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八年级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梦荧0分享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到了接近初二语文期末考试的时候,做好语文试卷的练习是我们该做的事。那么八年级语文测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不见曦月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怀民亦未寝,相于步于中廷

B.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C.素湍绿潭,回清倒映

D.清林翠竹,四时具备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富阳至桐庐

B.山川之美  春冬之时

C.相与步于中庭 冰寒于水

D.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

5.对下列句子的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悬崖峭壁,五光十色。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官员,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后,(就)流连忘返。

6.根据要求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        ,山山唯落晖。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4)       ,云生结海楼。

(5)孟浩然从大处入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         ,         ”描绘了西湖早春鸟儿欢唱的动态美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属引凄异 属: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疾: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填空。

(1)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①:

原句:

理由②:

原句:

1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2)月色入户 户: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根据语段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色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中写景的名句是“            ”。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了“                 ”的语句中;《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卷冰雪文序

张 岱

①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②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③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藉:      (2)异:

(3)遂:      (4)固:

15.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6.翻译文中画浪纹线的语句。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17.请用第①段中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

18.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请你根据本文内容的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四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

19.张岱的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日光,这里指太阳 (3)只是 (4)白色

2.B

3.答案:B 解析:A项中,前一个“自”的意思是“在”;后一个“自”的意思是“从”。B项中,两个“之”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中,前一个“于”的意思是“在”;后一个“于”的意思是“比”。D项中,前一个“绝”的意思是“绝妙”;后一个“绝”的意思是“断,停”。

4.答案:A 解析:B项中,“阙”同“缺”。C项中,“反”同“返”。D项中,“转”同“啭”。

5.答案:B 解析:B项中,句子的意思是“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6.(1)芳草萋萋鹦鹉洲 (2)树树皆秋色 (3)回清倒影 (4)月下飞天镜 (5)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一)7.(1)连接 (2)快

8.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9.(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2)理由①: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②: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10.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二)11.(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单扇的门,泛指门。这里指门窗

12.(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3.(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描写 议论(答“抒情”也可) 闲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仙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三)14.(1)借,凭借 (2)不同 (3)于是,就

(4)本来

15.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6.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17.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到生长和发育)。

18.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

19.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三、略。

初二语文需要培养的3个习惯

一、读的习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

(1)养成泛读的习惯——产生兴趣追求。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有人戏称为“随手翻翻”,这样的阅读有助于开拓视野。多读一些富有时代性、文学性、人文性的美文,你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你会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学会做人。

(2)养成精读的习惯——咀嚼书中精华。

浩瀚书海中,真正值得精读的书不在少数。一篇文章读一遍,虽能读出大概,但还会有不少遗漏之处,如果多读几遍,就能咀嚼出更多的东西。对一篇文章、一本书的精华部分,一定要细读,反复读,字斟句酌,才能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3)养成背诵的习惯——打下文学功底。

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背诵上百篇优秀的古文、现代文,就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背诵,应当自然成诵,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泻出来,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只有自然成诵,才能把书上的营养真正化为自己的血肉,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自然成诵的过程就是不断体验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过程,不断领悟名家名篇语言魅力的过程。自然成诵的名家名篇多了,你的思想境界、语言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写的习惯: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要学好语文,如果没有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的。语文知识的积累,主要是语言的积累和词汇的积累,对于中学生来说,做笔记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

(2)养成写随笔的习惯。

同学们平时要注意观察、感悟生活,有感而发地记随笔,和同学、老师、家长交流,这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3)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时应先梳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再做作业。平时不要过于依赖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教辅书,放弃思考,抄袭答案只会让你的语文学习能力下降。作业书写要清楚,如犯错误一定要认真订正,切不可忽视。

三、说的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同学上课都不愿发言。上课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连贯地表述一个话题,这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当老师的问题提出之后,不要急于回答,要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之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85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