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一历史

小黄 1172分享

伴随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也逐步得到了重建和完善,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一历史,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一历史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或掌握“”中我国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其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转折意义;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理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时期有关践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归纳“”期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重大挫折的表现,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通过访问或调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过程和成就,学习历史调查的一般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观看图片资料、影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参与讨论等活动,能掌握基础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

思维能力和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感悟“”的危害,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通过感受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加深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

(3)学生通过学习能养成明辨是非的品格,能体会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决心和信心,能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发生的原因

”开始于1966年。的发生与这一时期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关,与毛泽东对这一时期形势的错误判断有关。

国际原因: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同志的全面否定和批判,引起思想上的混乱。随之,中苏关系趋向紧张,助长了国内形势紧张的气氛。西方国家掀起了新的反社会主义的高潮。

国内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的发展;毛泽东的错误判断和发动;被林彪和一伙所利用“”推波助澜,妄图夺权;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受几千年来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历史原因)。

面对国际国内紧张的形势,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为此,他想通过发动“”,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毛泽东选择的方式是错误的,以致于被林彪和一伙所利用,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

提问:这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而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的动乱对国家、社会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2、“”的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批斗、抄家和残酷的迫害。(2)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中,“造反派”之间开展的夺权斗争,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严重影响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4)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也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

由此可知,“革”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进一步置疑)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教训?

3、“”的历史教训

“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1)国家决策必须遵守法律程序,避免因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既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2)完善法律制度,约束公民行为,使法律不因领导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以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3)加大对公民法制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公民知法守法、自觉维法”的意识。

总之,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

”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下面我们学习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二、法律制度的走向健全

”的惨痛教训为法律制度的健全提供了契机;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先请看投影的这段材料,思考这个问题。

从1979年全国人大开始立法起草工作,到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宪法突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新宪法通过后二十多年中,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更趋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问:伴随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也逐步得到了重建和完善,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人大和政协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提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学生回答: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

提问:1956年我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学生回答:1956年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合作方针。

提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何意义?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但是,十年“”人大和政协形同虚设,民主和法制遭践踏,国家的组织生活遭到极大破坏。

进入新时期后,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82年,在原来八字方针的基础上了进一步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这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异步完善。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族工作,恢复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确认和完善,主要体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实施。

提问:民族区域自治法颁行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确认了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事物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新时期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大、政协、民族等制度恢复和发展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

3、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

(投影演示有关“海选”的材料)

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这种提名方式透明度高,每个选民都可以自主表达自己的意愿,充分体现了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所以一产生就受到农民的广泛拥护。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还有的地方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在选举中获得决定的当选票数时,即为正式当选。”

提问: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的加强,其表现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教材内容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1)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2)各地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设性的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吉林省率先兴起的“海选”制度。

精心备课

1.备“课标”与教材。①“课标”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献,而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理解“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主要包括历史知识、历史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②分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在准确理解“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后,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具体目标所指向的领域,分析、选择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

2.备学情。学情即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我认为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从历史基本知识的角度,明确分析“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和“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②明确分析预测出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明确分析预测出学困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

3.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具体目标指向领域、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选择、确立下列教学目标,即备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达到的目标要求,如:①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如掌握最基本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主要文明成果(点)、初步掌握基本线索(线),提高阅读、观察、历史情景的想象力等。②了解、体验、认识、掌握知识或方法产生过程的目标。如学会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事物,认识其地位与作用的能力、了解时序、体验历史呈现方式等。③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认识、解决问题类的能力目标。如学会陈述历史,即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与方法;学会理解和判断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方法等。④用文本的人文、情感、思想等教育类目标。如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继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

4.备创新支点,即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与策略。5.备教学评价。①依据教学目标,以“当堂检测”为主要形式,设计教学评价,验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②体现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具体、可操作性强。6.备教学方法与媒体。①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如从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情景体验等。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ppt教学课件。7.备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①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或者多个活动。②教学过程体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流程,禁止以单纯的知识演绎代替活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紧凑、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一历史相关文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 5068儿童网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2021必修二历史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2021必修二语文 - 5068儿童网

    精华图文

    2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