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本书真实再现了钱学森真挚浓烈的爱国情怀、务实创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与引领后学的大师风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

2、 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

3、 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主人公的高尚思想境界,领略其精神内涵。

难点:通过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提高观察人物能力。

三、学法引导: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如何在平实的语言中见主人公的风采,除了教师讲解,学生悉心体会,学生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钱学森,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具准备:有关钱学森的资料、图片。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国家给他的评价。

当年钱学森要求回国时,五角大楼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我宁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放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他至少也值五个师的兵力……”这可以说是敌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那么做为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又是怎么来评价钱学森的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纪实性文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二)作者简介

涂元季,1939年生,河北省老河口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钱学森的秘书。

(三)有关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著名科学家。

1929-1934,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1934年,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尖帽。

1939年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在召唤着海外游子。钱学森舍弃了金钱、地位、荣誉、理想的科研环境,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年10月回归祖国。

1956年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四)、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互动学习

互动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不走后门,不坐享特权,拒绝变相的公费旅游);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哪怕是自己的合法稿费,哪怕是已故父亲的补发工资,都拿来交党费);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待遇问题,不搬新房。

互动2:通过再读课文,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是什么?并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品格?

明确:第一问:学生自己发挥,教师点拨。

钱学森的思想品格是: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大公无私、淡漠金钱、不在乎权位、关心科研工作者、爱国、敬业、朴实等。

互动3:本文最初的题目叫《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也曾有人将本文的题目改为《八十年代钱学森为何拒访美国》。选入我们的课本时编者将其改为现在的题目,你认为哪个题目会更全面些?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提出质疑,探讨交流解惑。)

明确:本文的题目更全面一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好几个方面关于钱老的事情,不去美国只是其中之一。(其它几件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不走后门;不坐享特权;拒绝变相的公费旅游)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哪怕是自己的合法稿费,哪怕是已故父亲的不发工资,都拿来交党费)。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待遇问题(不搬新房。)

另外两篇题目是因为报刊的标题要求鲜明,以吸引读者的眼球。题目很好,很有炒作的技巧,文章的针对性也很强。当时在一般官员中有一种出国风,而钱老恰恰拒绝出国,这是新闻文体的特点。而我们的课文标题要求全面严肃。

互动4:那么你认为钱学森拒绝访美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当年美国对他的政治迫害极大的伤害了他,伤害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感。另外:钱老对当时“出国风”,尤其是借考察为名行旅游之实的行径深感厌恶;与当时崇洋媚外思想相反,钱老并不稀罕美国的荣誉头衔,是其坚定强硬个性的体现。

互动5:钱学森作为科学家在科学方面贡献卓著,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为什么?

明确: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文章的中心不在其科学成就上着手,而在许多众所周知的事情上花费笔墨毫无新意;钱学森在小事上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对待科学研究就可想而知了;作者是钱老的秘书,在钱老身边工作,亲历的一些事迹是鲜为人知的,更何况钱老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风不开的。

互动6:谈谈你对课后练习一的看法。

明确:文章的好处在以许多鲜为人知的实例,写出了主人公难能可贵得高尚的独特的思想个性。

(五)小结全文:

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六)写作特点:

1、精心选材,详略得当。

2、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3、夹叙夹议。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应景( )鉴定( )应酬( )勒紧( )

二、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三、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五、联系今天的社会实际,请你对文章中“钱老本人却心境平和,把写世俗之人追求的金钱、地位看得比清水还淡”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平台

(一)钱学森一生对金钱看得很淡漠。他当年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坚决要求回到各方面都还十分落后的祖国,就是为了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用他的知识和智慧建设国家,使祖国强大,人民幸福。

他回国以后,完全靠自己的工资生活,一级教授一个月三百元多一点。除了工资之外,他还有一些稿费收入,晚年也曾得到过较大笔的科学奖金。但他把自己所得几笔较大的收人统统捐了出去。这包括:他的《工程控制论》1958年中文版稿费,千元以上,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通干部两年的收入,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资助贫困学生买书和学习用具。一九六二年前后,他的《物理力学讲义》和《星际航行概论》先后出版,稿酬有好几千元。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那时还处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人都屹不饱肚子,钱学森一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是勒紧裤带过日子。但是这么一大笔钱并没有使钱学森动心。当他拿到这两笔稿费时,连钱包都投打开,转手就作为党费交给了党小组长。

一九七八年钱学森又交了另一大笔党费。当时“”刚刚结束,开始落实各方面的政策。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老先生原在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上班,一九六九年去世。因为“”的冲击,从一九六六年就不发工资了,直到去世,三年未领到一分钱工资。一九七八年落实政策,补发了三干多元的工资。钱学森是钱均夫惟一的儿子,自然有权继承。但是钱学森认为,父亲已去世多年,这笔钱他不能要。退给文史委员会,人家拒收,怎么办?钱老说,那我只有作为党费交给组织。后来这三千多元也交了党费。

钱学森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钱学森对这些“官位”一点也不在意。要不是工作的需要,他宁可什么“官”也不当。他常常说: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所以,他从不爱出席什么开幕式、闭幕式之类的官场活动,只喜欢钻进科学世界,研究学问。在这方面若有所得,就十分高兴。他常说:“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

1、阅读所选文字,请简要概括本段所写的内容

2、文章中说“钱学森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要职,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是钱学森对这些却一点也不动心,联系课文,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这些表现了钱学森怎样的科学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请你谈谈钱学森是怎样的一个人?假如有一天,你也是一个学业有成的年轻有为的科学家,你会怎样去做?

(二)人,总要仰望点什么(李兴濂)

①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②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形成张力,就像鲜花绽开、泉水喷涌。它是根植于一切情愫之中又最终超越其上的永恒的精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③一位俄罗斯老画家在林间散步,“他仰望头上一轮满月从树梢后缓缓露出,他突然被那种无与伦比的饱满和圆润,被那种壮丽博大的景象感动得哭了起来……他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那皎洁的月光仿佛上苍深情的注视,仿佛天国的雪花披在他的肩头。那一刻,谁能说他不是幸福的?”

④哲学大师康德最喜欢凝神仰望夤(yín)夜星河。“每当我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⑤贝多芬豪迈地宣称:“我的王国在天空!”“当黄昏来临,我满怀着惊奇感,注视着天空,坠入沉思。一群闪闪发光的天体在那儿旋转运行,永无止境……此时此刻,我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渐渐的,我试着把那团激情转化为音响……打开心坎的东西必然来自天空!”

⑥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黎明的曙光射出万支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闪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和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⑦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躯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⑧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的内心涌起!

(选自《读者》2006年第2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老画家”、康德、贝多芬和“我”在“仰望”时各自的感受是什么?

老画家:

康德:

贝多芬:

“我”:

2.说说第⑦段中加点的“精神的皇座”的含义。

3.“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在生活中,你也许也“仰望”过,请仿照例句,写出你对“仰望”的理解。

仰望,就是 ,它使人 。

4.作者在第⑥段写自己于泰山极顶看日出,就视角来说,不能算作“仰望”。这应该不是作者的疏漏,请谈谈你对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的理解。

5.人,总要仰望点什么。苏轼仰望中秋的圆月、青天,激起了他“心底的波澜”。请结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说明作者仰望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综合拓展

1、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

2、仔细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问题: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

3、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

市场上,两个商贩竞相吆喝,招揽生意。买萝卜的吆喝道:“快来买,梨样甜!”卖梨的也吆喝道:“不买白不买,萝卜样的价!”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

你听出了他们吆喝的意思吗?

(1)卖梨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2)卖萝卜小贩的话的意思是:

第一单元 科学之光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基础助学 一、略 二、A 三、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着一分春色。③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霖。 四、A 五、略 阅读平台 (一)1、钱学森对金钱和地位看得很淡 2、说明了钱学森对科学之外的东西无所求,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研究科学,抛除杂念的科学精神。3、钱学森是一个对金钱看得很淡漠,对科学事业高度负责,具有爱国精神的科学家。

(二)、1、老画家:看到了大自然最完美的艺术!康德: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波涛般汹涌而来。 贝多芬:神游魂驰,精神超越了这些距我们亿万公里的群星,一直向那万物之源奔去。2、指崇高或神圣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3、示例:仰望就是迷茫徘徊时的精神探求,它使人回到有价值的生命世界;仰望就是消沉苦闷时的心灵震撼,它使人找回生活的希望和目标。4、这里的仰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视觉角度的“仰视”,而应该理解为一种对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种心灵的崇敬和景仰。5、仰望使苏轼放弃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转为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并在仰望中寄托了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意思对即可)综合拓展 1、秋色人似画中游 2、(1)老师是把没交作业的人比作漏网之鱼,他是在问还有谁没交作业。 (2)还有我没交,我明天交行吗?3、我的梨和萝卜一样便宜;我的萝卜和梨的味道一样甜。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后练习

一、预习导航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应景( ) 鉴定( ) 应酬( ) 勒紧( )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 ) ( )

应 ( ) 勒 (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Wǎn 言谢绝 想方shè 法

公fèi 旅游 tuō 离群众

qū 逐出境 授奖yí 式

4.形似字辨析。

鉴( ) 誉( )

签( ) 誊( )

5.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

应景: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日历北师大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材备课教案五篇

2021蚂蚁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编备课教案文档五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新编语文同步教案五篇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五篇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详案五篇

初二语文教师授课教案详案板书五篇

202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优秀名师教案五篇

    22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