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渡易水》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映卿2 1172分享

  《渡易水》是明代词人陈子龙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写的悲壮慷慨,苍凉沉痛,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古诗吧。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渡易水》原文

  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里,并刀在匣子发出愤懑、郁结的声音,燕赵这一带自古多义士,慷慨悲歌,意气难平。

  易水慢慢地流着,天青草绿,河山依旧,可惜到哪里再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呢?

  注释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县西,东流至定兴县西南与拒马河汇合。古时是燕国南部的一条大河。

  并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产的刀,以锋利著名,后常以之指快刀。指宝刀、宝剑。

  匣中鸣:古人形容壮士复仇心切,常说刀剑在匣子里发也叫声。

  燕赵: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区。古时燕赵出过不少侠客义士,干出了很多悲壮的事情。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潺潺:河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荆卿:即荆轲,战国时卫国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国行刺秦王,并亲自送他渡过易水,行刺未成被杀。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创作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祯十三年),诗人母丧服满,这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窥伺已久;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内忧外患,交并而至。陈子龙由家乡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赴京途中过易水的时候,有感于八百多年前荆轲的慷慨悲歌,从容为国牺牲,激情难已,感慨系之,于是援笔写下了这首七绝。

陈子龙《渡易水》原文_译文_创作背景

《渡易水》是明代词人陈子龙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写的悲壮慷慨,苍凉沉痛,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古诗吧。 《渡易水》原文 明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4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