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课件 > 五年级 >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

开鹏0分享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5篇

五年级数学的课件怎么写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 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

级上册数学课件篇二:《列方程解应用

教学目

1、能够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

教学过

一、等量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

找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再列方

单价×()=总价、工作时间=()÷

()×时间=路程、()×数量=总

三角形面积=()×()÷2、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周长÷()=边长、(上底+下底)×()÷()=梯形

长方形周长=(+)×2、平行四边形面积=()×

二、列方程解应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

(1)弄清题意,找出(),并用()表

(2)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

(3)(

(4)检验,写出(

常用关系:付出的钱数-()=找回的

已修的米数+()=总共要修的

总路程-()=剩下的

三、归纳总结,布置

【篇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

教学

知识与

结合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

过程与

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

情感、态度与价

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

重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

理解方程的意

教学

教师准

学生准

教学

(一)新课导入:复习

1.出示: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

6+x=14、36-7=29、60+23>708

x+4<1、4÷18=3、3x-12、5x+2x=

2、写一个方程,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什么是方程。进一步巩固理解方程的意

设计意图:整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

(二)探究新

1.联系实际,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了方程的意义,掌握了方程的特征,其实方程就隐含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发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很多问题都能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试试看!(出

衣:妈妈带50元钱给我买了一件T恤后,还剩下26

食:小强去麦当劳,买了一袋薯条和一个l0元的汉堡,一共用了l5

住: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个人住一个房间,多少个房间能住102

行:公交车上有一些人到谢家湾站时,有13人下车,18人上车,车上还剩36

师:你想试哪一

生1:我想试“衣”。(生读

师:能用方程来表示吗?先写在练习本上,再想一想未知数代表的是什

生2:x+26=

生3:50-x=

师:这是方

生4:X代表T恤的价

生5:我想试“食”。我是这样写的X+10=15,X代表的是一袋薯条的价

生6:我想试试“行

师:你能直接口答

生7:X-13+18=36,X代表的是车上原有的人

生7:我想说最后一个“住”。102÷3=X,X代表的是房间

师:习惯上都把未知数写在等号的左边。也可以这样表示3X=1

师:刚才我们用方程表达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样,也可以用日常生活来描述方

2.(出示)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解释方

①+19=

②X-14=

③Z-13十15=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来

生1:我想说第2个,我有一些钱,买学习用品花了14元,还剩36

师: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

生2:我想说第1个,我有一些零花钱,妈妈又给了我19元,一共有54

师:要学会合理使用零花

生3:我想说第3个,公交车上有一些人到百货大楼站时,有10人下车,12人上车,车上还剩30

师:先下后上,文明乘

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认为大家确实理解了方程的意义,会把生活和数学联系起来学习了,很

设计意图: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是学习数学的目的所在。也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技能。在教学中要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针对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注重教学的实效

(三)巩固新

1.出示情境图,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列出方程的等量关

小丽背80首古诗,小芳背x首古诗,小芳说:你比我少背

学生能够列出:小芳背古诗首数-5=小丽背古诗

或:小芳背古诗首数-小丽背古诗首数

即:x-5=

或:x-80

学生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全班订

2.出示自主练习

这是一个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意义的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说说数量关

设计意图: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应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

(四)达标

1.下列各式那些是等

①45+32=77、②5÷X=12、③3X-4=22、④2×21=

⑤a+b=90、⑥

2.按要求写一

级数学上册课件篇一:《整数、小数四年混合运

教学

(一)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使用中括号,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

(二)通过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教学重

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教学难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以及约等号的正确使

教学过

一、复习

1.

12+0.12=、7.2-0.2=、3.5÷0.3

2.95+0.05=、5-0.6=、2.8÷0.1

8÷12.5=、1.2+2.8-3.99=、4×1.7

3.74+6.26=、4.5×6=、0.25×4÷0.

2÷4=、20×0.2=、20.75-9.

3.5×8×0.12

2.

(1)我们学过哪几种运

(2)我们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什么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

二、学习

1.学习例1:3.7-2.5+4.6=、3.6×6÷0.

(1)思考: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怎

(2)学生试算后订

3.7-2.5+4

=1.2+4

=5

3.6×6+0

=21.6÷0

=

(3)小结运算

①教师讲解: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

②以上两题中分别含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①题中只含有第一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②题中只含有第二级运算,也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③谁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以上两题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学习例2:35.6-5×1.73=、6.75+2.52÷1.

(1)观察以上两题中含有几级运算?应先做哪步运算,后做哪步运

(2)学生计算后订

(3)小

以上两题都是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应先做哪级运算,后做哪级运

讨论得出: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

(4)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算出得

①P37“做一做”;②3.6÷1.2+0.5×

思考:①上题如果要先算1.2+0.5应怎么办?(加小括号

②如果要先算(1.2+0.5)×5应怎么办?(加中括号

教师介绍:小括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中括号“[]”是公元17世纪首次出现在英国的互里士的著作

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3.试做例3:3.6÷(1.2+0.5)×5=、3.69÷[(1.2+0.5)×5

(1)两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学生

3.6÷(1.2+0.5)

=3.6÷1.7

3.6÷[(1.2+0.5)×

=3.6÷[1.7×

=3.6÷8

计算中出现3.6÷1.7和3.6÷8.5除不尽时,教师

在四则混合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

要想保留两位小数,只需除到第几位?(一般只需除到第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继续计算后,

3.6÷(1.2+0.5)

=3.6÷1.7

≈2.12

=10

3.6÷[(1.2+0.5)×

=3.6÷[1.7×

=3.6÷8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篇1)

教材分析: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体现多维目标;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设计成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入一环环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教学过程:

媒体运用

任务导学

明确任务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请两大组的同学参加。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师板书: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板书:公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公倍数。

一、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1、出示例1

师:同学们,仔细读要求,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生独立思考,领会题意和要求。

课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每一对同桌都准备了一张方格纸和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下面就用这些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方格纸上来摆一摆、画一画或直接算一算。

3、汇报交流

师板书:2的倍数:2、4、6、8、10、12、14……

3的倍数: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数:6、12、24……

二、交流展示

1、明确意义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铺成边长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铺成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还可以铺成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连环递进,通过第一问使学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数,9只是3的倍数,不论是边长4厘米还是9厘米均不符合题意,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义;通过第二、三问使学生发现能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而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正方形是有无数个的,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师:通过刚才的报数和铺正方形的过程,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韦恩图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数

师: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数呢?其你也举个例子里找一找他们的公倍数,有一个要求: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的公倍数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汇报交流

师:请找到最多的同学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3、发现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特点

师让学生举例,然后将学生所举的例子分成了3类。启发学生:我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你所举的例子属于哪一类?咱们再来看一看,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点?(让举例的学生汇报最小公倍数)

得出规律:两个数是互质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的乘积;

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那个数。

如果以后让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会怎么做?

三、反馈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师:运用公倍数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天周老师和一位乐清的同学在温州参加完同学会之后,第二天要赶回来上班,从温州新南站我们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师:为了能同时出发,你认为周老师该选择哪些时间出发?

3、求三个数的公倍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评价检测

练习十七2、3、4题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篇2)

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

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24-----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

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强调4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会填吗?把刚才的数据填在这个表里,中间填?两旁呢?

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4和6的公倍数是12、24.

6、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7、89页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数呢?

任务二

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一、任务呈现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

2、想一想

1.你还能想出几种求法?

2.公倍数有多少个?你能找出的公倍数吗?

3.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学习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书

2、交流以上三个问题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要求5分钟)

2和7、4和8

3和5、6和15

2、结果反馈

一次正确5分,自己改正4分,帮助改正3分,

3、反思总结谈谈收获和不足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篇3)

一教学内容

最小公倍数(一)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教学实施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和6的功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6.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思维训练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学习难点:运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内容:

一、分一分

有4张同样的圆形纸片。

(1)每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2)每1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3)每1/2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4)每1/3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5)每1/4张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画一画:

列示:

二、画一画

1.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长1/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成几段?

画一画:

列示:

2.3/4里面有几个1/8?

画一画:

列示:

三、填一填,想一想

在〇里填上“>”“<”或“=”。

4÷1/2〇4×2、4÷1/3〇4×3、4÷1/4〇4×4

2÷1/3〇2×3、2÷2/3〇2×3/2、3/4÷1/8〇×8

你发现了什么?()

四、试一试

8÷6/75/12÷3

你能把“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和“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这两句画合并成一句话吗?

()

五年级数学复习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板书:分数除法(二)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76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