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梦荧0分享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初三年级,为中考复习留出更多的时间,所以在这个暑假提前把初三语文的知识学好,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01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诗集《双桅船》,散文集《心烟》等。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藏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

二、字音词义隧suì洞:隧道蜗wō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淤yū滩tān:淤泥形成的滩地。驳bó船: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簇cù新:极新,全新。笑涡wō:同“笑窝”,酒窝儿。喷薄bó: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伤痕累累lěi: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三、主题概述诗歌精选了一系列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苦难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四、文章结构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组成的意象群,象征数百年来落后、贫穷、灾难深重的祖国,回顾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揭示出了蕴藏在中华民族灵魂中的希望之花从未消亡,只是暂未实现。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即将开始新生。第四节:“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乳房”象征祖国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五、鉴赏品读1.“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你是如何理解“飞天”这个意象的?“飞天”这个意象奇伟而瑰怪,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个意象虽然看起来只是表明美好的希望未变成现实,因而叫人痛苦;但是它又说明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曾经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有过极盛的世纪,有着追求理想的光荣传统。这种意象的大幅度跳跃开拓了诗意的空间,引起了我们对现实和历史的思索,迫使我们去追寻那实现希望的途径与答案。

2.你如何理解“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3.请你简要分析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的情感变化。作者在第一节中回望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现实的贫困,心中是痛苦的,悲伤的;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情感,虽然痛苦,却看见了祖辈们痛苦的希望;第三节则因为看见了簇新的理想,看到了全新的希望,作者从痛苦中摆脱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喜悦,是激动;第四节激动喜悦进一步得到升华,表明了要为祖国献身一切的愿望。

4.这首诗读来情感强烈,除了体现在意象使用上,还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作为抒情主体,作者让自己与诗中的意象相互融合,即用“我是……”的句式,让物化的自我形象,汇注于祖国的形象之中,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浓烈。②诗的每一节,都用“祖国啊”作为结尾,这是反复手法的运用,而这种运用又使每一节的抒情呈现了不同的效果。第一节的“祖国啊”是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作者难以言状的悲哀;第二节的“祖国啊”是痛苦的呼唤,包含着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希望;第三节的“祖国啊”是欣喜的呼唤,流露着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悦;第四节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庄严的誓词,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四个“祖国啊”,反复吟咏,将感情逐层推进,给全诗营造了回肠荡气的咏叹气氛。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探究这首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它在某种程度上是解读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有助于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第二题意象与情感分析见“文章结构”与“鉴赏品读”。

第三题1.“破旧”表现历史之久,“老水车”表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落后。“数百年来”转个不停,一方面补充“破旧”“疲惫”的原因,重复单调的动作;另一方面,虽然“疲惫”却“纺”个不停,在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持运转。诗人用这一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却依然顽强支撑着运转的特点。2.这句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象征着美好、吉祥、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然而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不能成为现实,所以是“痛苦的希望”。3.“簇新的理想”指此时的祖国对明天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希冀;“神话的蛛网”喻指古老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禁锢。4.“黎明”的来临,意味着漫漫长夜即将走到尽头,曙光已在涌动,象征着祖国已经迎来转折,其势不可挡,未来充满希望,美好的生活即将到来。

第四题、第五题略。

02

2 梅岭三章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共内战时期的重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主要著作有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

二、字音词义阎yán罗: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捷jié报:胜利的消息。血雨腥xīng风:风里带有腥气,血溅得像下雨一样,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取义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性命。文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三、主题概述《梅岭三章》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诗人的革命斗争经历,充分表现了诗人为革命不惜献身的坚定决心、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诗人又充满激情地鼓励革命战友继续奋斗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自己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四、文章结构第一章:诗人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第二章:诗人回顾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从而激励同志们坚持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第三章:诗人投身革命,四海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他乐观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五、鉴赏品读1.诗前的小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一九三六年冬天,“我”在梅山被围困,“我”受伤病重潜伏在茂盛的草丛间二十多天,考虑到不能脱险,写了三首诗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被解除了。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这三首“绝命诗”表现出了诗人的从容镇定和大义凛然。

2.诗(一)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首句“断头今日意如何”是一个设问句,是说“我”今日面临死亡的威胁,想些什么呢?“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强调“断头”,写出了诗人处境的险恶,表现出诗人大义凛然的气概。余下的诗句均由此句生发,奠定了全章的感情基调。当时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死亡近在眼前,但诗人竟能以高度的革命理智向自己提出问题,集中展现了他冷静的神态、清醒的和坚毅的斗志。这正是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后三句是对首句的回答。

3.“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了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意为死不瞑目,忠诚可鉴。写出诗人即使死后仍然关心革命,要看到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遭到失败的。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为革命英勇殉难的精神。

4.“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5.第三首前两句中“投身”“应有涯”有什么含义?“投身”表现出诗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应有涯”表明诗人坚信反动派的血腥统治会有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坚持斗争的精神。

6.“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明诗人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8.《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第一首,面临牺牲的考验,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第二首,回忆十年革命征程,抒发死不瞑目,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展望未来,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这层层深化的诗文中越来越清晰。

10.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3 短诗五首

预 习 重 点一、资料链接

短诗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概念,诗歌在14行内就是短诗。在中国,短诗的概念是由现代诗人首先提出的,他们吸纳了西方14行诗的体制,首次明确提出短诗界定应为14行以内,同时认为短诗的第一要义便是完整。

二、字音词义漫漫:(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装饰shì: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舵duò手:掌舵的人,也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三、诗歌鉴赏月 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作者: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背景:这首诗写于1917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生存环境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冬天里的“月夜”一样。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此诗塑造了“我”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的形象,表现了“五四运动”前夕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1944年11月20日作者: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背景:1942年,年轻女作家萧红在身心俱疲中逝去,作为萧红的友人,同样四处漂泊、屡遭挫折、几陷困境的戴望舒直到1944年初冬才终于来到香港浅水湾萧红墓畔,凭吊祭拜。赏析:此诗题作“口占”,似乎是诗人在墓地即目所见,出口成章,没有经过长期的思索和酝酿。看过诗题,再看诗篇本身,短短四行,既无沉痛的语言,也不见泪水的痕迹,给人的印象并不强烈。然而联系诗人与被凭吊者萧红不幸的遭遇来看,诗中包含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怀念,对生命之旅的感慨与反思。平淡的文字、平静的描述背后潜藏着长久的辛酸与刻骨的悲痛。

断 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作者:卞之琳(1910-2000),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背景: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赏析:全诗以两组意象构成的图景中主客位置的转换,抒发了诗人的一种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互相依存。在诗人看来,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对关联而存在的。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是永恒的规律。

风 雨 吟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1941年12月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驱驰集》等。背景: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赏析:通过“风”“雨”“郊原”“房舍”“大地”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做一个有为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统 一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作者: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漫歌》等。背景:1969年,智利共产党提名聂鲁达为智利总统候选人,后聂鲁达为了智利左翼政党的团结而退出竞选,并支持智利社会党总统候选人萨尔瓦多·阿连德。《统一》就是这个时期创作的。赏析:诗人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万千姿态,它们的本质都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的传递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诗人借助简单的意象,推演出世间万物的规律,用富有艺术感的描述,做出人生规律的解答,阐释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其构成的更高层次的美——和谐的美。

04

4 海燕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列宁曾称赞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二、字音词义苍cāng茫máng:空阔辽远,没有边际。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海鸥ōu:鸟,头和颈部褐色,翅膀外缘白色,内缘灰色,躯干白色,爪黑色。常成群在海上或内陆河流附近飞翔。飞窜cuàn:飞逐,追逐。蠢chǔn笨:笨拙;不灵便。熄xī灭:停止燃烧。

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大海景象的描绘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深刻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并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6段):暴风雨孕育之时,在狂风卷集着乌云的大海上,海燕高傲地飞翔,渴望暴风雨的来临,而其他一些动物却仓皇逃窜。第二部分(第7-11段):暴风雨逼近之时,乌云直压海绵,海燕奋勇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第三部分(第12-16):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海燕以胜利的语言家的姿态热情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五、鉴赏品读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全篇在内容结构上层层推进,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以暴风雨逐渐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大的场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风雨“将来”“逼近”“即临”的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海燕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海燕的形象随着这暴风雨的渐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课文歌颂的是海燕,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和企鹅?海鸥在飞窜,十分恐惧;海鸭在呻吟,吓得掩藏了起来;企鹅非常胆怯,躲藏在悬崖底下。通过对比,突出海燕勇敢搏击、藐视恶劣环境的英雄气概,使海燕的形象更鲜明。

3.作者为什么在对三种海鸟作了无情的揭露后,又转换语气热情赞扬海燕?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与开头呼应,可以让海鸥、海鸭、企鹅与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个是承上启下,原来大海苍茫一片,这时已经“泛起白沫”,由于背景的变化,画面也就变化了,这样很自然地进入了第二段。

4.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海燕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海燕不畏强暴,它飞舞着,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面对猖狂的反动势力充满信心地大笑,还大声号叫,它为暴风雨的迫近而欢乐,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革命是必胜的。作者用了“敏感的精灵”“早就听出”“深信”等词语来描写海燕,不仅让我们从外在形象上了解了海燕,而且使我们从思想上感受到了海燕这一形象的高大、可敬。

5.文章的末尾,为什么海燕像“胜利的预言家”在呼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为什么海燕对暴风雨充满了渴望?“暴风雨”象征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蓄势待发,这场革命风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扫除一切障碍、使民族获得新生的契机。所以“海燕”和苦难深重的被压迫人民对革命充满了渴望。

6.“——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两次大声疾呼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①“——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喜悦之情,预示着黑暗的沙皇统治行将崩溃,一场人民革命行将到来,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历史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作者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乐观主义革命精神。这也是革命者对人民群众的召唤,号召人民行动起来,去迎接一场伟大的、“暴风雨”般的革命。这两句话是对时代精神的传神写照和高度概括。

7.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海燕——象征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写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惊恐万状的丑态,正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作者对它们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象征反革命的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第二部分写海燕与狂风巨浪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是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正是为了烘托海燕发出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8.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①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一连串行动写海燕的快速敏捷,句中较多的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琅琅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②运用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③语言形象、生动、准确。表现海燕飞翔时的速度和姿态是“像黑色的闪电”,形象鲜明;刻画海燕动作变化,开始“直冲”,后来“穿过”,突出更加勇猛、矫健的形象;表现海燕的声音、神态的词语有“叫喊”“大笑”“号叫”等,突出了海燕对胜利充满信心。相反,刻画其他海鸟形象时使用的词语则充满贬义色彩,如“呻吟”“蠢笨”“胆怯”“躲藏”等,生动地揭示了这些害怕革命的人的丑恶嘴脸。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略。

第二题见“鉴赏品读”第7题。

第三题见“鉴赏品读”第3题和第7题。

第四题1.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准确传神地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形象地写出了海燕藐视一切反动势力的精神风貌。2.拟人。“呻吟”“吓坏”等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海鸭畏惧革命,贪生怕死的内心世界。3.拟人和比喻。“紧紧抱起”“恶狠狠”“甩”“摔”赋予狂风人的动作和性格,突出狂风的肆虐和破坏力巨大;“大块的翡翠”比喻海浪,形象贴切。4.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风暴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第五题略。

第二单元

05

5 孔乙己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树人先生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等。

二、字音词义荤hūn菜:用鸡鸭鱼肉等做的菜。侍shì候hòu:服侍。绰chuò号:外号。伤疤bā: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痕迹。笔砚yàn:笔和砚,泛指文具。

惋wǎn惜: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夹袄ǎo:双层的上衣。乱蓬蓬péng:形容须发或草木凌乱。唠láo唠lao叨dāo叨dāo: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与黑暗。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通过“我”这个酒店里的小伙计的描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和社会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及后续展开作了铺垫。这部分是小说的序幕。第二部分(4~12):叙述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了民众的冷漠和麻木。这部分是小说的主体。第三部分(13):交代了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是小说的尾声。

五、鉴赏品读1.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特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长衫主顾和短衣帮之间,等级森严,隔着一条鸿沟,但孔乙己却和这两种人都不同。“站着喝酒”的短衣帮,都是穷困的劳动者。孔乙己经济地位低下,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他又没有资格挤进隔壁房里与“穿长衫的”并起并坐。但是他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为的是要摆读书人的架子,以显出非同一般,比“短衣帮”高贵,不屑与他们为伍。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和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课文用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2.找出描写孔乙己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外貌描写中看出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手法。一出场,写他“青白脸色”,是吃不饱,营养不良的特征;“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他虽已年老却经常受人凌辱的记号;“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是岁月虚度的记录;又脏又破的长衫是贫穷的证明;当他蘸着酒在柜台上教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时,我们还可看到他的长指甲,说明他不从事劳动。总之,孔乙己既不是养尊处优的阔人,也不是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从外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穷困潦倒、饱受凌辱摧残的悲剧人物形象。最后一次出场,先前的“青白脸色”现在变得“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先前身材高大,跟孩子们说话要弯下腰去,现在盘着两腿,坐在蒲包上,不能站立,跟别人讲话需要“仰面”;先前人家嘲笑他,他经常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解,现在却“不十分争辩”,只是用“跌断”来遮掩,不过说话声音极低,而且断断续续。此时的孔乙己肉体上、精神上都已彻底坍塌,预示着悲剧结局即将来临。这令人触目惊心的惨景,鲜明而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摧残弱小者的罪行。

3.找出描写孔乙己动作的句子。思考:文章中哪些动作描写最精彩,足以表明孔乙己的性格?作者对孔乙己的动作描写最精彩的是两次亲手交钱买酒的动作。第一次:“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这里既说“又”表示不止一次;既说“新伤疤”必有旧伤疤。说明他经常被人殴打。然而孔乙己并不理睬,而是以“排出九文大钱”要酒要菜来表示他的不可轻侮的“尊严”,是对挑逗者无声的回击。“排”字写的是动作,表现的却不止是动作,还有动作的神态。当他把九文大钱放在手心,用拇指一个一个的将钱用力推出,摁在柜台上时,可以想见他心里、脸上是十分得意的。当时的孔乙己也算得“阔绰”,但好景不长,他最后一次去买酒,境况大不如前。文中写道:“一天下午……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又说道:‘温一碗酒。’……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是一幅多么凄惨的画面啊!作者不仅从他的衣着(该穿棉袄的时令,而他只能穿件破夹袄)来表现他经济地位的跌落,而且更为传神的是,用“排出九文大钱”的一个“排”字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沮丧悲苦,穷困潦倒。而且在数目上,前次是“九文”,这次只是“四文”,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围绕着一个“钱”字,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好逸恶劳、麻木不仁的个性特征。

4.找出孔乙己富于个性的语言。思考:从这些语言中看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写孔乙己的语言是很富于个性特点的,许多话只能从孔乙己之口说出。当酒客们看他居然“排出”大钱来买酒而不理睬众人时,就加强攻势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先前说“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只是含沙射影,现在是单刀直入,而且故意高声叫嚷。这回孔乙己不能再以无声战有声了,于是睁大眼睛说:“你怎么污人清白?”不说冤枉好人,而说“污人清白”,这是孔乙己独有的语言,可惜的是由于他并不“清白”,所以语言虽雅,却缺乏力量。当对手拿出真凭实据:“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看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死要面子的孔乙己在真凭实据面前,还要争辩,说什么“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窃”与“偷”本是同义词,只是文言与白话的区别,可孔乙己宁可认“窃”,决不承认“偷”。在他看来“窃”比“偷”似乎高一等,何况他“窃”的是与读书人关系密切的书,这就更高一等了。这种强词夺理、自我解嘲式的语言也是孔乙己所独有的。此外,像“君子固穷”“多乎哉?不多也”,这些陈腐的语言都表现出他受封建文化教育毒害之深,迂腐可笑与穷酸十足。

5.孔乙己是一个悲剧人物,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6.各种人是如何取笑孔乙己的?应怎样理解?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

见“鉴赏品读”第1题。

第二题见“鉴赏品读”第6题。

第三题1.“排”表现出他摆阔气,而“摸”是孔乙己穷困潦倒的表现。这些变化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身残气微,已到了死亡的边缘,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他的精神,还摧残了他的肉体。2.“捞”显示了问话人的嘲弄。“笼”击中了他内心的深重要害,痛苦之至。3.前面的对话讲述了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的悲惨遭遇,然而这也只是酒店众人闲谈的话题,聊完之后也就算了。掌柜的态度暴露了看客的冷漠。4.用“大约”表示这是“我”的猜测,用“的确”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黑暗,孔乙己那样的人是没有活路的。

第四题、第五题略

06

6 变色龙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戏剧家。他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二、字音词义贱jiàn:地位低下;卑鄙,下贱。筛shāi子:用竹篾、铁丝等编成的有许多小孔的器具,可以把细碎的东西漏下去,较粗的成块的留在上头。坎kǎn肩:不带袖子的上衣(多指夹的,棉的,毛线织的)。旗帜zhì:旗子。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惦diàn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径jìng自:表示自作主张、直接行动。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异想天开:比喻荒唐离奇,想象着暂时无法实现的事,还比喻超强的想象力。

三、主题概述这篇讽刺小说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通过描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对案件的处理态度和判定结果发生变化的过程,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小人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巡逻时遇到了一桩“案子”——狗咬人。第二部分(6~27):故事的发展和高潮。描写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一案”的过程,他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共做出了六次判定。第三部分(28、29):故事的结局。奥楚蔑洛夫审理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嘲笑和恐吓,揭示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的痛苦。

五、鉴赏品读1.本文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这个形象最突出的是什么描写方法,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主人公具有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性格特点。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对话描写,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2.“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顾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暗含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整句环境描写体现了当时冷清、凄凉、压抑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3.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和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4.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并分别做出了什么宣判?共发生了六次变化,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一次:不知狗的主人是谁。宣判:弄死狗,狗的主人要罚款。 第二次: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无辜,赫留金讹诈。 第三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宣判:狗是下贱胚子,赫留金受了害,要教训狗的主人。 第四次:巡警说说不定是将军家的狗。宣判:狗是娇贵动物,赫留金受斥责。 第五次:将军家的厨师说没有这样的狗。宣判:“野狗”“弄死”。 第六次: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宣判:小狗“怪伶俐”,赫留金遭辱骂。

5.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

见“鉴赏品读”第4题。

第二题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一副“严厉”的表情,一个装腔作势、作威作福的小官僚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的俄国在沙皇统治下,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制度,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地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第三题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的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第四题略。

7 溜索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1949年出生在北京,中国当代作家、编剧。1984年,出版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棋王》。1985年,担任剧情电影《大明星》的编剧,从而开启了他的编剧生涯。

二、字音词义盘桓huán:徘徊。

涓涓juān:细水慢流的样子。探视:看望,察看。俯fǔ身:弯腰向前向下。扭绞jiǎo: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方向转动。顷qǐng刻:极短的时间。寻思si:思索,考虑。拳打脚踢: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千钧jūn之力: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战战兢兢jīng: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三、主题概述课文讲述马帮借助溜索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赞美了马帮汉子粗犷豪迈的性格和勇敢无畏的精神,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9):写众人溜索前的见闻,渲染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第二部分(10~21):写马帮全员和“我”溜索的过程,汉子、牛、“我”首领溜索各有特点。第三部分(22~25):写溜索后众人不同的表现和“我”得心理感受。

五、鉴赏品读1.作者是如何描写峪谷的险峻的?①作者运用了烘托的手法,通过“我”远眺感觉怒江“深远似涓涓细流”,俯瞰江底“蓦地心中一颤”,烘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②作者描写怒江峡谷的险峻时,非常注意角度的变换,将 “我”的远眺俯瞰与听觉相结合,多角度展示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③段中通过“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①溜索前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失神,浑身发抖,这些描写生动地体现出牛此时的惊恐失态之状。此时“我”也“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牛的惊恐与“我”的恐惧相互映衬,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②溜索过程中,牛叫不出声,屎尿失禁,而赶牛溜索的汉子们则不慌不忙。牛的失态反衬出汉子们的沉着果断。③牛溜完索便迫切地想离开,“我顺风出一口长气”,“我”与牛仍然相互映衬。而“我”发现溜索前后领队始终气定神闲。牛和“我”与领队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领队的冷静沉着地性格。

3.小说中三次写到鹰,分别表现了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①“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强化了峡谷的荒凉僻静,为骑手的出现提供了独特的背景。②“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暗示骑手来了。③“那只鹰又出现了”,空中自由飞翔的鹰与独来独往的骑手相互比照,丰富了骑手的形象内涵。

4.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形象。①快到怒江峡谷时,领队“只懒懒说”“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我”和牛的恐惧反衬出领队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特点。②溜索前领队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哑声问”余下的汉子们是否可还歇,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这些细节都体现出领队细心、认真、负责及关爱他人的品格。③领队用眼“瞟一瞟”立即有汉子站出来,表现出领队受人尊敬的地位,也体现出他和汉子们配合默契。④领队打着尖细的忽哨,“飞到索头”“抽身跃 下”,最后一个溜索。这些都表现出领队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袖的气质。

5.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①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②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③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④“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8 蒲柳人家(节选)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其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二、字音词义烟囱cōng:烟筒。招架:抵挡。驾驭:驱使车马行进。熏xūn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隐匿nì:隐藏,躲起来。憋闷men:由于心里有疑团不能解除或其他原因而感到不舒畅。一气呵成:1.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两肋lèi插刀: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如坐针毡zhān: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三、主题概述《蒲柳人家》全篇共12节,课文节选了小说的前两节。本文节选的部分就像一幅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北运河边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主要表现了何满子的聪明伶俐、顽皮淘气,“一丈青大娘”的豪爽泼辣、爱打抱不平、刚正不阿以及“何大学问”的侠肝义胆、仗义轻财。作者热情歌颂了这些劳动人民的淳厚朴实。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4):主要介绍了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何满子以及爱憎分明、溺爱孙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第二部分(15~35):塑造了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好说大话、讲究排场的爷爷何大学问的形象。

五、鉴赏品读1.课文的结构有何妙处?开头设置悬念,全篇采用倒叙,文中多用插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设置了悬念。以何满子作为线索人物,串起了有关“一丈青大娘”与“何大学问“的有关故事。

2.“一丈青大娘”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口苦心甜,宠爱孙子;身强体壮,能干泼辣;直肠直性,爱憎分明;性格豪爽,勤劳善良。 “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3.“何大学问”是一个怎样的的人物形象?身姿高大、本领高超、仗义轻财、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绿林英雄。他“身穿长衫,骑一匹光青儿,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支八尺长的大鞭”,“既是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豪爽仗义又好戴“高帽子”。这是一个亦文亦武,可敬可爱又有几分滑稽的人物。

4.小说语言具有什么特色?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5.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鱼 我 所 欲 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即“羞恶之心”。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感激;“与”通“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先前)

(二)古今异义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者能够。

2.一豆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今义:豆子。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义:古代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4.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益处、好处;今义:增加。

5.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三)一词多义1.故不为苟得也(取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给予)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指某种方法)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所欲有甚于生者(表比较,比)万钟于我何加焉(表对象,对)

5.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了)

(四)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名词作动词,感恩、感激)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所欲有于生甚者”)

3.省略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完整句子应为:“我乡为礼义身死而不受施舍”)

(六)成语积累1.舍生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2.嗟来之食: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3.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五、鉴赏品读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本文的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总之,本文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主旨就在这一劝勉上。

2.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事例:①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后被杀害,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②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③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的救济粮。④闻一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发表最后一次演讲。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见义勇为,不去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更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造成损害。

10 唐雎不辱使命

预 习 重 点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是后人加的。《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该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当时各国政治、外交的情况。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互相独立的单篇。

二、全文展示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讲述唐雎受命出使秦国的故事,表现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揭露了秦王的蛮横狡诈、欺软怕硬、色厉内荏的本质。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秦王不说(“说”通“悦”,喜悦,高兴)2.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3.轻寡人与(“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4.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二)古今异义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

2.大王加惠古义:施予;今义:增加。

3.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常与“但是”连用。

4.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古义:于是;今义:因为。

5.非若是也古义:这样,如此;今义:对,正确。

6.岂直五百里哉古义:只,只是;今义:成直线的。

7.以头抢地耳古义:撞;今义:抢夺。

8.休祲降于天古义:吉祥;今义:休息。

9.长跪而谢之曰古义:一种坐姿;今义:双膝着地。 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10.徒以有先生也古义:仅仅,只是;今义:徒弟。

(三)一词多义1.免冠徒跣(裸露)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是)

2.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3.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实义)

4.此庸夫之怒也(生气,发怒)怀怒未发(愤怒)

(四)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增广,扩充)2.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使动用法,使……伏,使……流)4.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白色丧服)5.亦免冠徒跣(使动用法,使……免,使……徒)6.与臣而将四矣(数词做动词,变成四个人)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①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先王受地”)②请广于君(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请于君广”)

(六)成语积累1.不辱使命: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2.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五、鉴赏品读1.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与秦王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2.本文通过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请选取一例加以分析。示例一: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面对秦王的傲慢自大和咄咄逼人,唐雎沉着应对。先重复安陵君已经说过的理由“受地于先王”——不肯易地是要守先人之土;进而以“虽……岂……”的措辞,强化了“守土不易地”的立场,同时揭露秦王以空言索人国土的蛮横无理。不过,作为外交辞令,唐雎的话只说己方态度,并未直斥暴秦,义正辞严,有理有节。示例二: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明言易地,暗为巧取豪夺,安陵君当然明白其中的诈伪。但他却不做正面驳斥和申辩,而是顺着秦王的“好意”说下去。他首先肯定这是秦王的恩惠,是非常好的事;然后,语意陡转,表明坚守先王土地,定不可移、誓不可夺的决心。这样的外交辞令,言辞虽卑,意志不衰。既没有过分激怒秦王,也表明了自己守土不易的严正立场,可谓敏于应对,善于言谈。

11 送东阳马生序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介绍和背诵提示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此篇需背诵前两段。

二、全文展示送回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三、主题概述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求学的困难和刻苦学习的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和专心,以此勉励马生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应德业双修,有所成就。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二)古今异义1.余幼时即嗜学古义:我;今义:剩下。

2.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走路,步行。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借;今义:跟“真”相对。

4.尝趋百里外古义:曾经;今义:品尝,尝试。

5.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6.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7.右备容臭古义:香气;今义:(气味)难闻,跟“香”相对。

(三)一词多义1.无从致书以观(书籍)撰长书以为贽(信)

2.余因得遍观群书(能够)求而不得者也(得到)

3.益慕圣贤之道(学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谈论)

4.援疑质理(询问)非天质之卑(资质)

5.今诸生学于太学(各,众多)假诸人而后见也(之于)

(四)词类活用1.手自笔录(名词作动词,动手)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用笔)3.寓逆旅(名词作动词,住)4.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形容词,装饰着朱缨的)5.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腰佩)

(五)特殊句式倒装句1.弗之怠。(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弗怠之”)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

五、鉴赏品读1.文中先写自己少年求学的艰难与刻苦,目的何在?目的在于激励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3.本文采用对比的写法,请举出一例,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做对比,更加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他不慕虚荣、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

4.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以及谦虚有礼的美好品质。

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①学习要勤奋;②求师要诚心;③学习中需要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④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

12 词四首

预 习 重 点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二、背景与主题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宋与西夏交兵,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这首词即作于这一时期。词人借凄凉的秋景来抒发自己戍边时思乡的愁苦之情。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也描写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思乡念亲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三、词作赏析1.参考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长烟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2.赏析下列词句。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开头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时间是秋天,地点在边塞,风景只有一个“异”字。“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古人相传,北雁南飞,到衡阳而止,衡阳城南有回雁峰,样子很像回旋的雁。“秋来”满目萧条,“风景”越发“异”得难忍,所以雁儿毫不留恋地非飞走不可。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是写人——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身负重责,要坚守边塞。

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指边地的风号、马鸣、羌笛之声,这是写声音的,这声音富有边塞地区的特色。“四面边声连角起”,就是军中号角吹动,四面八方的边声便随之而起。在这里,作者是把军中的号角作为主体来写的,它带动着边地的一切声音。这就是说,边地“雁去”了,边地的驻军没去;不但没去,而且用他们的号角,与边地的人民紧紧相连。这声音也许有点单调,甚至有点悲凉,但壮阔、充满力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上阕的结句,表现出边塞的安稳。在“落日”中,边地的孤城及时地把城门关上了。“城”是孤的,但有“千嶂”环绕,“长烟”笼罩,“落日”照耀,就不显得那么孤独无靠。它是坚固的、结实的、严阵以待的。而城的坚固与否,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守它的驻军。因此,在词的下阕,作者就把边防军人推向画面中心,集中笔墨表现他们的思想感情。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句是全词的核心,是它的灵魂所在。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就是这些军人到了晚间,思家、思乡之情就愈加浓烈。这符合生活的真实,令人信服。所谓合理,就是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他们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不只坚守,他们并不满足于坚守,他们还盼望着打仗,出击打胜仗。因为只有这样,国土才能完整,边塞才能巩固,边防军人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因此,“燕然未勒归无计”七个字就有着深刻的含义了。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人为何不能成寐?将军已经白发苍苍为何还在服役?年轻的兵士为国守边为何还要落泪?这里有悲的成分,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忧,是怨,是愤愤不平。他们忧虑国家的安全,抱怨朝廷无人整顿武备,更为当局没有一个正确的方针政策而愤懑,以致边防军人久住“塞下”,将老,却不能退休家园,兵少,却不能与妻子团圆。

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借景抒情。上阙着重写景,极力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奇异独特,渲染了边塞的萧条肃杀、荒漠寂寥,从而为下阙抒发感情作铺垫。下阙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表现了词人的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情和戍边将士的报国情怀。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背景与主题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抗击侵略者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三、词作赏析1.参考译文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2.赏析下列词句。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首词起句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个“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②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孙权曾骑马射虎,马被虎抓伤,他用长枪投刺,虎被吓退。此处是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现出壮志勃发的英雄气概。

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平。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原是星名,在天空的西北方,此处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以恢复为志。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背景与主题这首词通过描写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对自己早年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三、词作赏析1.参考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

2.赏析下列词句。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此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第一句,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挑灯”的动作点出了夜景,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喝“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梦回吹角连营”。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这号角声,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②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有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我方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一场反击战。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当为“壮”也。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虚实结合的方法,来驰骋壮志,抒发悲愤之情。它打破了一般的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的传统写法,除首尾两句写现实外,中间全写梦境。梦境写得雄壮,现实写得悲凉;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以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定点,结句猛然跌回现实,在梦境和显示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满 江 红[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一、作者简介秋瑾(1875—1907),字璇卿,自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二、背景与主题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时词人与丈夫寓居背景。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词人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三、词作赏析1.参考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2.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①“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②“四面歌残终破楚” 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③“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中的“青衫湿”出自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

3.请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在词中的作用。这一句是词人真实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表现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出现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思想进一步的发展。紧接着表明她是一个“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的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的是,在当时社会,莽莽人世,知音难觅,她不由的发出“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这样的慨叹。

第四单元

13

13 短文两篇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谈读书》的作者为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不求甚解》的作者为马南邨(cūn)(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

二、字音词义

怡yí情:使心情愉快。练达:阅历多而通达人情世故。统筹chóu:统一筹划。藻zǎo饰:修饰(多指文章)。狡黠xiá:狡猾,刁诈。诘jié难:诘问,为难。涉shè猎:1.粗略地阅读。2.接触,涉及。聪颖yǐng:聪明。滞zhì碍ài:不通畅。劝诫jiè: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味同嚼jiáo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诸如此类:与此相类似的许多事物。吹毛求疵cī:可以挑剔毛病,寻找差错。狂妄wàng自大:指极其放肆,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开卷有益:指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所收获。

三、主题概述《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告诉人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读书,指出了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精神上的缺陷,激励人们认真读书、完善自我,对青少年读书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此篇需背诵。《不求甚解》:这篇杂文全面解释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原话,揭示了其中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曲解“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在批驳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的正面主张。

四、技法品析《谈读书》1.说理透彻,方法多样。作者综合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使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的作用,让深奥的哲理显得通俗易懂。又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举了读书的三种偏向,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证更严密。2.排比句式,富有文采。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鱼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就运用了排比句式,是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有气势,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不求甚解》1.破立结合,思路清晰。作者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阐明自己所持的观点,边破边立,破立结合。文章主要是为了论证“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个道理。首先提出论题,指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的曲解;然后分析问题,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最后解决问题,进一步强调不能仅仅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而要“活”读,理解其精神实质。2.巧用多种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来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能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

五、鉴赏品读1.《谈读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的。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方面(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方面(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2.《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不求甚解”的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要了解大意。

3.这两篇短文谈的都是读书。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它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谈读书》围绕读书的话题,探讨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的价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不求甚解》通过对“不求甚解”语源的回溯分析,推求出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本质,引导读者认真体会“不求甚解”的含义,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论述角度看,《谈读书》论述较为全面,侧重对读书方方面面问题的探讨;《不求甚解》则选取一个角度,侧重对具体读书方法的探讨。二者也有相同之处,比如都谈及读书方法。从写作方法看,《谈读书》往往先提出观点,再做阐释说明;《不求甚解》则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得出结论。

4.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了什么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示例: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课 后 习 题 解 答 第一题见“鉴赏品读”第3题。

第二题1.核心观点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即不同的书会塑造人不同的性格特质。作者先分别论述史书、诗歌、数学、科学、伦理学和逻辑修辞之学的价值,然后做出总结归纳。2.核心观点是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是用类比的方式进行论述的。

第三题这几句话反映了作者这样的观点:读书要重视整体理解,重视精神实质的把握,不主张在语言文字上钻牛角尖。参考示例:以前,我读《三国演义》,身边放着字典,哪个字不会就查,哪句话读不明白就寻求帮助,结果书没读几章回,自己早就厌烦了,也就没有继续阅读,半途而废。后来老师指导我们阅读这部名著,要求我们“不求甚解”,只了解大意。我采用这种方法,很快就读完,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也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第四题、第五题略。

14 山水画的意境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李可染(1907—1989),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画家齐白石的弟子,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二、字音词义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惆chóu怅chàng:伤感,失意。

真挚:真诚恳切。渲xuàn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胸有成竹:文中强调画家作画前,要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浮光掠lüè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三、主题概述课文主要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介绍了获得意境的方法,即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苦心经营意匠,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提出观点,并阐释了意境的含义。第二部分(5~8):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第三部分(9、10):阐述画面不仅需要意境,还需要意匠。

五、鉴赏品读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这两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4.“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作者运用举例论证,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比如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松树坚忍的品质。

5.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写诗和绘画,它们或叙事,或写景状物,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只有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

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因而是山水画的灵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第二题①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②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③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诗、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用领袖的诗词,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④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第三题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2.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3.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4.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第四题略。

15 无言之美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二、字音词义

意蕴yùn:内在的意义,含义。附丽:附着,依附。笼lǒng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含混。

寂寥liáo:寂静空旷,冷落萧条。铢zhū两悉称chèn: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轻描淡写:1.用浅淡的颜色轻轻描绘。2.说话或行文时有意把某个问题轻轻带过。栩xǔ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信手拈niān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

三、主题概述作者通过从美术、文学、音乐、雕塑这几个方面来论证无言之美,说明了“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的道理。告诉人们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并学会运用无言之美。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3):引出论题:生活中充满“无言之美”。第二部分(4~1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不同方面论证“无言之美”。第三部分(1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五、鉴赏品读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若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分析文本的论证思路,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5.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答案示例: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举的例子,诗歌本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16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小说集《隔膜》《火灾》,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等。

二、字音词义

歌谣yáo:民间文学中的韵文作品,包括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等。契qì合:符合,合得来。旷远:空旷辽远。海啸xiào:由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特大海浪。苟gǒu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拘泥nì:固执,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

三、主题概述作者在文中介绍了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论述了驱遣想象的重要作用,指出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4):阐述文字与文艺的关系,引出话题。第二部分(5~13):先从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分析读者应如何才能接触到作者的思想。然后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第三部分(14):得出中心论点:要鉴赏文艺作品,就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五、鉴赏品读1.第一部分是怎样阐述文艺与文字的关系的?文章开篇先介绍了文艺的产生,然后介绍文字产生后,文艺与文字“并了家”,最后介绍当纸笔以及印刷术发明后,文字完全成为文艺的集合体。而且文字不断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集合体。

2.作者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开篇会大篇幅地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让读者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3.第5段中“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论证,把文字比作桥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中的作用。使论证通俗易懂。

4.第6、7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两段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出发,说明他们各自怎样通过文字传达所见所感和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的。这两段文字是对上一段“桥梁”比喻的进一步诠释和阐述。也是为下面的举例论证做了理论铺垫。

5.文章的8、9两段运用了哪些论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得不到诗句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6.阅读第11~13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

7.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各自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第五单元

17

17 屈原(节选)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华》等历史剧,建国后发表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

二、字音词义诡谲jué:狡诈,狡黠。文中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瘦削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鞠躬:弯身行礼。收揽lǎn:笼络非难nàn:指摘和责问。睥pì睨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犀xī利:(刀、剑等)锋利,锐利。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景仰yǎng:佩服尊敬,仰慕。雷霆:tíng:1.雷暴,霹雳。2.比喻威力或怒气。哗huá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三、主题概述剧本主要通过靳尚和郑詹尹的对话以及屈原被囚庙中对东皇太一、云中君等雕像的痛斥以及对风、雷、电的赞颂,表达了对昏庸腐朽的统治阶级的痛恨和不满,对自由与光明的礼赞和向往,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现了他义无反顾、正气凛然的斗争精神。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至“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至结束):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五、鉴赏品读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找出几处,指出其所用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②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③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④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④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5.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

对话内容是靳尚向郑詹尹授意密谋暗害屈原,接着是屈原的独白。一方是邪恶势力密谋策划,一方是正义化身的呼告诅咒,预示着更激烈的直接冲突必将到来,达到了剧情的高潮部分。

第二题“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世界的期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光明的热切追求。

第三题示例:①东皇太一庙之正殿。与第二幕明堂相似,四柱三间,唯无帘幕。三间靠壁均有神像。中室正中东皇太一与云中君并坐,其前左右二侧山鬼与国殇立侍,右首东君骑黄马,左首河伯乘龙,均斜向。马首向左,龙首向右。左室为一龙船,船首向右,湘君坐船中吹笙,湘夫人立船尾摇橹。右室一片云彩之上现大司命与少司命。左右二室后壁靠外侧均有门,左者开放,右者掩闭。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地点、道具、布景等。说明当时的环境,烘托气氛,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②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舞台说明交代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四题略。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何冀平,1951年出生于广西,剧作家、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8年,其创作《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二、字音词义鼎dǐng盛: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幌huǎng子:也叫望子。旧时挂在店铺门外高处,表明店铺性质的标志。现多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

侦zhēn缉jī:侦查缉捕。怯qiè懦nuò:胆小怕事。忌讳huì: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拾掇duo:整理,修理。捣蛋:借端生事,无理取闹。凄惨:凄凉悲惨。雕梁画栋:在栋梁等 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后来也指豪华的建筑。

赫hè赫扬扬:光明盛大的样子,形容兴旺显赫。咬牙跺脚:紧咬牙根,脚用力踏地,形容愤怒至极或下定决心。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骂骂咧咧liē: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别人的话。

三、主题概述课文选自剧本的第三幕,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通过叙写装潢一新的福聚德的开业当天发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形象地刻画了卢孟实想干事业却处处受阻的现实,控诉、批判了游手好闲的败家子习气和黑暗腐朽的社会势力。

四、文章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今天得赶致美斋头炉萝卜丝饼”):交代了福聚德的开业的兴隆景象以及掌柜的身世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二部分(从“唐茂昌带福子气冲冲地上”到“掌柜的是你祖宗?跪下”):写卢孟实出场前,唐茂昌与王子西、罗大头以及克五、罗大头与成顺的矛盾冲突,暗示着社会背景的复杂和福聚德开业的不顺。第三部分(从“一个衣着整齐的小伙计快步跑上”到“玉雏儿扶卢下”):卢孟实出场后,先后经历了卢孟实与小伙计、卢孟实与罗大头、卢孟实与唐茂盛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预示着福聚德开业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暗示着福聚德由盛而衰的过程。第四部分(从“唉,不知道打哪就给你横插一杠子”到结尾):尾声。揭示福聚德由盛转衰的根源。

五、鉴赏品读1.舞台剧强调的是集中的舞台冲突,在节选部分,也有不少的舞台冲突,请逐一概括。①开业当天,唐茂昌到福聚德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②克五讹诈罗大头,被罗大头力拒,克五虽是无赖,却讨了个没趣。③罗大头发现烤杆被徒弟成顺用过,让他下跪,训徒。④克五想讹诈卢孟实,被其强行赶出。⑤卢孟实严惩不成器的小伙计,却厚赏成顺。⑥罗大头想惩戒成顺,被卢孟实阻拦,引发罗大头的罢工,卢孟实顺势将其辞退,重用成顺。⑦唐茂盛到店里要钱要人,卢孟实被逼得欲骂无言,欲哭无泪。

2.在这些诸多的矛盾冲突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应该是哪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应该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就节选部分而言,就是以唐家二少东家为代表的剥削阶级以及克五这些剥削阶级的爪牙,与以卢孟实为代表的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3.开篇的舞台说明都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分别交代了粉刷一新的福聚德门前的陈设,前堂和后厨热闹的情景,以及上上下下人员的整齐穿戴。这些都预示着福聚德开业应该是“开业大吉”的景象。

4.第三部分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舞台说明从正面刻画了卢孟实第一次出场时的整齐穿戴,以及侧面写出他出场时其他人的毕恭毕敬的样子,刻画了卢孟实的威严、庄重、举动利落的形象。

5.卢孟实为什么要责骂小伙计,并给成顺喜钱?卢孟实虽在骂小伙计,其实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表现出的是劳动人民的傲骨。同时,这一情节也表明了卢孟实的赏罚分明。

6.通过对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的分析,说说你对卢孟实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①通过王子西与常贵的对话,了解卢孟实的背景,知道他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志之人。②通过对福聚德开业当天红红火火场景的刻画,可以看出卢孟实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实业家。③通过卢孟实严惩小伙计,厚赏成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赏罚分明、原则性很强的人。④通过卢孟实周旋侦缉队,周旋两位少东家,可以看出他又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⑤通过卢孟实与下属的矛盾冲突,与两位少东家的周旋,给侦缉队送礼等,可以看出他是生活在社会夹缝中的人,这也将预示着他人生的命运。

7.节选部分三次提到了“侦缉队”,这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作用?第一次是提到给侦缉队送礼,然后引出“他们惹不起”;第二次是从无赖克五口中说出了他是侦缉队的;第三次是卢孟实亲口说出他送礼不成的情况。这三次无不流露出侦缉队的丑陋嘴脸,它也正是当时社会黑暗、地痞恶棍横行的写照,政府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普通老百姓在这种环境中过着暗无天日、提心吊胆的生活。

8.卢孟实是一个想干事业的人,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结合节选部分的情节,具体分析。卢孟实一生的理想就是盖起大楼坐上“轿子”。但奋斗了大半辈子最终也不得不把多半生的心血拱手让与他人。“福聚德从没有楼到盖起楼到这座楼金碧辉煌突出的是以楼象征的事业。”事业的悲剧发生看起来毫无预兆,但仔细分析,福聚德却早已经是危机重重。表面看来卢孟实的主要矛盾是和唐家兄弟间的矛盾,一旦卢孟实不能满足他们,一纸契约如同废纸,事业的被迫中止也在意料之中。卢孟实个人奋斗创造事业的梦想的破灭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小圈子里王子西的油滑与中庸罗大头的自私、自傲导致的流言四起;克五的好吃与无赖形成巨大的张力;社会环境愈加混乱、险恶,警察借机敲诈,侦缉队特务扰民生事……无疑福聚德成了众人眼中的一块肥肉,人人得而食之。在内外交困、被重重打压的境遇中,凭借个人的力量妄想建立事业无异于痴人说梦。罗大头甩手不干时当众说出卢孟实的父亲受辱屈死的真相,无异于宣布了社会力量对一个来自于下层的穷小子向上奋斗的全部否定。个人的力量始终无法超越社会阶级和习俗的制约。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中间圆圈填写:福聚德的衰落2.克五以罗大头藏烟为要挟骗吃骗喝,被卢孟实赶出4.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5.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第二题修鼎新的“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只是只出不入的二世祖,整天只知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让福聚德的发展后继无力。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的顶梁柱,但是又被克五知道了他藏着烟土的事情,罗大头也固执地坚持不到七十岁不传徒弟,再加上小伙计的不成器一旦其出事,对福聚德的打击是极大的。这些种种迹象,都在昭示着福聚德即将衰落的命运。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等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

第三题略。

第四题示例:卢孟实是福聚德的掌柜的,为人聪明多谋,八面玲珑,对待东家权贵他奉承赔笑,对待伙计他恩威并施。做生意方面他足智多谋,但是在对于大环境的判断上他始终非常盲目。比如他处处受到两位东家少爷的猜忌与掣肘,他也应该早有对策以防两位东家少爷收回买卖才对;再比如,卢孟实一生追求“坐上轿子”赢得他人的尊重,但是他岂不知道,别人看不起的是他从事的这一行,他个人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将买卖做得有声有色,他始终只是个掌柜的,买卖不是自己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中,最终也还是叫人瞧不起。他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别人的眼光上就注定会是个悲剧。真正看得起你的人不在乎你的贫富贵贱,他们注重的是你的能力和品德。

19 枣儿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

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了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字音词义馋chán:想吃(某种食物)。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囫hú囵lún:完整,整个儿的。凝níng视:聚精会神地看。喃nán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蹑niè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无可奈何: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三、主题概述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剧情,通过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谈,表现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四、写作特色1.采用童谣,前后呼应,深化主题。剧本的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同一首歌谣,首尾呼应,深化中心,结构严谨。开头用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结尾也用了同一首歌谣,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2.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五、鉴赏品读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从中体现了老人什么样的心态?①儿子“枣儿”这一名字的来历;②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自己一脖子;③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④枣树的由来;⑤枣儿掉落吓跑鬼子保护自己;⑥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老人在谈话中,时而“自豪”“开怀大笑”,时而“沉默”“闪着泪花”“心事重重”,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还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这反映出老人什么心态?老人对男孩始终是非常疼爱的。比如,老人请男孩吃枣儿,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钩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胜似祖孙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3.你如何看待文中老人这个形象?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4.说说剧中的男孩是个怎样的形象。剧中的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则体现了男孩成长环境鲜明的时代特征。

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人物——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说明他也向往城市的生活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处于急剧变化中。

6.阅读课文,想一想:“枣儿”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是人物之间感情联系的纽带。全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课 后 习 题 解 答第一题见“鉴赏品读”第6题。

第二题略。

第三题剧本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剧本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转为台前,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第四题示例一:农村青壮年肩负着赡养老人、抚养儿女的双重重任,生活的重担和社会的变革使他们不得不走出家门。我们对农民进城打工这一现象,应抱一种宽容的态度,社会应逐步解决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农村青壮年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示例二: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是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近年来,国家提高农民工待遇,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放宽农民工城镇落户的限制,这些政策都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曙光。对于那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应多给他们温暖,多给他们关爱,使他们不至于因亲人的离开而成为被抛弃的人。

第六单元

20

20 曹刿论战

预 习 重 点一、文学常识及背诵提示

本文选自《左转·庄公十年》。《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此篇需背诵。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两国间的一次战争,因战场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又称“长勺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之一。

二、全文展示

曹 刿 论 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三、主题概述本文记叙了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时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

2.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间隔,空隙。

3.肉食者鄙古义:浅陋,文中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4.衣食所安古义:安身;今义:平安,安全。

5.牺牲玉帛古义: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6.小大之狱古义: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7.必以情古义:诚,诚实,文中指诚心;今义:感情,情况。

8.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9.可以一战古义:可凭借;今义:表示许可。

10.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二)一词多义1.曹刿请见(接见)乃入见(拜见)

2.民弗从也(听从,顺从)战则请从(跟随)

3.必以信(实情)小信未孚(信用)

4.公问其故(缘故,原因)故克之(所以,因此)

(三)词类活用1.弗敢专也(形容词作动词,独自享用) 2.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3.忠之属也(形容词作动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齐人三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夫战,勇气也。(……也,表示判断)②夫大国,难测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①何以战?(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何战”)②战于长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长勺战”)

3.省略句①必以分人。(省略宾语,完整句子应为:“必以之分人”)②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动词以及“衰”“竭”的主语,完整句子应为:“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五)成语积累①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②再衰三竭:形容军队逐渐丧失了开始时的锐气,战斗力越来越弱。③辙乱旗靡:车辙错乱,旗帜倒下。形容军队溃败。④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丧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五、鉴赏品读1.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主要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有利时机,在齐人三鼓之后,也就是彼竭我盈之时,进攻敌军;在齐国辙乱旗靡之后,追击齐军。

2.课文仅用了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的安排好在哪里。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如第一段中曹刿与鲁庄公的问答,详细具体地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再如第三段论述战争胜利的原因,把曹刿作战必须依靠士气、抓准时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略思想表现了出来。这两段文字,充分地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于无助于表现“论战”的事,如战争的起因、战斗的状况、战后的处理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安排,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曹刿这个人物的认识。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可以看出他对国家的关心和热爱。在战前准备中,他充分肯定了鲁庄公的第三个准备,因为他知道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战则请从”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在战争中,他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的胜利。总之,曹刿是一个政治上有远见卓识,军事上有卓越才能的人。

21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预 习 重 点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一》,题目是编者加的。《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该书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当时各国政治、外交的情况。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互相独立的单篇。邹忌,战国时齐国人。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齐王,指齐威王,名因齐,齐国国君。谏(jiàn),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

二、全文展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主题概述本文通过讲述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的故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这样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古义:偏爱;今义: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

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今义:左和右两个方面。

5.面刺寡人之过着古义:指责;今义:尖锐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6.能谤讥于市朝古义: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

(二)一词多义1.朝服衣冠(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见)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孰视之(仔细)

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美丽,漂亮)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

4.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如,及,比得上)门庭若市(像,如同)

5.上书谏寡人者(动词,呈上)受上赏(形容词,上等的)

6.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燕、赵、韩、魏闻之(听说)

(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3.臣之妻私臣(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示判断)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①皆以美于徐公。(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以于徐公美”)②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能于市朝谤讥”)③皆朝于齐。(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皆于齐朝”)

3.省略句①朝服衣冠。(省略主语,完整句子应为:“邹忌朝服衣冠”)②皆以美于徐公。(省略“美于徐公”的主语,完整句子应为:“皆以我美于徐公”)

(五)成语积累门庭若市: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五、鉴赏品读1.请简单梳理课文内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讽谏齐王的三类比,齐威王纳谏后的三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各国“皆朝于齐”的三变化。

2.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者旨意不明。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人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3.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这也与邹忌善于思考、分析的个性和他的担当、责任意识相关。邹忌关心国家大事,一心想寻找恰当时机劝谏齐王。他在生活中经历了“比美”经历,能够深人思考、分析,体察各人的情状心理,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想到齐王所受之蔽,于是果断地进行劝谏。这也离不开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听了邹忌的劝谏,马上“下令”,并且分上、中、下三种不同层面的赏赐,立刻实施,表现出一位封建贤明君王的特点。

22

22 陈涉世家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不顾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发愤著书,终于写成《史记》。

二、全文展示

陈 涉 世 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三、主题概述课文记叙了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胜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所显示出的非凡的谋略和领导才干。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①发闾左適戍渔阳(“適”同“谪”,流放)②为天下唱(“唱”同“倡”,首发)③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④将军身被坚执锐(“被”同“披”,穿着)

(二)古今异义1.发闾左適戍渔阳古义:征发;今义:产生,发生。

2.会天大雨古义:适逢,恰巧遇到;今义:见面,会见。

3.今亡亦死古义:逃走;今义:死亡。

4.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5.上使外将兵古义:臣下对皇帝敬称,这里指秦始皇;今义:方位名词,位置在高处的。

6.今或闻无罪古义:有人;今义:或者。

7.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悯。

8.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私自。偷着;今义:空隙。

9.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或经常发生。

10.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器;今义:表示约数,十六或十七。

11.比至陈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12.将军身被坚执锐古义:亲自;今义:身体。

(三)一词多义1.为坛而盟(筑)为屯长(担任)若为佣耕(是)

2.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3.置人所罾鱼腹中(……的东西)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处所)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军队驻扎)

5.不当立(应当)当此时(在)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队伍)

乃行卜(往,去)行收兵(行军)

7.乃丹书帛曰(写)得鱼腹中书(字条)

8.令辱之(使,让)召令徒属曰(号令,命令)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四)词类活用1.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 2.死国可乎(名词作动词,为……而死)3.乃丹书帛曰(名词作状语,用丹砂)4.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称王)5.置人所罾鱼腹中(名词作动词,用网捕)6.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7.忿恚尉(动词使动用法,使……恼怒)

8.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9.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作名词,铠甲;武器)

(五)重要虚词1.之①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往)②怅恨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无实义)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助词,的)④二世杀之(代词,代指扶苏)⑤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代指事情)

2.其①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指扶苏)②卜者知其指意(代词,代指他们的)③以激怒其众(代词,代指吴广的)④皆刑其长吏(代词,代指当地的)

3.以①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介词,把)③以激怒其众(连词,来)④祭以尉首(介词,用)⑤固以怪之矣(“以”同“已”,已经)

4.而①佣者笑而应曰(连词,表修饰)

②夺而杀尉(连词,表承接)③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连词,表转折)④为坛而盟(连词,表承接)⑤收而攻蕲(连词,表承接)

(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连用表示判断)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表示判断)

2.倒装句

祭以尉首。(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尉首祭”)

(七)成语积累①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②披坚执锐: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形容投身战斗。

五、鉴赏品读1.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他从秦王朝所面临的严重政治危机和楚国人民的反抗需求这两个角度做了精辟的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口号,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

2.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舆论准备包括:①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②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实际是假借鬼神的名义号召众戍卒准备跟随陈胜一同起事。发动起义有三个步骤:首先是要既杀死两尉,又要得到士兵的支持,所以陈胜让吴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待到“尉果笞广”,众人被激怒,然后动手“并杀两尉”。就在群龙无首的时候,陈胜站了出来,先揭露秦的苛政,晓之以利害,然后用“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来坚定抗争的信念,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们的惟一出路,陈胜理所当然地得到了全体士卒的拥护。接着提出策略口号,并“为坛而盟”,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宣告组成。

3.请分析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①陈胜年轻时便有“鸿鹄之志,所以当遇雨失期,戊卒面临“法皆斩”的命运时,他便与吴广谋“举大事”,宁可“死国”而不“亡”,这表明他有远大的志向。②他能正确地审时度势:精辟地分析当时政治形势:“天下苦秦久矣”。③提出正确的策略口号:他根据秦二世搞阴谋继君位又矫父命杀太子扶苏,政治不得人心;又根据楚人反秦情绪最强,都把复楚希望寄托在名将项燕身上。于是果断提出:“诈称扶苏、项燕”这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吸引广大民众投身到起义队伍中来。④巧妙机智地起义准备工作:决定起义,但他们并未鲁莽起事,而是巧妙机智地先将“陈胜王”置所罾鱼腹中,借鬼神的力量“威众”,又以“大楚兴,陈胜王”的狐鸣大造舆论。⑤精心策划的组织发动工作:利用吴广素爱人得民心而被笞,引起士卒的同情与愤怒,然后选好时机,并杀两尉;接着召令徒属,晓以利害,并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当徒属皆曰“敬受命”时,又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率众进攻大泽乡。

23

23 出师表

预 习 重 点一、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此篇需背诵。

二、全文展示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主题概述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四、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2.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3.陟罚臧否古义:批评;今义:否定。

4.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悉;今义:文章明白流畅。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这里表示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7.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8.猥自枉屈古义:辱,谦辞。偷着;卑鄙,下流。

9.臣本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

10.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并生出谢意。

11.庶竭驽钝古义:表示期望;今义:众多。

12.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二)一词多义1.而中道崩殂(半,一半)宫中府中(内,里)

2.而中道崩殂(途)以咨诹善道(方法)

3.今天下三分(分裂)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可是,却)

然后施行(这样)

5.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清明)以伤先帝之明(明智,贤明)

8.然后施行(做,实施)

性行淑均(品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9.必能裨补缺漏(能够)

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

10.有所广益(代词,代指人或事物)优劣得所(处所,地方)

11.咨臣以当世之事(在某时)当奖率三军(应该)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委任,任用)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职责)

1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近,靠近)临表涕零(面对)

14.恐托付不效(效果)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15.进尽忠言(话,言论)不知所言(说)

16.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17.此皆良实(忠良的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贤善)

1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表示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三)词类活用1.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形容词作动词,保全)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奸邪的事;忠善的事)4.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5.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6.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

7.陟罚臧否(形容词作名词,赞扬和批评)8.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9.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生长草木)10.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11.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向北)12.恐托付不效(动词作名词,托付的事情)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形容词作动词,对……尽忠)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②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五)成语积累①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②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③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④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五、鉴赏品读1.本文开篇有何特点?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既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能让他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2.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第一条建议:开张圣听;第二条建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三条建议:亲贤臣,远小人。第三条建议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3.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诸葛亮追述这些往事表达自己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想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4.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参考答案: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受到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24 诗词曲五首

预 习 重 点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一、作品链接《乐府诗集》是一部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其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二、背景与主题根据《乐府古题要解》,本诗在晋代已入乐。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此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乡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控诉了战乱和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少年)刚满十五岁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同乡的人,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同乡的人说:)“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2.赏析:“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此处景物描写,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园荒的凄凉画面,以哀景写哀情,以荒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和绝望。

3.品味本诗的写作特色。①以叙述抒发所见所感。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叙述,尽情渲染了老兵的不幸遭遇和内心无法忍受的悲痛。“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以问话形式点明已是家破人亡。②用环境刻画人物形象。诗中写老兵回家后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段环境描写将家中的悲凉凄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作者简介岑参,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读之令人兴奋。

二、背景与主题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年(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这首诗中,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在边塞军营送别归京战友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战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铺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说说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些图景。以“雪”为线索。描绘了边塞飞雪图、军营酷寒图、军中饯别图、雪地送别图。

3.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①精妙的用词:“忽”表明来得突兀,来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②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雪的壮观景象。③美妙的意境: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④昂扬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以恢复为志。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二、背景与主题京口,今江苏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当时词人正任镇江知府,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便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词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感慨历史的兴衰: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3.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对该特点做简要分析。开头两句以问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概括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通过这些问句,抒发了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二、背景与主题宋末帝赵昺(bǐng)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哀,既感叹国运又感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最后一联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崇高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决心。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伶仃。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2.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取”和“照”两个动词简单、直接,有力度;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

3.这首诗的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首联概括回顾自己一生主要经历是纵的方面;颔联以比喻形容当时时局,从国事说的自身,是横的方面。重在气氛情调的渲染。颈联承上颔联具体补充,暗示诗人处境。前六句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尾联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豪放著称。

二、背景与主题这首散曲是张养浩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他路经潼关时,正值关中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目睹眼前的凄惨景象,看到秦汉宫殿的遗址,张养浩不禁怀古伤今,写下此篇。这首散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者与人民队里,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我心潮起伏。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我的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2.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①“聚”字用得好。山本是静止的,“聚”字化静为动,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②“怒”字用得好。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3.这首元曲最精彩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你谈谈理解和认识。这一句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王朝兴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

初三下册语文期中试题带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校正(xiào) 虬枝(qiú) 澎湃(bài) 揠苗助长(yàn)

B.脱臼(jiù) 秀颀(qí) 荒诞(dàn) 惴惴不安(zhùi)

C.破绽(zhàn) 咂舌(zā) 狡黠(xiá) 舐犊情深(shì)

D.蕈菌(xùn) 附和(hè) 按捺(nài)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冲耳不闻 戳穿

B.浮想联翩 潜滋暗长 彬彬有礼 锤炼

C.妙手偶得 不屑质辩 虎视眈眈 漫骂

D.涸辙之鱼 光彩熠熠 死心踏地 谄媚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岁赋其二(征收) 把酒问青天(握) 扁鹊见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

B.时而献焉(指蛇) 才美不外见(看见) 蹴尔而与之(踩踏)

C.何苦而未平(愁)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

D.寒暑易节(容易) 烟笼寒水月笼沙(笼罩)为人谋而不忠乎(诚心诚意)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的句子,恰当的顺序是___________(3分)

汉字的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字可以从它们的字形联想到字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字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部分推测出字音、字义,___________ 。

①有些字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部分大致猜测出字义

②例如“休”“采”“明”“炎”“矗”

③例如“木”“山”“日”“走”“上”

④例如“沐”“梅”“苇”“缎”“铜”

5.名著阅读。(4分)

(1)英国作家___________(填人名)在作品《___________》中借主人公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尖锐矛盾,很有讽刺意义。

(2)火焰山挡住了西行取经路,引出了孙行者三次借调芭蕉扇的故事,请简述三次借调的主要情节。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新华网辽宁频道10月7日消息:今年辽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夏旱,上百万农户受到农作物减产影响。但由于全省农民投保面达到近40%,初步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避免了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现象的发生。

旱灾发生以后,辽宁省财政厅积极督促经办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尽快将赔款发放到农民手中,有效发挥了农业保险的抗灾救灾作用。到9月末,三家经办保险公司已基本完成了查勘定损工作,理赔资金也已陆续发放到了受灾农民手中。鞍山、抚顺、丹东、阜新、铁岭、朝阳、盘锦等市的26万户投保农民喜获保险赔款达2亿元。

7.请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组成一段以“菊花”为中心的景物描写。(40字左右)(3分)

秋天 菊花 傲然挺立 凋零

8.默写(8分)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不知天上宫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7)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班的学生引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写一副对联送给班主任。名句中巧妙的比喻正是老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这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9—13题。(16分)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途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④。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⑤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wěi)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路。④辞:谢绝。⑤奚:何,什么。

9.解释加点词。(4分)

(1)秋水时至 (2)河伯始旋其面目

(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4)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10.断句(2分)

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11.翻译句子。(4分)

(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12.从甲文、乙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3分)

13.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怎样的借鉴作用?(3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①走出校门口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我只感到肚子疼痛的厉害,才蓦然想起,自己连晚饭都还没有吃。这段时间总是这样,由于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要应战下个月的考试,没有准备好的我只能临时抱佛脚,每天坚持去自习室死啃书本几个小时。

②离自己租的房子还有将近两里路,街道上已是一片黑暗和宁静,看来又只能回去泡方便面了。我拖着虚弱的身体一步步地往前挪动,有气无力地。

③忽然,前面的一点若隐若现的昏黄灯光吸引了我。我大惊——竟然还有一个小吃摊位没打烊,一对中年夫妇正坐在那里悠闲的聊天。

④我就像一个饿狼似的扑了过去:“老,老板,还有吃的吗?”

⑤“有呢,歧山臊子面。”女人笑着说。

⑥“给我来上一大碗。”我已是迫不及待。

⑦真是人间美味啊!面做的真好吃,完全手工的,汤料也正宗,醇香,油而不腻。我狼吞虎咽,吃的是满头大汗。倒是一旁的夫妇看的很紧张,不停的劝我慢点吃,不要急。

⑧末了,我问:“你们明天晚上还出来摆摊吗?”

⑨夫妇俩显然大吃一惊,面面相嘘了一会儿。女人爽朗的回答:“好啊!”

⑩第二天晚上,果真我又看见了他们,夫妇俩像事先准备好了一样招待我,让我受宠若惊。此后每天晚上,我都能吃到他们做的正宗的歧山臊子面。由于那个时段的顾客不是很多,有时我也和他们顺便闲聊一会儿。

11渐渐地,我知道了,夫妻俩是从陕北乡下来的,女儿是隔壁大学的,今年大四,因为要考研,这段时间正在抓紧最后的时间拼命的复习,夫妇俩心疼女儿,便不辞辛苦来到城里照顾女儿。白天他们做一些小买卖,晚上便出来摆小吃摊,一边赚些生活费用,一边等晚归的女儿出来后亲手给她做一晚热乎乎的歧山臊子面,然后一块回家。我在心里庆幸:自己的运气可真是好,遇见了这么好的事情。

12转眼间考试的时间快要到了。这天晚上,我照例收拾好书包准备离去,忽然,门口站着的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生拦住了我的去路。

13“你就是那个每天晚上去我爸妈摊位上吃面的男生吗?”她劈头便问我。

14我点点头。看来,她就是那对中年夫妇的女儿了。

15“我求求你,同学,不要再这么晚的去了,可以吗?”她忽然有些激动地着说,“我妈有严重的风湿病,受不了凉的。”

16我惊诧。呆呆的看着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该如何做答。“我,我……”

17“你知道吗?我爸妈是为了我才出来受寒劳累的,上个星期我研究生考试已经完了。可是他们为了你还在那里继续受冻累累,就算我求你了,饶了我妈,可以吗?”女生几近乞求的说。

18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儿的研究生考试上个星期就已经结实了,可是年轻的夫妇因为我每天的一碗面而白白多劳累受冻了一个星期。

19我夺门而出,大步流星的跑了出去。

20老远,我又看见了那点昏黄的灯光,中年夫妇正守候在那里。呼呼的凉风迎面扑来,我感到天气是那么的寒冷。

21“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啊!”看见我来,男人像往常一样边戴上袖套边乐呵呵的说。

22“叔叔,你不要做饭了。”我大声的说,“叔叔阿姨,我都知道了。我真的很感激你们,这段时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关怀,让我感到了家的感觉。您们做的面很好吃,比我妈做的都好。谢谢您们!可是我不能再让你们为了我受苦劳累了。”我沙哑的说。

23老板娘刚想解释些什么,却猛的看见了跟在我后面的女儿。半晌,她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话:“都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做父母的哪能不心疼呢?”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15.第⑨段中,夫妇俩为什么“大吃一惊”?(3分)

16.第③段中和第④段都写到黄昏的灯光。这两处写灯光分别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

17.根据你对这篇小说的理解续写合理而感人的结尾。(3分)

18.在你的心目中,夫妻俩是什么样的人?(3分)

19.下面各项最适合作这篇小说题目的是( )(3分)

A.父母的心 B.寒冷的夜晚 C.小吃摊奇遇 D.温暖的臊子面

(三)阅读选文,完成第20—24题。(16分)

请敬畏规则

①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②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转,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③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④可悲的是,觉得最转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

⑤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⑥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粟,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⑦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⑧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⑨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1.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22.下面对文中词语揣摩,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敬畏”一词表达出对“规则”的一种庄严感、使命感。

B.第⑤段用成语“一地鸡毛”形容美国公司做决策时的混乱局面,表达出作者的反感。

C.第⑥段的词语加引号作用相同,都是为了强调提示。

D.文章最后一句的两个“真正”去掉,才能与开头“漠视”一词相照应。

23.第⑦段引述的文字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四川某考生在高考时用甲骨文作文,评卷老师无奈请来甲骨文专家翻译成通用汉字。你怎样看待这件事?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对敬畏规则的认识。(3分)

三、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菜根潭》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

要求:

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发表见解,但不能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改写。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1.C 2.B 3.C 4.③①②④

5.(1)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每空0.5分)

(2)①行者钻入铁扇公主腹中,公主无奈交出假扇;

②行者变身牛魔王获取真扇,复被假八戒(牛魔王)骗回;

③天神相助降妖伏魔,取得宝扇灭火西行。

6.辽宁26万受灾农民获得农业保险赔付

7.必须用所提供的词语写出,秋菊怒放充满生命活力的特点。

8.略

二、(一)

9.(1)按时 (2)旋转/掉转 (3)拜见,拜访 (4)停止

10.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11.(1)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准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道理很多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2)治理天下的人,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呢?(或治理天下,和牧马又有什么不同呢?)

12.贻笑大方(或望洋兴叹)、害群之马。共同点:他们都通过自身的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他们都善于反思。)

13.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虚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乙译文: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听了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二)

14.突出时间很晚,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15.因为夫妇俩第二天可能不出来摆摊,也可能出来摆摊,但不再这么晚才回家,而“我”还将在这么晚的时候来吃面。

16.第③段:兴奋;第③段:愧疚。

17.一句话,只有一句话,咧咧寒风中,听完,我良久无语,已是泪流满面。

18.夫妇俩心地善良、勤劳朴实、充满爱心,是既普普通通又可亲可敬的人。

19.D

(三)

20.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

21.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22.A

23.为了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真正进步。(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

24.要简例,理由表述清楚,观点正确即可。

三、略

初三下期语文教学计划

本期接手初三18班最后一个学期语文教学。时间非常紧,我和学生的磨合期还没完全度过。如何在这百余天的时间里,挖掘出学生们最佳的学习状态以及寻找最高的教学效率,我做了以下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假期补课和学生的初步接触,我发现18班的学生整体语文素养还不错,比上一届学生要好。整体上看,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还可以,写作中选材不细,细节不动人,因而内容比较空。学生答题感悟能力不错,但没有方法,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个别来看,有几个临届生学习习惯不好,语文积累较浅,学习没注重方法,很被动。所以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还有个别学生比较懒散,学习任务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及其马虎了草,这也是成绩上不动的原因。但在这紧张的最后百天时间里,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优秀,让每一位学生都合格,我需细致扎实做好我的各项工作。

二、复习材料分析:

本学期已经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为了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巩固语文这一门交际工具,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将认真研究考纲精神,依照中考试题类型先认真梳理复习六册教材上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基础知识种字词的积累,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文言文的复习巩固练习、现代文阅读的复习、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的复习以及写作的训练指导。其中在现代文复习中要穿插一些文体知识,语法等知识的补充。具体操作时可分专题复习。按照考纲解读、真题精讲、及思路点拨、命题规律、复习策略指导以及专题模拟等进行系统复习。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尽量传授学生解题的方法,以及做到举一反三,让好学生在反复中加以巩固,让成绩一般的学生在练习中了解、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本期复习教学的目标就是:让人人合格,让更多的人优秀。力争达到30个A等。不出现一个E、F等。

重点进行答题初中阶段知识的梳理和答题的规范与方法的指导。

难点是对后进生和临届生的指导,让后进生合格,让临届生优秀。

四、教学措施

1 教学方法:

对于我校的教学改革,其实最终还是要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所以,针对本学科,我计划从提高备课中学生预先复习内容的设计入手,争取将预习设计得精当而巧妙,使之有效贯穿整个课堂,为高效课堂教学服务。虽然工作量大而杂,我会借助各种可利用资源,认真备课,整合优化教学设计。课堂上将学生的复习测试作业展示与教师机动抛出的预设问题的探讨有机结合,在适时、恰当的.点拨后,进行合理的延伸,并且进行答题方法归纳的指导。与此同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课改理念自觉运用于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的设计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并提高教学质量。

2 备课设想:

进入总复习,时间更显得珍贵,所以每节课的准备都要力求扎实有效。这就需要我必须自己提前认真在吃头教材、吃头学生地基础上合理安排复习内容,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点,梳理清各知识点间地关系,做到重点、难点、关键点都了然于胸。而这一切的具体实施还要于本校的教学改革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课前的复习预习内容的设计,处处都应以复习知识、巩固知识、提升运用知识为准。同时努力使课堂教学目标更简单、教学内容更简化、教学过程更简洁、教学手段更简易、作业练习更精练、学生双基更扎实、学生思维更灵活。以此作为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追求。

3 培优转差与临届生辅导。

学生的语文成绩依靠课堂时间很难立竿见影,但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采取有效措施设计课堂上的关键环节。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样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对于临届生和后进生尽量做到面批面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实行分层目标教学,在课堂、作业、测试中细致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内、外进行临届生辅导和培优辅差,力争人人合格,更多优秀。.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七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复习

第二周:八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复习

第三周:九年级教材上下册的复习

第四周:古诗词专项训练

第五周; 现代文专项训练

第六周: 文言文专项训练

第七周;名著专项训练

第八周: 综合性学习专项训练

第九周:作文专项训练

第十周; 综合性复习训练

第十一周: 综合性复习训练

第十二周: 综合性模拟试题训练

第十三周: 综合性模拟试题训练

第十四周: 中考模拟试题训练

第十五周:中考模拟试题训练

第十六周: 查漏补缺、中考心理辅导

    861878