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公车上书的原因详解

淑贤 1172分享

  编者按: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一千两百名举人于北京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为什么叫公车上书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正儿八经说民国——公车上书》。

  原标题:正儿八经说民国——公车上书

  改革这个词好像已经嘤嘤绕绕了我们一百多年,一直到现在,我们还一直都在提怎么改?可是,我们5千年的文明史中,大多数的时间,一直以大国自居,一直认为我们的君主专政比较好,从没觉得自己有过什么问题。直到外国人进来,我们便觉得我们自己是哪都不好,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是,正如电影里葛优说的一样,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把蛋扯了。中国现在的好多问题,都是因为步伐太快的原因。可是我们最早的改革派们,还是相当理智的。他们并不主张快速的从体制上进行改革,要改革就要先从教育上,农业上,工业制造上入手,然后结合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最后成功。不管怎么说,政体改革是根本,但是要循循渐进。他们这一派被称作是“渐进派”。比如我们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郭嵩涛”,但是,当时郭嵩涛就对李鸿章这套全心全意搞军事竞赛的做法,颇有微词。认为脱离了政治体制改革,单纯的军备竞赛就是本末倒置,没有抓住重点。结果也是不出所料,甲午战争一败涂地。可是咱也要说句公道话,李鸿章除了搞军备竞赛之外,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搞政治改革。作为那个时代的第一外交家,他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了解,要远远超越其他人。可是,即便是这样,他能做什么呢?让他带头跟慈禧、光绪对着干?这叫造反。而造反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一般人不到万不得已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当郭嵩涛提出这些理论时,李鸿章是不支持的,但也没有全盘否定,而是部分吸纳。也算是对“渐进派”的一种认可吧!

  如果国家能够按照“渐进派”的思路进行下去,对中国的国运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儿。我相信,中国的好多问题,都会在渐进的过程中消化掉,而不是和现在一样,问题越积越多。可惜的是,从甲午战争之后,“渐进派”已经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所有人好像都等不及了一样,对政府一下子失去了信心。这时候便是“激进派”的天下了。关于激进派,个人认为最成功的当属“孙中山”,他不仅在把改革,变成了革命,而且赢得了生气身后名,算是功成名就了。但是,真正打开激进派大门、激发了无数人内心革命激情的人,当属康有为。而康有为前期干的最为牛逼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历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公车上书”。

  其实,最早时期的康有为属于一个政治个体户,什么事情都要单打独斗,原因吗?其实也很简单,他要搞投机。就在自己数次也没考上举人的情况下,他自己估计心里也凉了半截。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给当时的帝师“翁同龢”写信,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要求国家维新改革。这种干法,在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当中是有说法的,叫做“投书论国事”。当年的韩愈也这么干过。这么干就是相当于申请投资,自己首先表明我是一个可用之才,如果投资人肯给我投资,那么将来我也必定是以身相许,对投资方不离不弃,最后还以高额利润作为回报。但是,不幸的是,这一年是1888年,国家还没有经历甲午之战,虽然也是多事之秋,但是整体的国运是上升的。维新改革这一套,还吃不开。大家此时更愿意接受“渐进派”的这一套。所以,康有为的这次“投书问国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举人吗?自然也就没考上。

  之后,康有为时来运转,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后,终于考上了举人。可是时间已经到了1893年,离甲午之战,就差了一年。甲午开战之前,光绪和他的老师翁同龢一直是主战派,他们坚定的认为,一定能打败日本这个撮尔小国。而老谋深算的李鸿章,对自己的海军实力,自然是知根知底。知道打不过日本,于是他属于是主和派。其实此时的李鸿章并不孤单,他知道还有一个人也会支持自己主和的,此人分量极大,只要她肯支持自己,和谈必定有希望,此人便是闲居在颐和园的慈禧老佛爷。慈禧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她明白战争可不是闹着玩的,但是,此时她并不愿意,明面上出来干政。毕竟已经答应了光绪亲政的,她虽然是心里上支持李鸿章的,但还是决定在幕后操控一切,这一切看起来比较稳妥一些。但是,朝中便隐隐约约的出现了帝党和后党,也使得他们之间暗中较劲,这也给了康有为莫大的机会。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96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