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10篇)

业鸿3932分享

新学期到来,我们马上要学习新的课程,那么作为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肯定准备有一份出色的课件设计和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10篇)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1

《我要的是葫芦》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小学教科版第四册快乐读书屋三的一则寓言课文。讲的是从前有一个人种葫芦,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课题是种葫芦人说的话,这句话正是他的错误所在,也是没有收到葫芦的原因。

设计意图:

1、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饱满的情绪是进行自主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更要通过多种自然活泼的形式,不断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他们热爱语文的情感。本课我试图通过指导观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包括课文插图,多媒体动画等)、进行分角色朗读、使学生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把有趣的东西学得更有趣。

2、加强读书实践。语文学习的过程不在于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而在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的教学形式“以读为主,读读议议”,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学习的读书交流活动。教师则是一名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让读书活动在有序、有质中推进。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 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难点: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老师真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上这堂语文课。为了表示老师对同学们的喜爱之情,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1. (教师画无叶的茄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画,这是什么?这棵茄子跟我们在生活中见过的茄子有什么不同?生活中存在不长叶子就能长出果实的现象吗?

师:我们都知道叶子长不好是不能够长出好的果实的,这是植物生长的规律。可是古时候有一个人却不懂生长规律,为此他还犯了错误呢。想知道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误吗?学习了《我要的是葫芦》你就知道了。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序号在文中标出共有几节

对预习画出的生字多读几次

2. 观看课件“欣赏”部分。(欣赏课件是有课文内容的画面和朗读)要求听清字音,注意画面上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语态。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与伙伴轮读)注意读出感情。看课件“情境朗读”部分,边看边读。(“情境朗读”课件是有课文内容的画面及无声字幕)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可千万别忘了边读边思考,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4. 检查识字情况。(开火车)

二、精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逐段分析课文,看看种葫芦的人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吧)

2.指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一开始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从哪可以看出来?

(2)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种葫芦的人喜欢吗?从哪可以看出来?

3.这么讨人喜欢的小葫芦,真可爱。你能读出小葫芦的可爱吗?

(朗读指导)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后来怎么样了?

(2)看着小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

(3)小葫芦落了,你的心情怎样?这段该怎么读?(指名读文)

5. (1)那么小葫芦为什么会都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2)课件展示“重点段落”

观察第一幅图: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有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并且自言自语的画面。(课件:带文字,不带声音)

问:课件中的人说了什么?表情该是什么样?(期待)

指名表演种葫芦的人这段的内容。

(3)观察种葫芦的人与邻居对话的画面

问:邻居说了些什么?种葫芦的人说了些什么?他们各自的表情如何?

(邻居着急,种葫芦的人惊讶,不解)

(4)课件展示“重点句子”部分,(课件如下)

读下面的句子,体验句子的语气。

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邻居看见蚜虫很着急,劝种葫芦的人治,可他却认为有几个虫子不可害怕,根本不用治,对于邻居的话感到惊讶不解。你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神情吗?)

指明分角色表演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对话

种葫芦的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他不治叶子上的蚜虫,最后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到底叶子与小葫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叶子上生了蚜虫小葫芦就会落呢?请看课件,课件展示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叶子被蚜虫咬后,葫芦果没有养料时的哭述)

(6)课件展示板书内容详写

(7)原来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如此紧密,可种葫芦的人却不知道,现在我们回想一下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了呢?小组讨论

①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他的心情会怎样?会说些什么?请用“种葫芦的人可能会……地说……的句式想象说一句话.

②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小结:种葫芦的人因为不懂生长规律,没有认清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又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白忙了一场,一无所获。老师希望同学们听了他的故事,以后在处理事物时,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全面地看待问题,并且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这样你们一定不会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了,能记住吗?

课件出示:注意相关事物间的联系,全面看问题,乐于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2

《窗前的气球》

教材简析:

一个飘在窗前的红气球,对躺在病床上的科利亚来说,就是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阵惊喜。童年的友谊是真挚的。当我们的孩子读着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被这“窗前的气球”深深地打动,窗前的气球将激动着孩子们的颗颗童心,净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引领着孩子们打开想象的大门,飞向真情的天空。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结合自主识字方法,识记字形,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领会课文中所要传达的美好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2、谁能说说这是些“( )的气球”?

3、这样五彩缤纷、惹人喜爱的气球,你们喜欢吗?

4、其实呀,每一个气球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跟着其中一个红气球走进一个感人的故事。

5、故事的题目叫——(指名读)“窗前的气球”。

(你这样读,还可以怎么读?)

6、真好!每个人的读法都可以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课题。一起读。

二、初读课文

1、课题读得很不错,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要求:

1)认认真真地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标出段落序号;

2)碰到难读的生字、句子就多读几次,试着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明白了吗?

2、反馈:

1)这些生字可调皮了,它们从课文里跳出来,蹦到了气球上,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开火车读)

2)气球把拼音都带走了,现在还能读吗?(齐读)

3、指名5人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精读课文

1、读得真好,说明小朋友们刚才读书很认真!

现在,我要带你们到一个小房间里。(出示图片)你看到什么?

重点理解:天空是无边无际的,你为什么用“一角天空”形容?

2、无边无际的天空只能看到一角,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只能看见房顶,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假如是你一个人,要待在这样的房间里,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如此,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这种滋味可真难受。小朋友们,咱们故事的主人公——科利亚现在就住在这样的房间里。静静地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写出他住在这样的房间里?

4、(出示第二节)这一节生字很多,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指名读。

5、生读完第一句,问:“呆呆地”什么样子?做做看。请一人上台演示。

现在科利亚就是这个样子,呆呆地,像个木头人似的,多无聊啊!谁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

6、他现在最想做什么事情?

7、他喜欢做的事情一件都做不了,就只能这样静静地躺着、呆呆地望着,多么(板书:孤独),再请个孩子来读。

8、从三楼能望到什么呢?指名接着读。

9、除了楼房就是“一角天空”,除了“一角天空”就是楼房。如果你是科利亚,想看到什么?

10、可是什么也看不到,多没意思啊!谁还能读?

11、男女分读。

12、为什么科利亚生病了,没有人来看他,只能一个人待在病房里呢?

13、什么是“传染病”?

14、 像这样的病,医院规定(齐读)“谁……外面去。”

“谁也不准来看他”,这个“谁”是指哪些人?想想科利亚希望谁来看他?

15、对啊,疼他爱他的爸爸妈妈不能来看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也不能来看他,多可怜啊!(齐读第1、2节)

16、 正在科利亚觉得孤独‘难过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你们看:(出示图片)

17、你看到了什么?对啊,真有意思!

谁把气球可爱的摸样读出来?

(“摇摇摆摆”‘“上上下下”动作)

18、 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吗?

想知道,你来问问看。指名读

大家一起问问看,齐读第3节。

19、是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科利亚的心情又会有什么变化呢?下节课,咱们一起去揭晓答案。

四、指导书写

1、最后,咱们来学写四个生字,(出示:户、亚、病、床)

还认识吗?一起来读一读。

2、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指导“病”(什么偏旁?“病字旁”还有哪些字?能给“病”找个朋友吗?)

3、其他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4、生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3

《称赞》

教学目的:

★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通对话进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学难点:

学习课通过对话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称赞”是什么意思?你平时因为什么受过别人的称赞?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3、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识字。

借助图片一、幅图:感知“刺猬、板凳、椅子、粗糙”的意思,认读六个生字。“猬”在刺猬“一词中读轻声。

借助第三、四幅图:通过口语交际,感知“瞧、留下“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两个生字。

4、在朗读词中认读生字。

(1) 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

(2) 小獾已经做成了三个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认真。

5、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板、椅、但、傍:都是左右结构,板—饭,换偏旁。椅—奇,加偏旁。但—旦,傍—旁,加偏旁记字。

6、写字指导;“采”是爪字头。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板书设计。

刺 、 猬、板、凳、糙、但、傍、奇、瞧、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你喜欢小刺猬和小獾吗?

1.看第一幅图:

你发现了什么?品读第二自然段。

2.看第二、三幅图:

想象一下小刺猬和小獾在说些什么?分角色读第三、四自然段。

3.看第四幅图:

从小刺猬和猬的表情和动作中感觉到了什么?(互相欣赏,互相称赞,心情愉快)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想想假设小刺猬一开始不是称赞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读了这个故事,说说你有什么感受?(要学会发现人的优点。)

三、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夸一夸对方面军优点。

四、巩固与练习。

完成课后作业。熟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

让学生把课本中的故事讲别人听。

六、板书设计。

18、称赞

小刺猬 小獾

互相夸奖

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4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材分析

1.《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2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热爱科学”。课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

2.学习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扩展学生的视野。

学情分析

1.本文语言朴实,生动有趣,浅显易懂,适合学生阅读。课文所配的一幅彩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2.本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造成“奇特”的原因就是“失重”。“失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失重”的原因是因为远离了地球,脱离了地球的引力。

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

2.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学习科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解决措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要求做到:一是要让别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要让人觉得惊奇,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的常识,再搜集一些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激发学生了解新科技、探索太空的兴趣。

解决措施:教师从网上、书上查阅到的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拿出来进行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质疑导入,自读课文(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

质疑导入: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呢?为什么会这么有趣呢?

自读课文

以质疑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

整体感知(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了解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找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有趣的句子。

1、找出写太空生活趣事的词句

2、把描写趣事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抓住重点词句读课文,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把有趣的太空生活介绍给小伙伴听。)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感悟。

1、正确、流利读课文

2、找重点词句,小组合作探究

3、朗读感悟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小组内朗读2、全班比赛读)

1、指导朗读

2、出示合作学习提示

1、朗读感悟,要求读得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惊奇

2、合作学习,反馈学习结果

借助朗读感悟

整体感悟,了解“失重”(找出睡觉、喝水、走路、洗澡奇特的原因)

教师讲授

自主学习,师生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爱科学,关注科学,学科学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5

《酸的和甜的》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扮演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3、引导同学理解“迫不和待”和“大口大口”这两个词语。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扮演课文。

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示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具准备】

多媒体,动物图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先看看这是什么?(出示醋)什么味儿的?(酸的)再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糖)什么味儿的?(甜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尝的)是啊,这么简单的方法却有人不知道,是谁呀、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7课: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

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故事里讲的什么?

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

1、说得真好,那谁能把课文读一读?(抽8名同学接读,同学提出朗读要求:要读流利,要读出感情,要读准字音),好,其他小朋友边听边考虑“课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

2、刚才小朋友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谁能回答课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那么,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我们先来听听狐狸是怎么说的?

3、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让生从课文里找出狐狸说的话、听了狐狸的话,你有什么疑问?质疑如: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骗人,哦看来狐狸真狡猾。)

4,刚才你们都说狐狸想吃葡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先让小朋友们看图并找出句子读一读,然后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读了过后我们可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怪不得骗人说是酸的,那么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师板书)

5、他们又怎么知道的呢?请小朋友们依照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读2~3自然段(他们是听狐狸说的,他们相信了狐狸。)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太老实了,(师边说边板书:轻信,老实)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男女生分读2、3自然段。

6、前边的三个小动物都说葡萄是酸的,有没有谁会说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同学自读4~7自然段、读后你觉得小猴子怎样?(聪明)聪明在哪儿呢?(它尝了呀)小猴子真聪明(边说边板书:聪明 敢尝、)

⑴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来时的表示(课件出示第4段)并让同学找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做动作),然后师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和待地爬上葡萄架、 让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多了一个“迫不和待”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⑵ 我们再来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读一读,并做做动作,然后师用课件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让同学说说自身发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⑶ 分角色朗读4~7自然段、(师抽1人,让其自身选择合作伙伴,读后让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

7、当小兔子和松鼠吃着甜甜的葡萄时,他们头脑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请小朋友们听听(出示课件播放第8自然段)同学齐读第八自然段。

⑴ 议一议: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帮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然后抽生汇报,

⑵ 说一说: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抽生说说,从而引导同学无论遇到什么事,自身应该亲自尝试一下,不要轻意相信他人的话)、

8、演一演:师请四位同学上前面各饰一个角色、老师读旁白,合作扮演课本剧。

9、读一读:很多小朋友都想扮演,下节课老师布置你们四人一组全都扮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并评出最佳演员,好吗?现在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全文。

(分四个大组,老师读叙述局部)

四、迁移运用

1、同学看图复述故事。

2、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小猴子那样,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小朋友。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6

《小蝌蚪找妈妈》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 9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 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是庄稼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 请学生辨

析,依次排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

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变化。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 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 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 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 3 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 学生从左至右观察, 边看边想: 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 ,

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 学生从左至右观察, 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 四幅图, 自由说说图意, 适当进行想象,

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标出自然段, 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 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

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

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 。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 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

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

象。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 “甩” 这里是摆动的意思, 例如“牛甩着尾巴” 。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 2 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大 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 ________

长长的尾巴, 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

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 “长出了两条后腿” “捕食”“迎上去” 以及鲤鱼妈妈讲

的青蛙特征“四条腿” “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 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 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 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 ________嘴巴, 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 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 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 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 13 画,第 8 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 与“柳”字相比较, 里面的“卬”要看清, 不要多写一 “撇”。

龟:共 7 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 14 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 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五、板书设计:

小蝌蚪 → 长出两条后腿 → 长出两条前腿 → 尾巴变短了、不见了 → 青蛙(妈妈)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7

《不用嗓子的歌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求知的兴趣。

3、会读、写本课的生字,积累词句,括展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音方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声激趣,谈话导入:

1.师引入:(课前一支歌)同学们刚才的歌声真洪亮,大家唱歌用什么来唱的?动物王国里也有一群歌手,但他们是一群……

板书课题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质疑:多奇怪哦,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思考并交流。

3.师归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指名读问题)

(1)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不用嗓子的歌手?

(2)这些歌手都是怎样唱歌的?

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纳问题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检查预习,引导质疑:

1.生小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

2.师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课文设计到的问题,逐步锻炼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

三、品读重点,读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划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谁?

4.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蜜蜂、小青蛙、蝉(知了)

5.师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讨论学习,用“~~~~”划出课文中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们看看哪组同学读得认真,找问题找的准,读完划出的请坐起来。

生在四人小组:先读课文,再讨论师提出的问题,用“~~~~”标出。

6.生汇报讨论结果,师随机板书。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从哪段知道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小黄莺听到小蜜蜂的歌声,感觉真好听,就夸奖小蜜蜂,而小蜜蜂却笑着说了。这里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回答:热情、友好的语气。生试着读,师范读、齐读。

师总结并提出要求:通过小蜜蜂的介绍,小黄莺知道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哪位同学来模仿小蜜蜂边做动作边发出声音读这一段?

指名带动作模仿读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问:A、小青蛙发出什么声音?文中怎样形容青蛙的歌声的?

B、所以小黄莺称赞说什么?这时小青蛙也笑了,说的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指名读出语气)

(3)蝉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

7.大家都见过蝉了没有?我们这很少见。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见,出示课件。(相机介绍关于蝉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说训练:

8.师引导提出要求:课文二、三自然段,写小蜜蜂、小青蛙时都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从中得出他们各自怎样唱歌。而写到蝉的第四自然段却用叙述的方式,说出蝉是靠肚子上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谁能仿照前两段也把第四自然段改成对话形式的内容?

(指名按自然段叙述方式进行仿说)

9.小黄莺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现在听了不用嗓子也能发声的青蛙、蜜蜂、蝉各自的介绍。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过渡: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听到他们的歌声吗?

10.下面我们请几位朗读小能手读下面几个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读出语气!

11.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歌声就在耳边,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声音的象声词语吗?(指名说词语)

12.读了这篇课文,听了歌手的歌声和各自的介绍,你觉得小黄莺刚开始对蜜蜂、青蛙、蝉的称赞准确吗?你能帮小黄莺对这些歌手重新做出准确的评价吗?(指名上台填写或口头填)

出示课件:(1)、小黄莺听了蜜蜂的歌,称赞说:“------------------”!

(2)、小黄莺听了-------的歌,称赞说:“------------------”!

(3)、---------听了-------的歌,称赞说:“------------------”!

(4)、台下的观众听了合唱队的歌声,称赞说:“---------------”!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模仿课文中的描写方式,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五、展示交流,进行小结:

14.展示交流搜集资料:

你还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动物唱歌的形式?(学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师进行肯定与鼓励)

15.进行小结: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们大家要爱护大自然,要留心去观察大自然,你一定还会有更奇妙的发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给他们搭设展示的平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内容完整)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8

《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读准“沿”字的音,掌握“观、际、答、弄”四个字的字形。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

【教学准备】能活动的挂图、玻璃板、投影仪或生字卡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16开的白纸。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

(一)谈话导题:

今天咱们来学习第六课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

(二)提问:

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

(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青蛙、井里。并把剪好的一只青蛙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放大了的插图上的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小鸟、天上。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插图中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二)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学习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指导朗读,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小鸟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说明天很大很大。)

2、学习第二次对话。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2)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3)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是搞错的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学习第三次对话。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是什么表情?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青蛙说自己不会弄错的原因是什么?(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5)假如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看看天,它会发现什么?会怎么说呢?(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4、让学生齐读课文,读后提问。

在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上,青蛙和小鸟各是什么看法?它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到小鸟是在天空中飞翔,所以它看到的天确实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天天坐在井底,它的目光受到限制,它也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5、小结。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到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盲目自信、自以为正确,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6、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注意读出青蛙、小鸟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四、布置作业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9

《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

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7)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

三、教学过程

(一)读本课生词并听写。

岩石 怪石     巨石      仙人      仙桃

闻名      名字      风景区

(二)指导背诵。

1.你喜欢哪段读哪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选两段试背下来。

4.接龙背,齐背。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语。

2.写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填空,再读句子,注意读出句中的停顿。

(1)闻名中外的(   )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   )地蹲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篇10

《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分段指名读。

(c)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

(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兴致勃勃”。

(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10篇)相关文章:

2022年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二年级上半学期语文必备教案详案五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新编优质教案推荐五篇

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教案2021例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经典授课教案五篇

2021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分享五篇

2021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详案精选

小学二年级语文版上册教案2021文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例模板

    47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