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数学 > 数学教案 > 九年级 >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

晓芬0分享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模板5篇

数学的奥秘和魅力超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亲身体验才能领略其独特之处。让我们敬畏数学,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维的绚丽画笔,是灵感的源泉,永远值得我们赞美和追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篇1】

一、课题

27.3 过三点的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2.. 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难点: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探索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授

1.过已知一个点A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2.过已知两个点A、B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3.过已知三个点A、B、C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思考、交流后,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探索成果,在展示后,接受其他学生的质疑.

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一个圆,并且这样的圆只有一个.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给出三角形外接圆的概念: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例:画已知三角形的外接圆.

让学生探索课本第15页习题1.

一起探究

八年级(一)班的学生为老区的小朋友捐款500元,准备为他们购买甲、乙 两种图书共12套.已知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分析:带领学生完成课本第13页的表格,并完成2、3 问题,使学生清楚通过列表可以更好的分析题目,对于情景较为复杂的问题情景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解题.另外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在应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当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后,还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

(二)、小结

七、练习设计

P15习题2、3

八、教学后记

后备练习: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等于 .

2. 如图,有A, ,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2.进一步发展估算能力.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2.利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这种求解方程的.思路,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进一步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记作§2.8.2A)

第二张:(记作§2.8.2B)

第三张:(记作§2.8.2C)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关系,懂得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y=0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于是,我们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只要知道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可.但是在图象上我们很难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所以要进行估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三种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各自不同的特点

2、能够分析和表示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解决用二次函数所表示的问题

3、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三种方式表示变量之间二次函数关系

难点:根据二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函数性质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方式。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概念

1、用函数表达式表示

☆做一做书本P56矩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

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周长与边长、面积的关系。

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2、用表格表示

☆做一做书本P56填表

由于运算量比较大,学生的运算能力又一般,因此,建议把这个表格的一部分数据先给出来,让学生完成未完成的部分空格。

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

3、用图象表示

☆议一议书本P56议一议

关于自变量的问题,学生往往比较难理解,讲解时,可适当多花时间讲解。

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

☆做一做书本P57

4、三种方法对比

☆议一议书本P58议一议

函数的表格表示可以清楚、直接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数值对应关系;函数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函数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趋势;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比较全面、完整、简单地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三种表示方式积压自有各自的优点,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需要。

在对三种表示方式进行比较时,学生的看法可能多种多样。只要他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知识的发展来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是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今后学生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从知识的横向来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对其它学科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物理中的变速运动等问题就要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这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课,通过丰富的实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讲本节课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学习了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从知识结构上看他们已经具备了继续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很强,并且他们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由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当遇到新的问题时,会自然的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而我所教(11)班是年级中一个普通班,学生数学底子薄,基础差,学生由于学习困难,基础差,没有自信,也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弱,有人甚至要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作为他们的老师,首先培养他们自信心,启发他们对数学的喜爱,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方法悄然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对知识的运用中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2.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正确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项与系数;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探究和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 借助于多媒体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概念,在通过巩固训练、回顾梳理、拓展提高到作业布置,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难点:1.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2.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人教版初三数学教案【篇5】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对于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并不陌生,实际问题的应用,有些抽象,虽然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进行了有关的训练,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内容针对的学生是才进入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建模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通过抽象思维将一个应用题抽象成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也是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学生抽象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不是自发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感受到其广泛应用,并在具体应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需要选用大量的实际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显然,这个任务并非某个教学活动所能达成的,而应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有关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并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能力目标:

1、经历分析,抽象和建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问题解决中,经历一定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法指导

本课是学生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的应用课,虽然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但本课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采用启发式、问题串讨论式、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教材提供的素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对问题中的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学习,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分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更好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忆巩固,情境导入;第二环节:做一做,探索新知;第三环节:练一练,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活动内容:提出问题:还记得梯子下滑的问题吗?

在这个问题中,梯子顶端下滑1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大于1米,那么梯子顶端下滑几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和它相等呢?如果梯子长度是13米,梯子顶端下滑的距离与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这个距离是多少?

分组讨论:

怎么设未知数?在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抽象出方程?

活动目的:以学生所熟悉的梯子下滑问题为素材,以前面所学的勾股定理为切入点,用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支点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的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以前学过的勾股定理的三边关系抽象出方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问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见课本P53页例1:

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中点。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

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粗线条解决。在讲解过程中可逐步分解难点:审清题意;找准各条有关线段的长度关系;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方程模型,之后求解。

实际应用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让学生自己反复审题,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并在这个前提下抽象出图形中各条线段所表示的量,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抽象出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在学生分析题意遇到困难时,教学中可设置问题串分解难点:

(1)要求DE的长,需要如何设未知数?

(2)怎样建立含DE未知数的等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能找到吗?

(3)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4)选定后,三条边长都是已知的吗?DE,DF,EF分别是多少?

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层分析,在分组讨论后抽象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即:

速度等量:V军舰=2×V补给船

时间等量:t军舰=t补给船

三边数量关系:

弄清图形中线段长表示的量:已知AB=BC=200海里,DE表示补给船的路程,AB+BE表示军舰的路程。

学生在此基础上选准未知数,用未知数表示出线段:DE、E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抽象出方程求解,并判断解的合理性。

巩固练习: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7cm,一条直角边比另一条直角边长1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的面积是多少?

文本框:8cm2、如图:在RtACB中,∠C=90°,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PCQ的面积为RtACB面积的一半?

3、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耕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横向与纵向互相垂直),把耕地分成大小相等的六块作试验田,要使试验田面积为570平方米,问道路应为多宽?

说明:三个题目的设计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一题通过勾股定理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直角三角形边长问题;第2题构造了一个可变的直角三角形,抽象出方程解决面积问题;第三题也是面积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常设道路宽为x米,通过平移道路使六块田地变成一块田地,从而根据矩形面积公式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

活动目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的类型较多,像数字问题、面积问题、平均增长(或降低)率问题、利润问题等;本节课以教材上的引例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可以将应用类型作适当的拓展,在练习中将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归类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由数形结合问题拓展到面积问题,后面可以在练习中增加数字问题,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应用类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数学抽象和建模的重要性。

活动实际效果:应用问题设置都经过精心准备。通过问题串的设立,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题目分成多个小的题目去理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困难,体会到通过抽象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重要环节:整体系统的审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正确求解并检验解的合理性。采取的是一讲一练,从巩固练习的准确程度上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环节:练一练,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

1、在一块正方形的钢板上裁下宽为20cm的一个长条,剩下的长方形钢板的面积为4800cm2。求原正方形钢板的面积。

2、有这样一道阿拉伯古算题:有两笔钱,一多一少,其和等于20,积等于96,多的一笔钱被许诺赏给赛义德,那么赛义德得到多少钱?

3、《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为7,乙的速度为3。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了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那么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远?

活动目的:通过三道问题的解决,查缺补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在前面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分析上述问题,遇有疑难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理解数学抽象和建模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

活动内容: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3、列方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回顾与反思,并进行组间交流发言。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解题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希望得到解决;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解决,加深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抽象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且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体会利用抽象思维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甲乙两个小朋友的年龄相差4岁,两个人的年龄相乘积等于45,你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几岁吗?

2、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和宽分别为20m和15m,在它四周外围环绕着宽度相等的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为246,求小路的宽度。

3、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比个位数小2,求这两位数。

    8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