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本文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序。本文虽名为序,却突破了一般的序文平实介绍的框框,抒发了对革命者的深深怀念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2、把握关键语句、语段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关键语词“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感情的。

2、体会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前期:反复阅读文本,并结合课前发下的资料(关于鲁迅、关于白莽,以及白莽诗作《血字》、《让死的死去吧》、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文字)进行阅读。

后期: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1-3个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导语

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有了

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

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2、关于鲁迅,我想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那么我们来听听同学们所了解的鲁迅。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3、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一个爱护青年、接近青年、与青年人心灵相通的鲁迅。

在他56年的生命中,竟有19年时间是做教师的。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鲁迅对青年人、尤其是青年作家,总是热忱地关怀和积极地培养。这也是鲁迅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

1931年, 白莽被国民党枪杀后,白莽的身影就经常在鲁迅的眼前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颜色是黑黑的”,鲁迅久久不能平静,为中国失去这样的英雄健儿而痛哭。鲁迅悲痛地回忆着和白莽相处的日子,在白莽死去已经五年后的一九三六年三月十一日夜里,重病缠身的鲁迅当夜便为白莽的遗诗《孩儿塔》作序。今天我们就来结识鲁迅用他那蘸满深情的笔给我们描绘的这位可爱的青年——白莽,以及他的诗集。

二、 解题:关于序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鲁迅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所作的一篇序。

序:指序文,是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面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加以说明的文字。

它同时也是一篇著名的杂文。

杂文:包含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文艺性和辩论性。它把精辟深刻的说理和形象生动的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尖锐泼辣、风趣幽默的独特文体。鲁迅是现代杂文大师。

三、研读文章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前让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从中提炼出了一个比较有价值,也能因此而解决一部分其它问题的问题:

为亡友的遗文作序是义不容辞的事情,鲁迅本身也视其为一种义务,这在文章第三段中

有所流露,但为什么作者在这篇序文要结束的时候却说“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也就是说在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背后,作者的感情起了怎样的波澜,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呢?我们一起来摸索文中的情感线索。

(一)在文中找出统领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眼:惆怅(文眼)(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的关键语词)

(二)如何理解这种惆怅,它是怎样串联起全文的?

1、 天气与心境:(时局动荡、身患重病、)时值暮春、寒意料峭;雨声淅沥、感时伤怀;为白莽遗诗写序→产生惆怅

问:如何来理解第一段中的“这就使我更加惆怅”?/第一段中作者写春天的雨和远道寄来的信,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抓住封号、“也因为”、破折号、“这”来理解。

2、由信的开首而回忆起白莽→更加惆怅

问:找出第二段中回忆白莽的句子。

品位相关语句:“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这里用了外貌和语言描写,思考作者用这寥寥数笔来回忆白莽的作用?

答:赞颂年仅19岁,已入狱3次的革命青年白莽坚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寄托作者的思念;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革命者的愤慨之情。

3、白色恐怖下不能详加评析诗稿→还是惆怅

(背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国民党政府对外“不抵抗”,对内“大围剿”……)

问:作者这种惆怅的情绪有没有改变呢?

品位相关语词:“一团火”、“简直”、“也许”以及语句:“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答:这里作者作了一个比喻。

“一团火”:形象地展现出作者急于流布之心,从这一比喻中可以体会出作者与白莽深厚的友情。

在这种急切地想要流布诗集的心情之下,作者却说“我简直不懂诗”,为什么?

“简直”:鲁迅终身热爱诗歌艺术,关注和研究中外诗歌发展的情况,20多岁就写出了学术价值很高的《摩罗诗力说》。据统计:先生最早的诗作《别诸弟三首》写于19岁,而最晚的一首诗是逝世几个月前写的《亥年残秋偶作》。

不懂的是志趣不投者的作品,也可以是下文提到的“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也就是不愿懂那些无聊文人的诗。

“也许”:表示不肯定,回忆鲁迅与白莽第一次碰面的原因。鲁迅与白莽是因为共同热爱匈牙利革命浪漫主义诗人裴多菲的诗而相互认识和亲近的。真和鲁迅闹开的都是志趣不投者,和白莽没有闹开的原因是因为志同道合,属于同一战线的文艺战士,共同与反动文人、反动文学进行不懈的斗争,粉碎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貌似自嘲,实则顺乎一击。

“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不能说的原因见《为了忘却的记念》四:“可是在中国,那时是确无写处的,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

△作者急切地想要使亡友的遗文流布,但却因为当时的白色恐怖而无法对诗稿详加评析,这使作者还是不能扭转自己惆怅的心绪。

4、《孩儿塔》的出世→走出惆怅

品位相关语段:第四语段

1)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比喻对白莽的诗集作了高度的评价。全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铁罐头”,“禁锢”等文字,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给千万民众带来了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的光亮。

“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包括后面的“萌芽”、“第一步”等都用形象的语言表明《孩儿塔》这部诗集的巨大作用。

体会“别一种意义”、“别一世界”指代的都是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世界/共产主义的世界。

“一般的诗人”、“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

3)再次全体朗读

(三)研读小结:作序对鲁迅而言是份内事,但是即使没有序,白莽的诗照样会流传,因为他有许多前仆后继的战友,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作者因此而走出惆怅,惆怅已不复存在,只是感到如释重负后的无限欣慰,所以在结尾处说“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这样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四、整体感悟:

问:在作者从产生惆怅到走出惆怅这样的感情波澜的涌动中,我们体会到的是什么?

答: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火一样的友情,也就是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这是主要方面。再详尽深入一些的回答可以是: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对进步青年的爱和对反动派的恨。)

五、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鲁迅富有魅力的语言中,不仅了解了白莽以及他的诗集,更重要的是体会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炽热、深沉的情感。

其实,在鲁迅的诸多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作为精神战士的鲁迅,也可以是一个作为青年人朋友的鲁迅,还可以是一个作为孩童的鲁迅、作为孝子的鲁迅、作为丈夫的鲁迅、作为慈父的鲁迅、作为兄长的鲁迅等等。

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如果你读鲁迅的文章越多,引发的思考越深,你就越喜欢他、越佩服他。

希望今天的这堂课能成为你尝试着认识生活中不同侧面的鲁迅,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一把钥匙。

六、拓展阅读

以“ 的鲁迅“的形式确定一个专题阅读,并进行一次这样的专题写作。

《白莽作<孩儿塔>序》教学实录

一、导语:他从绍兴的三味书屋走来,远渡扶桑学医,却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一条文学救国的道路;在他56年的生命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经典的人物形象,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去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损失,人们在他的棺木上覆盖了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红旗,这是中国人民对他的最高褒奖。是的,他就是鲁迅,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鲁迅。

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有小说,有散文,也有杂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先生的这一篇序言,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二、关于序言及写作背景。

1、什么是序言?

序言是写在作品前边,主要说明作品创作意图、创作概况、作品主要内容以及对作品简要评论的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他序和自序两种,如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在古代还有一种作为特殊文体出现的赠序,如唐代韩愈的《送董邵南序》等。

2、白莽,左联作家,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鲁迅先生于1933年曾为纪念他们逝世2周年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为白莽的遗诗写的这篇序言,又是怎样评价白莽以及他的诗歌的。

三、诵读,品味文章蕴藉深沉的情感。

有的同学觉得学语文,背书是件很头疼的事,今天老师来试着背背看,如果卡壳的时候请你们给我点提示好吗?

(一)我背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同时圈点批划,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来。

1、你找到的最能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2、从文中找找作者惆怅的原因有哪些?

3、能否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这第一段的大意?

交代了作者作序的时间、缘由以及心情。

4、请同学们一起带着感情来把这一部分朗读一下。

(二)学生读第二、三段,思考作者的心情如何?

由于这封信,自然构起了作者对白莽的回忆,那位同学来把第二、三段朗读一下,其他同学找出这部分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同时思考作者的心情如何?

1、 作者写白莽的相貌说明了什么?

表明了对白莽印象之深,思念之深,像活着一样,而事实是白莽已经就义了五个年头了,这么年轻的一个诗人,我的一个朋友,就这么被杀害了,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悲的。

2、 为什么要特地纠正白莽的名字呢?

抓住殊途同归这个词,表明白莽走上了与哥哥不同的道路,即革命道路。故看似随意的一笔,实际上是对白莽坚决同哥哥所代表的统治阶级彻底决裂和顽强斗争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白莽曾经写了一首诗《别了,哥哥》表明他与哥哥的彻底决裂。

3、 如何理解“也许他死得太快了罢”?

话虽平淡,却道出了鲁迅先生对白莽之死的痛惜。读者自然会想,他为什么死得这样快,才22岁,正是青春年华?他是怎么死的?这么一联系,也就清楚了这又是鲁迅先生对反动派的顺手一击,揭露了反动统治者对革命青年的虐杀,而这无情的揭露不正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统治者的强烈憎恨么?而这正体现了先生一贯的战斗风格,他的文字是匕首,是投枪,字字句句都直刺敌人的心脏。

4、“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真的是“因为我不能”么?

我不能是一个原因,含蓄表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是在白色恐怖的时代,是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但同时,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悲痛,内心的愤怒,是因为无需说,“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我所惆怅的其实正是不能直接地很好地评价白莽的诗。

5、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作者的心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把白莽当作自己的朋友的,现在朋友被杀了,如此一个有才华的青年,如此一个具有坚决的革命精神的青年,被反动派杀害了,作者的心情自然是悲伤的。(板书悲伤、悲愤)

6、归纳这部分的大意。

回忆白莽生前的形象,抒发了对白莽之死的痛惜和反动派残杀青年的悲愤。

(三)齐读最后部分,读出作者的情感,同时请思考这两个问题:

1、这部分作者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比喻、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形象而凝练的语言,高度评价了《孩儿塔》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实际高度赞扬了白莽爱憎分明的斗争精神。

2、“别一世界”和“那一世界”的含义是否相同,指怎样的世界呢?

相同,指无产阶级劳动大众的世界。白莽的诗多取材革命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气息,诗歌是他同敌人斗争的武器,是他唤醒民众的号角。正因如此,他才受到统治者的憎恨,反过来,则受到劳动大众的爱戴,因为他的诗始终属于受压迫的广大民众。

3、 同学们一定已经感受到此时作者的情感了吧?

较确切的词语是激昂,是振奋

4、 归纳这部分的大意。

作者热情赞扬了白莽诗歌的艺术价值,指明了诗歌所具有的战斗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5、 小结全文作者情感的变化。

全文语言由朴实渐趋激烈,情绪有平稳渐趋激昂,体现了作者情感由深沉的悲到外显的愤的变化,由开头的惆怅到结尾的走出惆怅。结构上起于索序收于无需作序,前后呼应,贴切自然。

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写照,在本文中有没有体现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多说,“这心情我很了然,也知道有做序文之类的义务。”这就表明作者是将白莽视为朋友,对待后辈的文学青年满腔真诚。本文写作时,作者大病初愈,刚能坐起。事实是3月10收到了信,11日晚就写了这篇文章,12日就寄出,不是正实践了他“给他企图流布的”话吗?不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么?

横眉冷对千夫指,如“我的记忆上早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鲁迅先生的这篇叙文,虽名为叙,却突破了一般序文注重介绍作品内容的传统写法,以平实的语言,高度赞美了白莽诗歌鲜明的战斗锋芒和清新明朗的风格,寄托了对烈士的深深思念和真挚的友情,感情起伏深沉。

六、作业:课外阅读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以及白莽的《血字》、《别了,哥哥》。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堂实录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味文章意味深长的语言,了解“诗一样语言”的特点。

2.对“序”这一文体有整体认识。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讨论、点拨,引导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品读、体验,感悟作者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炽热深沉的思想感情。

2、引起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热爱和重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这就使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的。

三、 课前准备:

印发资料(关于鲁迅、关于白莽,以及白莽诗作《血字》、《别了,哥哥》、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文字)进行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要讲的这个人,在他56年的生命中,竟有19年时间是做教师的。在学校,他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这是因为他对青年人、尤其是青年作家,总是热忱地关怀和积极地培养。这也是他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他就是鲁迅。我们已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不少作品,有小说,有散文,也有杂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先生的这一篇序言,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进一步感悟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白莽作孩儿塔序》。

二、解题:关于序和背景

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序这种文体和这篇文章的相关写作背景,有哪位同学知道可以先说一说?

生1:序是指序文,是写在一部书或一篇诗文前面对其写作缘由、内容、体例加以说明的文字。这篇文章同时也是一篇著名的杂文,是鲁迅先生为白莽的诗集《孩儿塔》写的序文。

师:非常准确,看来大家对于序文这种文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又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生2:1931年白莽柔石等五位作家被国民党枪杀于上海龙华。时隔五年之后,鲁迅先生收到友人的一封信请他为白莽的诗集作序,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师: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为白莽的遗诗写的这篇序言,又是怎样评价白莽以及他的诗歌的。

三、研读文章

(一)配乐朗读课文。

师:首先我们先来诵读一下文章,其中第三段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单独朗诵。在诵读时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先生在怎样的心境下写这篇序文的?请用文章中的词句回答。

(生配乐朗诵)

(二)合作探究

师:看来大家已经沉浸在文字之中了。那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在怎样的心境下写这篇序文的?

生: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这就使我更加惆怅了。我觉得这篇文章是在鲁迅先生百感交集,非常惆怅的心情下写成的。

师:能不能提取一个关键词?

生:惆怅。

师:对,就是惆怅。

师:可以说“惆怅“是全文的文眼,统领了全篇的感情。但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的感情起了波澜,发生了转变,而这个变化我们以惆怅来归结的话就是:走出惆怅。所以我们把这个线索归结为:惆怅——更加惆怅——走出惆怅,但这个线索是如何在文中体现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一起去合作探究,体会文中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每一段。请按下列线索:惆怅——更加惆怅——走出惆怅,从文中找出例证说明作者情感发展过程:,并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这份感情的?

师:在大家讨论之前,要求大家要先静静的思考,先找到自己的答案,然后在进行交流。

(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讨论好了的同学就静静的做好,没有好的请继续。

师:看来大家已经有了结论了。下面我们请同学来为我们解答。先看第一段。

生:第一段我们先从背景来看,它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一二八抗战,当时时局非常动荡,鲁迅也是身患重病。从第一句看,春天又是下雨,在深夜中雨是淅淅沥沥的,感时伤怀,当时鲁迅是为白莽的诗集写序言,那就产生了惆怅,而且信的开头提到了白莽,这就使作者更加的惆怅。

师:我来总结你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点,第一是从环境描写中体会惆怅,第二是一封信提到白莽又引起了惆怅,第三点是由这封信又回忆起了白莽,于是更加惆怅。好,请坐。从这三点看出来作者是惆怅的。你们看出来了吗?那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第一段,看看大家是不是已经体会到了这种惆怅。

(生齐读第一段)

师:作者因为环境,因为想起了网友白莽而更加惆怅。接下来看第二段,又是如何表现的?

生:就是自远道而来的信提起白莽之后,鲁迅就回忆起了白莽,因为他们就义已经5个年头了,突然又被提到了,鲁迅的记忆里早已经又蒙上了许多新鲜的血迹,这一提他们年轻的相貌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像活着一样。后面又用了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积极乐观的革命青年的形象。鲁迅对此恨惋惜,因为白莽22岁就英年早逝了。

师:总结下来,他又说了两点,第一是鲁迅又回忆白莽来,这个是承接上一段的,第二层次是鲁迅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坚定的乐观的白莽。

师:那我能不能请一位同学把这个坚定的乐观的白莽是什么样子的,给大家读一下。

生:“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师:这是属于人物形象的描写,你说说,他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这个人物?

生:从外貌、语言、神态。

师:神态?哪里?

生:笑笑的。

师:对,从这个“笑笑的”就可以看出他的乐观。

师:这种描写手法叫什么?

生:白描。

师:对,白描。鲁迅是最擅长用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的。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三段。

生:第三段我觉得应该是更加惆怅。他第一点就写出了他与白莽之间革命的友情,因为当时的背景是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抗战,他们两个是站在同一个战线的战友,但是白莽却英年早逝了。第一句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可见鲁迅是常常觉得寝食不安的,觉得自己和白莽之间有着惆怅的感情。第二个鲁迅惆怅的是他不懂诗,也没有诗人的朋友,唯一一个白莽没有闹,也许是他死得太快了罢。可能就是这个“太快乐吧”暗讽了国民党杀害了白莽,使他英年早逝,有着更深一层的言外之意。

师:他为什么常常觉得“寝食不安”?

生:以为他觉得愧疚,因为他的战友都牺牲了,但是却不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师:那鲁迅对于白莽的帮助在这个时候应该是什么?

生:为白莽作序。

师:其实是为不能为网友诗集的出版做一点贡献所以才觉得不安。

师:“也许是他死的太快了吧”,这个除了刚才说的暗讽之外,还有什么言外之意?

生:应该是对白莽死的惋惜和对中国革命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位同志感到惋惜。

师:那么鲁迅真的不懂诗吗?

生:并不是鲁迅不懂诗,他是不想懂无聊的文人的那种诗。

师:对,所以鲁迅不是不懂诗,他是不想懂那些和他志不同道不合那些人的诗。而白莽是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他懂白莽的诗。

师:好,我们看最后一部分。

生:我觉得它这里是走出惆怅。他通过一些修辞如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这里不仅是比喻而且是暗喻,“微光”就是指革命的曙光,“林中的响箭”是吹响了战斗的号角,“冬末的萌芽”是冰冷的冬天中透露了春天的气息,还前面的“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都是对白莽诗歌的赞美,白莽的诗歌应该是有发人深省和引人投身革命的意义。所以我觉得他现在已经走出惆怅了。

师:好,是对白莽诗歌的赞美使他走出了惆怅。

师: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读文字部分)我们把它和丁玲的文字来对比一下。

生:我觉得鲁迅用了“是什么”的句式使他对白莽的感情越来越强烈,丁玲的就是擅长用比喻,如最后一句“这战斗像泰山崩裂,像海水翻腾,像暴风骤雨,像雷电交鸣。”利用自然景象把白莽诗歌的气势表现的很直接。

师:这是一种暗喻的修辞手法。还有没有同学有其他想法?

生:丁玲的感情很强烈,鲁迅的就是层层递进的。

师:好,鲁迅的感情是层层递进而达到高潮的,这就是含蓄,而丁玲的就比较直接一点。那两段文字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排比。

师:好,我们说鲁迅在语言是非常精准的,什么是精准呢?就是我们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词去替代它。比如我们看“东方的微光”,为什么是“微光”,而不能是阳光、曙光呢?

生:因为微光更能表现出当时在旧中国的那种黑暗,说明旧中国将人的思想禁锢住了,而微光好像是黎明的曙光给人们带来希望。

师:那是不是也可以用曙光呢?

生:我觉得也不能用曙光,因为曙光是太阳刚刚出来的光明,但是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是这样的,当时是文坛当中一片黑暗,也就只有一点点光明能带给人们。

师:好,当时的整个社会被禁锢的就像一个罐头一样,而白莽的诗歌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希望。还有“冬末的萌芽”,为什么是冬末?

生:因为冬末的萌芽就表明春天就要来了,革命就要成功了。

师:好,冬去春来,因为白莽的诗歌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蕴涵着勃勃生机,所以把它比作'冬末的萌芽'。这就是鲁迅运用语言的精准。

师:好,我们已经体会了惆怅——更加惆怅——走出惆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其实作序对鲁迅而言是份内事,但是即使没有序,白莽的诗照样会流传,因为他有许多前仆后继的战友,他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作者因此而走出惆怅,惆怅已不复存在,只是感到如释重负后的无限欣慰,所以在结尾处说“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这样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

师:总结全文,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他运用了环境描写、白描刻画人物形象、言外之意、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感,简而言之,用四个字概括先生的语言特点就是言简意深。

全文由开头的惆怅到结尾的走出惆怅。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鲁迅先生用语俭省精准,却把感情表达到极致。

四、拓展

师:文章结尾说道:“单是这一点,我想,就足够保证这本集子的存在了,又何需我的序文之类。”意思是白莽等烈士面对黑暗社会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精神是许多人崇敬的,他们的诗作也必将被人们喜爱、传诵。博学的你,一定会读过许多这样的佳作。

生:闻一多,他的《死水》《红烛颂》。

师:闻一多有哪些精神品质为我们敬佩?

生:他不畏国名党的迫害敢于直言,敢于牺牲。师:对,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他的《死水》《七子之歌》都选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广为传颂。

生1:还有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生2:还有艾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生3: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4:还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史铁生,他们都是残疾人,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创作,给我们留下了经典的作品。

生5:还有屈原的《离骚》,面对楚国的黑暗,屈原也和白莽一样没有屈服,而是敢于斗争。

生6:还有岳飞,他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当时南宋和金国在战斗,而南宋却没有几个人敢于抗争,只有岳飞一个人奋斗在前线,这和白莽的写作背景都很相像。

师:大家都说到了很多,还有一个人和白莽有关系的。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年仅26岁在战斗中牺牲,他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是由白莽翻译的。正因为这些人有着这样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作品才能千古流传,为我们传诵。

五、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鲁迅富有魅力的语言中,不仅了解了白莽以及他的诗集,更重要的是体会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炽热、深沉的情感。

了解一个人必须要用心灵去体会。如果你读鲁迅的文章越多,引发的思考越深,你就越喜欢他、越佩服他。希望今天的这堂课能成为你尝试着认识生活中不同侧面的鲁迅,并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一把钥匙。

六、作业

师:课外阅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进一步了解鲁迅的人格魅力。



白莽作孩儿塔序沪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登高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瓦尔登湖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山居秋暝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2021年沪教版高一年级语文免费电子版指导的教案五篇

锦瑟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巨翅老人高二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从军行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勉学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24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