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人教版语文高二下册教案

嘉红0分享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发表于1934年7月《文学季刊》。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窦娥冤人教版语文高二下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污的官吏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窦娥冤》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捞取(láo) 绣闼(tà) 变徵(zhǐ) 寒暄(xuān)

B.连累(lèi) 捱靠(ái) 湛蓝(zhàn) 罪愆(qiān)

C.提防(dī) 冗长(rǒnɡ) 衔冤(xián) 祗候(zhī)

D.行辈(hánɡ) 枷杻(chǒu) 症候(zhēnɡ) 巷口(xiànɡ)

解析 A项,捞lāo;B项,累lěi;D项, 症zhènɡ。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学毕业五年了,五年中,他曾“南漂”,也曾“北漂”,现在又是“西漂”;他就这样浪荡乾坤,城市走了七八 座,工作换了六七种,一直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职业。

B.大陆有“三聚氰胺”事件,台湾有“塑化剂”风波,二者堪可举案齐眉,共同显示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C.真的没想到,向来以严肃著称的班主任在今天的毕业联欢会上,竟然扮成了小丑的模样,他那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把同学们笑了个前合后偃,我们知道,这是班主任在为面临高考的我们开心解压。

D.企业之间不光有竞争,更应有合作,既然对方已发出善意的信号,我们就应顺水推舟与之和解,以共同应对眼前的困难局面。

解析 A项,“浪荡乾坤”:本义指天下太平,也可指光天化日;B项,“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C项,“前合后偃”,指跌跌撞撞,站立不稳,句中应为“前仰后合”;D项,“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办事。

答案 D

3.在元杂剧中,存在着许多方言、俚语及口语,理解它们对读懂剧本很有作用。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端的个有谁问 端的个:究竟,真的

做的个怕硬欺软 做的个:怎么这样

B.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生:深

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行:这边,那边

C.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则:只

没来由犯王法 没来由:无缘无故

D.做甚么三 年不见甘霖降 做甚么:为什么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不明不暗:世道昏暗

解析 D项中“不明不暗”应解为“糊里糊涂”。

答案 D

4.下面对剧中语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此句唱词化用了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属用典,窦娥用它来倾诉多年来所承受的苦楚、闲愁。

B.那里有奔丧处哭倒长城——此句内含“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是窦娥的唱词,窦娥用这个传说来劝婆婆不要再嫁。

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这一句中的盗跖、颜渊含借代修辞,用盗跖指代坏人,用颜渊指代好人。

D.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这是窦天章的念白,他自比司马相如,企盼摆脱困境,功成名就。当垆: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曾当垆卖酒;子虚,则指司马相如名作《子虚赋》。

解析 B项的用意应是“埋怨婆婆再嫁,指责再嫁的妇女贪图新欢忘却旧恩”。

答案 B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这句采用了兴的手法,引出窦娥对天地的指斥)

B.“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这句运用典故,是窦娥借古人的故事表明自己冤情之深)

C.“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这句采用了拟人手法,是窦娥感天动地冤情的直接诉说)

D.“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这句采用比喻手法,抒发了窦娥的一腔怨气)

解析 D项未用比喻。

答案 D

6.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都是曲牌名。

C.“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为科,又称为“介”;“云、道白”,旧戏曲中指用口语而不是用唱的方式表达内容的用语。

D.“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的“幕”;“楔子”,放在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解析 此题考查对元杂剧有关术语的理解情况。我国音乐分为七声: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为“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调式叫“调”,统称“宫调”。“正宫”,是宫调的一种,表示声音的高低。“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二煞”等才是曲牌名。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完成7~ 10题。

快活三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 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耍孩儿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 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7.节选的唱段,贯穿始终的情感可归结为两个字,请写出这两个字。

答:(1)_______ _ (2)________

答案 (1)冤 (2)怨

8.节选的几段唱词表现出了窦娥五个方面的情况,请分别用四个字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

答案 (1)无辜获罪 (2)将受斩刑 (3)勤劳孝顺 (4)身世孤苦 (5)婆媳情深

9.“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说明窦娥对封建吏治压迫人民、草菅人命的腐朽黑暗本质有了深刻认识,一语道破了自己悲剧的社会根源。

10.这篇课文除了“盗跖、颜渊”,还运用了哪几个典故?这些典故演化成窦娥的哪些临终誓愿?这些誓愿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飞霜六月”“东海孝妇”四个典故,其中“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演化成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飞霜六月”演化成第二桩誓愿“六月飞雪”,“东海孝妇”演化成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的一一应验,说明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寄托了作者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政治理想。

三、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窦娥冤》第四折节选,完成11~14题。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开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喒(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 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复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蚤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状罪名儿改。(下)

11.对这折戏欣赏不当的两项是( )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问,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 “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更深,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E.作者在处理矛盾冲突时,采取了与统治者彻底决裂的态度,使悲剧更具社会性。

解析 作者反映的是贪官污吏的昏庸、残暴,但还是“与天子分忧”,谈不上“与统治者彻底决裂”。

答案 CE

12.“这的是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化用了俗语“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化用后反映现实更为深刻,结合《窦娥冤》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后者仅揭露贪赃枉法的现象,而前者进一步揭露了贪赃枉法造成的严重后果,指出元代黑暗社会无官不贪、无案不冤的社会现象,《窦娥冤》就是典型的一例,它进一步引向对封建吏治的鞭挞谴责。

13.作者让窦娥抒发三桩誓愿并应验,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而在剧尾又让窦娥阴魂诉冤雪冤,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请 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说明窦娥这个弱女子求告无门,只能借助天地,神灵。

(2)说明窦娥这个心灵崇高的弱女子的确是冤屈的,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增强控诉的力量。

(3)反映人民除恶雪冤的愿望。

14.“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一句是作者借窦娥口给当时社会开出的药方,很容易让人想到“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说法,你怎样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这的确表现了关汉卿对变革黑暗现实、改造吏治的强烈渴望,但是他又找不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于是把这一理想寄托在皇帝身上,这反映了作者时代的局限性。

四、语言表达

15.阅读下面关汉卿的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关汉卿的形象(要求是单句)。

[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关汉卿是一位坚强不屈,誓与黑暗势力抗争到底的多才多艺的戏剧家。

16.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关汉 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窦娥冤》教学反思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本文选的是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本文的重点有如下几点:

1、把握贯串全文的线索──冤;

2、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本文是如何塑造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

4、把握窦娥这个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此,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

四、鼓励学生表演,创设实践情境

有人说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课堂应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陶行知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头脑、双手、眼、嘴、时间和空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的创造力放射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及专业特点,适当安排表演实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选好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五、优化思维,切法精当

教学的优化在于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优法,是创新思维的优选,引导学生进行崇高的艺术品鉴活动,必须要得体得法。只要教师仔细研读教材,充分权衡学生,就会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五)焦点法。要激活课堂,那就要找到激活课堂的“击水之石”。这个击水之石就是文章的焦点问题或者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找到了矛盾的焦点,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戏剧教学尤其要抓住矛盾冲突的焦点。如《窦娥冤》冤在何处?从戏剧情节中可以得知,冤在丑恶势力的狡诈,冤在法律的颠倒黑白,这一切使她有冤无处伸,只有凭借天地鬼神之力为之申冤。焦点法把教学的主要目标瞄准矛盾冲突的核心,即是把握了理解文章精髓的钥匙。


窦娥冤人教版语文高二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2021窦娥冤人教版语文高二下册教案

高二语文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2021模板

高二下册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整理2021

高二语文2021年人教版新编教案汇总五篇

高二必修课语文教案授课模板范文五篇

高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5篇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2021年人教版高二必修的语文优秀教案范本五篇

高二语文老师教学案例设计5篇

    196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