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开发的聪明定义是什么

梓荣 1172分享

  摘要聪明理论是一个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通过训练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认知基本成分,开发智力的理论体系。从智力开发、认知发展、认知基本成分及其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等角度阐述了聪明理论的观点。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智力开发的聪明定义,一起来看看吧!

  聪明理论的训练系统可用于开发智力潜能、设置教育计划和课程,进行心理与临床诊断等多个实践领域。聪明理论是一个崭新的密切联系实践的智力开发理论。

  关键词信息加工,聪明理论,认知基本成分,训练。

  1聪明理论

  我国历来称心智技能水平较高者为聪明人。所谓聪明,即耳聪目明,本指听觉灵敏和视力好,也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感知能力敏锐,引申为智力或认知能力强。人类发展的生长点在于智力,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体的智力潜能,使个体更为聪明,一直是教育学、心理学研究的传统课题。智力开发的聪明理论与以往的智力理论和智力开发实践不同。以往的智力理论或者从智力类型,或者从智力结构为出发点来相对静止地描述什么是智力,然后编制智力开发的认知训练内容;聪明理论则从分析信息加工过程出发,探讨信息加工过程各个阶段的认知基本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从提高认知基本成分的效能出发,设计一系列的认知训练任务和训练程序,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训练感知敏感性、表征的形成与操作、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以及辨别和分类等信息加工过程的初级的、基本的认知成分,开发个体的智力潜能,使个体“聪明”起来的观点和措施的总称。

  2聪明理论的主要观点

  2.1智力开发观

  所谓的智力开发是指最大程度地发掘个体的智力潜能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全面地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认知策略的过程,也不是通过训练,让个体熟悉问题情境从而促进认知加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的过程。譬如,智力开发就象种树一样,是通过一定的措施让小树“根深叶茂”的过程,而不是“揠苗助长”的过程。因此,用于智力开发的认知任务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由于智力开发是一种潜在的一般能力的开发,一般能力的提高应反映在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具有广泛迁移性的认知训练才是较好的智力开发方案。以往的训练往往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训练的内容范围小且只有短时间的效果;二是训练的效果仅局限于所训练的内容,迁移到日常生活事件的范围较小。这些问题反映了目前已有的智力开发方案存在某些不足,也反映了智力开发问题的复杂性。②智力开发是潜能开发,不是超前发展。超前发展是个体的认知能力早于同龄人发展的现象。一般而言,增强某种刺激、增加在固定时间段内训练的次数以及丰富个体的经验都能够促使个体在这方面的能力发展高于同龄人。但当同龄人也获得了这些经验时,其该方面的能力同样会达到被训练者的水平。换句话讲,通过重复性强化训练获得能力超前发展的个体在将来某个时间可能会出现“泯然众人”的结果。这就如同对4、5岁的儿童进行守恒训练,可以使其超前发展。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同龄儿童逐渐掌握守恒时(大约7岁以后),其超前训练的成果就“泯然众人”了。潜能开发可能会导致超前发展,但是潜能开发的目的不是超前发展。真正的智力水平高应表现在个体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潜能开发应使个体的能力得到质的发展。③智力开发是促进能力发展,不是增长知识和技能。个体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有利于个体这个方面能力的发展,但是其它方面的能力可能并没有相应的获得发展,这可能使个体发展成一个“专才”,而不是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智力开发有利于提高个体获得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效率,使个体多个方面的能力提高。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发展仅仅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也是智力发展的结果之一。在认知过程中还存在类似流体智力功能的更为基础的认知成分。智力开发就是开发这类深层次、更基础的认知成分的功能。

  2.2认知发展观

  信息加工理论的认知发展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体随着自身的成熟其获得实际知识的量和质都在提高,并逐渐把不同的事实相互联系起来。二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各种各样的认知过程也在不断发展。同时,个体逐渐变得更有计划性,更好地监控自己的认知行为,意识到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三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个体对更多的信息单位进行运算并把它们联系起来的能力逐渐增加。四是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其认知资源分配能力逐渐增强,当对一个领域的认知加工较为流畅时,可以同时在另一个尚未组织起来的新领域内进行更为自由的认知加工[1]。可见,从认知基本成分的角度来理解,信息加工理论的发展观可以解读为,认知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的知识经验不断丰富,知识的存储能力和存储量增加。二是各个认知成分的变化以及个体对认知成分的操纵和控制过程的变化。

  2.3认知基本成分观

  联结主义、经验主义、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等理论派别都曾提出过认知成分或心理成分的观点。如早期联结主义者直接把心理看作是根据某些自动机制联结起来的成分的联结,现代联结主义者把收集、表征刺激与反应的内在状态的序列性单位称之为成分;经验主义者和结构主义者则认为,感觉和观点是认知的最为初级的成分;行为主义者提出,心理的最为初级的成分是刺激和反应。可见,许多研究者认为,在认知过程中存在某种最初级的成分。

  近年来,心理学界对认知成分的阐述更为细致,根据认知成分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类观点。一类观点主张各个成分之间具有纵向序列关系。例如信息加工理论指出,信息加工系统包含感受器、处理、记忆、加工和受动器等几个主要的成分[2]。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存储、转换和传送的过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基本成分,例如信息的接受器―感知,信息的处理器―转换、解释、选择性注意、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过程,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受动器―机能动作。刺激信息经过接受器进入系统,由处理器对信息进行转换和操作,然后把信息存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借助机能动作产生行为,使个体与环境间完成相互作用。由此可见,感知、辨别与识别、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等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基本成分。另一类观点则认为,各个认知成分之间存在横向结构关系,把智力看作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这些理论主要有智力认知特质理论、智力结构发展理论、智力成分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例如智力认知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高尔顿认为,人类智慧具有两种普遍的遗传特质,一种特质是足够的能量或出色的动力,另一种是敏感性,特质充足会使个体在智力上优越。另一代表人物卡特尔则设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是一般智力的两个主要成分。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新奇事物的快速辨别、记忆、理解等能力,均属于流体智力。流体智力能使个体面临不熟悉的事物时,根据信息准确反应并判断彼此之间的关系。晶体智力是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习得的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发展的基础。后来许多认知训练项目往往把开发个体的流体智力当作智力开发的目标和重点,如以开发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为内容的“儿童认知训练”(the Cognitive Training of Children)[3],其目标就是开发个体的流体智力。皮亚杰的结构发展理论也把智力视为一种适应,智力的发展就是个体积极地同化和顺应与个体图式有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平衡机制使得智力结构发展到较高水平。皮亚杰的结构发展理论诱发了以守恒训练、类包含训练为主的一系列的认知训练课题。

  近来,随着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的高级智能问题,对智力的分析从静态转向动态,其中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结构的分析最为典型[4]。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视觉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我反省智力7种相互独立的智力。言语智力包括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空间视觉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辨别和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和睦相处的能力;自我反省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每种智力都是发展的,而且对人类来说也是普遍的。智力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多方面结构的整合。多元智力由于强调智力能在多种思维模型中得到加强,因而扩展了智力开发的范围,成为目前国内外最受智力开发实践者欢迎的智力理论。

  综观以上理论,认知加工过程可分解为基本的认知成分,这些认知基本成分既有独立的功能,也因认知任务的复杂化和加工过程的深入而呈现出层次性。

  2.4认知基本成分与智力的关系

  婴儿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去探索事物以理解周围世界。人类婴儿出生时就获得了某些潜能,例如新生儿和婴儿早期对他人的接触,显示安静或舒适状态、烦躁或哭闹状态等对人体气味的嗅觉敏感性反应,不同触摸方式的偏好是其触觉敏感性的标志。采用“高幅吮吸技术”和“转头技术”都能有效地记录到婴儿对声音差异程度的辨别反应[5]。高尔顿也认为敏感性充足会使个体在智力上优越。皮亚杰也认为婴儿生来是寻求生存的积极活动者,他们有观察和探索的内在倾向,这种内在倾向使儿童的智能发展成为可能。可见,敏感性以及由敏感性发展而来的内在倾向性均是智力活动的必备成分,敏感性的差异是个体智力与其遗传之间联系的机制。遗传影响着个体神经系统发展的差异,进而影响着信息加工的能力。感知敏感性是最为基本和最为初始的认知基本成分。

  表征是信息在心理活动中以具体形象、语词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和记载外部客体的方式。表征的形成与操作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能够在心理上表征客体和事件是年幼思考者最大的成就之一,因为儿童能够在客体和事件不再出现时,对它们加以思考。表征有利于关于物理世界和社会的概念、推理、问题解决、记忆、语言的习得和使用[6]。当儿童似乎意识到,表征不仅仅是关于真实物和表征物之间的物理相似性,而主要是关于人们的表征和交流意图时,出现了对表征的操作。幼儿时期,这些表征逐渐变得具有组织性,形成结构化的知识系统,表征融入了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例如事件知识和程式。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儿童能否成功使用某个模型表征某一实物,依赖于对模型表征性特征的觉察,因为任何降低模型之实物特征的措施,将提高儿童的认知成绩;反之,模型实物特征的加强,将损害儿童的认知成绩。可见,只有个体能够敏感地感知和识别客体才能进一步形成表征。

  对表征的操作就是使用符号的过程。为了使用一个符号,儿童必须觉察到一个符号与指示物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的对应成分,并且利用其中之一的知识,对另外一个加以推理。一个概念是在某些潜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在心理上把一组不同的实体聚集为单一的范畴,所有这些实体在某些方面很相象,某些共同的核心特征使它们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相同的事物[7]。因此对表征的操作是进行高级认知过程的初步和必备阶段。

  人类的认知过程有两个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自动加工过程和控制加工过程[7]。自动加工过程是一序列的节点依据一个特定的输入而发生的一序列的反应,不需要个体的控制和注意。控制加工过程是一序列的节点在被试的注意和控制下的序列反应。自动加工是快速的、平行的、动力强大的而且不需要较多的意志努力,但形成自动加工能力需要长期锻炼,自动加工的过程也难以控制;而控制加工速度慢,是序列化的,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动力较小,容易学习,能应对复杂的问题。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存在互补关系,可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由于自动加工所消耗的心理资源较少,当个体所面临的任务非常复杂时,如果能够自动加工的部分越多,个体用于应对问题中较难部分的心理资源就越多,也就越有可能解决问题。

  选择性注意和工作记忆一直伴随个体的认知加工过程。根据信息的流向,可把选择性注意分为3类。当信息由长时记忆中被激活而进入工作记忆时,这个过程被称之为“选择性比较”;当信息由刺激流向工作记忆时,称为“选择性编码”;当在工作记忆过程中选择时则被称为“选择性合成”。如对几何特性的注意需要选择性编码,对言语的认知需要选择性比较,完成演绎推理任务需要选择性合成。研究表明,流体智力与工作记忆、抑制以及选择性编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8]。大约在6岁左右,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开始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存储方面的发展,学前儿童的非言语能力与其一般流体智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短时工作记忆的个体差异是个体信息加工能力与其智力间关系的基础,因为问题解决的能力需要存储于工作记忆中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不断消退的,个体的信息加工速度较快,就为个体在信息消失前完成更多的任务提供了可能,由于存储在记忆中的信息量限制了个体信息加工的能力,因此工作记忆调节着信息加工速度与智力间的关系[9]。

  辨别和分类是一种最为基本的认知操作,先是进行辨别,然后发展成类别。感知比较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10]。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相同”关系被认为是最为基本的心理关系,借助这个关系能够辨别出两个物体、情境与事件基于某个标准来说是相同的,个体的这种能力既体现在客体识别中,也反映在分类和类别推理的过程中。“相同”的概念由于所蕴涵的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3个等级:(1)在最为原始的认知水平上是“相同”的,如所有的脊椎动物,无论相互间差别大小,都是“相同”的。(2)较抽象的“相同”,依据多个标准对逐个维度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判断是“相同”的。(3)最抽象的“相同”是成人比较的结果,如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相同”的。研究发现,从低级动物到高级动物,从高级动物到人,这种辨别“相同”的认知能力与其前额叶区的进化程度密切相关,也随动物或人的年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通过辨别发现了存在于事物间的关系,形成了类别,在此基础上,逐渐获得了概念,对各种自然的、人工的或物理的与社会的事件进行了表征[11]。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与此一致的结论,个体的感知水平的辨别与其一般智力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10]。那么,不难推论,感知辨别和分类与其它认知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个体一般智力的发展。

  3聪明理论的应用领域

  聪明理论是一种基于训练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某些认知基本成分的智力开发理论,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不仅用于促进智力开发的教育评估、教育干预计划和课程的设置,还可用于心理或临床的诊断。

  3.1开发智力潜能

  聪明理论的认知训练是开发个体认知基本成分的潜能,由于个体的认知基本成分存在于个体广泛地认知活动中,而且在个体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有些基本成分是必备成分,出现也比较早,因此无论从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到防止老人的智力退化,还是从有针对性地对智力发育不全的补救性认知训练到普遍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活动,都是聪明理论的认知训练应用的领域。也正是由于这种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使得接受认知训练的个体在其日常的多种智力活动中显现出认知训练效果的广泛性和稳定性。

  3.2制订干预计划和设置教育课程

  因为聪明理论认知训练的最终的目的是发展成一个有效的认知训练项目来进行教育干预。因此对个体认知基本成分的训练更可能保证教育干预效果的广泛性。元认知的训练有利于发展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启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策略。因为个体有效的学习往往发生在认知内容与教育的方法相匹配的情况下,例如关于成人学习第二种言语的研究发现,把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分为平行加工和序列加工有利于决定对个体采取的教育措施,如个体学习序列视觉刺激、序列听觉刺激和视觉、听觉的空间方位的刺激时,对于前两类刺激,采用序列加工方式好,而对于后两类学习内容,则最好用平行加工方式。聪明理论的认知训练将有利于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达成这种教法与学习者信息加工的一致性,促进学习的效果。

  3.3用于心理或临床诊断

  聪明理论的训练内容可通过提供一种动态的刺激情境来诱发有心理发展缺陷的个体的可观察的信息,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个体认知基本成分的发展缺陷,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心理学专业人员便于从情境的角度来理解认知发展的欠缺,便于向有关人员提供个体认知基本成分发展欠缺的证据,如平行加工能力的发展缺陷的儿童可能在有关决策的训练中表现出双重标准的连续性,而不是平行加工所需的同时性。这样在儿童行为冲动的行为障碍的情况下,就发现认知加工能力的更深层次的障碍。因此,在训练个体的认知基本成分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基本成分在个体的智力活动中出现较早,更有利于发现或诊断个体认知发展的缺陷,及早进行补救性的认知训练,全面开发智慧潜能。

 

    热门标签

    59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