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七年级 >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晓芬0分享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在数学中,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它接受输入值并产生输出值。概率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来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其规律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求解,再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分析.

方法1: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

也就是 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所以,x=2

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比较方程5x=8+2与原方程5x-2=8,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

5x-2=8 5x=8+2

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教学建议:关于移项法则,不应只强调记忆,更应强调理解.学生开始时也许仍习惯于利用逆运算而不利用移项法则来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题、练习题使相互逐步体会到移项的优越性).

方法2;

解:移项,得 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

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例1] 解下列方程:(1) 2x+6=1 (2) 3x+3=2x+7

教学建议: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方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例2] 解方程:

教学建议:

①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中的解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②在移项时,学生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等.这时,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必要时,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两种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将两者加以对照,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5.小结回顾: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强调:移项法则.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2.通过探索,能归纳总结出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渗透分类思想。

3.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计算;

难点:异号两数如何相加的法则。

【学习过程】

一、 预习自学:

1.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2.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3.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4.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3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5.蛋糕店上半年挣5万,下半年赔5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6.蛋糕店上半年赔5万,下半年挣0万,请问一年共挣多少钱?

请你列式计算,并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小组讨论展示)

二、 教师点拨

知识点一:引导学生对前面的七个加法运算进行合理的分类

同号两数相加: (+5)+(+3)= ______.(-5)+(-3)= ______

异号两数相加:(+5)+(-3)= ______;(-5)+(+3)= ______;

(+5)+(-5)=______

一数与零相加: (-5)+0=______;

知识点二:探讨: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

结论: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精讲;例1(学生自学,教师示范。注意解题步骤)

四、课堂练习;36页随堂练习与习题(小组展示交流)

五、当堂检测;

1.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下列算是的意义,并计算出结果:

(-2)+(-3);(-3)+2

2.有理数加法法则:

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计算:(+15)+(-7);(-39)+(-21);

(-37)+22;(-3)+(+3)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1.教学目标

1.1地位、作用

在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基本运算,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是学好后续内容的重要前提。有理数的加法作为有理数的运算的一种,它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1.2学情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在认知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兴趣在非智力因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因此,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其学好数学的重要保障。围绕这一点,在教学中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学中教师为导、学生为主,充分认识初一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好奇心强;好胜心强;抽象思维能力弱,过分依赖直观;意志薄弱,缺乏毅力。

另一方面,课本知识的传授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的。在前期段,学生已经储藏了两个正数的加法,较大数减较小数的减法,引入了负数,有必要再学习有理数的加法,然后过渡到有理数的其它运算,再到式的运算、方程、函数的运算;同时,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又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奠定了基础。

1.3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加法的全过程,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及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与乐趣。

1.4教材处理

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我把有理数的加法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准确进行两个数的加法运算;第二节课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准确进行多个数的加法运算。

2.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法则)。

2.2教学难点:异号两数加法的实际意义及法则的归纳。

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出发,激发学生探索欲;通过层层铺垫,引导学生利用已学数学工具探索新知;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多样化的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在法则的提炼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归纳和概括的学习能力。

在本节的设计过程中,利用了一道开放性习题引出课题,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充分跨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教学过程:

4.1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生活情境]刘翔是世界男子青年锦标赛110米栏的冠军,是中国人的骄傲。从他的体育精神中我们应该学习他坚忍不拔的刻苦精神,激励学生爱国、立志。将跑道抽象为数轴,起跑点为原点,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说明:这种从生活到数学的建模,从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出发,为创设下文的探索情境作一个兴奋点的刺激,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并且能够积极尝试、探索。

4.2体验进程,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数学是问题的心脏”,是教学的出发点,由问题引入课题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未知欲。

[开放式探索]刘翔在一条东西方向的跑道上往返跑步进行训练,他连续跑了两段路,共跑了80米。问刘翔两次以后的位置可能在哪里?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条件不唯一,结果也不唯一的开放性题型,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它的优点在于:只要理解题意,任何一个学生都能答对至少一种正确答案;同时它的答案又分多种情况,学生由于思维的不完备性,很容易丢失答案,并且这种错误在别人的提醒中能马上恍然大悟。这是一道能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及答案适用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题。在本题中,包含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及探索有理数加法加数的几种类别(从正负性上区分),在求和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经历从实物模拟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转化。

教学方法:用课件帮助学生思维从“实物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并优化思路;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机会;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弱势因势利导。

预计困难:①学生直观思维理解“共跑了80米”就是在离出发点80米远的地方。这是一个距离与位移的概念混淆并且教学中不宜新增概念。 ②条件中的“两段”和“80米”分别对应加法中的什么量?有的学生不理解题意,可能放弃。

处理方法:①教学中学生思维上的弱点也可能会成为他这堂课思维的亮点,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实物操作”思维方式,自己突破思维瓶颈。②在学生正确理解80米的条件使用方法后,再让学生比较80与加数的绝对值、和的绝对值的关系,在理解能力上更上一层楼。③区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从“列式子”,“列等式”,问“为什么”逐步递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尝试最近发展区。

教学注意点: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对开放题的探索浅尝止,不深究问题的所有可能性,剪辑学生答案尽快引出课题。

4.3探究规律,让学生的思维“跳”起来

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规律的归纳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依据学生现有得出的学习发现组织语言,减少指示或命令性语言,争取把课堂静止或学生不理解时间减至最少。

在答案的汇总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探索,爱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陈述自己的结果。对学生的不完整或不准确回答,教师适当延迟评价;要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的闪现,这一瞬间的心理激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充分挖掘潜能的有效途径。

预先设想学生思路,可能从以下方面分类归纳,探索规律:

①从加数的不同符号情况(可遇见情况:正数+正数;负数+负数;正数+负数;数+0)

②从加数的不同数值情况(加数为整数;加数为小数)

③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分类(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同0相加)

④从向量的迭加性方面(加数的绝对值相加;加数的绝对值相减)

⑤从和的符号确定方面(同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的确定)

教学中要避免课堂热热闹闹,却陷入数学教学的浅薄与贫乏。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难点:理解负数的概念和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时间复备标注

一、导入新课

我先向同学们做个自我介绍,我姓,大家可以叫我老师,身高米,体重千克,今年岁,教龄是年龄的,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

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一些数,它们是些什么数呢?

[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等整数;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所以,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二、新授

1、自学章前图、第2页,回答下列问题

数-3,3,2,-2,0,1.8%,-2.7%,这些数中,哪些数与以前学习的数不同?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归纳小结: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2、+0.5、+1/3,…,就是2、0.5、1/3,….

这样,一个数就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如数-3.2的符号是“一”号,绝对值是3.2,数5的符号是“+”号,绝对值是5.

2、自学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

0有什么意义?

归纳小结: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3、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自学课本34页

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

请举出你所知道的相反意义的量?

“相反意义的量”有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一是意义相反,二是有数量,而且是同类量.

完成3页练习

4、例题

自学例题,完成归纳。寻找问题。

完成4页练习

三、课堂达标练习

课本第5页练习1、2、3、4、7、8.

四、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的数有哪几种?

2、什么是正数、负数?零仅仅表示“没有”吗?

3、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明确目标

中学教资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巩固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在同一个问题中,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举一反三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而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应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难点:正数、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

3.关键:通过对实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复习提问课堂引入

1.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举例说明,有没有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2.如果用正数表示盈利5万元,那么-8千元表示什么?

五、新授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_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_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在一个数前面添上负号,它表示的是与原数具有意义相反的数。负与正是相对的,增长-1,就是减少1;增长-6.4%就是减少6.4%,那么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当与上年持平,既不增又不减时增长率是0.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_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为:

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如盈利-2千元,就是亏本2千元;前进-3米,就是后退3米;浪费-14元,就是节约14元;向南走-7米,就是向北走7米,因此盈利2千元与盈利-2千元具有相反的意义。

六、巩固练习

1.课本第5页的第8题。

点拨:增长-3.4%,就是减少3.4%,所以这一年里这六国中中国、意大利的服务出口额增长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的服务出口额都减少了,意大利增长最多,日本减少最多。

2.补充练习。

若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如果一个人从A地先走12米,再走-15米,你能判断此人这时在何处吗?

解:向西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这人走12米,则表示向东走12米,再走-15米,表示向西走了15米,即这个人从A地先向东走12米,接着再向西走15米,此人这时应该在A地的西方3米处。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正数、负数的概念是否有了进一步理解?请你用正负数表示身边具有相反数的量。

八、作业布置

1.课本第5页习题1.1第4、5、6、7题。

九、板书设计

1.1正数和负数

    8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