面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Cu-Zn原电池,从而使反应速度大大加快。]。

3、关闭活塞查密性:意思是说在加入药品之前,应该首先检查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导气管的活塞,从球形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仔细观察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即说明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较好,然后将水从底部放出。

4、检纯谛听爆鸣声:意思是说点燃氢气之前,务必首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若不纯即 点燃则有爆炸的危险)方法是:用小试管收集氢气,然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注意管口始终要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迅速放开手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说明氢气不纯,应该继续重复上面的操作,直到无爆鸣声(只听到"噗"的一声)为止[联想:点燃甲烷时也必须检验纯度,方法相同。]



中考化学常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2023初中化学中考必考考点

2022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2022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有关2022化学中考知识点汇总

初三中考化学考点分类复习归纳

有关化学中考知识点总结2022

初三化学中考知识点最新2022年

2021初中化学中考考点必背

2023化学中考知识考点梳理

    49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