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晓芬0分享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5篇

课文是人文教育的载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人文视野和审美情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供大家参考学习。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1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属浙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背景链接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晚辈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2、生难字词

(1)字音

嗜学(shì) 俟(sì) 衾(qīn) 容臭(xiù)

裘葛(gé)加冠(ɡuān)叱咄(chìduō)负箧(qiè)

曳屣(xǐ)皲裂(jūn)媵人(yìng)烨然(yè)

缊袍(yùn)廪(lǐn)冻馁(něi)谬称(miù)

(2)词义

以:

以衾拥覆(用,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连词)

俯身倾耳以请(而,连词)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连词/拿,把,介词)

无从致书以观(来,连词)

至: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

无冻馁之患矣(忧患)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求学之难和用心之专。

第二部分(3):写当前住在太学里的学生们的优越的学习条件。

第三部分(4):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图。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交流点拨】作者主要从无书、无师、求学路途艰难、学习生活艰苦四个方面描写求学过程的艰辛。面对艰难,作者以坚韧的意志、勤学的精神一一克服,终有所成,其精神可嘉。

2、作者除了“不知足”外,有时也很“知足”。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哪些方面是“知足”的。

【交流点拨】作者在吃穿住等方面很“知足”,只要吃饱、穿暖,有房子住就行。

3、大家对作者的既知足又不知足的做法有何感想?假如你身处此种境况,你会怎么想?怎样做?

【交流点拨】感受到现在学习生活的幸福和优越,从而激发起了学习的热情,也懂得了怎样追求幸福。

4、本文的写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原因大约有两点:一是马生得到同辈的赞赏,是位“善学者”;二是同乡之谊。目的是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太学生和作者当年求学之路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我 太学生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吃——日有廪稍之供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岁有裘葛之遗

寓逆旅——住——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行深山巨谷中——行——无奔走之劳

未尝稍降辞色——师——未有问而不告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结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中作者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达了他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2、拓展延伸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

【交流点拨】首先学习古代文人求学的谦卑态度,虚心求教,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当遭到批评时,要勇于承认不足,不要频频地找客观理由。但同时,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关系,我们要尊师,但不是畏师。

3、布置作业

(1)搜集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交流点拨】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画荻教子。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对比,作者在对比中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例如在生活上,吃的方面,“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与“日有廪稍之供”对比;穿的方面,“缊袍敝衣”与“裘葛之遗”对比;在学习上,读书方面,“行深山巨谷中”与“坐大厦之下诵诗书”对比……这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对比,在对比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说在教学重点上有所突破。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2

一、导语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呀,既不是政坛新秀,也不是明星大碗,不过却是鲁迅先生最为喜欢的一个人物,自然也是我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孔乙己。(板书)

二、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了解孔乙己。

2、理解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

(为了在一课时内完成任务,早晨的时候我已经让大家自读了课文,尽管如此,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很艰巨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

三、赏析人物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读书人,特别是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说说看。

作者笔下的孔乙己和你想象中的读书人是否一致呢?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四节。

1、孔作为读书人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展示图片)

学生答:长衫,满口之乎者也。

怎样的一件长衫?折射出孔怎样的性格特征?

2、如果说以上两点是孔乙己的个性特征,那么对孔乙己的手的描写则暗示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请同学们在文章4—11节中,找出对孔的手的描写,时间为一分 钟。

(学生在书上划出有关语句)如果我们籍此梳理一下孔的命运发展历程。怎样做更好?

抄书──偷书──写服辩──以手代脚。

通过对孔的手的描写,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孔乙己悲剧的一生。

3、孔乙己身材高大,应该可以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去劳动养活自己,为什么后来他却混到了讨饭的地步,(提示:古代读书人读的都是 些什么书,读书的目 的又是什么?)

教师提示:同学们回答的挺好,但我觉得那些只是表象,还有更深丛的原因南宋有一个皇帝叫宋真宗写了一首劝学诗,书中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就是深受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影响,可以说是封建科举制度造就了孔乙己这样一个畸形人,使得孔乙己成了一个上又上不来,下又不甘心,穿长衫而又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四、赏析社会环境

1、孔乙己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本来应该得到更多的人的同情和帮助,然而他身边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呢?(嘲笑)仅仅是嘲笑吗?让我们看看孔的周围都有哪些人。

学生发言略。(教师适时的展示有关教学图片)

长衫客────── 何家的

短衣帮──

掌柜──

小伙计──

孩子们──────丁举人

俄国的果戈里说过:笑的含义丰富的多了,孔乙己周围的诸色人等对孔乙己的笑的内涵一样吗?(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求解)

教师出示黑板,请多位学生分角色对话。其他同学品评,指正。在此基础上理解“笑”的不同内涵。

2、读完这篇小说之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本文无疑是一个悲剧,可是我们又分明感觉到“笑声”充斥了小说的始终,怎样理解这么多的“笑声”?

(这个问题很富有挑战性)一些人对孔乙己是笑,一些人对孔乙己是打,笑孔乙己的人和打孔乙己的人就构成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深受封建科举制度 毒 害的孔乙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无疑是雪上加霜,下面请同学概括一下造 成孔不幸命运的根本原因。

五、赏析语言

鲁迅先生是一代文豪,在遣词造句方面,自有其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权以几例印证先生高超的炼字工夫。(教师出示黑板)

六、总结全文

孔乙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确实是无法挣脱,他是不幸的,酒客们在精神上折磨他,丁举人在肉体上摧残他,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世界里,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施舍,封建科举制度扭曲了他,冷酷的世界抛弃了他,他活的可有可无,死得不明不白,更可悲的是他潦倒一生,却至死不悟,孔乙己走了,在瑟瑟的西风中,如秋天的一片落叶,永远的走了……

(如时间许可,可以请同学表情朗读11──13节加深对孔形象的认识,加深对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理解。)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方法的指导。

2、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内容:

1、掌握一种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2、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3、理解文中描写短衣帮、掌柜以及多次写到“笑”的作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预习要求:

1、疏通文字,熟悉课文。

2、了解科举制度及文中涉及的封建思想(课前印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今天就让我们一块儿用“矛盾分析法”来认识一下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二、全面感知。

1、默读全文,完成下列句子,了解孔乙己身上的矛盾表现。

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的人。

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的人。

孔乙己是使人快活但又的人。

2、交流: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穿长衫的人。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偶尔偷窃的人。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好喝懒做的人。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从不拖欠酒帐的人。孔乙己是以读书为傲但又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的人。孔乙己是个热心教小伙计“茴”字写法但又遭到冷遇的人。孔乙己是个使人快活但又无人关心的人。

三、深入探因。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原因和社会原因,探求孔乙己的思想、性格、社会地位。归纳出如下答案:

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他经济拮据,买不起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

孔乙己“穿长衫”是因为他追求功名,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他死爱面子,想清白做人。

孔乙己“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以而为之。

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

孔乙己“好喝懒做”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陶,好逸恶劳。

孔乙己“从不拖欠酒帐”说明他质朴、忠厚。

孔乙己“以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孔乙己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毒甚深。

孔乙己“热心教伙计‘茴’字写法”表明他的空虚、无聊、迂腐。

孔乙己“遭到冷遇”表明他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孔乙己“使人快活”表明他地位卑下,已沦为笑料。

孔乙己“无人关心”表明他结局可悲。

2、综合矛盾,统一矛盾,全面归纳孔乙己的性格。

孔乙己地位低下但追求功名,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3、任选题目说话。

①孔乙己是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人。

②孔乙己是个可怜而又可憎的人。

4、文中描写了短衣帮、掌柜等人物,这一些对突出小说的主题有何作用?文中多次写到这些人的哄笑声有何作用?

5、在那样的年代,孔乙己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能否避免?为什么?

6、作者对文中的人物所持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四、联想扩思。

1、在学习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形象也像孔乙己一样体现着自身性格的矛盾?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身为执法者但徇情枉法。

《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饥寒交迫急需火柴但一根也不肯动用。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祥子明知天热感到胆怯但仍坚持出车。

《杨修之死》中曹操口头称赞杨修但最终杀害杨修。

《小橘灯》中小姑娘小小年纪遭遇不幸但成熟机警。

2、小结: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人亦然。抓住矛盾进行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会用这种方法去认识人、看待事,走向全面深刻,做一个理性而不偏激、深刻而不肤浅的人。

【创意说明】

《孔乙己》对初中学生而言可谓博大精深。精警传神的语言,典型生动的人物,含蓄深刻的主题,匠心独运的构思,每个角度都够讲好几节课。对于这样一篇“讲点”丰富的课文,该怎样教?本课的教学设计作出了一点尝试:

一、巧妙选取切入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因此设计中选取了“矛盾”这一切入点,从生活现象到性格特征、思想根源,带领学生由表及里,全面深刻地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从而带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科学渗透素质教育。本课教学在带领学生分析孔乙己性格特征时,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解读人物性格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另外,教学收束时,更进一步由学法指导拓展到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令学生有“别有洞天”之感。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4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巧妙的论辩能力

2、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重点

难点

教法

1、体会文章的说理方法和劝谏技巧

2、归纳相关知识点

一、品读课文,品味赏析。

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

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

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5、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二、归纳整理:

(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委婉劝说)

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四)实词见课后练习。

三、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附: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精选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除蔽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领会课文设喻说理的写法。

4.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本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讽喻手法达到讽谏的目的的。

3.课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什么详写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事情?

教学难点: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妻、妾、客三个人的答话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句话语法结构的特点?

3.疑难词句辨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赤壁之战》,都是叙史作品,这一篇说的也是史实,但跟前两篇在体裁上显然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先不忙作答。到学完本文后再请大家回答。

二、齐读课文,正音,指出特殊句式。

1.学生齐读全文(学生齐读时,教师将以下各组语句依次写在黑板上。)

2.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错了的同学在书上标出它们的拼音。

朝服衣冠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

3.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内容是否相同?为什么句式不相同?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内容相同。说明句子构造的灵活性。)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妻私我,故美我

(内容相同。前者强调原因,后者强调结果。)

三、自读课文:

学生逐段自读课文,每读完一段,自行概括大意,用铅笔写在书上。速度不要求一致。最先读完的学生可将自己概括出来的段意写在黑板上,供同学们参考。

下述段意也仅供参考:

第1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

第2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讽喻齐王。

第3段:齐王纳谏除蔽,内政修明。

第4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

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全班,给学生解答问题,主要是解释词句,内容和写法上的问题可以只给提示,促其再思。

说明:这一步是学生自读的主要环节,可用12至15分钟。学生读课文不是一次完结的,至少应当看一遍朗读一遍,务求能大体上疏通文义。

四、讨论文章内容:

1.教师问: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蒙蔽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这是答案要点,下同。)

可据此继续追问:“私王”“畏王”“有求于王”说明什么?(国君权势大。)

2.权势大易受蒙蔽,但并非人人如此,历史上有不少贤明的国君就不受蒙蔽,可见邹忌以“私”“畏”“有求”来证明“王之蔽甚”,理由显得不够充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邹忌已知威王受蒙蔽,却不直接说出受蒙蔽的真相,这正是他的高明处。)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齐威王确实受了蒙蔽?

(从纳谏令下之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以看出。)

继续追问:“数月之后……无可进者”

这几句说明了什么?(因为纳谏除蔽,国内政治修明。)

4.教师补充史实:齐威王在齐国历史上算得一位有作为的国君,但在他即位之初好为长夜之饮,以致诸侯并伐,国事不治。第九年,他从受蒙蔽中醒悟过来,指出即墨大夫“不事吾左右以求誉”,却把地方上的事情治理得很好,因而赏了他,“封之万家”;阿大夫“以厚币吾左右以求誉”,而把政事弄得很糟,于是烹了他及左右曾称赞过他的人。接着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详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这是前370年的事。由此可见,威王有振兴齐国的决心。邹忌见齐威王,三月后即拜相,是前358年的事。他讽齐威王纳谏,不会早于这一年,比赏即墨大夫、诛阿大夫一事至少晚12年。可见这是他又一次受蒙蔽了。

5.练习背诵第2~3段。

用分段练习背诵方式。估计第2段读两遍即可背诵下来。第3段难一点,可以用提问方式进行启发,帮助记忆。

①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批评者勇气的大小。)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有改正的勇气,有振兴齐国的决心。)

②文中依次叙“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说明了什么?(政治日益修明。)

6.小结:邹忌谏王,切中时弊。齐王纳谏,国家振兴。

五、讨论邹忌的讽谏方法:

1.教师指出:历史臣子向君主进谏有两种基本方式:直谏和讽谏(兵谏和尸谏属于特殊方式,不要提及)。请同学们说说这两种进谏方式有什么不同。(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自读提示”中最后一段话。)

然后指出:讽谏的要害是用设喻的方法启发君主,让他自己决定该怎么办。直谏,就是把自己主张直接陈述出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让同学联系初中学过的《出师表》,指出“臣宜开张圣听……以塞忠谏之路也”这段话就是直谏,其内容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大体相同。)

2.邹忌的设喻,跟简单的比喻辞格相比较有怎样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指出这个故事就是它的“喻体”。)还有哪些特点?(包含的道理比较复杂:“私”“畏”“有求”可以导致听话人受蒙蔽——指这就是它的“喻点”。)它可以给人怎样启发?(要想不受蒙蔽,须“不自信”,须“窥镜”即反躬自省,而后“思之”即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

3.提示学生将“自读提示”的最后一句话划出来。

4.大家再想想:邹忌的进谏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威王是个聪明有为的国君,只要认识到自己受了蒙蔽,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很清楚;对聪明有为的国君,不要说多余的话。)这说明对国君进谏应当注意什么?(要善揣摩国君的心理。)

六、总结全课:

现在请大家回答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本文跟《廉蔺列传》和《赤壁之战》在体裁上的区别。

学生讨论。

提醒学生注意“自读提示”第1段,划出:“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句话——此即区别之所在。指出《战国策》这本书的命名也与此有关。

最后归纳策士言论的特点:

①有明确的针对性;

②善于揣摩对方心理;

③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

    85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